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好人 第三十章 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1 / 3)

做一個好人 第三十章 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中國有句古話:飲水不忘挖井人。它提醒我們要知恩圖報,尤其是對那些在危難時刻幫助過我們的人。我除了自己恪守這個人生信條外,還教育弟弟妹妹們和周圍的人必須嚴格遵守這一人生的道德信條。

人的一生就像沙漏一樣,我們把沙漏倒過來時,沙子就會不停地向下流,就像流逝的時間,讓我清晰地回憶起以往發生的一切。

我現在已經54歲了,過不了多久我的生命就可以倒計時歸零了。我還經常懷念往日的時光,曾跟弟弟提到過想在北碧府老家附近的麥公河邊買一塊地,送給妹妹頌吉和其他弟弟們,讓他們在那裏蓋棟房子,住在一起,讓我們能重回少年時那一段甜蜜的時光,落葉歸根,回到那塊生養我們,以偉大的愛和夢想滋養我們的土地。雖然時光不能倒流,但至少我們仍能觸摸到彌漫在空氣中往昔的情景。

沒有我的昨天,就沒有我的今天,今天停擺了,就沒有了將來,隻要我們活著,過去的一切就會像影子一樣跟隨著我們。

我懷念每一位在我最幹渴難忍時給我送水的我的貴人,經常想到那些為我挖井的朋友,如果沒有他們,我就不可能走這麼遠的路。我相信我們的生命軌跡從開始到終點都不可能是一條直線,當這條路上布滿分岔或十字路口時,就需要前人的指點了。我讓威吞辦了不少ATM卡,送給每一位曾經幫助過我們的親戚長輩、家裏的老員工、母親的朋友,以及在我們最困難時對母親、對我們家有過恩德的人,這是為了讓那些為我們挖過井和修過路的人能夠安度晚年。

對我十分有恩,讓我一直懷念的一個人就是姑姑。

姑姑就像是我的第二個母親,從我小的時候起,她就非常疼愛我,把我當成她的小孩一樣,在飲食起居方麵非常細致地關心我。姑姑還教會我不少東西,包括文化知識、思想觀念和人生經驗。我喜歡吃她做的飯,每次都吃得幹幹淨淨。我還喜歡聽她講家史,從曾祖父開始一直到爺爺奶奶,使我了解到自己的家族淵源。我的曾祖母堅強、有毅力、恪守公平正義,她堅持這些真理,也要子孫後代們堅持。曾祖母不但要養育10多個孩子,還有許多員工要養活,她還送7歲的祖父回中國讀書,在120多年前,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這些是十分沉重的負擔。後來祖父劃著小船,利用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好名聲經營煙草,生意成功後,他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在慈善事業上耗資不少,捐資興辦公共事業,築橋修路,到了晚年他還堅持每天打掃家門口和火車站口,掃馬路,灑水除塵。

我認為,除祖上的善行在冥冥之中影響了我以外,姑姑所講述的家史也激勵我去追求真善美,永遠做善事。

當年父親要送我去中國台灣讀書時,我就住在曼穀姑姑家裏預備出國事宜,包括學習中文和準備護照等相關文件。當父親與我斷絕父子關係,再也不寄生活費給我讓我繼續學習的時候,是姑姑讓我住在她家裏。當我千辛萬苦完成學業開始自己做生意時,還是借住在姑姑的新家裏,並開了家公司。早上姑姑給我做好美味可口的早飯,我吃完後才乘公共汽車出去找客戶,晚上我又累又餓地回到家裏,姑父、姑姑和他們的孩子們會坐在飯桌邊等我一起吃飯,

我離開姑父和姑姑,自己到曼穀素坤逸20巷租了房子住下來後,還經常回姑姑家看望她,後來生意忙起來了,我就隻能偶爾打電話問候她。姑姑聽覺出了問題,我買了質量很好的助聽器托她的小兒子阿泰給她送去,但她不喜歡用,這使得我跟姑姑的溝通不像以前那樣方便。

姑姑92歲時在衛生間摔倒了,要做手術,加上身體衰老,使得她生活不能自理,幸好她的兩個兒子還有兒媳和孫輩們都能很好地照顧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