走進北京 第十一章 走近北京
01會晤汪道涵
國民黨的重臣粱肅戎,他一生服從黨紀,崇尚法治,奮鬥的目標是振興民族,和平統一祖國,依法保障人權。
然而,服從黨紀,他的法治思想卻不能如願l推行法治,他又對國民黨的政治生怨;維護黨紀與政治,政治與法治,成為他振興民族,和平統一祖國的羈絆。
他苦悶,困惑,有時無奈,泄氣、悲歎,有時頑強,咆哮,狂怒,掙紮,無畏。於是便有了東北虎的稱號。
當“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成為他高於一切的目標之時,他走近北京。
東北虎是勇往直前的象征,用以比喻梁肅戎在國民黨,在台灣島維護他所奮鬥的目標所表現出來的不唯權,不唯錢的公正、坦言、無畏精神。這裏日之走近北京,已不是說他帶著虎之雄風去與中共決鬥,而是無畏地衝破阻力,做為如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求教者,去拜見中共的領導人。
1995年8月到1996年3月間的中共軍事演習,及對台灣周邊的飛彈試射,對李登輝的“台獨”產生了震懾,也警告了企圖幹涉中國內政,製造分裂中國的外國“台獨”幫凶者。台灣恐慌,名流商賈紛紛離台,美國派“獨立號”航空母艦和“尼米茲號”航艦戰鬥群,來到中國台灣周邊海域,中美關係緊張到一觸即發狀態。
美國切身體會中共對台灣獨立的不能容忍。
美國希望:台灣與大陸當局高層對話,同時也期待台灣加入戰區飛彈防禦係統(TMD)放寬軍售,企圖增強台灣的防衛能力。就美國《台灣關係法》內容看,美國希望兩岸和平相處,任何以非和平方式處理兩岸問題時,美國都表示重大關切。
梁肅戎認為;不論美國的政策是否幹涉中國內政,但就以美國、台灣、日本及南韓聯成一係的(TMD)防禦係統與大陸對抗軍事,必定升高區域性緊張度,又加上日美安保條約中的台灣周邊條款,明確地表示美日對台灣對抗大陸的聯防措施,毫無疑問地助長了台灣獨立的氣焰。
麵對這些,梁肅戎說:
“中國人有能力解決自己事情”。
之後,他萌發了訪問中共,打開兩岸對立僵局的想法。
1996年4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訌澤民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梁肅戎。
梁肅戌走近北京,走近中南海,是海峽兩岸關係發展中的重要事件。
1997年11月29日,梁肅戎與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會晤。關於這次會晤,新華社於12月1日發布新聞如下:
11月29日上午,台灣前立法院院長,現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粱肅戎再次在滬會晤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老朋友見麵,雙方在友好的氣氛中就一年多來的台灣政局和兩岸關係等問題進行了暢所欲言的交談。
會見中,對中國必須統一,雙方都具有高度的共識。大家都認為盡管目前兩岸社會製度和生活方式上有著許多不同點,但“一個中國”的原則必須堅持。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統一的方式,方法等可以坐下來談。不管如何,中國的主權是不能分割的。
汪會長再次重申“鄧六條”、“江八點”的主張,指出“台獨”這條路是絕對走不通的。隻要台灣不走中國分裂之路,隻要外來勢力不入侵台灣,大陸不會對台灣動武。對此,梁肅戎先生表示讚同。
梁先生說:
“兩岸人民渴望和平,避免敵對;希望盡快三通”。
同時,粱先生也主張,台灣當局應與大陸“立即無條件商談,有條件簽訂協議”。
在談到此行大陸之目的時,梁先生說,他是希望退出公職後,能夠多為兩岸民眾服務。汪會長說,祖國大陸一如既往保護來大陸投資的台商的合法經商;也一貫保護來大陸從事正當的經濟、文化合作交流及旅遊探親訪友活動的台胞的合法權益。
02成立“和統會”
梁肅戎大陸之行歸台後,1998年4月19日,發起成立了“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
我們是由一群關心中國統一前途的海內外仁人誌士的結合,包括各省籍、各民族、各黨派所組成的政治團體。在這個國家存亡、民族興衰、再造奮起的關鍵時刻,成立本會,意義重大。謹將成立的動機與緣起報告如下:
第一,眾所周知,今天兩岸之所以存在分立狀態,主要是由於國際的,以及國共內戰所造成的。特別是台灣曾因中日甲午戰爭而淪為異族統治長達五十年之久,台灣人民在感情上,民族自尊心上,受到難以彌補的傷痛,因此自主的意願強烈。
肅戎以一個同樣曾遭受異族統治的東北同胞身份,感受特別深刻。1949年政府遷台,兩岸分治的局麵維持了近五十年,台灣和大陸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政治社會體製,這樣的曆史事實,我們必須理解和承認。但是展望未來,我們相信中國唯有和平統一,才能真正富強康樂!當然由“分”而“和”的統一工作,並非一蹴可成。我們團結民間力量,鄭重呼籲兩岸當局及人民,要以誠心、耐心,以及務實的對策,加速兩岸交流,增進彼此了解,吸取經驗、互相合作、和平共存,才能真正救國成功下這是我們努力奮起為中華民族統一大業而奔走呼號的首要原因!第二:前當務之急,在於結束兩岸敵對狀態,以合作代替對抗,以協商談判,打開兩岸僵局。直接地說,就是要和平,不要戰爭,以確保兩岸世代的永久和平。這點肅戎在前年(1996年)4月在北京會見中共最高領導人江總書記澤民時,就已向江先生表達,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雙方不得分裂國土與主權,不以武力解決爭端。特別是台灣貴在不容破壞。戰爭會造成仇恨,台灣人民希望和平。江先生甚表讚成,特別表示“我們充分尊重台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當家作主的願望,保護台灣人民的權益”。“我們爭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但不能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絕不是針對台灣人民的,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幹涉中國統一和“台獨”的。”(中斯社第三十三號江澤民見粱肅戎新聞稿)稍早前,兩岸之間,曾有過良好的交往,對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甚至貿易發展,都起了良好的作用。很可惜,這兩年來多項交流中斷,又恢複了互不信任的冷戰狀態。結果是“台獨”意識高漲,人民對國家前途充滿了不確定感,不知何去何從?所以值此重大時刻,我們身為國家主人,挺身結合多方民意,奮力自救,自求多福,才能開拓世代子孫未來的幸福!第三:台商在大陸投資,有約三萬五於家公司,投資款約四百億美元。由於他們的奮鬥努力,苦幹實幹,台灣每年享受二百億美元左右巨額順差,對台灣的經濟穩定,貢獻至大。世界任何國家,在大陸投資,均各項重大工程,有無限的商機。反觀台商在大陸孤立無援,任其自生自滅,並以“戒急用忍”的錯誤政策,任令台商受盡痛苦,而不予照顧。這些非但違背憲法第十五條“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予以保障”之規定。更有虧政府職守,也完全喪失廣大民心!為了保障台灣經。
濟整體繁榮,為了維持台商應有權益,戒急用忍政策,必須停止除了向大陸爭取“台商保護條例”之具體有效實施外,團結台商,全力協助解決實際困難,以確保其權益。
第四:從世界宏觀來看,台灣問題能否和平解決,不但是兩岸人民所關切的大事,也直接影響到亞洲與世界的安定與和平。如果兩岸衝突,非但是中國人的大悲劇,同時也是對亞洲及世界的一大災難。所以唯有中國人拿出智慧來,用和平方法,主動積極地解決兩岸問題,這才是對亞洲及世界和平最具建設性的偉大貢獻這是梁肅戎在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上的致詞,也拉開了他人生的新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