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認清風險懂得機會與挑戰共存
機會與挑戰是一把並存的雙刃劍。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中,商機無處不在,而與此同時,與商機並存的是與之同體而依的風險。而且,通常情況下,機會所潛在的利益與機會所依附的風險是正比關係存在的,就如同我們上樹去摘取樹上的一顆果子,那麼我們在可能得到果子同時也麵臨著會從樹上跌下來的風險,而一棵樹的分枝越多、果子越多,我們在可能獲取更多果子的同時,也因在各個分枝間攀爬所帶來的更多從樹上跌下來的風險。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有從樹上跌下來的可能就不去摘取樹上的果子,我們要做的是盡可能謹慎、小心避免從樹上跌下來。同樣,在企業麵對機遇與挑戰之時,我們不能因為風險的存在而不去爭取、把握近在眼前的機會,企業要做的是通過有效分析來規避風險。那麼,麵對瞬息萬變的經濟市場,當機會與挑戰如影隨形時,我們要如何利用好機會與挑戰並存的這樣一把雙刃劍,來為企業的發展道理劈荊斬棘?
黃金法則85:甘冒風險,接受變數
所謂天有不測風雲,或成或敗,風險與變數可能會隨時發生。創二代,既然選擇了創業之路,就要作好各方麵的心理準備,包括甘冒風險、接受變數的心理準備。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不存在任何風險的時機。一個成功的企業人,不會因為風險而放棄選擇,麵對機遇,應該做的是甘冒風險,迎接機遇。創二代,敢冒風險,接受變數,這是我們作為企業人所必備的心理素質與果敢風範,但如何做好風險與變數之間的權衡,則需要我們運用無窮的智慧。
生活,麵對的情形是不確定的,所謂天有不測風雲,或成或敗,風險與變數可能會隨時發生,無論做什麼,都要作好各方麵的心理準備,包括甘冒風險、接受變數的心理準備。
首先,甘冒風險。當機會與挑戰共存時,要以清醒的頭腦分析形勢,把握時機,抓住機會。機會與挑戰永遠是相依而存的辨證關係,是一把雙刃劍。創二代企業領導人,必須要充分認清機遇與風險相互依存的辯證關係,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不存在任何風險的時機。任何一個時機與決策,對於企業來說都在實現預期利益的同時,具有相應的風險成本。一個成功的企業人,不會因為時機所存在的風險而放棄選擇,麵對機遇,應該做的是甘冒風險,迎接機遇,因風險而畏懼不前,終將一事無成。
有這樣一個童話故事,傳說在一個幽森茂密的森林深處,有一棵千年古樹,長得十分奇異,這棵樹上結有一顆千年紅果,形似蘋果,顏色鮮豔,吃到這顆果子的人可以青春永駐、長生不老。在結有這顆紅果的樹枝上棲居著一隻金色百靈,身材靈巧,比麻雀還要嬌小一點,全身羽毛都是金色,漂亮至極,光彩奪目,更為神奇的是它的叫聲美妙至極,甚至能治百病。在距離森林很遠的地方,有一個小王國,國王有三個女兒,國王和這三位公主以及整個王國的人知道有關這個森林的傳說,也提及有人曾去探訪過這個森林,但是通往森林深處的路險象環生,有猛獸,還有幽靈,誰都不曾到達過森林深處,更沒有人找到這棵奇異的千年樹。有一年,王後患了重病,在極度高燒中失去了視力與聽覺,藥石失靈。三個公主想到了這個傳說,因為悲痛與對母親的的愛的驅使,她們決定去森林尋找那隻金色百靈。當她們經過長途跋涉,來到森林邊緣時,一陣陰森恐怖的氣息頓時襲來,二公主不禁退縮,說:“這樣森林太可怕了,那個傳說會是真的嗎?我可不想為了一個不知真假的傳說去冒生命危險。”於是二公主轉身走了,大公主與小公主繼續前進。在漸漸進入森林深處時,幽靈的叫聲與奇異的寒光開始在他們周圍出現,而其夾雜著猛獸的叫聲,麵對這樣的情形大公主也退縮了,轉身走了。小公主為了醫治母後,心想即使有一絲希望也要堅持下去。在進入森林深處的路口,這個森林的幽靈之神阻止了她,聽她敘述了來因後,被小公主的孝心與毅力打動,便隻給了她通往奇異之樹的路徑,並告訴她,不管聽到任何聲音都不要回頭,一直向前走,便會安全到達。就這樣,小公主成功地得到了千年紅果和金色百靈,治好了母後,擁有了這顆千年紅果。
在這個故事中,利益是巨大的,而所伴隨的風險也是不可低估的。傳說中的奇異之樹或有或無是風險之一,森林的詭異對生命的威脅是風險之二,小公主的兩個姐姐都因為害怕風險而選擇了退避,隻有小公主甘冒風險,最終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在創業中,機遇與風險的關係是與之同樣的,而且往往利益越大的機遇所要承擔的風險越大,機遇利益與風險成本往往是成正比的關係。
麵對機遇與風險,創二代要具有甘冒風險的精神,在風險麵前不能畏懼,同時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分析權衡利益與風險的關係,運用一切可用的手段、方式盡可能地規避風險或將風險成本降到最低。即要做到甘冒風險的同時,預測、降低風險。
再者,風險的發生有時是無可避免的,一旦風險真的發生,創業者要有接受變數的心理素質與勇氣。甘冒風險,就要做好接受變數的心理準備,要對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都在心底“備案”,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有承受,接受任何結果的準備與素質。
某鋼材公司,在一次市場開拓中,與合作對方簽訂了一項合作協議,其中有一項條款是對方提貨時付款,對方當時因為情況特殊,說是因為暫時的資金周轉無法按照20%的比例支付定金,隻能按照10%的比例支付定金,並表示幾天後會有貨款到賬,所以提貨後一定盡快支付全額貨款。當時這家鋼材公司雖然估計到了提貨後貨款不能全額到賬的風險,但為了拓展市場決定冒風險一試。結果,合作對方是一個詐騙團夥,在支付10%預付定金後,提貨之後便杳無音信。這家鋼材公司麵對風險已成事實,沒有在公司追究任何相關責任,而是以冷靜的心態麵對風險,一麵報警,一麵緊縮公司開支、調節規模,通過有效的方式控製了因大筆貨款損失而給公司造成的危機。幾個月後,這個詐騙團夥被警方抓獲。
創二代在創業與經營的過程中,要清醒地意識到風險危機,要有甘冒風險的膽識,同時要具備接受變數的謀略。
黃金法則86:時刻保持危機意識
我們知道對危機意識詮釋得最充分的“青蛙法則”嗎?創二代,我們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中,要清醒地理解,昨天和今天的成功與成績不代表你永久的成功,在風雲變幻莫測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危機四伏,變幻莫測,如果我們無法預知風險、無法警惕風雲、無法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就會成為“青蛙法則”中那隻死於安樂的青蛙。
美國危機學家羅森塔爾說對危機的定義是:危機通常是指決策者的核心價值觀念受到嚴重的威脅和挑戰、有關信息很不充分、事態發展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和需要迅捷決策等不利情境的彙聚。
孟子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用今天的理念來理解這句古訓,即為“危機意識”。創二代,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中,要清醒地理解,昨天和今天的成功與成績不代表你永久的成功,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危機四伏,變幻莫測,隻有時刻保持清醒的危機意識,才可謀求企業的長期的穩定發展,才可開拓企業更為輝煌的明天。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才可在麵對任何變化與變數的情形下,化解危機,保證企業的發展。
對於危機意識詮釋最為充分的青蛙法則是溫水煮青蛙:把一隻青蛙放在一個盛滿涼水的容器裏,然後慢慢地給容器加熱,控製在每兩天升溫一度的狀態。那麼,即使水溫到了90°C——雖然這時青蛙幾乎已經被煮熟了,它也不會主動從容器中跳出來。其實,這並不是因為青蛙本身的遲鈍,事實上,如果將一隻青蛙突然扔進熱水中,青蛙會馬上一躍而起,逃離危險。青蛙對眼前的危險看得一清二楚,但對還沒到來的危機卻置之不理,無可避免地走向了死亡。
要保持危機意識,對危機提高警惕,首先,創二代要了解企業危機的大致類別,要從哪幾個方麵做好警惕、樹立危機意識。
樹立企業的前途危機意識。企業的發展有一個特定的成長過程,企業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所麵臨著不同的考驗與危機。企業成長可大概分為初建、發展、興盛與衰亡這樣幾個階段。在其中的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會有不同的起落程度,作為企業的管理人,要了解企業的現有發展狀況、預測企業的未來發展狀況,防止企業進入低穀狀態,防止企業進入衰退周期。要及時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與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對企業管理戰略進行相應調整,保證企業的長遠利益的實現。
樹立企業的產品危機意識。在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就在於營銷的產品,尤其在同行業競爭中,同類產品的發展與創新都在日新月異的變化,創二代要使產品在行業競爭中處於有利的競爭地位,就必須時刻保持產品的危機意識,在產品的質量、價格、品牌方麵不斷根據市場情形、消費者需求以及同行業競爭標準做到及時有效的創新調整。今天,你的處於競爭優勢的產品,明天就有可能被你的競爭對手趕超,要保證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就要不斷地進行企業產品的研發、改進,給企業品牌注入新的競爭血液。
第三,樹立企業的市場危機意識。市場的供求關係、價值導向、產品需求、消費者需求都是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的,更何況,今天你所占領的市場明天就有可能為競爭對手所搶占,因此,創二代,在企業經營中必須做好市場危機防範。一方麵鞏固已有產品市場;另一方麵,不斷發掘、拓展新市場。這要求創二代,在營銷戰略的製定中以危機意識為導向,準確開發目標市場,在施行新的目標市場營銷戰略的同時,打好已有產品市場的保衛戰。
第四,樹立企業的人才危機意識。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企業發展的血脈支撐。在當今市場經濟下,企業的競爭已表現為人才的競爭,挖掘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才可保證企業的長期發展。一方麵,在激烈的競爭中,你的人才流失,就是競爭對手的勝利,你對人才的不重視,使得人才外流,那麼外流的人才對你的企業構成的就是潛在的威脅;另一方麵,在防止人才外流的同時,要積極地挖掘人才、培養人才,做好員工的培訓工作;同時,要以較好的企業形象、較好的企業信譽、較為合理的薪資待遇吸引人才。
第五,樹立企業其他危機意識。這包括企業的財務危機、信譽危機、形象危機、人際關係危機等多方麵一切影響企業發展的因素範疇。
保持危機意識,在樹立企業危機意識的同時,要製定好企業危機管理方案。企業危機管理方案,即企業有效防範、化解企業危機的一係列綜合有效管理措施與策略的係統部署。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有效的公關危機管理可以防止危機的出現或改變危機發生的過程。實施公關危機管理時,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檢查所有可能造成公司與社會發生摩擦的問題和趨勢;確定需要考慮的具體問題;估計這些問題對公司的生存與發展的潛在影響;確定公司對各種問題的應付態度;決定對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采取的行動方針;實施具體的解決方案和行動計劃;不斷監控行動結果;獲取反饋信息,根據需要修正具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