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看自己(2 / 3)

黃小妍是師範專業出身,曾經想在教育行業有所發展。畢業後,她在當地一家教育投資連鎖公司下屬的中學擔任了任課老師。每天,除了完成正常的授課工作,她還主動承擔起了網站編輯和校園活動策劃等工作。

工作一段時間以後,黃小妍發現自己過得很不開心。她的個性活潑開朗,並不適合這種死板的工作模式。而且,學校對每位老師的教學方式都有嚴格的要求,黃小妍有很多好的想法都難以實現,這讓她感到鬱鬱不得誌。於是,工作了一年多之後,她跳槽去了一家教育發展投資公司做市場專員,每天負責出外跑業務。

黃小妍個性開朗,交際能力強,這份工作簡直可以說是為她量身定做的。沒用多長的時間,黃小妍就熟悉了業務流程,每月的業績蒸蒸日上,不久之後就升職做了主管。後來,由於工作上表現出色,黃小妍被調到市場部擔任助理,她在這裏開始全麵接觸市場工作。在助理這個職位上,黃小妍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長處,尤其在市場策劃方麵顯示出了過人的能力。三年後,原先的市場部經理調任,黃小妍坐到了這個位子上。

從黃小姐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天賦對一個人前程影響的重要性。如果黃小妍繼續在教育機構做下去,也許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她會在職稱上有所提高,但職業發展的空間極其有限。而轉行到了市場領域,讓她的天賦得以充分開發,她的人生道路也越走越寬闊。

現在有很多人的生存狀態就是一種隨行就市的狀態,他們不知道去主導自己的命運,總是以“專業人士”、“工作經驗”這些美麗的借口來搪塞自己,殊不知他們之所以在各自的領域內一直原地踏步,就是因為白白浪費了自身的天賦。

當然,重視天賦並不代表忽視努力,其實努力和天賦是相輔相成的。努力是後天的,是主觀的,是我們可以決定的;而天賦是先天的,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因此,在進行人生選擇的時候,首先要有洞悉自我的眼光,認準自己的天賦,選擇那些能夠充分發揮自己才能的崗位,隻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大的人生成就。

愛迪生說過:“成功來源於99%的汗水加1%的靈感。”這句話相信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但其實我們更應該記住的是後一句話——但很多時候這1%的靈感比99%的汗水更加重要。

真正的成功,往往取決於你身上1%的靈感,而這1%卻是怎麼努力都得不到的,這是天賦。誠然,努力可以讓你變得優秀,但如果再加上天賦,你就可以成就卓越。

看準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有句老話說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著不足,每個人也同樣都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優勢。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既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那麼就應該用清醒的眼光去審視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有哪些不好的地方需要改正,又有哪些好的地方需要發揚。改正不足,發揮優勢,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揚長避短,趨利避害,才能避免自己犯下嚴重的錯誤。

聰明的人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最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所以他們會選擇自己最擅長的工作去做,充分發揮身體內的潛能。而庸人則總是糊裏糊塗,沒有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適合去幹什麼,總是在現實中碰壁,撞得頭破血流。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如果你連自己都不了解,那麼又怎麼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贏下一場又一場的戰役呢?看看那些取得過重大成就的人,無一不是最大限度發揮了自己的優勢,正是因為認清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他們才能夠實現人生的突破。

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年輕人,家裏貧窮,很早就輟學了。由於沒有受過多少教育,所以他隻能從事著低微卑賤的工作,工作繁重不說,每月的薪水也少得可憐,還經常要遭受別人的白眼和嘲諷。

每天過著這樣暗無天日的生活,這個年輕人失落極了,他感到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毫無希望。終於,在一個傍晚,他來到海邊,準備向下一躍結束年輕的生命。恰在此時,一位神父正好途經此地,見到年輕人想要輕生,連忙製止了他,耐心地開導他。

這位年輕人對神父傾吐了心中的困擾,他覺得自己一無所長,一輩子隻能這麼庸庸碌碌地過下去,所以感到非常迷茫。這時,神父注意到了他口袋裏有一塊手帕,上麵畫著一朵美麗的薔薇花,於是就問:“這薔薇花真漂亮,能告訴我是誰畫的嗎?”年輕人一愕,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這是我無聊時候畫的。”

神父笑了,對他說:“誰說你一無所長,我看你的畫不比那些在畫廊裏展出的畫差,如果你再練習練習,說不定將來能成為一個大畫家!”

年輕人將信將疑地看著神父,從他的眼神裏感受到了信任和尊重。從那以後,年輕人開始利用業餘的時間練習畫畫,他畫飛鳥,畫遊魚,畫城市的美景,畫路邊的美麗姑娘。日複一日,年輕人堅持不懈地練習,終於練就了一身高超的繪畫本領。

有一次,一個大藝術家路過這個城市,不經意間看到了年輕人的作品,他感到十分吃驚,便邀請他參加畫展。在畫展上,年輕人展示了這些年珍藏的作品,那高超的畫技讓無數人為之著迷,年輕人的名聲不脛而走,很快便成為了那座城市最有名的畫家。

一個原本前途灰暗的年輕人,就是因為看準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由此成就了一番驚人的事業。這並不是格林童話裏的故事,而是很有可能發生在你身邊或者你身上的事。隻要你看準了自己的優勢,認清了自己的不足,你就能更加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讓成功觸手可及。

看清自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能輕而易舉地看出別人的優點、缺點,但一看自己就有失偏頗——不是過高地估計了自己,就是過低地輕視自己。當你去審視自我,透視自我的時候,一定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輕視自己——這會讓你忽略自己的優勢,也不要高看自己——這會讓你忘掉自己的缺點。

要想看清自身存在的優勢和不足,規劃好自己人生的方向,就要經常性地進行自我分析,審視自己,找到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並製訂達成目標的計劃,這樣你才能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如果你想要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不妨每天問自己三個問題:

1.你的學曆、培訓經曆、學習成績、工作經驗如何?你理想中的工作又是什麼?

2.如果有一個理想的職位,那麼你現在的個人能力能否勝任這份工作?

3.你有哪些能力?這裏的能力包括了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考力和預測力,等等。

幾個簡單的小問題,卻能夠讓你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時刻保持清醒。當你每天反複地問自己這些問題時,你就會發現你對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了如指掌,而這也會督促你去改正不足,不斷地提高自己。

也許,你正在苦惱自己一無所長;也許,你還在認為自己完美無缺。那麼,從現在開始,嚐試著對自己有一個新的認識吧!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無缺的人,也不存在毫無用處的人。正視你自己,看準你的優勢和不足,你的眼光將會決定你人生成就的大小。

你隻需要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一個人能獲得多大的成就,往往取決於他是否選對了做什麼事。

很多人都向往成功,渴望成功,但對於如何成功卻又茫然無頭緒。其實,成功並沒有你所想象的那麼難,隻要選擇去做自己最擅長的那些事,成功也就離你咫尺之遙。

為什麼有的人能在短暫的一生中綻放耀眼的光芒,有的人一輩子都隻是庸庸碌碌,原因有很多,但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成功、卓越的人總是在做自己最擅長的事,而庸庸碌碌的人則總是做著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事。

要想成功,必須做出選擇;要學會選擇,必須先了解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當你清楚了自己最擅長什麼,並下定決心去做的時候,其實成功已經唾手可得。

美國社會學家的研究顯示,絕大多數人的智商、天賦都是均衡的,或許某人在某一方麵有優勢,但在別的方麵不一定也勝過別人,有優勢的同時也會存在劣勢。人無完人,誰也不可能在每個領域都非常突出,很多人隻在特定的領域有天賦。例如,有人善於分析,有人靈感很多,有人長於謀略,有人精通表演。隻有比較準確地找到了自己所擅長的方向,才能合理地規劃自己人生的方向。

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長經曆一波三折。在讀中學的時候,父母安排他走上一條文學之路,沒想到一個學期下來,老師給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這個孩子學習很用功,但缺乏想象力,這樣的人即使有高超的智慧,也絕對沒有可能在文學上表現出來。”無奈之下,父母隻能又送他去學油畫,可瓦拉赫對油畫更不擅長,他既不會構圖,又不會潤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總是處在全班末流。這一次學校老師給的評語更加讓人難以接受:“你是繪畫藝術方麵不可造就之材。”

當時很多老師已經拿這個“笨拙”的孩子沒什麼辦法,大家都認為他沒什麼成材的希望了。唯獨化學老師還對瓦拉赫抱有希望,他發現這個孩子做事一絲不苟,這可是做化學實驗的一個好素質。於是,化學老師建議瓦拉赫來學化學,他的父母接受了這個建議。沒想到,剛一接觸到化學,瓦拉赫智慧的火花就被點燃了。一個“文學藝術方麵的不可造就之材”轉眼間就成了化學方麵的高材生,成績遠遠領先於其他學生,前途無量……

瓦拉赫的成功,說明了這樣一件事。人的智能發展並不是均衡的,既有優點也有缺點,隻有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點,才能夠最大程度挖掘自身的潛力。成功的訣竅在於經營自己的長處,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否則就會因此而錯失寶貴的機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項和短項,人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一個人對長項和短項的選擇。成功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優勢是什麼,之後就是放棄自己的短項,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長項上,這樣才更容易有所成就。

在別人眼中,德塞納維爾是毫無用處的庸才,他身無長技,諸事不通,簡直笨得要命。然而,德塞納維爾總是覺得自己有些與眾不同之處。

德塞納維爾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哼哼小調,有一天,他突發靈感,哼出了一段悠揚的小調,並且用錄音機錄了下來,還請人寫成樂譜,名字就叫做《阿德麗娜敘事曲》——阿德麗娜正是他的大女兒。

曲子譜好後,德塞納維爾在羅曼維爾市找了一個年輕的鋼琴師來演奏這首曲子,這個鋼琴師毫無名氣,德塞納維爾給他取了個藝名,叫做理查德·克萊德曼。

這首隨口哼出來的小曲子,迅速在音樂界引起了轟動,唱片在全世界銷了2600萬張。德塞納維爾輕而易舉地就賺了一大筆錢。他對慕名來采訪的記者說:“我不懂得樂器,也不懂和聲,隻是隨口哼出些大眾愛聽的調子。”

在此後的20年間,德塞納維爾一直在從事著自己最擅長的事——哼曲子,其他的一概不管。德塞納維爾在這些年裏創作出了無數膾炙人口的樂曲,靠著這些曲子的巨額版稅,他成為了腰纏萬貫的富翁。

做自己擅長的事,就是獲取成功最大的法寶。每個人在孩提時代都會有很多美好的夢想,但長大之後才發現有些夢想是不切實際的。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科學家,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大作家,你有什麼樣的才能,就應該根據這個才能去製定自己人生的方向。那些已經成就卓越的人,不過是發揮了自身的長處,在自己最適合的領域取得成就罷了。

人生總會有一個適合你的位置,它能讓你做自己最擅長的事,讓你的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當你做著自己最擅長的事時,不僅會發揮出自身最大的潛能,同時也會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眼光3 審視自己的理想,給人生一個目標

你的理想是什麼?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你到底想要什麼?當你明確了這些問題,你就會更加明確今後人生的方向。眼光有多遠,往往決定了你的人生會達到什麼高度。

問問自己,想要什麼

你想要的是什麼?你覺得什麼是最重要的?你到底想過怎樣的生活?成為怎樣的人呢?這些問題是困擾每個人一生的問題。或許,你為了逃避煩惱而不想去問自己這些問題,但你可能因為不清楚這些問題而感到更加煩惱。

生活中有這樣一類人,他們的習慣是隨大流,人雲亦雲,喜歡跟著別人的腳步走。殊不知,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不同,沒有哪一種生活方式或者成功之路可以被完全複製,因此,想要完全效仿別人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想在人生中有所成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什麼是最重要的。假如你了解了這些,就會減少很多盲目和衝動,也會在困難的時候多一點忍耐,在選擇的時候多一些決心。條條大路通往羅馬,限製我們思維的往往隻有自己。

年輕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大城市找工作,他剛剛離開大學校園,在這個城市舉目無親,麵對紛繁的世界有些迷亂,一度陷入彷徨之中。

很長一段時間,年輕人都找不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經常做了幾周就換一份工作,一年下來也沒什麼發展。

終於有一天,年輕人覺得不能再這麼下去了,他要為未來製訂一個新的計劃。年輕人拿出了一張紙,在上麵寫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職業取向,然後將它貼在牆上。每天下班回來,他都要將這張紙上的內容反複讀幾遍。

半年之後,年輕人終於找到了一家有名的公司,在那裏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又過了一年,年輕人通過不懈的努力,贏得了上司的賞識,成功晉升為經理。

後來,年輕人搬家了,臨走的時候丟下了很多東西,唯獨沒有忘記的是那張貼在牆上的紙條。正是這張小小的紙條,讓他明確了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從而找準了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