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在高處時,淡定者會守之以謙下(1 / 3)

第3章 人在高處時,淡定者會守之以謙下

明代文學家、戲曲家馮夢龍在其著作《醒世恒言》一書中說“為人第一謙虛好,學問茫茫無盡期”。今天偶然想起,思慮再三,從中感悟謙虛做人的道理,受益匪淺。做人理應謙虛,尤其是在你身處眾人之上的時候。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自己,雖然諸葛亮一再推脫,但劉備始終對他表現出謙恭的態度,最終諸葛亮因感動而出茅廬。諸葛亮幫助劉備治國平天下,最終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相反,攻克北京城,推翻明王朝統治後的李自成,一意孤行,最終以失敗而收場。謙虛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但又很難做到。謙虛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需要你去好好地學習。

※ 高處畏寒,智者明謙 ※

正所謂高處不勝寒,我們要經常反躬自省。一個人一旦出頭了,發達了,就非常容易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或被人品評,或遭人臧否。所以說,越是位居顯要的地位,就越是要能夠經常反躬自省,所謂智者明謙。唯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來保護自己。

“高處不勝寒”,當你位高權重,很多人都在你之下的時候,你會發現知心的人越來越少,與你相伴的人越來越少。這個時候的你,要比在低處的時候更要謙虛,你現在的身份與地位讓越來越多的人不敢靠近你,如果你再表現出驕傲的情緒,就不會有人再靠近你了。人無論何時何地都是需要朋友的,如果你飛黃騰達了,你要時刻銘記“高處畏寒,智者明謙”的道理。

台灣桃園縣龜山鄉,兩座龐大的現代化辦公樓在低矮平房包圍之中顯得鶴立雞群。這裏就是智能手機巨頭——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宏達電或HTC”)總部。美國《新聞周刊》評選出2010年全球十大創新企業,微軟是狀元,蘋果和穀歌分列榜眼和探花,宏達電位列第四。其董事長王雪紅,則有著智能手機“女皇”之稱。

在台灣資本市場,王雪紅旗下的威盛電子(下稱“威盛”)和宏達電兩家公司的股價先後衝破千元大關成為台灣雙料股王。近期,隨著業績持續攀升,宏達電在稍失股王寶座後再次封王。

在王雪紅的帶領下,HTC從一個沒有窗戶的小辦公室開始起步。2010年以來,全球每0.8秒就有一人購買一台HTC手機,公司全年出貨量有望超過2500萬部,單季營收過1000億元新台幣,2011年預期出貨達5000萬台。公司也正在醞釀平板電腦2011年出貨600萬部,這意味著將與“老冤家”蘋果公司全麵短兵相接。王雪紅說:“我們公司口號是‘quietly brilliant’,即以謙虛的態度做事。整個公司都形成謙虛的文化氛圍,每一個員工心懷謙虛之心,我們在全球都用這個廣告口號。因此,謙虛會變成一種競爭優勢,因為謙虛而研發出有競爭力的貼心產品。”

她還說:“謙虛就會聆聽對方的聲音,謙虛的文化或者團隊會把客戶放在最中心,而不是自己。如果你是一個謙虛的人,會把一切變得簡簡單單。如果謙虛,就要用行動講話而不是嘴巴。電信業者與我們合作發現:其他公司需要三個月去評估的項目,而我們隻要三個星期。我們稱這個為‘潛在能力’。如果是一個謙虛的團隊,就可以做出很多意外驚喜。我們讓每個員工身上都擁有謙虛的價值觀,甚至每張員工名片上都印著這樣的價值符號。”

或許有人會問:謙虛會不會讓一個公司或一個人變得沒有名氣?當然不會。曆史上功勳卓著的人大多都是謙虛隨和的人,他們不會擺什麼架子,也不會發什麼脾氣,但他們卻為千秋萬代的人所景仰。為什麼在人類的長河中留下印記的都是寡言的實幹家、都是謙遜的思考者、總是低調的黑馬?為什麼他們不會隨波逐流?因為他們比別人更努力,比別人思考得更深刻,比誰都懂得聆聽,他們采取實際行動遠勝於滔滔空談,他們認為美好事物就應該簡簡單單、自然而然。他們總是以人為中心去構思新的創意。

晏子的車夫因給晏子駕車而得意洋洋,自高自大。有一次,車夫隨晏子外出,車夫的妻子從門縫中看到自己丈夫的樣子,便提出要跟他離婚。車夫問妻子為什麼那樣。妻子回答他說:“晏子身高不足6尺卻做了宰相,在諸國家中大有威望。但是他從來不洋洋得意。相反,你不過是一名小小的車夫,卻自高自大,如此沒有抱負,我不願意與你在一起生活了。”車夫聽了妻子的話感到羞愧萬分,於是改變了原來的樣子。晏子聽說了這件事情後,就推薦車夫做了大夫。

古人雲:謙受益,滿招損。古今中外,有真才實學的人往往虛懷若穀、謙虛謹慎;不懂裝懂、不學無術、一知半解的人,卻常常驕傲自大,自以為是,好為人師。謙虛是一種美德,是一個人進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不管你是國家領袖、政府高官還是普通百姓,謙虛的人總是讓人喜歡,總是會受到人們的歡迎。

現代著名詩人、文藝理論家馮雪峰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不要把眼睛生在頭頂上,致使用自己的腳踏壞了我們想得之於天上的東西。”普列漢諾夫有一句名言:“謙虛的學生珍視真理,不關心對自己個人的頌揚;不謙虛的學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個人得到的讚譽,對真理漠不關心。”

※ 明者自謙,愚者自傲 ※

偉大的毛主席曾說過:“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是啊,多麼簡練而又清楚的真理。謙虛能使每一個人更加美麗,明者自謙,愚者自傲。

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非常能幹的木匠,他建造了許多房屋和其他建築物,造得非常精巧牢固,因此他就成了一個名人,遠遠近近的人都跑來請他去建造房屋。當然,這位巧匠有一個工具箱,工具箱裏放的有斧子、鋸子、刨子、鑿子等各種工具。這些工具中主要的幾件,如斧子、鋸子倒沒有什麼,就隻有圓規、卷尺和直角尺三種,看到主人技藝高超,做出來的活兒好,以為都是它們的本領,是它們的功勞,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人。

突然有一天,這位木匠生病了,不能幹活了,工具箱也就被冷冷清清地擱在了一邊,那些工具們閑著沒事幹,便聊起天來。圓規對卷尺和直角尺說:“要是主人沒有咱們幫忙,他什麼也做不成,更別說能當上能工巧匠,遠近聞名了!”

卷尺和直角尺聽了,正合自己的意思,笑起來說:“你說得太對了!咱們都有很厲害的本事,各有各的長處。人們隻說他手藝好,不稱讚咱們,這太不公平了!”

圓規說:“咱們離開他!憑咱們的本領,我就不信找不到活兒幹!”

斧頭、鋸子等聽了圓規的話,都搖搖頭沉默不語。這時隻有一個很小的聲音在一旁冷冷地說:“我看不見得吧?”

圓規等三個回頭一看,原來說話的是一根繩。這根很長很細的繩,不知道什麼時候,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流落到木匠的工具箱裏來了。

直角尺的性子十分率直,立刻大叫大嚷起來:“什麼?你說什麼?你說我們沒有本領,沒有用處?瞧不起我們?”

那根繩不理會直角尺的叫嚷。

卷尺聽到繩子的那番話也很惱火。它說話也挺狠,不過不像直角尺那樣大叫大嚷。它撇撇嘴,慢吞吞地說:“我盡管跟你一個樣,長長的一條,可是我能量出東西的長度、寬度、高度、厚度。我看你啊,除了被人用來捆捆紮紮以外,其他再沒有什麼用處了。”

繩搖搖頭苦笑著說:“我並不是瞧不起你們,也沒有說你們沒有用處。我是說,各有各的用處,各有各的功勞,不能隻看到自己的,看不見別人的。”

直角尺把憤怒的手指戳到繩的鼻子上,厲聲問道:“你說說看,你除了把別人捆綁得死死的之外,還有什麼本領?”

這時候,站在一旁的圓規開腔了。它說話總是那麼圓穩:“好啦!好啦!咱們也不用爭論,一同到世界上去考驗考驗,看看到底是你繩用處大,還是我們三個用處大!”

繩和直角尺、卷尺都同意了,於是他們就一同走出門去了。

它們往前走啊走啊,看見築路工在修路,路修得彎彎曲曲的。卷尺連忙跑過去,想幫助築路工把路修直。它跳來跳去丈量路的各部分,可是它隻量出了路麵有多寬,路基有多厚,別的忙一點也幫不上,路還是彎彎曲曲的。繩跑過去,築路工一見,可樂了,立刻在地上釘下兩個小木樁,係上繩,把繩拉直,順著拉直了的繩修路,路就筆直筆直了。卷尺看著,臉上火辣辣的。

它們繼續前走,看見工人在造木橋。豎起的橋柱歪歪斜斜,不能豎得又正又直。直角尺急忙跑過去,想幫他量量,把橋柱豎直。可是橋柱立在水中,水波起伏不定,怎麼也量不準確。繩跑過去,工人一見,高興極了,在繩的一頭係上石塊,另一頭掛在橋柱頂端,繩直直地垂下來。工人依著垂直的繩,把橋柱豎直了。直角尺看見,臉漲得通紅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