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毛烏素 第九章 毛烏素沙漠暢想曲(一)
一、我哪兒也不去,朝岱就是我的北京。
說這話的人叫巴圖那順,是個魁梧的蒙古漢子。他肩膀寬寬的,胸膛挺厚實,短短的寸頭,頭發還捎帶點自來卷。臉膛黑紅,眼睛不大,眼風挺有神,往人跟前一站,就像立著半截塔。他說他已年屆六十了,我不信,覺得他最少虛高了十歲。我說你不要給我套近乎,咋著你也沒有我大。他要掏身份證給我看,我說我不看,我看你的身份證幹什麼呢?
那天我們都多喝了點酒,都有點微熏了。
我稱他老巴,接觸多了就成為了朋友。老巴是烏審旗蘇力德蘇木朝岱嘎查(村)的黨支部書記,還是朝岱牧業聯合體的總經理。朝岱嘎查,位於無定河北岸,方圓將近210平方公裏,是個典型的荒漠化牧區。而戶籍人口還不足千人,每平方公裏不到五個人。這裏三十年代就是革命老區,高崗等人就曾在這裏組織革命活動。
說起他的家鄉朝岱,老巴樂得細眼睛眯成一條縫,動情地說:“我家祖祖輩輩在朝岱啊!我從小就在這片草灘灘上放羊、放馬、放牛、放羊,累了就在草地上躺一躺,天好藍啊,老天爺給咱蒙古人一塊好地方啊!沙漠一開始好像在天邊,遙遠的很哩!可它不知咋的,今天這起了一小片沙,明天那堆起了個沙梁,嘿,還慢慢就連成了片。我是眼看著沙子長大的,可我也說不清這裏甚時候變成了沙漠……”
我說:“肯定是開荒種地種的。蒙古人也種地?”
“咋不種?”老巴說,“上輩子就種了。種地利大啊,人吃的有了,牲畜吃的精飼料也有了!怕牲口糟蹋,還圈起草庫侖種地,一開始是雇陝西人過河來種,好收成啊!後來老先人們也跟著學種地,地會種了,可越來越沒有地可種了。地裏起沙子了,甚也長不成了……朝岱留不住人了。年青人走了,撂下地、撂下牲口就走了,就剩下我們這樣的人收攬這爛攤子了。”
老巴歎了口氣說:“人們這是咋了?為甚非要離開家呢?朝岱有點沙子就把你嚇跑了!也有人對我說,老巴呀,別守著這沙窩子放牛了,還是在城裏買套房子養老吧!我說,我哪兒也不去,朝岱就是我的北京!”
我被這個蒙古漢子的話震驚了。
老巴問:“咋?我老漢說得沒錯吧?”
“我看你就像頭壯公牛,還老漢呢!來,為你的北京,咱們幹一杯!”
我們又碰了一杯酒,老巴嘿嘿地笑開了。
“牛好啊!”老巴說。“養牛救活了咱朝岱!引來了個‘大力神’,盤活了一村人。我和大家都圍著牛轉,甚都是圍著它轉,為它種地,為它割草,為它開會,為它喝酒……”
老巴說的“大力神”,在鄂爾多斯是個以肉牛養殖及良種繁育為主營項目的現代化養殖企業。2006年的時候,旗委、政府在規劃無定河農牧業產業格局時,提出了打造“無定河流域肉牛養殖基地”的現代牧業布局。
精明的老巴就是抓住了這個機會,2007年時把“大力神”公司引進了朝岱。老巴指著一塊偌大的沙梁梁,對大力神的老總說:“我可給你選下了塊好地方,就是這塊沙梁地了,你看多開闊。隻要把沙推平了,想建甚建甚。這地多好,沙子地下就含水源,水質比城裏賣的礦泉水質量還好。”
我對老巴說:“你也學會忽悠了,讓人家建廠,順便把沙也給你治了。”
老巴說:“治沙也得因地製宜呀。總像過去那樣哪行?你說建廠房不建在大沙漠上,還能建在我的草場和巴拉地上呀?人家企業資金足,推平這麼幾百畝沙漠,能用多大勁呢?順帶著就辦了,又建了廠,又治了沙,這是兩好擱一好哩!就這樣還有人說我把朝岱的好草場賣給了大力神哩!”
老巴說起來也有委屈。
老巴帶我去看過“大力神”建在朝岱嘎查的肉牛繁殖中心和良種培育基地。基地的負責人是位戴著眼鏡的青年人,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他說非常高興陪著我們參觀。
這個基地建設得非常現代,全部是是清一色的美式塑鋼板房建築。我問他:“這個基地占地多大?”
青年人道:“240畝。”
老巴道:“過去這塊沙梁梁也長著點草,30畝地都養不住一隻羊。240畝才夠養七、八隻羊的地方,現在養著多少牛?優質基礎母牛就600多頭,還有胚胎移植肉牛50多頭,我說的對不?”
老巴問那位負責人。
負責人笑著點了點頭:“我們在這個項目上已經投資了2670萬元,已經完成了良種肉牛養殖基地、良種繁育中心和標準化的肉牛養殖小區,還有一個太陽能烘幹飼草項目,完成了水、電、暖、道路及辦公區的配套。”
他指著眼前的藍頂白色板房,對我們說:“這就是我們的標準化的肉牛養殖小區。”
他說著帶我們到肉牛養殖小區的大板房內。未見到牛前,工作人員都給我們換上了白大褂,這才走進了肉牛養殖區。我覺得這些肉牛的頭都很大,身架子也大,老巴告訴我這是架子牛,送到這裏育肥的。牛們低頭吃著草料,長舌頭一伸一探的,看都不看我們一眼。參觀這種靜悄悄的養牛工廠,再配上這身白大褂,感到有點肅穆,甚至有些壓抑。
我看了一陣,也看不出一點名堂。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問老巴:“你剛才說胚胎移殖肉牛,甚是胚胎肉牛?”
老巴拍拍眼前的一頭牛的大腦袋,說:“你問它去!”
他狡黠地笑了,凡是接觸過老巴的人都說:“這可是個精巴人。”
老巴與“大力神”公司共同創造了“公司+專業合作社+牧戶”這樣一種生產經營模式。運作一年多來,已經實現了企業獲利、農牧民增收的目標。老巴說公司沒有進來之前,朝岱嘎查人的年平均收入在七、八千元,現在已經達到了人均15000萬元以上。現在這個基地年育肥出欄優質肉牛在1000頭。
那個青年人給我介紹說:“現在我們公司正在與朝岱的牧業合作社合作,引導入社的農、牧戶正在集中打造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現代化的良種肉牛養殖與繁育基地,爭取在“十二五”期間,把基地建設成為自治區西部最大的集育肥牛出欄、種牛生產、胚胎移植、冷配改良、科技培訓為一體的現代化優質肉牛繁育基地。年生產優質種牛300頭以上,育肥出欄肉牛達到10000頭以上。”
老巴對我悄悄地說:“你聽聽,就這個肉牛基地,到‘十二五’末,出欄要翻十翻。我們的牧戶能增加多少收入?也翻十番?”
我說:“人家企業的投入不收回來?企業不計算自己的利潤?”
老巴說:“就是都給他刨出去,我的牧戶三兩番得翻吧?”
我說:“你這個精老巴呀!”
老巴在實施“公司+合作社+牧戶”的運作方式時,給牧民們費了不少口舌,老巴說,這年頭做甚樣的好事情,你都得做工作。這就是領導們常強調的要把好事辦好。沙漠、草場可以荒著,但真要是請來什麼人開發,牧人們就警惕起來了,就是老巴也得一戶一戶地磨嘴皮子做思想動員工作。
因為聯戶開發必須遵循的是依法、自願、有償原則。
老巴給牧戶們說:“財神爺我是給你們請來了,咱們要是不敬著呢,吃虧的不是人家,別說烏審旗,就是咱蘇木地方也多的是哩!”
牧戶們問:“那他們為什麼不去別的嘎查開發呀?”
老巴說:“咱朝岱嘎查有我老巴呀!我可是在這地方活了快一輪了!我甚人性你們也知道,你們這次要是撕了我的皮臉,我就……”
牧戶們說:“好了,巴書記,你的皮臉就是朝岱的皮臉!”
老巴終於說通了十二戶牧民,租賃了當地12戶農牧戶的土地和草牧場,其中土地5400畝、草牧場5萬畝,並建成移民小區一處。根據自願的原則,牧戶們有轉移到城鎮從事其他行業的,也有整體搬遷至朝岱嘎查移民小區。
我問老巴:“工作就這樣好做?”
老巴說他有位老同學,家早搬到市府住去了,留下的草場就一直撂著荒,這次也在老巴的示範基地範圍內。
老同學一開始不願意聯合,老巴給老同學說了示範基地的用途和前景,老同學還是不明白:“你租那麼多地幹甚呀?少我這幾千畝沙巴拉地你就養不成牛了?”
老巴解釋說:“缺你這地連不成片呀?得上機械化呀?”
老同學道:“養牛用甚機械化?”
老巴一時也說不清養牛到底咋機械化,他就是說明白了,老同學也未必聽得明白。老巴隻得說:“說透徹了吧,這就是我老巴要給嘎查辦的一件事情。你放心,租賃費不會少了你的一分錢。”
這樣好說歹說,才算做通了老同學的工作。
我問你那老同學的租賃金到時給人家付了嗎?
老巴說:“十萬元錢,一分不少給他。農牧民哪戶也沒有少。鄉親們給我皮臉,我還能讓鄉親們吃虧!”
2008年老巴他們整合了五萬畝土地,新打了19眼機電井、利用了原有機電井6眼,延伸了高壓輸電線路2公裏,鋪設了地纜線15公裏多,建成機耕幹路近10公裏;修建了防護林180畝。在示範基地內,修建了內設置圓形噴灌機9台套,卷盤式噴灌機3台套。全部實現了機械化作業。2009年內,示範基地完成種植麵積5400畝,其中紫花苜蓿、沙打旺優質牧草3000畝,青貯玉米1000畝,浚單20#優質高產玉米600畝,糜子800畝。當年,朝岱肉牛養殖基地優質肉牛累計存欄達到1400頭。老巴他們在改造後的沙漠上獲得了巨大收益。
同樣,老巴也注意對朝岱地區的原生態保護,防止過度開發,並被自治區有關部門命名為為“鄂爾多斯原生態文化朝岱保護區”稱號。蘇力德蘇木的黨委書記布爾固德曾對我說,朝岱示範區是他們要精心打造的文化示範區和保護區,我們蘇木是烏審旗唯一保留的蘇木建製,其它的蘇木都改成鎮和工業園區了。蘇力德草原雖然地底下藏有煤、天然氣、石油還有陶土等,但旗裏決定還是要在這裏保留一個“三鄉”文化的傳承地,因這這裏蒙古族傳統文化最為集中,最為典範。
據旗農業局局長王永清對我講,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視這個示範基地的建設,這兩年,光各項國家政策性的補貼就投入了4000多萬元。朝岱嘎查現代化的牧場建設和移民區建設,現被旗裏稱為朝岱模式,要有計劃地向全旗農村牧區推廣。
老巴對我說:“要想發展,要想富裕不引進企業不行。我算看清楚了,傳統的農牧業生產方式,既治不了沙,更致不了富。”
2010年的春天,老巴又遇到了一個絕好的發展機遇。鄂爾多斯東方控股集團開始與朝岱嘎查實施項目合作,我曾多次和東方控股的董事長丁新民多次來朝岱嘎查進行考查,就是在這考查的過程中結識了老巴,並漸漸稔熟起來。東方控股集團是一個資產上百億的大型股份製企業,其業務涉及公路建設、公路經營、房地產開發、文化旅遊、鐵路煤炭等領域。董事長丁新民曾經率領數萬民工脫貧致富,這位數十億身價的企業老總與農民工兄弟的故事曾讓無數人感動。
現在丁新民決定開發朝岱嘎查的10萬畝荒漠,在這裏建設現代化的牧場、農場、林場、漁場、葡萄酒莊及現代化的朝岱牧民生態小區。丁新民曾對我說過:“掙那麼多錢幹什麼?我就是要辦一些自己想幹的,有意義的事情!‘工業反哺農業’對我來說不光是一句話,是要拿出真金白銀來投入。既然我們決定做朝岱這個項目,就一定要在“十二五”期間,把朝岱嘎查確實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新牧區。”
丁新民兩屆提名全國道德模範,是一個有著大情懷的人。
丁新民對老巴說:“咱們都是蒙古人,我給你撂個實話,我不是來你這沙窩子裏掏金來了,就是想聯合你做成一件事情。你有土地,我有資金,我們共同把朝岱建設好。到時,讓這裏的牧民說,這倆蒙古人還辦了件事情!”
老巴嘿嘿地笑了起來。
老巴對丁新民說:“丁總噯,開發區裏有幾戶牧民還沒搬出來,政府答應的拆遷經費現在還沒有到位,我老巴光靠這張臉麵和一張嘴,怕是做不動工作了。”
丁新民說:“我先給你付一百萬,隻有人遷出去了,才能擺劃得開。我知道你現在資金上遇到了一些困難……”
老巴聽完丁新民的話,半天沒說話。我注意到他的眼睛,有些紅紅的。
丁新民對老巴說:“你們趕緊把朝岱新村的規劃做出來。有了規劃我們就可以開展許多前期工作了。”
老巴說:“朝岱新村的規劃圖,蘇木裏已經請北京的一家設計院在搞。”
朝岱新村的規劃圖設計出來後,旗政府牧人旗長主持召開了朝岱新村的規劃論證會,丁新民、老巴、王永清、還有蘇力德蘇木黨委書記布日固特以及東方控股集團朝岱項目的負責人一同參加。我那天也參加了這個會議。聽完設計人員的講述,便開始觀看新村規劃圖。規劃中的朝岱新村,各種功能齊全,已經是一個非常現代化的社區。牧民新村的幢幢小別墅,在新村規劃中錯落有致。幾個標誌性的建築,還有比較濃鬱的蒙古元素。大家看得還比較滿意。
隻有老巴沒有說話。
丁新民說:“這是給你蓋新房哩,你咋不說話?”
老巴低聲地說:“咋看都好。”
人們笑了起來。
丁新民說:“我提點建議,我覺得給牧民的院子設計太小了,才一畝大小的院,我看要在三到五畝之間才算合適。要給牧民留出發展的空間,這裏以後應該是旗裏薩拉烏蘇文化長廊的一個重要節點,咱不說它的曆史風情,就是朝岱新村也會是成為一個生態旅遊觀光景點。到時牧民可搞文化戶,可搞餐飲,也可發展庭院經濟……”
老巴默默地看著丁新民,好久沒有一句話。
丁新民說:“今天各級領導都在場,我想說這麼個意思,我們集團上朝岱項目就是要建造一個社會主義新型牧區,就像我們要把我們企業打造成社會主義新型企業一樣。對這個項目,我們三五年內是不考慮掙錢的。我們每年都要朝這個項目投資三——五個億,就是用來治荒漠,打基礎,搞基本建設,三五年以後再談回報。我們要想想當年在沙漠上植樹的人,他們的回報期是多長?我們也要在建設綠色烏審中建設一個綠色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