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明河拜見(1 / 3)

她鎮定下來,聽穀少俊說完,才道:“原來如此。”

穀少俊一向為人謹慎,說得不多,且是點到為止。蓋因他知道得雖是核心,但一直囿於殿室之中,對其他的詳情卻也並不甚知曉。

織成想了想,也就不再問下去。

忽然想起來自己一早上就過來,這樣耽擱許久,恐怕是午食的時間了。便問穀少俊:“從前世子的膳食,都有些什麼講究?”

後世資訊發達,對於不同病症的人有些什麼忌口,大致都是知曉的。但曹丕現下傷勢嚴重,織成不敢擅專,便要問一問穀少俊了。

穀少俊談及自己的本職工作,就自然流利了許多,無非是忌辛辣食物,多飲參茶湯、鮮湯等物。織成用心聽取,一一記在心中。然後才起身至外殿,令辛苑傳話,讓春陽殿中所有服侍的奴婢皆都前來。

春陽,便是這殿中之名。因是世子寢殿所在,故這裏的婢仆也都是跟隨曹丕已久,更是不同。先前眾奴婢參見世子婦時,他們因了職司所在未能前去,但也各有渠道,這位世子婦在前麵的所作所為,人人都暗自驚栗。此時蒙她賜召,趕緊跪在廊下,隻聽她淡淡地頒布了新的詔令:

世子要清靜讀書,除魏王親至,未得世子婦之令,任何人皆不得擅入春陽殿。違令,斬無赦。

最後五個字,一如既往,殺氣騰騰。

眾人不由得一個寒戰。

有想要出頭問上幾句的,皆想到了帳房副管事鄭成方的下場,皆噤口不言。織成無意與他們多耗時間,揮手令他們退下。方聽一聲歡呼,卻是元仲便興興頭頭地向她奔了過來,直投入懷,叫道:“阿母!”

織成伸手將他扯開,故作不悅道:“你身為武德侯,須端肅雅儀,哪有動不動就這樣的?”

話雖如此,但元仲那種毫不掩飾的孺慕之情,卻是令其他人暗暗有些駐目。

元仲也不惱,嘻嘻一笑,道:“是阿媛讓我來說的,膳食已備,不知阿母欲在哪裏用膳?”

這其實是董媛等人在問,世子婦欲下榻何處。

元仲猶豫片刻,又道:“這桐花台中,最尊之處當然是春陽殿。其次便是月出、東升二殿。月出殿為郭氏所居,東升殿尚未修茸……阿母……”

崔妙慧是從深門大戶中走出來的人,深諳內宅之道,此時不禁有些恙怒。

初入桐花台,即使是身為女君主母,織成也未必熟悉府務。按理來說,原是由主持府務之人來安置拜迎的,但過去主持府務之人乃是郭煦,她推病臥榻,連魏王夫婦駕臨都未曾跪迎,偏這傷勢又來得極是榮耀,叫人怪罪不得,又哪裏會色色準備齊全好世子婦的住處?方才董媛已經喚過管事來問,卻都是一問三不知。再問之時便是嚇得戰戰兢兢,癱倒階下,隻差沒大喊求饒命了。這叫董媛便是要發脾氣,也都是無從發起。而織成身為世子婦,這些衣食住行的“小事”也不能事事關注。

此時崔妙慧抬眼一看,喚過府中大管事,名喚趙年的,問道:“前麵那座宮殿是什麼地方?”

說是宮殿,不過是一座錯落有致的院落罷了,緊挨著春陽殿左側,站在春陽殿門口,便能看見那院中花木扶疏,便是在這冬天都青翠悅目。

趙年連忙答道:“那是世子冬日讀書處,名華翠館。”

織成向著崔妙慧微微點了點頭。

她們並非毫無準備。事實上在得知可能會移居入世子府之時,便已安排人手,將世子府的情形摸了個清楚。所謂的內應麼……就是眼前緊挨著織成正在專業賣萌的元仲。

元仲還是個孩子,但六七歲的孩子,又誕生於這樣的複雜環境之中,其實已相當得力,隻是被年紀所掩蔽。

他提供的地方,便是華翠館。

如今實地來看,果然是個好地方:雖靜而不僻,房舍講究,地勢也好,恰好便在春陽殿前,但凡有個往來動靜,也根本就瞞不過華翠館去。

倒是趙年一怔,道:“那不過是……”

正待要說華翠館房舍不多,恐與世子婦儀製不合,但隨即想到一事,便閉了嘴。

按說世子婦當然要與世子同住,畢竟不同於皇帝皇後是各居一宮,都住在春陽殿才是正理。問題是眼下世子分明不是“讀書”而是昏迷,住在春陽殿中人來人往請示內務,世子又如何能安靜養病?再者世子婦若在春陽殿中,是與世子同居一室呢還是別室而居?隨便哪一種都是令人尷尬。自然要別居其他殿室才是。

問題是正如元仲所說,除春陽殿外,最好的宮殿便是月出殿。那也是奉魏王令遷郭夫人居於此的,難道還能讓郭夫人搬出去不成?魏王又沒有旨意!

趙年隻覺得自己的頭發都要愁斷了。

幸好,這位世子婦的內丞女官親自提到了華翠館,而世子婦看樣子並未拒絕,他還多個什麼嘴!趕緊安置了才是正事。遂連忙道:“因備著世子讀書,那裏樣樣齊全,便是要稍事布置一番方可。仆先著手安排,女君不妨先在春陽殿中用膳,用完便可安居於華翠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