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破廟中,稍微被修繕過,不漏風不漏雨,晚上孩子們都陸續回家,卻發現破廟門口等著賣紅薯的老人。
一個孩子問:“爺爺,你今天怎麼來這裏啦?”
老人說:“今天遇上好心人,找不開銀錢,說剩下的錢買了我的紅薯,讓我送到這裏來給你們。”
聽到有吃的,大部分孩子都眼睛發亮,雖然晚上已經隨意填了填肚子,可是他們這樣的並不在乎吃什麼,隻要有吃的就好。
稍微大一點的幫著老人分紅薯,幾十個孩子,分到每個人手上差不多隻有半個,但每個人都很小心的捧著,一口一口吃。
一個七八歲的孩子突然說:“好像以前也有個哥哥請我們吃過紅薯……”
有幾個孩子都停下想了想:“是有個哥哥。”
老人收拾完,又把炭火留了一半給他們,然後慢慢挑著擔子走了。
……
天光還足足的時候,師明知拉著暗月,遠遠就看到昔日小院前有人,還有馬車。
馬車不是普通馬車,是拉貨的馬車,捆著粗麻繩的木箱子堆的高高的,左右都有,仆人進出搬送著,一個管家似的人在門口指揮,看上去就像這家院子新搬來了主人。
師明知雖然有很大把握屋子是被暗月買了下來,卻也不太希望養房子的方法是住進一家陌生人。他見這幅忙碌模樣,本來期待的神色掩去,眼睛裏多了一抹失望。
前兩年年關來這裏時,都是冷冷清清的,師明知也不知道那些人和旁邊拉著他的暗月有沒有關係,隻是很隨意的招呼道:“這家主人終於搬進來了?空了兩年時間,該得打掃幾天,那我們回去吧。”
沒親沒故,也不能隨意跑到別人家去。
暗月一直看著師明知,這麼明顯的變化自然被他看在眼裏。暗月握了握他的手,把人攔下,一向銳利的眸子突然存著些歉意:“明知,有件事情我想告訴你。”
師明知道:“什麼?”
“其實,我知道這院子對你很重要,所以當年買下這院子的人是我。”暗月向門口的管事招了招手,那位跑過來,一張臉上堆著笑意。
暗月生怕師明知生氣,因為若是師兄生氣了,他從沒猜對過一次生氣的原因。
好在師明知並沒有什麼多餘的表情,就連逛街時輕鬆閑適的模樣都沒了,又恢複了嚴肅的樣子,跟著暗月進門。
大概是因為主人在場的緣故,搬運東西的人似乎打了雞血,師明知僅在院子裏轉了一圈,還沒開口和暗月好好聊聊的時候,管事就已經在招呼人離開了。箱子袋子堆在院子中,靠著牆角,占據了一小塊地方。
師明知看了看,這裏應該是經常有人來打掃,而且還有人生活的痕跡。
師明知問:“這裏隻是用作倉庫?”
暗月說:“不是,我不在國師府留宿時,一般都是歇在這邊的。”
他說完,兩人間突然就溢出了些旖旎的味道。師明知木著臉算了算,第一年暗月很少留宿,第二年開始就天天厚臉皮的留宿了,但一個月留和不留的日子依然是對半分的。
不過這下師明知才發現自己的粗神經,他懶得出宮門,以前都是暗月來找他,居然也沒有擔心暗月沒來時,是不是膩味了他這個時時刻刻需要人捧著的無趣國師,在外麵找了可心人兒。
師明知動了動嘴:“歇在這兒?”
暗月說:“……因為明知以前住在這裏,想要看看是怎樣的。”
正好兩人走到曾經的臥房,師明知微微探出腦袋,問他:“這樣的?恐怕比不上你的教主獨間吧。”
以前師明知都是和師弟睡一張榻,而且對比著兩人滾過的國師府大床,著實寒酸了無數倍。不過兩人拉著手,各自心底的想法雖然不同,卻也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這是他們少年時情感的記錄與見證。
師明知突然感懷,看著暗月道:“要不今晚留下,我想在這裏留一晚上,你這個主人答應嗎?”
暗月愣了會兒,喉頭滾動:“可以。隻是……”
師明知搶在他前麵說:“嗯,有點想抱著師弟睡了,大冬天的一定很暖和。”
暗月輕哼一聲:“抱我。還可以更熱……”
師明知:“……”
怎麼感覺哪裏不對勁……
作者有話要說:中國古代把天空分為三垣二十八宿,最早的完整文字記錄見諸於《史記·天官書》中。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