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看自己(1 / 3)

第一篇 看自己

——35歲前要有透視自我的清醒眼光

看清自己,我們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但卻很難有人能夠真正做到。看清別人容易,看清自己很難,能夠對自己有著清醒認識的人,往往都是生活中的強者。人要想在一生中取得點兒成就,就要有透視自我的清醒眼光,因為隻有了解了自己,你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從而將命運把握在自己手中。

眼光1 看準自身人格,正視個體差異

花有百種,人有千麵,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不同。別人的成功之路未必就是你的成功之路,如果你也想有所成就,首先就要洞悉自己,看準自身人格,這樣才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門兒清——摸清自己的性格特點

古希臘神廟的牆壁上留有這樣一段銘文——“人啊,認識你自己”。傳聞,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路過此地時,曾麵對這段銘文苦思良久,並最終決定把這句話收錄進自己的哲學思想。

認識自己,說來輕鬆,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事實上,人們在生活中最常犯下的錯誤就是對自身缺乏了解。因為不懂得審視自己,同時又不具備透視自我的眼光,使得很多人都不了解自己的性格,更不能掌控自己的性格,這就在無形中影響了他們人生中的很多抉擇。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誰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點,性格是人們有別於他人的標誌性符號。因為性格上的差異,導致了每個人的人生際遇都各不相同,可以說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一個人的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想要掌控自己的命運,首先就要掌控自己的性格。當你摸清了自己的性格特點,就能更加從容地選擇今後的人生道路,不會因性格上的缺陷而四處碰壁。

李德是一個性格十分內向的人,在學校的時候就不愛與人交流,偶爾和陌生人說話都會臉紅。從學校出來之後,由於專業過於冷門的原因,李德很長一段時間都找不到工作。

工作難找讓李德整日裏憂心忡忡,一次,他在招聘報紙上無意間看到一家房地產中介公司在招業務員,薪水很是豐厚。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李德來到了這家公司。經過一番麵試,他順利地得到了這個職位。

找到工作後李德很高興,但沒想到剛上崗就感到十分頭大。房產業務員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給客戶打電話,要麼就是帶客戶看房子,這對性格內向的李德來說無疑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平時的李德不怎麼和陌生人說話,所以交際能力很差,和客戶交流的時候經常是結結巴巴的,客戶聽了心煩,他自己也就更加信心不足。來到這家公司一個多月,李德一單生意都沒有談成,隻能眼巴巴看著同事們拿獎金,自己卻拿著微薄的底薪。

堅持了一段時間後,李德發現自己還是勝任不了這份工作,於是便辭職離開了。沒過多久,他的一個朋友又喊他去保險公司做推銷,但這次李德委婉地拒絕了,因為他已經知道自己的性格並不適合這樣的工作。

後來,經朋友介紹李德在當地一家圖書館找到了工作。在這裏,他每天負責整理館內的書籍。雖然工作很單調,而且薪水也不多,但在圖書館裏不用接觸那麼多人,這對性格內向的李德是一份合適的工作。

現實中有很多人碰壁都是因為對自己的性格不甚了解。性格影響命運,所以更應該根據性格特點去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假如你對自己的性格十分了解,那麼你就會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從而確保自己總是做出正確的選擇,占據生活的主動。

了解自己的性格,不僅能讓你在人生的選擇上方向更明確,同時還能幫助你控製好自己的性格,與成功更加接近。放眼古今,那些成功人士大多是自製力很強的人,而這種自製力正是來源於他們對自身性格的了解。如果一個人不清楚自身的性格特點,那麼自製也就無從談起了。

二戰時期美國著名將軍巴頓,是一個性格十分矛盾的人,他被人稱呼為“痞子將軍”,但他卻有著一顆柔軟的心。他性格暴躁,對待下屬卻愛戴有加。

巴頓的秘書回憶道:“我第一天給巴頓做秘書的時候,就知道是在為兩個人服務,而不是一個人。巴頓性格的一方麵是沉著冷靜,另一方麵是暴躁緊張。”

巴頓的性格十分矛盾,兩極化的性格在他身上顯露無遺,但可貴的是他自己十分清楚這一點。因為摸清了自己的性格特點,所以巴頓能夠較好地控製性格,不讓兩極化的性格影響自己。

他火爆的脾氣讓他在士兵中樹立了威信,贏得了鐵腕治軍之名;而他的沉著冷靜又讓他在戰場上可以做出最冷靜的判斷,正是因為控製了自己的性格,巴頓才終成一代軍神。

性格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讓一個人獲得成功,又可以把人推入失敗的深淵。所以,如果你想在人生中有點成就,就應該好好了解自己的性格,不讓性格成為自己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年輕人不了解自己的性格不可怕,但如果你過了而立之年還是這副模樣,那麼你日後的人生旅程可能就不會那麼順利了。

人的性格多種多樣,一千個人可能會有一千種性格,每個人的性格都不盡相同,但大致說來,性格可以分為兩大類:

1.外向性格

外向性格的人,能言善辯,是交際場上的一把好手,他們天性樂觀開朗,善於調動氣氛,適合做與人交往的工作。如人事顧問、管理人員、律師、記者、政治家、警察、售貨員、演員、推銷員、廣告人員等。

2.內向性格

內向性格的人,沉默寡語,不善與人交流,人際溝通能力較差。不過他們也有自己的優勢,內向的人一般都比較有耐心,做事謹慎,考慮周密,這樣的人適合從事類似研究的工作,如醫生、科學家、機械師、編輯、工程師、技術人員、藝術家、會計師、打字員、程序設計員等。

當然,也有人身上兼具內向與外向兩種性格,生活中屢見不鮮的例子就是靦腆內向的企業家可以在公眾麵前慷慨激昂地演講,而活潑好動的人在安靜的實驗室裏度過一生。

性格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所以你應該去好好了解自己的性格。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性格有缺陷,就該著手去解決,以免因為自己的性格而釀成大禍。其實成功人士與我們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能夠摸清自己的性格,控製自己的性格,並善於利用自己的性格。如果你也能做到這些,那麼相信你的一生肯定不會平庸度過。

擁有健全的人格

一般說來,我們所認為的健康指的就是生理上的健康,而不包含心理上的健康,其實這是個不小的誤區。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一種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都趨於完善的狀態。也就是說,健康不僅僅隻是身體沒有疾病或虛弱的狀態。這個定義強調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一個身體強壯沒有病的人,隻能說他生理上處於健康的狀態;隻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的人,才能夠稱之為是一個完全健康的人。

要想心理保持健康,我們就要不斷地去健全和完善自己的人格。每個人生下來人格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有人懦弱,有人孤僻,有人心胸狹隘,有人一受挫折就萎靡不振。誰都或多或少會有一些人格上的缺陷,這並不奇怪,可如果你明知道自己有嚴重的人格缺陷,卻不知道去改正,那麼很有可能就會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吃苦頭。

現代社會節奏越來越快,背負在每個人身上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有來自外部的,也有來自內部的。一些人格不健全的人在這沉重的壓力下步履蹣跚,過著沒有希望、沒有快樂的生活,有些人抑鬱之下甚至選擇了極端的方式解脫。

人隨著年齡的成長,需要完善的不僅僅隻是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待人接物的能力,更需要完善和健全的是自己的人格。如果在35歲以前,你在人格上有這樣那樣的缺陷,那麼請清醒地透視自我,認清這些缺陷,並且努力地去改正。這樣,在35歲之後你的人生才不會陷入敗局。

可能有人會問,人格上的缺陷應該如何去完善,去健全?其實,要想成為人格健全的人並不難,隻要你能做到以下幾個方麵,那麼你就會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

1.認識自我,接納自我

人格健全的人能夠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無論他們的相貌是醜是美,地位是尊是卑,他們都喜歡自己,樂於接受自己。而那些人格不健全的人,則總是對自己感到不滿意,即使他們已經擁有了很好的條件,仍舊抱怨命運的不公。

女作家海倫·凱勒生來又盲又聾,比起很多人來她可以算是大大的不幸,但她卻沒有埋怨命運的不公,因為她知道這種抱怨隻會讓她陷於更加糟糕的境地之中。海倫眼睛失明,雙耳失聰,她就用心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海倫一生寫下了14部著作,還走遍世界,畢生致力於殘疾人的福利和教育事業。這樣一個幽閉在黑暗世界中的人,因為有著連很多正常人都沒有的健全人格,所以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段美麗的傳奇。

比起海倫·凱勒來,我們很多人的不幸與不順算不上什麼,所以,從現在這刻起,重新審視鏡子中的那個自己吧,也許你會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它。

2.寬容他人,樂於與人相處

人格健全的人,樂觀開朗,善於接納別人,也總是能夠博得別人的喜愛。每到一處,他們都能感染身邊的人,將積極樂觀的情緒傳播到所到之處。與之相反,有些人格不健全的人總是和集體格格不入,他們不合群,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和意願。當這樣的人來到你身邊時,你總能感到陣陣寒意,本來喧鬧的場麵也可能因為他們的到來以尷尬收場。

社會在進步,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能力也被愈發重視起來,木訥、不善於與人交流,不僅會影響他人的情緒,同時也會影響到自己的情緒。所以,無論你生來是內向還是外向的性格,都請嚐試著打開你的心扉,去勇敢地與人交流吧。

3.正確認識現實,接受現實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遭遇這樣和那樣的不順,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當你遇到麻煩和問題時,選擇逃避並不是一個好辦法。在這種情況下,人格健全的人會勇敢地站出來麵對現實,正視現實,接受現實,並勇敢地去適應甚至改變現實,所以這些人永遠都是生活中的強者。那些遇到挫折隻會默默啜泣的人,既逃避不了現實的折磨,也不可能擁有幸福的生活。

4.熱愛工作,熱愛生活

有不少人把工作當成隨意應付的差事,把生活當成無所事事地混日子。有著這種想法的人,人格上必然有嚴重的缺陷。那些真正熱愛工作和生活的人,每天都充滿了旺盛的精力,他們享受工作和生活,因此每天都能擁有愉悅的心情。

5.具有高尚的價值觀,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標。

生活的目標是什麼?有的人活著是為了名,有的人活著是為了利,其實這些人都有著人格上的缺陷。真正擁有健全人格的人,能夠以正確的態度去麵對名與利,他們不以追求名利為人生的目標,擁有高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對名利的一味追逐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即使你最終爭取到了,也難免會產生一股莫名的失落感,這是因為你的人生目標定的不對。當你擁有了健全的人格,就知道自己是為何而活,人生的意義何在,再不會感到空虛與落寞。

有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人格的完善為本,財富的確立是末。”的確,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如果你沒有擁有透視自我的清醒眼光,那麼就很容易迷失方向。隻有完善了自己的人格,讓自己的人格不斷趨於完美,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感受精彩,享受精彩。

眼光2 洞悉自身優缺點,人貴有自知之明

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你不必掩蓋自己的缺點,也不必羞於提起這些缺點。人貴有自知之明,隻有看準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找準自己最擅長的事,才能早日到達成功的彼岸。

努力是關鍵,但天賦奠定你的人生基礎

很多人都聽過“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李白少年時在山中讀書,還沒讀完就離去,經過一條小溪的時候看見一個老婆婆在磨鐵杵。李白問:“把這麼粗的鐵杵磨成針,有可能嗎?”老婆婆回答:“隻要功夫深。”李白聽了這句話後深受觸動,回到山上繼續讀書,經過多年苦讀,終於成為了一名偉大的詩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隻要努力,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成的。事實上,從小到大,我們一直都被灌輸著這樣的觀念——不成功不是因為別的,隻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仿佛隻要你努力了,天底下就沒有什麼事情是幹不成的。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李白的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在成為當時有名的詩人後,李白開始憧憬為國家建功立業。為了進入官場,他四處結交朋友,希望別人能推薦他入朝。可是,李白雖然才華橫溢,但卻不具備政治上的頭腦,性格也過於狂放不羈,他幾番入朝,均與官場文化格格不入。在朝堂上,他沒有做出什麼突出的成就,還因自己的性格得罪了一批權貴。

仕途失意一度讓李白遠離官場,但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不適合那個圈子,依然對此殘留幻想。李白晚年的時候,安史之亂爆發,他應邀進入永王李璘幕下,本想勸李璘靖難擒賊,卻沒有看出這位王子的狼子野心。當時李璘有割據為王的意圖,四處收攏能人,一些有遠見卓識的名士都紛紛退避三舍,唯有李白上當去做他的幕僚。不久之後,李璘兵敗被殺,李白也受到牽連下獄。後來雖被人所救,但沒過多久又因為得罪人被流放夜郎,晚景淒慘。

李白的故事警醒我們,成功固然離不開後天的努力,但天賦是前提條件。李白能成為偉大的詩人是因為他在詩歌方麵有著過人的天賦,李白成為一個蹩腳的政治家部分原因是因為他不具備政治方麵的天賦。天賦對人生走向的影響不可小視。

一根鐵杵經過千萬次的打磨可以磨成細細的繡花針,但如果給你一根木棍,即使白天黑夜不間斷地去磨,最後得到的也隻能是一堆木屑。

想要在人生中有所成就,選對方向,走好第一步是關鍵。如果你明知道自己沒有某方麵的天賦,還要硬著頭皮去幹、去闖,即使你付出了再多的努力,也難以取得什麼大的成就。反之,如果你去從事自己擅長的那些行業,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賦,那麼就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人生之路也會越走越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