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想一下,實驗中的那隻跳蚤難道真的不能跳出這個杯子嗎?絕對不是,而是它早已經被撞怕了,在心裏麵已經默認了這個杯子的高度是自己無法逾越的,所以就真的再也跳不出來了。有些時候就是這樣,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為你不敢去追求成功,在心裏麵默認了一個自己設置的“高度”,進行了自我設限。
要不要跳?能不能跳過這個高度?到底能有多大的成功?這一切問題的答案,並不需要等到事實結果的出現,而隻要看看一開始每個人對這些問題是如何思考的,就完全可以預知答案了。
社會在不斷地發展進步,一時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持續的成功。你必須知道自己前麵還有更遠的路要走,而目前的成功隻是一個過程,是你成功路上的裏程碑,並不代表你就是一勞永逸的成功者。
作為一名員工,隻有不斷地挑戰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不斷力爭上遊,才能脫穎而出,得到企業的青睞;而那些自我設限、安於現狀的員工,無疑是對自己的潛能畫地為牢,隻能使自己原本無限的潛能化為有限的成就,這樣的話,就永遠不要奢望能夠一直得到企業的垂青。
明白了這個道理後,你要想改變目前的工作現狀,就需要整理一下自己,戰勝自己,即解除自我設限的“緊箍咒”,跳出自己或者他人設下的條條框框,不斷地挑戰自己,展現一個全新的自己,邁向一個更新的高度。
當然,對自身的局限進行突破,這一突破非常重要,同時也有相當的難度,因為它所要突破的是隱存於自己內心裏的自我圍牆,要想在自我與環境中摸索出突破的方向,不做出一番努力是無法達到的。
起初,隻有自考專科畢業的她隻不過是IBM企業的“行政專員”,這種工作與每天打雜無異,什麼都幹。她不但要負責打掃辦公室衛生,而且還要負責給人端茶倒水。幾乎沒有人注意她、在意她。
一次,因為沒有佩戴工作證,企業的保安把她擋在了門外,不讓她進去,而其他沒有佩戴工作證的人卻可以自如地進出。她質問保安:“別人也沒有佩戴工作證,你為什麼讓他們進去?”得到的回答卻是:“他們都是企業白領,你和人家不一樣!”
她感覺自己的自尊心被人當眾踩在腳下。她看著自己寒酸的衣裝、老土的打扮,再看看那些衣著整潔、氣質不凡的白領們,她在心裏發誓:“我真的隻能做端茶倒水的工作嗎?不行,我要努力縮小與這些人的差距。今天我以IBM為榮,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IBM也以我為榮!”
此後,她利用所有的閑暇時間充實自己。由於什麼都要從頭學起,她每天都是第一個來企業,最後一個離開,還常常熬夜到兩三點,有幾次居然暈倒在辦公室。很快她成為了一名業務代表,而後通過幾年的認真學習和實踐鍛煉,她的工作能力越來越突出,被任命為IBM企業的中國區總經理,她就是吳士宏女士。
吳士宏雖然學曆低、經驗少,但她沒有安於現狀,而是不斷挑戰自己,努力克服自身的弱項和不足,克服自己能力上的薄弱環節,從而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自我,改變了命運,走上了成功之路。
在這個平等的社會中,沒有人生來就擁有一切,也沒有人注定不能夠擁有一切。關鍵是你是否敢於挑戰自己,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能夠達到更高的目標。相信那個時候,你就無須再愁得不到企業的認可了。
◆持之以恒的進步換來卓越
每天哪怕隻有1%的進步,但今天進步一點點,明天也進步一點點,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你就能進入卓越員工的行列,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更高的平台。
在快速發展變化的時代裏,如果不懂得及時充電的重要性,不能做到不斷地學習,就會被企業所淘汰,所以,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都應該隨時隨地保持一種求知若饑、虛心若愚的學習心態,哪怕每天進步一點點。
事實上,每一個領導都願意幫助那些積極進取的員工,而不是消極懈怠者。因為在前者身上,他能夠看到永不放棄的執著、自信自立的堅強、積極向上的氣息,這會讓他情不自禁地渴望親近和了解。
一個人,如果每天都有哪怕是1%的進步,往往更容易從一個平庸無聞者變成職場中眾人矚目的焦點,也遠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發展的機遇,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更高的平台。
黎萍身材瘦小,貌不驚人,而且隻有高中文化水平,她在一家較有名氣的外資企業任文員,而且同時服務於兩位不同國籍、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老板——一位德國籍老板,一位英國籍老板,工作難度簡直不敢想象。
剛進企業那段日子是最難熬的。兩位老板隻把黎萍當成個隻會幹雜事的小職員,不停地派些零七八碎的事情讓她做,從來沒有表揚過她。黎萍自知自己學曆低、經驗少,她不斷地學習,以此尋找著讓老板發現自己的機會。
除了把工作做得周到細致外,黎萍把自己所能見到的各種文件全部都搶到自己的工作台上,隻要有空閑就去認真翻閱琢磨,學習企業的業務。由於不熟悉德語、英語,黎萍就不厭其煩地去翻看她的那兩本“無聲老師”——德文字典、英文字典,她堅定地相信:“隻要每天記住10個單詞,一年下來我就會3600多個單詞了。”
就這樣一年多後,黎萍對企業的業務可以說了如指掌,而且外語水平也在與日俱進,這為她進入通暢的良性工作循環狀況做了堅實的準備,也讓兩位老板對她刮目相看,不久就提拔她做了秘書,負責企業的日常事務。
秘書工作需要協調各組的資源,幫助老板處理很多的問題,還有很多事情要學,這一切都是她之前沒有接觸過呢?怎麼辦呢?於是,黎萍又報考了職業培訓班,每個周末都去參加培訓,風雨不誤。
不過可喜的是,黎萍現在的德語、英語都達到了專業水平,還熟練地掌握了計算機操作。她積極向上,不斷進步,不僅讓兩位老板承認了她,而且有時還願意聽從於她的“發號施令”。對於自己的成功秘訣,黎萍給出的答案是:“沒有什麼,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唄。”
《禮記·大學》中有段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進步一點點是簡單的,但需要我們有足夠的恒心和耐力。隻要我們今天進步一點點,明天再進步一點點,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積少成多,其“水滴石穿”的力量便不能小覷。
“二戰”之後,日本經濟迅速衰敗下去。政府想要複蘇經濟,振興國家,就誠聘美國著名的管理學者戴明博士給企業家們講課。當時參加課程的企業家有“鬆下電器”創始人鬆下幸之助、索尼企業老板盛田昭夫、本田汽車董事長本田中一郎。
戴明博士隻講了幾個企業管理的概念。接下來,這些企業家都開始徹底執行戴明博士所提到的管理方法,結果後來呢,這些企業家都成為世界一流的人物,世界級的企業也隨之誕生了。
戴明博士教了這些日本企業家什麼呢?事實上,他就隻有一個簡單的管理概念,這個管理的概念就是要求每一個員工,每一個企業,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每天進步1%。
作為員工,無論你身在什麼職位,從事何種工作,你都應該牢記“每天進步1%”的理念,每天問問自己:“今天,我又學到了什麼?”“今天有沒有進步和提高?”“今天哪裏可以做得更好?”
克林斯曼是德國足球隊的主力前鋒,他是一直深受廣大觀眾喜歡的球星之一,被稱為“金色轟炸機”。當記者采訪他是如何能夠保持狀態並一直取得成功時,他很感慨地說:“我不是天賦異稟的球員,論天賦我不如馬拉多納,論身體我不如貝利,不過這不重要。每次比賽後,我總會問自己還能踢得更好些嗎?或是哪些地方是我的不足……”
相信一點:你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做得更好。
堅持下去,不僅能彰顯自己積極進取的美德,而且能積累一種超凡的技巧與能力,使自己具有更強大的生存力量,從而進入卓越員工的行列。到時候,領導的目光自然會轉向你,關注你、信賴你,從而給你更多的機會。
◆學習領導的與眾不同之處
一個胸懷大誌的員工,必定善於觀察和思考領導與眾不同的地方,從他們身上學習自己尚不具備的品質。這是取得優秀業績和長足進步的主要方式,也最容易受到領導的愛惜和重用。
不管在哪個企業裏,也不管這個企業的領導多麼傑出,總會有那麼一些員工看不起領導,而且,員工們在一起,談起領導的不足來,每一個人都可以列舉一大堆堪稱笑料的領導的“軼聞”。
“領導不過就那樣子!”“如果我是領導,我肯定比他幹得好!”“領導太沒文化!”“簡直就是一個暴發戶,素質低!”
……
但是,為什麼領導成功了,你沒有?人無完人,領導也不例外,但領導之所以是領導,肯定有其過人之處,或雷厲風行,或賞罰分明,或平易近人,或認真負責等,千萬不要死盯著領導的缺點不放。
對任何一位員工而言,工作的最大目的是為了謀生,擁有一份固定的收入可維持自己乃至於家庭的生活開支。除了這樣無奈的理由之外,你要想跟上企業的步伐,獲得企業的傾力支持,還要多向領導看齊,多向領導學習。
例如,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本身是節儉的典型;鬆下電器的鬆下幸之助是無私奉獻的模範;中國的李嘉誠更是艱苦奮鬥的突出代表……這些成功者的身上的優秀品質,值得人們細細品味和認真學習。
作為員工,向領導學習是適應企業文化的重要方麵。企業是什麼樣子往往與領導的個性和能力有著密切的關係。比如,領導為人很低調,企業也往往會很保守低調;領導敢想敢幹,企業也就富有衝擊力。在前麵的章節中,我們已經了解到,企業欣賞和重用那些能夠與企業文化相容、步伐一致的員工,一旦哪個員工的行為作風與企業不協調,就會成為不受歡迎的“刺兒頭”。當然,這些領導不會對員工講太多,要你自己去悟。
一個胸懷大誌的員工,必定善於觀察和思考領導與眾不同的地方,從他們身上學習自己尚不具備的品質。杭州奧普電器有限企業的董事長方傑當初就是一個善於向領導學習的人,而且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澳大利亞留學的時候,方傑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燈具企業LIGHTUP企業有史以來的第一位華裔員工。當時他還不懂商業談判,他知道自己的缺陷,很希望學會談判的本領,他知道他當時的領導是一個談判高手。
於是,每當有機會與領導一起進行商業談判的時候,方傑總是在口袋裏偷偷揣一個微型錄音機,他將領導與對方的談判內容一句句地錄了下來,然後再回家用心地傾聽並揣摩領導是怎樣分析問題的,又是怎樣回答的,他為什麼這句話說在前麵,這句話說在後麵。就這樣幾年以後,方傑成了一流商業談判高手,促成了企業多次生意。
到1996年,領導退休時,將方傑推薦為LIGHTUP企業總經理,方傑成為了澳大利亞身價第一的職業經理人。後來他回國自己創業,一手打造了奧普浴霸。對於自己的成功,方傑如是說:“我並不是一個天生的生意人,我的成功是虛心向領導學習的結果。我看到他許多的優點,對他非常敬佩,我的所有的成功和他都有關係。”
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打工仔,到澳大利亞LIGHTUP企業總經理,再到跨國企業的著名職業經理人,方傑成長的經曆告訴我們:紮實工作,尤其是懂得向領導學習,那你一定可以不斷地成長,並最終獲得成功。
學會發現領導身上的優點,善於向領導看齊,向領導學習的員工,總是能夠取得優秀的業績和長足的進步,也最受領導的愛惜和重用,從而更快地接近成功,這是優秀員工追求卓越的方式之一。
因此,你要時常抱著積極進取的態度,善於觀察和思考領導與眾不同的地方,從他們身上學習自己尚不具備的品質,經常自我省察,認真地想一想:“如果是我碰到這樣的問題,我會怎麼做?”“領導為什麼能夠處理得這麼完美?”“為什麼他能夠提升到這個位置,而我暫時還有哪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