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李振聲 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
——中國人是可以自己養活自己的
提起研究雜交農作物的科學家,人們便會想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研究出來的雜交水稻,育種成本低廉,多產、高產,為解除世界饑餓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中國還有另外一位科學家——“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李振聲。李振聲出生於饑饉難食的舊社會,他嚐遍了忍饑挨餓的痛苦,他立誌要讓所有中國人都能吃飽飯。雖然他的名字不像袁隆平那樣如雷貫耳,但他所取得的成績也同樣是相當驚人的。在2006年,他的雜交小麥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小麥癌症
常言說道:“民以食為天,食以農為本”,吃飽飯是農民最基本的要求,同時也是社會穩定、人民安康的根本。縱觀曆史,每次天下大亂,都和百姓吃不飽飯有關係。中國人口眾多,農民占有很大比例,所以,解決眾多人口的溫飽,變成了曆代政府的要事。
1931年,李振聲出生於中國山東。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最黑暗的時代,國家內憂外患,蔣介石領導下的國民政府沒辦法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甚至全國有四分之三的人口處於饑餓的狀態。李振聲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過完了饑一頓飽一頓的童年。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李振聲卻是一個有誌氣愛學習的孩子,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學業,並且在1947年考入了山東省的農業大學,於1951年大學畢業。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工農業均處於落後狀態,解決百姓溫飽問題,成了新中國政府最基本、最重要、最現實的問題。中國百廢待興,像李振聲這樣頗有學曆的知識分子,很快就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職責與位置,並且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就,有了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
1956年,中共中央做出建設大西北的決議,李振聲毅然放棄了在北京的優越生活,響應國家的號召,隨著部隊去了大西北的荒漠,支援大西北的建設工作。李振聲從此與風沙為伴,開始了在大西北長達31年的科研曆程。
李振聲到了大西北後,便在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內開始了小麥育種的研究。當年,中國出現了“小麥癌症”的現象,大量小麥被感染,農作物產量極低。眾所周知,癌症是人類的絕症,患上晚期癌症的人隻能一天天地等死,用“癌症”來形容小麥的病症,可見這種病症的危害之大。
“小麥癌症”病症發生區域極廣、流行頻率極高、危害損失極大,這些都造成小麥產量嚴重低下,甚至造成小麥的絕收。當時新中國成立沒多久,農民溫飽問題根本沒有解決,現在小麥遇到這種疑難雜症,無疑是給新中國的一個沉重的打擊。李振聲對此憂心忡忡,於是,年僅25歲的李振聲,決心從事小麥的改良研究工作,為中國的農民們培養出一種更為優良的抗病小麥。李振聲的想法是好的,可實踐起來卻是難題眾多。李振聲自己說:“小麥病菌的變異速度極快,據25個國家統計,“小麥癌症”症狀平均五年半就能產生一個新的生理循環,最快要八年才能培育出新的小麥品種。因此,想要培育出更加優良、抗病毒的小麥品種,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李振聲沒有在這個世界性難題的麵前退縮,為了讓更多的老百姓吃飽飯,李振聲夜以繼日地研究。經過多年的觀察,他發現牧草具備良好的抗病毒性,於是就萌發了通過牧草與小麥雜交的方式,將牧草的抗病毒基因轉接給小麥的想法。這個想法因為是“遠緣”的嫁接,所以被稱為“遠緣雜交小麥”。就像馬和驢雜交產生騾子這種新品種一樣,其中的難度是相當大的。
李振聲通過對小麥曆史的研究,他堅定了這一想法,他的這種大膽想法得到了植物學家和植物病理學家們的支持,於是,李振聲開始了對遠緣雜交小麥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李振聲終於完成了牧草和小麥的遠緣雜交實驗,創出新型的小麥品種——小偃麥。該係列小麥具有抗病毒能力強、產量極高、品質質量極好的特點,這種小麥迅速地在黃淮流域推廣開來,很多農民都種上了小偃麥。當時,中國農村流傳著這樣的民謠:“要吃麵,種小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