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北方 第十八章 奇峰突起(2 / 3)

林傑是車間運動領導小組的成員,他應該會恰當地處理這個問題的。

林傑正在召集技術組的人員開會,其他人都已經按時到來,現在隻缺杜洪和蕭奇。他正在不耐煩中,杜洪來叫他。雖然滿心不高興,但衝著杜洪是車間行政一把手,少不得還得敷衍他一下。誰知杜洪迎麵便問他:

昨天晚上到底發生什麼事了?對周向明和蕭奇是怎麼處置的?怎麼現在還不見他們的影兒?

林傑心裏想:這個老家夥思想真夠遲鈍的,到現在連這個步都看不出來。他本想對杜洪實言以告,但話到嘴頭便覺不妥。對這種屬於階級鬥爭範疇的事,還是少說為佳,而是改口說:

我也搞不清楚,這是工作隊直接抓的事,我不好多問。

可是下一步怎麼辦呢?杜洪向林傑問,這情景如同林傑是他的上級,他現在是向林傑請示,眼前有許多事情急等他們倆來處理呀

這事你我就少操心吧!我想上邊自會有安排的。林傑輕描淡寫地說,您現在還是快點去參加學習文件吧,大家都在等著您;而且您也需要好好領會文件的精神呢!

杜洪沒有什麼好說的了一一每當牽涉到運動的問題,這位頭上有辮子身上有疤瘌的老鑄工舌頭就短了;自己就是運動的對象,你還想躲過這一關嗎?現在隻有聽林副主任的吩咐了。

誰知正在這個時候,蕭奇來了。兩位主任不約而同地停止了對話。杜洪似乎不願意、或者不敢正視蕭奇,故意把臉轉向一邊;林傑卻饒有興趣地端詳著蕭奇,眼中既有不滿,又有揶揄,還有點兒嘲弄的味道;在幸災樂禍中,又含有某種憐惜的成分。

兩位主任誰也沒主動和蕭奇打招呼。是什麼原因,蕭奇不願多加猜測,而是直衝衝地向他們倆問道:

正好,兩位車間領導都在這裏。我想請問一下:電爐熄爐,用什麼為大鑄件補縮?

這個……

杜洪剛要回答,但還沒有找出適當的詞兒,就被林傑把話茬接過來了:

這是上邊定下來的,今天要求全體職工坐下來好好學習一下運動文件,集中力量來搞好運動;現在,咱們車間的運動太落後了!這個上邊指的是誰?蕭奇不客氣地問,目光直逼林傑的

臉。

這個是誰沒有必要告訴你!林傑對蕭奇的質問很反感。他在心裏說:你還有什麼權力這樣和我說話?但又看了蕭奇一眼,隻見那是一張憔悴的但仍然是嬌美的麵孔,憐愛之心,油然而生。本是嚴肅、冷峻的聲調,突然變得溫和得多了,而且你也不需要知道。

杜主任,有關澆鑄的情況,您向廠長報告了嗎?蕭奇不想再和林傑說話,她非常清楚他對這次澆鑄的態度,不指望他的幫助;她渴望從杜洪那裏得到支持。

趙廠長不在家,昨天出差去北京了!杜洪回答道,輕輕地喟歎一聲,蕭奇從中已經完全領略到了他的遺憾與暗示。

同時,蕭奇現在才算明白:為什麼昨天夜晚大件澆鑄時沒有見到趙風的影子;過去,凡澆鑄重要部件,廠長總是親臨現場觀察並且堅持到最後才離開的。昨天她心裏一直在暗暗抱怨趙風的官僚主義呢!現在,聽到這個消息,她更加失望了一廠長是他們的主心骨啊!他不在家,事情就難辦多了。但是,她還不甘心,她要作最大的努力,以免澆鑄前功盡棄。因此又衝著杜洪焦急地說道:

杜主任,您應該知道,現在急需電爐煉鋼進行補縮,否則,大鑄件可有報廢的危險呀!

杜洪沒有回答,他請示般地望著林傑;林傑一時也找不到適當的詞兒回答蕭奇。

雙方都沉默著。

正在這時,周向明突然匆忙地進來了。他一見蕭奇站在那裏,微微一怔,心想:她怎麼也到這裏來了?不過,蕭奇是背著房門站著的,沒有看見他的到來。

周向明目標直衝著杜洪:

請問杜主任,鑄件補縮什麼時候進行?

蕭奇聞聲轉過身來,眼睛陡地一亮,欣喜地望著周向明,似乎在說:你到底還是來了,總算沒辜負我的期望。

這道工序可耽誤不得啊!周向明從蕭奇的眼神中所閃現的亮光再一次受到鼓舞,因此又接著說了一句,語氣更加重了。

兩個主任仍然不予回答。杜洪眉頭緊皺一他更加為難了;林傑的臉色卻更加陰暗了。他對周向明有一種本能的反感。

要是鑄件報廢了,誰負責?蕭奇覺得應該把問題的嚴重性擺出來,喚起他們的重視,這可是部裏直接交辦的任務。

哪裏交辦的任務也不需要你們倆負責!突然有人從旁插話,口氣很硬。蕭奇抬頭一看,原是車間黨總支書記李收來了。他帶著鄙夷、輕蔑的微笑,兩隻手倒背著,看樣子,他已經聽到他們的全部對話了。

請問李書記,誰來負責?蕭奇的話直倔倔的,沒有絲毫畏懼的表示,目光直逼李收。

這就不需要你來操心了!黨總支書記冷冷地說,我認為,你們倆目前的首要任務是認真檢查自己的錯誤。

我沒有什麼錯誤可檢查的!蕭奇回答得幹脆而又平靜,如果你們還有起碼的責任心,就請快點安排處理大鑄件急需的補縮問題。我和周向明對這個任務要負責到底!她執著地說,同時望著周向明。我和蕭奇有同樣的看法!周向明鼓足了勇氣。

蕭奇又對他報以滿意的一瞥。

你們不要用生產問題來掩蓋你們的政治問題!李收慢條斯理地說,但話裏含有一股潛在的壓力。

周向明心裏明顯地一顫:他懂得李收這話的分量。

蕭奇卻在鼻子裏冷冷地哼了一聲,然後嚴肅地說:

我請黨總支書記說話要負責一些,不要隨便用大帽子壓人!

我的話很負責任;帽子再大對你也是合適的!李收說話的節奏變得更慢了,為了證明我的話是否中肯、恰當;是否是空穴來風,請你現在就到車間會議室聽取群眾的意見。

對不起,我沒有時間參加!蕭奇心平氣和地說,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去辦。說罷,轉臉走了。

蕭奇的這個態度誰都沒有料到,包括周向明在內,更出乎李收的意外。這是對黨總支書記的權威的明顯藐視和挑戰。他的臉頓時拉下來了,衝著蕭奇的背影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走著瞧吧!

一看這個局麵,周向明感到無法再留在這裏了——李收已經把話說得非常清楚,他隨即也轉身走開。可還沒等他邁開步,李收卻在後邊叫住了他:

周向明,冶金處黨支部讓我通知你,要你立即回到處裏,聽取群眾意見:

周向明現在才算徹底明白:對他們倆的公開審判已經正式開始了。他從多年的政治運動經曆中知道,什麼叫做聽取群眾意見。

他並沒有再回頭,還是默默地走開了。在離開鑄鋼車間大門口的一刹那間,周向明展開了激烈的思想鬥爭:是馬上回冶金處接受審判,還是置若罔聞,回宿舍睡大覺?前者的滋味當然不會好受了。這些年來形形色色的群眾鬥爭會,他早就有所見聞了:那是公開接受有辱人格的屈辱場麵;如果不回處裏去呢?後果更為可怕。那就意味著你和這次偉大的運動站在對立麵,你的錯誤的性質,立刻就變成對抗性的敵我之間的矛盾,就會被推向萬劫不複的階級敵人的行列中去,成為百分之九十五以外的可怕的一部分。

遙遠的北方

兩種選擇,都不是美妙的;想起來都令他不寒而栗。還有沒有第三種可供他來選擇呢?

那是絕對沒有的!除非你能插翅飛出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不過,這個可怕的念頭,他根本沒敢想下去一僅僅在腦海裏閃過萬分之一秒,便陡然出了一身冷汗,連忙譴責起自己來了:周向明啊,周向明,你怎麼會有這樣可怕的念頭產生呢?難道你不是新中國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共產黨所教育的青年一代?他命令自己:決不許往這條絕路上繼續想下去!絕對不許!

此時,他已經走到廠門前的十字路口了:一條去技術大樓的冶金處,一條回單身宿舍。隻有這兩條路供他選擇。到底何去何從呢?他站在十字路口忐忑地躊躇不決。

偶一抬頭,看見旁邊一個大標語牌上,剛剛貼出一張顯赫的大標語,上麵用黑體仿宋寫著:隻有低頭認罪才是你惟一的出路!

一一看起來,這是他惟一的選擇了。

那就聽任命運的安排吧!

他還是踏上去冶金處的路一一聽取群眾意見……

冶金處會議室裏正在虛席以待。

全處職工大會已經開會一個多鍾頭了。黨支部書記牛奮的開幕詞早已致過,關於今天會議的宗旨、目的和要求,大家也已心領神會;那些被培養過、訓練過、授意過、演習過的運動積極分子,已全部就位;昨天連夜開夜車撰寫的發言稿、批判稿,均經黨支部書記一一過目,該修改的修改,該補充的補充,而後全部通過。其餘普通群眾一般的工程師、技術員和勤雜人員的態度,早在兩小時前的分組討論會上,已經得到端正。

準備工作是充分的,鬥爭目標是明確的,群眾的情緒是高昂的。

一場好戲就要開場,隻等主角登台。

人們翹首以待。會場內極為肅穆,鴉雀無聲。一點沒有平日汗會時的嘈雜和竊竊私語的情況。有好奇者,隻能用眼波來交流彼此的疑竇。秦力自然也必須參加今天的這個大會。但是,從進入會議室,他便一直低著頭,誰也不看一眼,隻暗暗替老同學擔憂。這是艱險的一關呀,他能闖得過去嗎?他這個主角難當呀!這真是始料不及的。

可是,這個主角卻遲遲不到。

派人到宿舍去找,宿舍空空如也;

派人到澆鑄現場去尋找,那裏值勤的人報告說,早已離開多時;

也曾派人到蕭奇的宿舍去詢問,去人被蕭奇拋出的軟釘子碰得汕訕而回;

最後,好不容易在鑄鋼車間主任辦公室找到了下落。牛奮當即要求車間黨總支書記李收親自傳達冶金處的通知。對方很快答複說:我們已經命令他馬上回冶金處接受群眾批判!他已經走了。

可是,為什麼到現在還不見他到來呢?

書記和處長、工作隊員和積極分子們,急得裏裏外外地出出進進。

還是黨支部書記牛奮的鬥爭經驗比較豐富,為了穩定大家的情緒,進一步做好戰前準備,他睿智地想出一個高招:學習毛主席著作。

他讓文書快速地取來一本《毛澤東選集》,他親自從中找出了那篇著名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然後挑選一位嗓音脆亮、貧農出身的女描圖員來領誦,其餘的人隨著她一齊朗讀。

這也是牛奮的一大創造,經常在關鍵時刻運用。實踐證明,這樣有針對性的活學活用方法,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黨委副書記鄭向鴻很欣賞牛奮的這個創造,曾多次建議全廠各單位學習推廣。

當周向明來到冶金處會議室門口的時候,室內正傳出如雷貫耳的朗讀聲: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這陣勢令人心裏打怵發毛,聽而生畏;不過,他已經沒有退路了。

他輕輕地推開門走進了會議室,室內的朗讀聲驟然停了下來。一切聲音都消失了,人們都直愣愣地看著他;而周向明也茫然地站在門前,他一腳門裏,一腳門外,像是冥冥之中有人用定身法把他定在那裏了。

經過半分鍾奇異的沉默,黨支部書記才醒悟過來,他馬上換上一副異常嚴肅的麵孔,異常嚴肅地向周向明質問道:

你到什麼地方去了?

我到鑄鋼車間去了!周向明回答說。在眾目睽睽之下,他感到如芒在背,渾身上下都不自在。此時,他多麼希望有人招呼他一聲,讓他坐到室內的座位上去,避免這樣站在這裏尷尬地被眾人圍觀著。可是,誰也不理他,有的人甚至不敢正麵看他一眼。

你到鑄鋼幹什麼去了?牛奮繼續問道,態度更加冷峻,聲音含著無形的威懾力量;人們還很少看到書記這副嚴肅的麵孔,進一步認識了事態的嚴重性。

有些人也隨著黨支部書記投過去質問的目光,特別是那些積極分子們;他們的眼睛裏幾乎要射出憤怒的火焰來。個別人還不無得意地想:你不是廠長直接任命的澆鑄總指揮嗎?你坐在指揮部裏頤指氣使的勁頭哪裏去了?

我想去看看澆鑄以後鑄件內部溫度變化的情況。周向明回答得稍微自然些了,他暗暗地叮囑自己:一定要沉著、冷靜、鎮定,像蕭奇一再所期望的那樣一做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要堂堂正正地做人,要堂堂正正地活著,同時也想處理一下冒口的補縮問題。後邊的這句話,比前麵一句顯得更加沉靜。

有著豐富臨戰經驗的黨支部書記,似乎已經看出了周向明情緒中細微的變化和他說話時那種沉靜的口吻。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他決心製止周向明企圖用進行技術業務工作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博取某些人廉價的同情一特別是那些不問政治、單純業務觀點很強、一心要走白專道路的技術人員的同情,淡薄人們的階級鬥爭觀念,迅速地把質問納入正題:

昨天晚上,保衛處安得力科長要你檢查交代的問題,你考慮得怎麼樣了?

周向明站在那裏幾乎沒有反應。

冶金處長馮驥側過身來,附在牛奮的耳旁低聲咕唧了幾句什麼,隻見牛奮矜持地點點頭,然後命令般地:

周向明,你到前邊來,在那裏坐下!他用手一指一原來在會場的最前邊放了一張桌子,桌子後邊放了一個小方発。

周向明順從地走了過來,坐在牛奮指定的位置一根據過去開批判會的慣例,那裏坐的都是被批判的對象;不過,這樣也比站在原來那個地方要舒服多了。但令人尷尬的是,和開會的人麵對麵坐著;他還從來沒有處於這樣的局麵過呢。

你回答我剛才提出的問題!牛奮居高臨下繼續發出指令。

我考慮了,周向明回答道,他的聲音不大,但態度很認真、很老實、很誠懇,我覺得我沒有什麼需要檢查交代的地方!

這話說得很坦然。這是他剛剛在廠門前的十字路口進行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確定自己在接受質問時應該采取的態度一一現在,他正按著既定方針辦。

周向明的此種態度是大大出人意料的;這與他平日的溫文爾雅性格很不一致。有人暗暗為之驚訝,連秦力都感覺到奇怪,他不禁又端詳了周向明一眼,隻見他坐在那裏眼不斜視,心安神定。於是,他驚悸的心也隨之平靜下來。看樣子沒有發生什麼了不起的大事。

可是,周向明的這種態度,卻激怒了早已準備好在這場尖銳複雜的階級鬥爭中要經得起考驗的運動積極分子們一他們蘊蓄已久的憤慨有了充分表達的契機。因此,立刻便有好幾個人義憤填膺地高舉手臂要求發言。

會議主持人輪番地審視了一眼這些訓練有素的鬥爭闖將們。他感到很滿意,關鍵時刻敢於衝鋒陷陣,沒有辜負組織對他們的期望,很好!隨即用手指著一個青年人說:

請易紅根同誌發言!

易紅根是冶金處剛剛升起來的一顆政治新星。五十年代末他從家鄉安徽鳳陽隨著眾多的盲流闖關東來到龍富屯,乘機進入北方機器廠之後,憑著他政治嗅覺的靈敏,緊跟社會政治風雲的變幻,職位也迅速地變化著一由描圖員而計劃調度員而保衛幹事,近日,因形勢需要,又被提拔為鑄鋼科的政治指導員,是黨支部書記信得過的人,所以在關鍵時刻,書記點了他的名一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嘛!

易紅根聞聲昂然站了起來,用手指著周向明厲聲質問道:

周向明,我要你老老實實地回答:你和蕭奇是什麼關係?

這是保衛處安得力科長的老調重彈,周向明早有思想準備,因而隨口答道:

是同事關係!

同事關係?哼,說得輕巧!易紅根不屑地將嘴一撇,又接著問:那麼請問:你們為什麼相處得那樣密切一整天總是在一起,都搞的什麼名堂?

這話問得很趕勁。好多人對此都頗感興趣:周向明和蕭奇的關係早就引起人們的好奇了,特別是那些未婚的年輕人。易紅根看樣子很會抓住大家的心理活動。因此,與會者都伸長了脖子,洗耳傾聽,連牛奮、馮驥等處領導也挺起了腰杆,等待周向明的回答一看他怎麼解釋這道難題。

是領導指定我和她一起研究大型鑄件澆鑄方案;是領導任命我和她分別擔任現場澆鑄正副總指揮的!周向明一字一句、心平氣和地回答,似乎是胸有成竹。

這位勇大於謀的運動闖將,由於語言武器庫中儲量太少,一下子便把那一點點槍彈打光了,失去了後勁,這個……這個……他沒詞了。

牛奮看到這個情況,心裏很惱火,不由暗暗罵了一句:真是個窩囊廢!還沒經三回合,就敗下陣來了,搞得他也很被動。下一步怎麼辦?

前仆後繼,有的是英勇善戰的勇士。又有人披掛上陣。

請問周向明同誌!這位發言者名叫馬繼鬆,此人是前幾年分配來的中專畢業生,業務上有點不足,但政治上卻很強,在對敵鬥爭中不僅立場堅定,而且富有韜略,善於迂回作戰,從不直來直往。口丁就是這樣的人物尖子,一直未得到重用。牛奮任黨支部書記後,很快地洞察了這個情況,認為還是沒有突出政治、單純業務觀點在作怪;他迅速采取了切實有力的措施,扭轉了人們的不正確看法。除了提升他為一個業務科的副科長外,並作為重點培養對象,積極準備發展他入黨。

黨支部書記慧眼識珠,大大調動了馬繼鬆的積極性。這次運動剛剛開展,他便積極投入進去,很好地配合運動工作隊,揭擺冶金處所存在的問題。他頭腦清晰,思路敏捷,很為工作隊領導所器重,成為首批運動積極分子。呶,他今天又在關鍵時刻披掛上陣了。一亮相就出手不凡,與眾不同:他斯斯文文站了起來,態度謙和,聲調不高,嘴上叫同誌,臉上帶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