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睡眠習慣:有個好睡眠,讓孩子在夢中也能健康成長(3 / 3)

然而,很多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更加“推波助瀾”。處於對孩子的疼愛或者是擔心孩子哭鬧,父母會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去陪著孩子玩耍,這樣一來反而會造成一種惡性的循環:孩子醒來的時間越來越長,玩耍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從身心健康的角度來看,孩子半夜起來玩耍是一種不良的習慣。

所以,為了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避免他半夜起來玩耍,我們就應該做到以下這幾點:

1.父母堅定原則,堅持讓孩子睡覺

在孩子身體健康的前提之下,如果孩子半夜醒來以後找人玩耍,這時候父母千萬不要開燈,也不要說話,更不要輕易地把孩子抱起來。我們要讓孩子保持一種躺著的姿勢,去輕輕地撫摸著孩子、拍拍孩子,讓他知道你就在他的身邊,給他安全感。

即使對於孩子提出的一些看似是非常合理的要求,例如要喝奶或者開燈等,我們也不要答應。我們可以讓孩子躺著用奶瓶喝一點水,並堅持要他睡覺,就算孩子哭鬧個沒完沒了也絕不會陪他玩耍。孩子一旦嚐試了哭鬧也沒人理睬的體驗以後,就會自然而然安靜睡覺了。

2.注意睡眠時間的把握

父母一定不要在白天讓孩子睡的時間過長,以免讓孩子在白天的時候睡多了,晚上就不肯好好地去睡覺,然後在半夜的時候醒來玩耍。控製好一天的睡眠時間,孩子自然就沒有精力在睡覺時玩耍。

3.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

一旦孩子半夜醒來後,首先想見的人就是爸爸媽媽。因此,父母應該和孩子分床睡,並在小床靠父母的一邊用布簾之類的東西擋住,隻要遮住孩子的視線,就不容易讓孩子產生尋找父母的想法。

經常說夢話,有時會夢遊

小雷媽媽最近發現:孩子在睡著以後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就會不自覺地下地走上一圈,有的時候嘴裏還會說著什麼,並且睜著眼睛,就像醒著一樣。還有些時候,小雷會在睡覺的時候不停地說著各種夢話。

這個情況,把媽媽嚇壞了。白天時他問小雷:“你知道昨晚你做什麼了嗎?”

小雷一臉茫然地說:“當然是睡覺了啊?不然還能做什麼?”

媽媽能看出來,小雷沒有撒謊,那並不是他的惡作劇。媽媽很緊張:這個習慣,會不會給孩子帶來傷害?以後如果總是夢遊,他長大後會不會有更多的麻煩?

像小雷這種在睡覺期間又說夢話又夢遊的情況,並不是個例。很多孩子,都有這種情況。而科學家通過研究得出結論:夢遊、說夢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情緒過於緊張。

對於小孩子來說,即便沒有什麼緊張的情緒,也會產生夢遊和說夢話的情形,這是由於他們的大腦發育不完全造成的。通常來說,進入青春期以後,孩子的這種狀況就會隨之消失了。因此,父母首先不要太過緊張,弄得草木皆兵。當然,如果能盡早地糾正,這對他的未來還是很有好處的。

另外,當發現孩子有了這種毛病後,父母也不要過多地逗弄或談論,因為自我意識比較強的孩子,會擔心自己說出了一些什麼秘密,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他完全正常,隻不過是因為他敏捷的大腦和活躍的思維在他晚上睡覺的時候不願意停下來。等到了第二天的早上,孩子就不會記得前一天晚上所發生過的事情。

可是,問題還是需要解決的。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扭轉孩子的夢遊和說夢話問題?

1.父母要正視問題

父母要明白,夢遊、說夢話並不是任何精神或者身體上出現問題的征兆,很多的孩子在長大一些以後就會有所好轉。

很多父母之所以擔心,是害怕孩子在夢遊的時候走出房間,碰到其他東西而導致受傷,因為,夢遊中的人是不能明確地知道他們在什麼地方或者他們想要去什麼地方。為了避免孩子受傷,我們盡量在晚上將家裏的尖銳物品收拾起來,並且盡量將孩子的夢遊控製在家裏,這樣他的安全就能得到保障。

2.輕聲地勸說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在房間裏麵夢遊,可以輕輕地抱著他,或者領著他回到自己的床上去,不要和他說話。因為這個時候,孩子根本就聽不見別人說的話,在把孩子重新安頓到床上去以後,孩子就會很快重新進入睡夢之中。

3.安置一個可以警報或者提醒的物品

父母可以在孩子臥室的門上係一個小鈴鐺,或者在他的門口放一個移動探測器,這樣等到孩子一起身走下床的時候,父母就會被驚醒。如果您是一個比較沉睡的父母,擔心自己聽不到鈴鐺或者警報器所發出的響聲,那麼可以在孩子的臥室門口安上一扇電子門。

不要覺得這樣做會很誇張,隻有這樣做,才可以避免孩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在房間裏麵亂轉而受傷。如果孩子的夢遊有些嚴重,那麼就應該讓孩子睡在父母之間,這樣一來,如果孩子想要從床上爬出去,父母就會被驚醒。

4.鎖好家中的門窗

父母要避免讓夢遊的孩子睡在比較高的床上,另外還要在睡前把家中的門窗都給鎖好,以免孩子受傷。

5.注意睡眠的身體姿勢

有專家分析,夢遊和說夢話,和睡姿不佳也有一定關係。因此,父母就要在平時指導孩子保持一個良好的睡眠姿勢。通常來說,孩子采取右臥睡眠的姿勢比較好,這樣就能避免壓迫心髒。如果是仰著睡,一定要將雙手雙腳保持自然垂直,枕頭不適宜過高。另外,還要糾正孩子喜歡趴著睡覺的不良習慣。

6.創造寬鬆、溫馨的環境和睡眠氣氛

父母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寬鬆、溫馨的環境和睡眠氣氛,以便讓孩子可以自然入睡。例如,可以將孩子臥室內的燈光調暗,給孩子換上寬鬆的被褥,讓孩子在睡覺之前感到舒適溫暖,有一種想要睡覺的感覺。

另外,還可以放一些輕音樂,如催眠曲之類,撫慰孩子入睡。當孩子漸漸想要入睡的時候,父母可以在孩子的額頭親一下以示安慰,從而幫助孩子很好地進入夢鄉。

孩子經常做噩夢怎麼辦

薑書寧今年6歲了,可是經常在夜裏睡著睡著忽然就驚醒了,然後哭鬧個不停。因此,他總是說不敢再睡覺了,因為隻要一睡覺就總是做噩夢。

這天晚上,爸爸媽媽睡得正香,突然聽到薑書寧的房間傳來了大叫。爸爸急忙衝進屋子,看到薑書寧正蜷縮在角落裏哭。

爸爸急忙摟住薑書寧,說:“孩子怎麼了?”

薑書寧心有餘悸地說:“我夢見,我夢見一隻狼撲了過來,它要把我的喉嚨咬斷了……”

薑書寧的講述,嚇得爸爸也渾身哆嗦。於是,他把孩子抱到了自己的床上睡。看著孩子這個樣子,媽媽流著淚將他抱緊。而爸爸更是一夜無眠,他一支又一支地抽煙:孩子不是第一次出這個問題,長此以往該怎麼辦?

做噩夢,這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情,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體會。一般來說,做了噩夢的孩子都會突然地號啕大哭、大喊大叫或者突然驚醒,在床上坐起。醒了以後,他就會有短暫的情緒緊張、麵色發紅、心跳加快,並且對夢境中所產生的內容還能有片刻的記憶,等到隨後又進入睡夢狀態,在第二天的時候就不會再記得之前的內容。

然而,有的孩子卻頻繁做噩夢,以至於讓他們對睡覺產生了恐懼。看到孩子總是做噩夢,父母自然也很擔心:“做噩夢是病嗎?”

當然不是!通常來說,做噩夢是由於精神因素所導致的。例如,在睡覺之前聽取了緊張而又興奮的故事;觀看了驚險刺激的電視、電影;或者臥室裏麵的空氣過於汙濁、悶熱;被褥過重;手壓在胸前位置;或者鼻咽部位的疾病所引起的呼吸道不通暢;晚餐吃得過多造成了胃部膨脹感等,都可以導致噩夢的發生。

孩子在做了噩夢之後,往往會哭叫不止或者目光呆滯、大汗淋漓,父母見此也是一時不知所措。可是,不管不顧怎麼行?我們必須找到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解決難題。

1.弄清楚噩夢的來源

父母要弄清楚孩子白天看見了哪些比較可怕的東西,並向孩子說清楚不要害怕的道理,幫助孩子消除恐懼心理,免得繼續做噩夢。例如,當孩子夢到自己被惡狗襲擊時,那麼我們不妨給他講講小狗的可愛,和他說明狗狗是不會欺負人的。甚至我們不妨養一隻乖巧的小狗,讓孩子近距離地與小狗接觸。當他與小狗成為了一對好朋友時,又怎麼會夢到小狗來襲擊自己?

2.給予正確的引導

有的孩子因為怕黑也會做噩夢。因此,父母可以在白天的時候多帶著孩子在窗外走一走,讓孩子明白並沒有什麼可怕的東西,不過就是一些樹和其他東西的影子而已。同時,那些諸如“不聽話晚上狼把你叼走”之類的“嚇唬教育”,也要越少越好。

3.父母給予愛撫的動作

如果孩子做了噩夢,父母最好能夠及時地走到孩子身邊,因為人在做夢的時候通常都是處於半睡半醒之間,這個時候隻要輕輕地拍拍他們,讓他們知道父母一直在他身邊,他也就會很快地入睡。

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因為噩夢被嚇醒,父母千萬不可以在這個時候去責罵孩子,而應該多去安慰孩子,讓孩子明白是在做夢而不是現實,因而沒有什麼可怕的。

4.保持空間上的交流

孩子剛剛離開父母,獨自在房間裏麵睡覺,難免會因為害怕孤獨而做起噩夢。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向孩子說清楚自己一個人睡覺的好處,鼓勵他們獨自入睡。另一方麵,可以在孩子入睡之前打開房門,讓他們可以聽到父母的說話聲,以便讓他們感覺到父母就在他們身邊,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安心地入睡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