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家族企業為何遭遇斷代危機?(1 / 1)

序一:家族企業為何遭遇斷代危機?

近年來,由於家族企業管理模式本身所存在的種種問題,導致很多家族企業遭遇斷代危機,甚至很多家族企業都已倒閉、破產。在市場經濟中,很多家族企業曆經風雨坎坷,收獲了成功的碩果與輝煌,但是,衰敗卻正是在其走向輝煌頂端的時刻開始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弊端導致多數家族企業遭遇斷代危機呢?

家族企業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意義的企業組織形式,而家族管理模式是家族企業的重要管理模式。歸根結底,使家族企業遭遇斷代危機的致命因素不在於外界,而在於其本身經營管理模式的弊端。家族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是由婚姻、血緣、收養關係而產生的親屬之間投資組成的,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組織形式。這種管理模式的最大弊端就在於其企業製度體製缺陷、企業人力資源匱乏、決策程序不科學。

第一,家族企業管理模式的重大弊端在於其管理體製存在嚴重缺陷。家族管理模式所導致的企業組織製度體製的重大缺陷主要表現為:股權產權製定不明晰、內部法人治理機構不健全。

由於家族企業主要領導階層是由有著直係血緣關係或者間接血緣關係的親屬組成,其管理中糾結著太多的個人情感與個人利益,這些情感與利益的糾結很容易形成摩擦、引發矛盾,尤其是關係到重大個人利益或者重大利益分配不均時,很容易引發激烈的內部矛盾,導致企業內部的不和與解體。在企業創業成功、發展取得一定業績的時刻,是這些矛盾最易出現的時刻。因為家族企業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成員間可以“共苦但不能同甘”。在企業創業初期,大家因為都存在著共同的奮鬥目標,而且有親情作為彼此間凝聚與信任的依托,一個家族團結一心、眾誌成城,很快便可實現目標的突破。而在企業發展取得突破之後,便開始出現家族成員間財富、權力等利益的分割,而利益的分割是引發矛盾與團結破裂的根本原因,會直接導致企業內部混亂局麵的出現。在矛盾重生、內部管理曾混亂的狀態下,企業自然無法形成科學有效的管理體製,沒有科學有效的管理體製做保障,企業發展自然會進入衰退狀態。

這就如同曆代王朝的建立、發展到最後滅亡的過程,一個家族在經曆了血雨腥風之後建立了自己的帝國,在奮發圖強的團結進取中開拓了帝國的一派繁榮,而在麵對這一派繁榮中所孕育的權力與利益的分割、掠奪時,一個家族甚至出現父子相殘、兄弟相煎的悲慘境況。而這種最終的極具悲哀的結局是由於家族式管理模式自身所隱匿的客觀規律所導致的。

第二,家族企業經營模式存在著嚴重的人力資源匱乏困境,這是由於家族企業經營管理的“排他性”所決定的。

家族企業以家族利益為重的管理思想與利益觀念,導致了外入人員很難享有公司主權,很難參與公司決策,隻能充當打工仔的身份,即便這樣的身份也得不到企業的足夠信任。在家族企業重用親屬與權利爭奪的“排他”體製下,企業員工無法在企業中形成歸屬感、無法得到管理階層的信任與重用,無法參與企業的戰略製定與決策商議,總之家族企業管理模式形成了外入人才引進的障礙。而企業家族成員畢竟存在著能力缺陷與意識偏差,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外入人才對企業人類資源的補充,便導致了家族企業人力資源、尤其是真正的人才的匱乏,久而久之,自然會形成企業發展障礙。

家族企業的人力資源體係就如同一個密封的魚缸,如果說魚缸中的魚是企業的利益所在,魚缸中的水是保障企業發展、實現企業利益的才幹與智慧保障,家族企業成員對於權力的渴望和爭奪不允許外界水流的注入,不允許外界任何有利的充氧行為的發生,而這個密封的魚缸內部的死水總會因氧氣的不足與匱乏,逐漸導致魚的死亡。家族企業的密封式人才引進機製最終會導致企業利益的受損,企業發展的停滯。

第三,家族企業從事各項企業活動時,決策程序不科學,容易導致決策失誤。家族企業的“獨斷權”使企業各項決策極具主觀性,不具科學決策的商議程序,導致決策失誤,給企業造成危機。

在企業創業初期,這種獨斷性的積極作用或許會大於其負麵作用,因為在創業初期需要管理者果敢的判斷與決策,而且即便失誤,因為企業規模尚小,也不會有太嚴重的損失,其失誤損失也可挽回。但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決策必須由科學的決策程序保障決策的正確性,因決策失誤一再導致企業損失,這種損失會越來越無法彌補,直接給企業造成發展危機。

總之,家族企業機遇遭遇斷代危機,是家族企業自身的企業組織形式弊端所導致的,這些弊端除上述重大組織形式弊端外,還表現為家族企業管理者居功自傲、不求上進、濫用權力、貪腐享受、拉幫結派、自私自利等方麵。家族企業自身所存在的這些弊端一方麵導致了企業內部矛盾重生、管理渙散,一方麵極大地削弱了企業外部競爭力,最終導致了家族企業遭遇斷代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