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活習慣:從小事開始,成就在點滴中體現(1 / 3)

第一章 生活習慣:從小事開始,成就在點滴中體現

有句俗語叫“細節決定成敗”,由此可見,一件小事的力量也是無窮的。在培養孩子一些好的生活習慣時,我們更要從一些細節問題抓起,父母千萬不要認為孩子毛病小就無關緊要,要知道,好習慣的培養,從來都不是小事!

孩子愛耍賴撒潑怎麼辦

小寶今年4歲了。看著孩子越來越懂事,父母感到很欣慰,可是最近媽媽發現小寶好像變得越來越愛耍賴和撒潑了。有時候出去玩,她不願意走路,非要爸爸媽媽抱,如果爸爸媽媽不抱她,她就會坐在地上對著你使勁哭,一直哭到別人抱她為止。

而且,每當小寶的爸爸媽媽向她提出某種要求時,她都隻會說“我不”或者“就不要你管”等,如果爸爸媽媽用很凶的態度去說她或者幹涉她,她就會變本加厲。最後,你讓她去做的事情她偏不去做,不讓她去做的事情她又非要去做,爸爸媽媽被她弄得疲憊不已。

最近這一兩個月,小寶耍賴撒潑的程度簡直到了讓人難以忍受的地步。前幾天,小寶媽媽帶著小寶去超市買東西,小寶去拿超市裏麵還沒有上架的番茄醬瓶子,媽媽怕她不小心打碎了就不讓她拿,可是小寶根本不聽,非要拿。媽媽一氣之下就打了小寶幾下,可是每打一次她就重複把手放回到瓶子上,越打越起勁,到了後來簡直摸著瓶子不鬆手了。

媽媽隻好拉小寶走,小寶就幹脆坐在地上哭了起來,而且還是拚了命地大哭,不管媽媽怎麼說都不肯起來。類似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小寶媽媽為此苦惱不已,不知道到底要怎麼辦才好。

其實,小寶之所以耍賴撒潑,就是為了挑戰爸爸媽媽的耐心。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會如小寶一樣,他們把這樣的行為,看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然而有幾個父母,能夠理解他們的這些行為?在很多父母的眼中,一個好孩子應該有的表現就是一味地“聽話、守規矩”。如果孩子表現出一副“乖乖仔”的模樣,那麼爸爸媽媽就會為他的表現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可是如果孩子的舉動和父母的想法相違背,那麼父母就會非常生氣。許多的規矩是說了一遍又一遍,可是最後孩子還是會用哭鬧的方式來收場,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原因隻有一個:獨生子女太受寵愛!現代家庭,絕大部分都隻有一個孩子。這些獨生子女都享受著過去的孩子所享受不到的良好生活條件。有的家庭過分地對孩子溺愛和遷就,從而讓這些孩子在不同程度上都養成了嬌氣任性和愛發脾氣的壞毛病。

所以,想要扭轉孩子愛發脾氣的習慣,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徹底改變過分溺愛孩子的態度,消除他們自己是“小太陽”、“小皇帝”的優越感。如果孩子已經形成了耍賴撒潑的習慣,並且父母在通過一般的說服方法卻得不到任何成效的時候,不妨按照下麵的方法去試一下:

1.孩子撒潑時,暫時不要理睬

當孩子在耍賴撒潑的時候,父母可以先不要去理睬他,也不要流露出想要遷就或者心疼的意思,更不要站在一旁對著孩子說一些賭氣的話。

例如,當孩子在哭鬧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說這樣的話:“還哭,我看你還能哭多久……”這個時候父母不妨先把孩子在耍賴撒潑的時候可能會故意摔壞的東西給悄悄拿走,然後去到另外一個房間,讓孩子自己在那兒表演,當然這個時候的父母也可以偷偷去觀察孩子的舉動。

2.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在耍賴的時候,父母可以帶他迅速離開他耍賴的地方,例如去附近的兒童樂園或者公園裏玩一會兒,找他平時經常在一起玩的小夥伴們,或者拿出他平時喜歡的玩具,提出和他一起做遊戲等。隻要能轉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剩下的就好辦了。

3.注意教育的一致性

孩子的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保持一致。例如,當孩子在撒潑的時候一定不要讓他人(例如爺爺奶奶)去哄孩子,更不可以當著孩子的麵去責怪惹孩子撒潑的大人。否則,就會進一步強化孩子的不良行為,讓孩子覺得自己有“後台”、“靠山”,以後就有可能故技重施。

4.父母要有一點“狠心”

父母最好要下點“狠心”,不要中途的時候被孩子的眼淚給打敗。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哭鬧時候的淒慘模樣,就會跑過去哄孩子說:“是媽媽不好,寶貝不哭了啊,媽媽錯了,都怪媽媽。”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成為一個“演員”:他們的哭鬧撒潑其實非常具有鮮明的表演性質,就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父母不理睬他們,任由他們去哭鬧,過不了多久他就會很快停止哭鬧。反之,他們就會哭鬧得更加厲害。

5.對孩子講道理

在孩子耍賴撒潑的氣氛逐漸淡化的時候,孩子就會停止哭鬧,這個時候父母應當給予引導教育,告訴他好孩子不可以這麼做而要如何去做。父母還應讓孩子感到爸爸媽媽並不是不喜歡不疼愛自己,而是不喜歡自己耍賴撒潑,如此一來,就可以防止孩子產生錯覺,覺得爸爸媽媽是一個非常凶惡和狠心的人。

所以,對於那些喜歡耍賴撒潑的孩子,父母隻要耐心認真、堅持不懈地按照上麵的方法去做,然後看到底哪一種方法才是最適合管教孩子,那麼就不用擔心孩子改不掉那些壞習慣了。

要聽話,不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

要吃晚飯的時候,媽媽告訴5歲的兒子豆豆,吃飯之前一定要先去洗手。可豆豆卻像沒有聽見媽媽說的話一樣,頭都不抬地坐在客廳玩遊戲。

過了好久,媽媽又一次叫他吃飯,並叮囑他洗手。誰知豆豆放下遊戲機就走到了餐桌前,並抱怨道:“幹嗎要洗手啊,多麻煩。”

媽媽說:“洗手是為了健康啊!記住,一定要洗手!”

豆豆不耐煩地說:“哎呀,我知道了!”

誰知,豆豆以後還是這個樣子,一點沒有把媽媽的話記在心裏。對於這樣的情況,豆豆媽媽又擔心又抱怨,豆豆這孩子到底是怎麼了,他為什麼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去聽大人說話呢?難道,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什麼問題嗎?

像豆豆媽媽一樣發愁的父母,現實中一定不在少數。也許,大家會發出這樣的抱怨:孩子就是這個樣子,就是聽不進大人的話!

但事實上,對於四五歲的孩子來說,他們完全可以全神貫注地投入一件事情當中。當然在這個階段,他們往往也會變得更加獨立,不喜歡被人打擾。所以,他們總是表現得“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實際上,忽視別人的存在,是他們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避免被別人打擾的方法。

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習慣會一點點改變。但我們也不能就為此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因為如果一旦養成這個習慣,就會對孩子以後的交往活動形成非常大的一個阻礙。

那麼,這個時候的父母應該如何去正確引導孩子呢?我們可以從6個方麵去解決這個問題:

1.讓孩子關注談話內容

正在廚房幹活的媽媽對著外麵正在玩得起勁的孩子喊道:“快點過來洗洗手準備吃飯啦。”一般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可能有什麼效果。如果想要孩子認真聽見媽媽所說的話,媽媽最好是先讓孩子停下手上正在做的事情,給孩子一個安靜能專心聽講的環境後再和孩子進行說話。

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孩子將注意力和關注點轉移並集中到談話的內容上麵,而且還可以培養孩子在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端正談話的態度。在形成一定的習慣以後,孩子就會明白,集中注意力聽取別人說話,這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例如,媽媽可以先走到正在玩耍的孩子身邊,輕輕地撫著孩子的肩膀,喊他的名字,當孩子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你這裏的時候你再開口說所要說的話,就會起到不一樣的效果。

2.避免喋喋不休的說教

有研究部門通過分析得出結論:當父母在孩子麵前喋喋不休說教的時候,把自己真正想要說的話和很多沒必要的話,例如抱怨、責備等夾雜在一起,或者是把要對孩子說的幾件事情和幾個要求都放到一起和他說個沒完沒了,往往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這是因為孩子根本弄不清楚父母究竟想要說些什麼,所以反而會忽視掉父母所說的話。

所以,當父母在和孩子說話或者提一些要求的時候,應該盡量讓自己所說的話變得簡單易懂,每次告訴孩子事情的幾個簡單的步驟就可以了,同時還可以讓孩子重複一下父母剛剛所說的話,並且最後一定要督促孩子照著要求去做。

3.沒必要大聲說話

大聲喊叫地對著孩子發布一些命令,這是最不可取的一種做法。因為,雖然這個時候孩子的注意力都放在父母的身上,但是他們關注的隻是父母臉上所呈現的一種憤怒表情,而不是父母所講述的話的內容。事實上,父母越是柔聲細語地說話,越是容易讓孩子關注父母所說的話的內容。

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倘若父母有點生氣了,不妨先走到孩子麵前,幫助孩子先停下手中的事情,然後看著他,用非常溫柔的語氣說出自己想要說的話。這樣就可以讓自己的情緒平複下來。

4.借助視覺的信號

美國許多研究兒科神經的專家都認為,給孩子一個視覺上的信號,可以幫助他們加強對正在說話的父母的關注度。使用一些手勢或者動作,有的時候可以起到強調的作用。

例如,讓孩子去睡覺的時候,可以用手指著孩子的房間;孩子出門的時候,可以用拍拍手的動作,等等。另外,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約定一兩個暗號,在一些公共場合裏用來告訴孩子,這個時候必須要聽爸爸媽媽的話,比如拉拉耳朵或者捏捏脖子等。許多看來具有幽默感的身體語言,往往會比那些嚴厲的訓斥要更加管用。

5.重視孩子所說的話

如果孩子發現爸爸媽媽非常重視自己所說的話,那麼他也會十分願意聽爸爸媽媽說的話。所以,當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時,父母就不要表現得過於敷衍,總是在忙其他事。例如,當孩子在說話的時候,父母可以坐在孩子的身邊,認真地聽孩子所說的每一句話,同時還可以提出一些和說話有關的問題,並用簡單明了的話語去回複孩子,表明你是在認真地聽他所說的話,還參與到了其中去。

養成整理自己東西的好習慣

很多學校的老師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在做完遊戲以後,通常會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才會把玩具給收拾好,可是有的孩子看著別人收拾還是無動於衷,對那些掉在地上的玩具也裝作看不見。

小優恰恰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孩子。這天玩完玩具後,明明應該她去收拾,但她卻拔腿跑了。老師找到她說:“小優,你為什麼不把玩具收起來呢?”

小優說:“反正還要玩,幹嗎要收起來,那多麻煩啊!”

老師說道:“那你在家裏疊被子吧,為什麼讓你疊被子?”

小優氣鼓鼓地說:“我也不知道!我覺得被子也不用疊,反正晚上也還要用!為什麼要整理這些東西呢,多麻煩啊!”

像小優這樣的孩子,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頭疼。那麼,又是何種原因,造成了孩子這種習慣的出現呢?很簡單,父母的大包大攬!很多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還小,能力差,所以每件事情都是自己去幫忙操辦。有的家長即使提出了要孩子整理東西的要求,可是一看到孩子手忙腳亂整理東西的樣子,就會感到不耐煩,然後去幫忙整理。

也許父母還會認為,通過平時的口頭教育,會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其實不然,時間久了,反而會助長孩子的依賴心理,把所有事情都放在一邊等著別人去做,沒有任何的責任感。

倘若父母依舊不相信,那麼不妨來看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主人發現貓在偷吃家裏的魚以後,感覺十分氣憤,就對貓講了一大堆的道理,那隻貓就一邊吃一邊聽,等到主人教育完了,貓也把魚給吃完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隻是單純的說教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還是需要實際的行動去阻止,阻止孩子那些不好的習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隻有通過實踐才會讓孩子印象深刻,讓孩子逐漸地養成良好的習慣,並通過實踐讓孩子具有根深蒂固的行為意識,最終幫助孩子經曆一個從不自覺到自覺的轉變過程。所以說,我們必須阻止孩子把所有事情都扔在一旁,要讓孩子自己去做,去收拾整理東西,即便剛開始的時候做不好也沒關係,重要的是能讓孩子擺脫了依賴心理,最終培養起他的責任感。

那麼,應該如何讓孩子主動去收拾整理自己的東西呢?又如何讓孩子去經曆這個從不自覺到自覺的轉變過程呢?

1.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意識

在平時的生活當中,設置情境,利用一些故事、兒歌和表演等形式,讓孩子知道,整理物品是一種具有責任感的表現,能夠得到大家的表揚。

例如,在班級中哪一個孩子幫助老師收拾整理玩具(哪怕是老師讓他這樣做的),老師就應該及時地給予肯定,並在其他小朋友的麵前讚揚他,給其他人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從而讓孩子產生良好的行為意識,促使孩子自覺地進行模仿。

2.把收拾整理東西當做遊戲來完成

隻是純粹地收拾和整理東西會比較枯燥,往往孩子的興致都不高,如果把整理物品設計成遊戲的形式,就會大大提高孩子的興趣,讓孩子非常開心地去做。

例如,在一些玩具箱子上麵貼上小圖畫,貼上一些動物園的畫表示放置老虎、狗熊等小動物,貼上車庫的畫就表示是放置小汽車一類的玩具,等等,這樣做也可以借機讓孩子學習分類和歸屬;另外,還可以帶頭和小朋友們比賽收拾玩具,然後再慢慢地過渡到孩子之間的比賽上來。如此一來,通過這些生動的語言和有趣的形式,就能將孩子的興致極大地提高起來,最終讓他主動積極地融入活動當中去。

3.培養孩子的成功感

孩子年齡小,缺乏自信心,他們往往需要別人的不斷肯定和讚揚,才能逐步地建立起自信心,隻有這樣才能願意去做這些增加他們自信心的事。

例如,每當孩子在收拾和整理玩具過後,父母都要去觀看收拾整理後整齊的樣子,並用讚揚的口吻去肯定孩子的行為,比較整理之前和整理過後的樣子,讓孩子親眼看到這中間明顯的變化,建立孩子的成功感,樹立孩子的自信心,為以後自覺地收拾整理物品打下良好的基礎。因為,讓孩子從收拾整理過程當中得到成功感和樂趣,才是讓孩子收拾整理物品的最大動力。

4.強化孩子的行為習慣

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采用擬人化的手段去強化孩子的行為習慣。例如,孩子在將東西收拾整理好過後,老師可以故意將耳朵湊近玩具箱,說:“聽聽玩具都在說些什麼呢?”然後再用玩具的口吻回答說:“謝謝可愛的小朋友們,我們都安全地回到自己的家中啦,真的很開心!你們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如果這個時候發現還有別的玩具丟在地上,可以說:“玩具媽媽在哭呢。”或者播放哭的錄音,然後告訴孩子玩具媽媽在尋找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幫忙找一找。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促使孩子主動去尋找,從而強化孩子的行為習慣,而且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同情心,豈不是兩全其美的方法?

5.父母要做到言傳身教

家長可以在家裏準備一個固定的地方或者箱子,用來給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東西,當然也可以和孩子進行比賽收拾整理東西,給孩子適當的獎勵或者滿足他們的某些合理的要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平時的言行舉止對孩子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父母必須做到言傳身教,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給孩子做良好的示範,然後再要求孩子單獨去完成。千萬不可因為孩子在前麵亂扔東西,家長就在後麵一邊收拾一邊責罵孩子,這樣一來,孩子永遠都不可能學會去收拾整理東西。

讓孩子養成收拾整理物品的習慣,是有著許多益處的:不僅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形成孩子做事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還可以通過共同收拾整理物品,培養孩子互助協作的精神,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等等。所以說,培養孩子收拾整理物品的行為習慣,應該從小抓起,應該從以下5個方麵做起:培養行為意識、化枯燥為娛樂、樹立成功感、強化行為習慣、父母言傳身教。隻要這樣才能促進孩子身心健康快樂地成長和發展。

不唱反調,不和父母頂嘴

最近一段時間,張女士感到煩惱不已。她不斷向別人訴苦:兒子總是喜歡和她頂嘴。兒子以前非常乖巧聽話,是張女士心目中的“乖兒子”,可是,最近這一年多來,不管她給孩子提什麼要求或者是建議,孩子都會和她唱反調,經常是她剛開口說,就立刻被頂了回來。

不僅如此,學校的班主任也經常向她反映,兒子在學校裏也經常和老師頂嘴。所以,張女士感到原本溫馨的家庭生活被打亂了。

有一件事,張女士記得非常清楚:

五一長假,丈夫要在單位裏麵值班,所以張女士就要求兒子先做作業,然後5月3日全家再一起外出遊玩。可是張女士話一出口,兒子很快就表示反對,而且根本不聽張女士的任何解釋。最終母子倆因為這件事情鬧翻了,搞得整個五一假期都過得非常不愉快。兒子總是在說:“我1日就要出去玩,否則我就不寫作業了!”

“孩子才剛開始上小學五年級,就變得這麼不聽話,老愛頂嘴,這樣下去以後該這麼辦呢?”張女士一說到自己的兒子,就禁不住憂愁萬分。

像張女士這樣的情況,其實很多父母都曾遇到過。父母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就好像還是昨天,那個可愛的嬰兒還躺在嬰兒床裏,用一雙天真無邪的眼睛看著父母,好像在說:“爸爸媽媽,我愛你們。”可是轉眼之間,孩子長大了,會走路了,開始說話了,也開始學會頂嘴了。

“就不要你們管!”“我就不!”……當這些傷人的話語開始從最初那個“乖孩子”口中不斷地說出來,父母的反應通常都是從震驚轉變成憤怒,然後到茫然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