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還會抱著“形象無用論”而不放嗎?一個注意形象並自覺保持的人,總能在人群中得到信任,總能在逆境中得到幫助,也必定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斷找到發揮才幹的機會,最終做到時刻用自己的風采魅力形成個人品牌,活出真正精彩的自我人生!
誠信是天下第一品牌
如今,“誠信”一詞幾乎被人們喊爛了。因為人們總是渴望誠信,但誠信卻不一定人人都有。真正有誠信的人,無論在社會上還是在職場中,都會展現出自己的個人品牌。
但是,現在20多歲的年輕人卻不懂得這個道理。先別著急反駁,很多年輕人在求職時,總喜歡投公司所好,在簡曆中把自己包裝成無所不能的“人才”。本來沒有的經曆,卻說得天花亂墜,不惜餘力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弄虛作假,這不就是一種沒有誠信的表現嗎?
表麵上看,這種小聰明也許會讓你暫時得到工作,但久而久之,公司就會發現你的真實麵目,讓你原本光明的前景反而因此折了腰。看看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吧,有幾個會將“吹牛”和“撒謊”掛在嘴邊?
如今,裝修公司都有一個公開的秘密:在報價時一般都是報最低價以吸引客戶,沒有考慮許多應該計費的項目和材料,這些項目和材料的費用都是在裝修的時候提出追加造價。然而,九鼎裝飾公司董事長周國洪認為,這無疑是降低客戶滿意度的一個致命弱點,因此,他堅決不使用這種方法。
九鼎裝飾公司在成立初期,就絕不允許不誠信的情況出現。在他們接手第一筆業務時,周國洪給了客戶一個3.6萬元的報價。不過,當工作完成後,費用卻遠遠超過了這個價錢。客戶不解地問:“費用已經超支了,可是為什麼你不說話,而是願意接受這個損失?”
周國洪笑了笑,說:“的確,這筆生意對我來說是賠了,但這個責任隻能由我自己來承擔,因為報價是我做的,我不能讓你替我承擔錯誤。”
周國洪的話,令客戶非常感動,於是和他成了朋友。後來,他還幫周國洪介紹了不少生意。就這樣,周國洪的口碑樹立起來了,九鼎裝飾公司很快在市場中站穩了腳跟。
如今,九鼎裝飾公司已經成為行業內的明星企業。周國洪這樣分享自己的成功:“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不要從材料供應商那裏拿回扣。市場是多方麵的,歪門邪道是沒有生命力的,隻有誠實守信,消費者才會信得過我們,願意找我們來裝修,這才是一個公司的健康發展之路。”
在一個人麵前守信一次,對方就會因為你的誠實把你推薦給10個人;在這10個人麵前你守信第二次,這10個人就會因你的誠實而把你推薦給100個人……你守信一輩子,全世界的人都會把你當成誠信的代名詞,任何人一旦有了需要,第一個就會想起你,這就是你的無形資產。
所以,不要羨慕有的人為何有那麼高的人氣,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人家用誠信打響了品牌,贏得了所有人的信任。例如,在應聘的過程中,一旦公司覺得你有不誠實的品質,無論你的能力多強、背景多好,他們也不會錄用你。有人認為撒個小謊是無關緊要的,可如果上司通過這些小事對你有了不誠信的印象,後果將是非常嚴重的。
誠實坦率的品德,無論在職場上還是在創業的路上,都是每個年輕人必不可少的。言行一致,重承諾,守信用,這樣的話,以後做事就會產生一個正向的循環,別人的評價會讓沒有和你共過事的人也知道你。
浙江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對誠信更是有著這樣明確的論斷:“沒有人是傻瓜,大家心裏都有一杆秤,不講信用,生意永遠都是做不長的。就算是一件小事,但如果造成惡劣影響的話,那就是關係到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了,因此絕不能含糊!”
誠信不分大小,無論你是一名不起眼的小職員,還是一個已經有了自己事業的老板,都不能忘了誠信二字。正是因為牢記這兩個字,才讓下麵這個年輕人找到了工作。
徐毅從長沙某所大學畢業,隻身來到深圳打拚。他和很多求職者一起,來到了一家大型企業去應聘。
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這家公司的麵試方式非常與眾不同:安排所有的應聘者去發傳單。盡管自己很疑惑,但徐毅還是按著公司的要求做了。他抱著宣傳單來到指定的地點,忙碌了一天。他累得筋疲力盡,可由於傳單太多,到最後都沒有發完手中的傳單。
最後,已經徹底沒力氣的徐毅抱著沒發完的傳單回到了公司。他一看,其他人都已經回來,並且兩手空空。徐毅心中不免有些發慌,暗暗擔心起來,因為隻有他一人沒有完成任務。
這時候,麵試經理朝他走了過來。徐毅低下頭,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我沒有發完。”說完,他想放下傳單轉身離開。因為他覺得,自己和這份工作已經無緣了。
誰知道,就在徐毅轉身的刹那,麵試經理卻微笑著說道:“這次招聘你是唯一被錄取的,其他人請回吧。”
此言一出,其他人立刻發出了不滿:“憑什麼!這公司有黑幕!為什麼錄取了一個連傳單都沒有發完的人呢?太不公平了吧?”
這時候,麵試經理冷靜地說:“其實,一個人一天可以發出多少,我們早已經過了測試。而我給你們的,肯定是一天不可能完成的。你們是如何完成的,相信你們自己也清楚吧。”
麵試經理剛一說完,那些剛才還麵露不滿的應聘者都一個個紅著臉低下了頭。
毫不客氣地說,對於一個想要在30多歲創造出成就的年輕人,誠信就是他最重要的資本。總想靠“坑蒙拐騙偷”發家的年輕人,遲早會受到所有人的鄙夷,猶如過街老鼠一般被人人喊打!20多歲的人正是國家未來的主要建設者,如果沒有誠信的價值觀,那麼不要說個人品牌,這比魔鬼還要可怕!
不放過任何一個營銷自己的機會
打造個人品牌的目的,就是為了展現自己的長處,讓自己成為所有人眼中的“明星”。所以,我們必須抓住每一個機會來營銷自己。機會是創造出來的,我們應該去發現和利用機會。
不要覺得,“是金子總會發光”。隻有找到可以照耀到自己的陽光,你才能閃爍出最奪目的光彩。所有的機會就像天空裏的流星,不會在一個地方同時出現兩次。身為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就應有勇氣在最恰當的時機去展現自己、營銷自己,讓個人品牌走向台前,而不是藏匿於芸芸眾生之中被人輕視。
對於這一點,我們要記住20世紀60年代日本著名的“推銷大王”齊藤竹之助的一句話:“不管你是誰,從事什麼工作,也不管你有什麼理想,如果想達到自己的期望,就一定要具備自我推銷的能力。人人都應該成為自己的推銷員,因為成功除了與你的能力大小有關之外,還取決於你如何進行自我推銷。”
張藝謀是中國首屈一指的導演,所有演員都想與其進行合作。在為電影《一個都不能少》選演員時,張藝謀開車來到一個偏遠的小村鎮,全村人見了汽車,都爭先恐後地圍觀過來,張藝謀下車問道:“你們想不想演電影?誰想的話站出來。”
張藝謀問了好幾遍,可所有的村民們都不說話。盡管他們都很想嚐試,可就是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
看到村民們這個樣子,張藝謀不免也有些失望。就在他失望地想要離開時,突然一個十六七歲的女孩子站了出來:“我想演。”她長得並不漂亮,單眼皮兒,臉蛋紅撲撲的,透出一股山裏孩子特有的倔強和淳樸。
張藝謀問她:“你會唱歌嗎?”
女孩大聲地回答道:“會!”
張藝謀說:“好!那你就為大家唱一首歌!”
女孩點了點頭,然後開口唱了起來:“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朵真鮮豔……”她唱得有些跑調,也不是太好聽,惹得全村人笑個不停。
不過,張藝謀卻沒有絲毫嘲笑的意思,他用手一指,說:“好,就是你了!”
這個女孩,就是《一個都不能少》的女主角魏敏芝。正是通過營銷自己,她踏入了讓有的人夢寐以求的電影圈!
看到魏敏芝的成功,你會作何感想呢?你可以說,她的這次機遇是具有偶然性的,但那些成功人士的騰飛之路,何嚐不是借著這種“偶然性”?小小的一步,卻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機遇隻偏愛有準備的頭腦,一個人要想樹起自己的個人品牌,要時刻準備尋找展示自己的機會。
敢於抓住機會,敢於營銷自己,隻有這樣的年輕人才能走向成功。在現代社會,學會營銷自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生存能力,隻有學會了營銷自己,並且抓住每一個可能營銷自己的機會,你才能快速地打造出自己的個人品牌。
正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想要打造個人品牌,就要敢於吆喝、勤於吆喝,讓自己的“金子之光”徹底在所有人麵前閃爍。隻有你自己敢於表達自己,讓別人認識你,吸引對方的注意,才有可能尋找到機會。甚至一張小小的名片,也可以成為你營銷自己的武器。
吉拉德是世界著名的汽車營銷專家。在他的銷售生涯中,名片可謂是他最具殺傷力的“武器”之一。不論何時何地,隻要遇到了人,吉拉德的手就會立刻習慣性地伸進口袋裏,然後掏出名片送給對方,這樣就把自己的身份、痕跡和味道統統留給了別人。
不僅如此,在吃完飯結賬時,吉拉德還會多給侍者一些小費,借此在桌子上留下自己的幾張名片。有的人看到名片,便知道“按圖索驥”,好找他買車。
到了體育館,吉拉德依舊不忘記推銷自己。他隨身帶著1萬張名片,坐在最好的座位上等候良機。一旦觀眾在為比賽出現精彩的場麵而歡呼雀躍時,吉拉德便大把大把地將名片向觀眾席上拋撒出去。這時候,人們把注意力從那個淩空一腳踢進球的球星那兒轉到他的身上。頓時,吉拉德成了被觀眾喝彩的“主角”。
後來,吉拉德的生意越做越好,因此經常去參加各種演講。在演講台上,吉拉德一定會向聽眾散發名片,讓他們牢牢記住自己。
吉拉德的這種做法,讓不少人這樣形容他:“哪裏有吉拉德,哪裏就會有他的名片,它像影子一樣緊緊地跟隨著自己的主人。”
對於此,吉拉德有自己的一套理論:“生意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遍布於每一個細節之中。要使別人了解你,知道你所做的事,請用好你的名片。”每一位推銷員都會設法讓更多的人知道他是幹什麼的,銷售的是什麼商品。這樣當他們需要他的商品時,就會想到他。
在普通人看來,吉拉德拋撒名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此就會對他產生深刻的印象。當人們買汽車時,自然會想起那個拋撒名片的推銷員,想起名片上的名字:喬·吉拉德。
不僅僅是推銷員,無論你做哪一行,都應該讓更多的人記住你的名字。在這個社會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這麼做,這是醒目地亮出自己、推銷自己的一種策略。能醒目地亮出自己,為自己創造機會的人,才是真正會打造個人品牌的人。要把自己當做商品來主動宣傳,把職業含金量表現出來。
總而言之,正處於職場、事業上升期的你,無論擔任什麼職務、個人企業有多大,都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可以營銷自己的機會,適度為自己抬高身價。營銷自己還有一個好處——肯定自己,並成為敦促自己不斷進步的動力,因為身價抬上去了,你就應該使自己各方麵都跟上去,否則你的身價就保不住了,他人也會看不起你。當你處於一個良性循環之中,那麼到了30多歲時你就會發現,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是多麼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