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家庭教育故事 十年困局(1 / 2)

我身邊的家庭教育故事 十年困局

讀高二的時候,感覺頭暈暈沉沉的。我怎麼也不會想到,就此掀開了一場生病馬拉鬆。如果我知道即將麵臨至少12年的疼痛折磨,也許連掙紮的勇氣都沒有,大概是不知者不畏吧,一直抱著自欺欺人的念頭,居然熬了過來。

當頭暈轉成頭痛,並且伴隨著失眠,我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但還心存僥幸,以為過一段就會好。誰知道越來越糟糕,頭痛、失眠、情緒低落,胃口不好,渾身酸痛,原來“兩條腿像灌了鉛一樣”並非誇大其辭,真有這感覺,當然,是特可恨的感覺。自此我成了醫院的常客。

兩個月後,我不得不麵對現實,請了長假,回家吃藥休息。此後我一直處於半休學狀態,好不容易改邪歸正,結果又被生病一竿子給“打回原籍”,接著在成績冊後五名逛蕩。這次是從前五名跌下來的,再次回到“後進生”的序列,已經沒了從前的超脫,心理落差特別大,經曆了好長時間才走出來。

可憐我那好不容易追上來的基礎,頃刻間土崩瓦解。數學和外語這兩門課的前後知識點關係緊密,斷了就接不上,隻能聽“天書”,其他科目勉強追上一點。我反複權衡,考大學希望渺茫,可退學就徹底沒望了,就算咱是熱鍋上的螞蟻,也得盡職盡責“爬”到高中畢業吧。第一年沒考上,現在想起來都挺鬱悶,數學和外語加起來得了110分,還不如好學生一科的成績。

沒想到我又不自量力地去複讀了一年。連續吃藥,身體的酸痛和胃部的不舒服漸漸好轉,頭痛依舊,沒多久眼睛也添亂,跟著一起疼,要命的是,所有的疼痛都是連續性的,連個中場休息都沒有。複讀的一年也很艱難,壓力很大。各科成績屢創新低,三月份,數學考了42分,五月份外語又考了56分(總分都是150分),這是我終生難忘的兩個分數。後來聽說二舅為此在家裏拍了桌子。我也知道沒啥希望,但還是拿出了“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大無畏精神,堅持到最後。上考場絕對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會做的做,不會做的蒙。成績出來,嚇我一跳,五科當中有四科超常發揮,外語居然得了100分!盡管如此,總分隻高了分數線2分,就這樣險象環生地“溜”進了大學。

四年的大學生涯,留下的也都是灰色記憶。頭痛使得我集中15分鍾的注意力都很難,記憶力就別提了,像得了老年癡呆症一樣,常常到中午就記不清早餐吃的是什麼。眼睛痛也很煩人,我隻能交替捂著一隻眼睛看書。所以我一直生活在抓補考的恐慌當中。有一個真實的笑話:我一個同學看錯了考試時間表,先考的沒複習,考完試特沮喪,擔心抓補考。我另一個同學就好言相勸——抓補考也輪不到你呀,要抓也得先抓楊傑!看來,在同學眼中我就是補考邊境線上的哨兵。說來也蠻有趣,我提心吊膽過了四年,居然科科過關。當然,其中許多科目是老師知道我生病,法外開恩而已。

高一的時候,老師曾經斷言我一定會考上一所名牌大學,誰想到後麵會風雲突變。但這也成了我的一個心結,大四的時候多數同學都複習考研,我也跟著湊熱鬧。家庭教育一直是我的興趣所在,最後我決定跨專業考教育方麵的,選學校的時候一點信心都沒有,就我這身體和基礎,根本考不上。有一次和老爸開玩笑:如果連最差的學校都考不上,人家肯定說我沒水平;如果考不上最好的,那隻能說明好學校太難考,我幹脆考北師大得啦!老爸一拍大腿:好主意!得,還有個比我更不靠譜的。就像鬧著玩一樣,報了北師大。我當時心裏安慰自己:就算死,咱也得死的壯懷激烈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