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寂寞孤獨時,淡定者會守之以安然(3 / 3)

為什麼會授予他榮譽碩士學位?原來,30年前,20多歲出頭的布萊漢姆打算在劍橋當個老師,但一直沒能成功。不得已隻好從事打掃街道的工作。連他自己也想不到,自己一掃就是30年。

30年,漫長的30年。在這30年的時間裏,他利用業餘時間,將劍橋的曆史、建築、人文研究得了如指掌,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劍橋導遊。正是這份熱愛和執著感動了劍橋大學的校方。劍橋大學的發言人說:“校方決定給布萊漢姆頒發榮譽學位就是因為他對劍橋的熱愛。”布萊漢姆憑借自己的努力和熱愛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功,就在他30年漫長的“等待”中。

這位英國清潔工的故事,讓人備受鼓舞,如果我們能保護自己的夢想,不放棄,即使在孤獨寂寞中也好好珍惜,總有一天會有自己的輝煌。當對理想的激情淡化成日常的行動,甚至受到平淡的折磨,這是在腳踏實地地走向成功。所有的夢想都要靠雙腳走到,而不是靠想象得到。

每個人都有自己成功的方式,在追尋成功的路途中,在參考別人的成功故事之前,人最應該先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是否耐得住寂寞?堅持自己內心的夢想,並能抵擋住誘惑呢?不能夠堅持,隨波逐流,成功的概率會很低,有時候即使得到了,可能也會恍然大悟,原來得到的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並長期跟蹤下去。這位心理學家給一些4歲的小孩子每人一顆非常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可以吃糖,如果馬上吃,隻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鍾,則能吃兩顆。麵對糖果的誘惑,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卻能等待對他們來說是十分漫長的20分鍾,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們閉上眼睛不看糖,或頭枕雙臂、自言自語、唱歌,有的甚至睡著了,終於吃到了兩顆糖。

這個實驗後來一直跟蹤了下去,那些在他們幾歲時就能等待吃兩顆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依然能夠等待,而不急於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隻吃了一顆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更容易有固執、優柔寡斷和壓抑等個性表現。

當這些孩子長到上中學時,就會表現出某些明顯的差異。對這些孩子的父母及教師的一次調查表明,那些在4歲時能以堅忍換得第二顆軟糖的孩子常成為適應性較強,冒險精神較強,比較受人喜歡,比較自信、獨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經不起軟糖誘惑的孩子則更可能成為孤僻、易受挫、固執的少年,他們往往屈從於壓力並逃避挑戰。

研究人員在十幾年以後再考察那些孩子的表現後發現,那些能夠為獲得更多的軟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的學習成績要相對好一些。在後來幾十年的跟蹤觀察中,有耐心的孩子在事業上的表現也較為出色。

上述實驗中的糖果是一種誘惑,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學會寂寞就是在拒絕成功路上的誘惑。當對夢想的渴望更強烈,對成功的目標更堅定,忍受得了寂寞,就是在走向成功。過早地吃到自己的糖果,過早地屈服於誘惑,隻會離成功越來越遠。

※ 耐得寂寞,守住快樂 ※

寂寞是一種境界,自有一種雅士的淡定。有句名言說得好:“如果你想出人頭地,你要耐得住寂寞,因為成功的輝煌就隱藏在寂寞的背後。”

國學大師王國維曾說過:“古今之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無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這一個境界也是人生寂寞迷茫,獨自尋找目標的階段。“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這第二境界也是人生的孤獨追求階段。“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這第三境界也是人生實現目標的階段。由此可見,大凡成功者都是孤獨而執著的。耐得住寂寞,是一個人思想靈魂修養的體現,是難能可貴的一種風範。

寂寞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人生的一種考驗,麵對寂寞,有的人能夠做出驚天動地的豐功偉業,有的人卻成了寂寞的階下囚;寂寞不是孤苦無依而是一種堅守,麵對寂寞,有的人能夠堅守精神的底線,有的人卻成了道德的叛徒;寂寞不是百無聊賴而是一種修煉,麵對寂寞,有的人能夠參悟人生的真諦,有的人卻跌進地獄的深淵。其實一切光彩照人的景象背後都隱藏著無盡的寂寞。就如劃破夜空的煙花張揚的綻放,如此明豔動人,但曇花一現之後,留下的卻是無盡的黑夜。其實,生命中所有的燦爛終究都是要用寂寞去償還的。

在現實的工作與生活中,很多人因為害怕忍受寂寞,想方設法地讓自己處於一種忙碌的狀態。其實,人生太過忙碌了也是不好的。在繁忙的日子裏一個人最容易忘卻自我,失落了生活的本來麵目,最終丟失了自我。人生需要寂寞。獨守一份清靜,甘受一份落寞,其實是人生的一種大境界。

耐得住寂寞的人能夠堅守內心的忠誠,不會為外界的光怪陸離而亂了自己的分寸。一個人隻有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誘惑,堅持心中的信念,才能經曆他自己的精彩人生。沒有寂寞的人生,是膚淺的人生,平庸的人生。與其去抵擋人生的寂寞,不如去享受人生的寂寞。享受著心靈空曠的刹那,享受著漫無邊際的漂流,享受著寂寞如黑夜般彌漫的感覺。保留寂寞,為自己的人生做一個小小的點綴,其實也是人生中很美好的事情。

凡事不可過度,寂寞也不能太久,否則就成了多愁善感。偶爾的寂寞會是一劑清醒劑,讓你更好的麵對這個喧囂的塵世。耐得住寂寞是人生的一種自我超脫,可以利用寂寞做一次短暫的小憩,抖落一下自己滿身的灰塵,把整個心沉浸在輕鬆悠閑的寧靜中去,給自己一份清純和瀟灑。人可以不甘心寂寞,卻必須學會忍耐寂寞。如果你想改善自己的人生,請不妨從忍耐、甚至習慣寂寞開始。耐得住寂寞者,始有所成,終有所就。

※ 今天孤獨,明天美好 ※

時間最能考驗一個人的意誌,困難最能磨煉一個人的意誌。在人生和事業追求過程中,寂寞在所難免,困難和挫折在所難免,麵對這一切,堅守和執著進取的意義就會非常突出。許多大事之成,不在於力量大小,而在於堅持多久。

一個人要想取得在事業上的成功,必然要經曆困難和痛苦洗禮。是成功還是失敗,往往在於有沒有耐力,有沒有堅忍不拔的忍耐。有時候成功者和失敗者的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能否耐得住寂寞。

耐得住寂寞,是所有事業有成者的一個共同的原則。耐得住寂寞的人以踏實、厚重、沉思的姿態作為特征,以一種嚴謹、嚴肅、嚴峻的表象,追求著一種人生的目標。當這種目標的價值得以實現時,他們不會喜形於色,失去自我,而是以更寂寞的人生態度去探求發現另一奮鬥目標的途徑。浮躁的向往,浮躁的追逐,隻能結出浮躁的果實。這果實的表麵或許是絢麗多彩的,卻沒有任何的價值。

耐得住寂寞是做人的一種難得的品質,不是與生俱來,也不是一成不變,這需要長期的艱苦磨煉和凝重的自我修養、完善。耐得住寂寞是一種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積澱,而耐不住寂寞的人則在浮躁中揮霍著自己寶貴的生命。

時間最能考驗一個人的意誌。一個人不管做什麼,都會遇到一個除了忍耐再也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通過的階段和時期。這個時期往往是最危險的時期。因為在這個時期,人們最容易灰心,最容易放棄。正如人們在工作中,有進展時,人人都會感到高興,幹勁更足;工作停頓時,常會感到沮喪,無從下手,便想要放棄、拋棄。在這個時候,就更應當去忍受等待的痛苦,並堅持努力,否則就無法取得最後的成功。

困難最能鍛煉一個人的能力。在工作中,度過了困難的階段,正像突破工作中的天花板;在人生和事業追求過程中,克服了這樣的挫折和困難,就能躍升到另一個層次。麵對這一切,堅守和執著進取的意義就會非常突出。許多人能成就大事,並不在於成事者力量的大小,而在於他們能堅持多久。

一隻新組裝好的小鍾放在兩隻舊鍾當中。兩隻舊鍾“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著。其中一隻舊鬧鍾對小鍾說:“來吧,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你走完3300萬次後,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3300萬次。”小鍾吃驚不已。“要我做這麼大的事?辦不到。”

它非常失望地站著。

另一隻舊鍾見了說:“別聽他胡說八道,不用害怕,你隻要每秒鍾‘滴答’擺一下就行了。”

“原來這樣簡單!”小鍾高興地叫起來。“隻要這樣做,那便好極了,好,我現在就開始。”

小鍾很輕鬆地每秒鍾“滴答”擺一下,不知不覺中,一年多過去了,它擺了3300萬次。

人生要想戰勝寂寞,就要給自己一個微小的希望。不管是在什麼時候,希望都是美好的,給人以繼續前進的力量。在一個大目標麵前,人們總會因目標的遙遠和艱辛感到無可奈何,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一旦將目標分解,把目標變得更加具體,就會有信心去麵對和完成。

那些急功近利想一口吃個胖子的人,急於給自己訂下大的目標。他們在大目標的指引下,發現目標離自己仍很遙遠時,常常會半途而廢。其實,每一個大目標都可以分成無數個小目標,實現了每個小目標,認認真真做好了每一件事,大目標實現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成功和寂寞也是如此,如果把每一天的寂寞當成一個小小的目標。戰勝了每一天的寂寞就是完成了一個小小的目標。今天的成就來自昨天的積累,明天的成功有賴於今天的努力。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人們才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將勤奮和努力融入每天的生活中,融入每天的工作中,靠我們自己的意誌,一步步走向美好的明天。

寂寞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它不會糾纏於常人,也不會繞開強者。隻是,在強者的眼裏,它是一個要麵對的狀態,在常人的眼裏,它成了一個難纏的對手。強者有超乎常人的意誌力、忍耐力,在碰到艱難險阻或陷入困境,常人難以堅持下去而放棄或逃避時,有作為的人往往能夠挺住,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人生欣逢順境的時候需要堅持,遭遇逆境的時候更需要堅持。一些在工作與生活中過得不順的人,常常會怨天尤人,認為自己此生沒有成功的命。但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對於改變現狀是沒有任何的幫助的。不滿足於自己現在的狀況,要麼改變這個位置,要麼改變自己。

大畫家梵高,生前陪伴他的是那大片大片的金黃色的麥田,倒了一隻靴子的雜亂的房間,色彩濃烈的讓人窒息的向日葵。當時人不認同梵高的作品,後世卻極為推崇他的價值。梵高的作品被賣到天價。在寂寞中,貝多芬悄然地品嚐著命運的不幸,卻又沒有向命運低下他那高貴的頭顱,所以他的《命運交響曲》滿含著穿透人心、震撼人心的力量。當你堅持在寂寞中走來,光明的道路已然在你的麵前開啟了。

沒有人一輩子都處在成功的狀態,也沒有人一輩子都不會成功。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並不是自己沒有成功的欲望,而是欲望太過強烈,目標太過宏大,心情太過急切。假若寂寞是很多人都要麵對的起點,都要經過的階段,唯一能改變的就是看自己要怎麼度過它。有些人能夠忍受和戰勝這一刻的寂寞,迎接下一刻的寂寞,所以迎來了成功。而有些人就隻能在寂寞的感慨中、怨天尤人中耗費著自己美好的青春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