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是非成敗轉頭空,利祿功名戲夢中
——對成敗看開一點,淡然一點
在平凡的世界裏,平淡而又平凡地生活著,擁有一顆安寧、和平、坦然、樂觀的心。懷裏裝著平凡人自然且普通的夢想,塌實地追逐既平淡又真切的幸福,坦然地接受著平凡生活的快樂,不奢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坦然地守望著屬於自己平淡且真實的幸福,認真地度過每一天,用平凡人最平常的心態自勉,用普通人最熱忱的處世方法來創造生活。
大樹底下長不出好草,淡定地麵對挫折
人的一生總是得意時少,失意時多。但你是否聽過“得意時是儒家,失意時是道家,絕望時是佛家”這句話,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學會淡定,在得意時淡然,遇失意時坦然。
安徒生的童話,相信世界上有很多人看過都喜歡,我們隻看到他閃光的一麵,可是誰知道他在一生當中經受了多少的屈辱。
安徒生出生於一個貧窮的鞋匠家庭,14歲時就開始出外獨自謀生。當時他一心想當演員,可是別人卻認為他是個神經不正常的小乞丐。無奈之中,他到一家家具店當學徒,受盡了欺負。後來,他嚐試寫劇本,又有人百般地嘲笑他,說他隻會吹牛。
這些侮辱深深地刺傷了安徒生的心,但是他從來沒有灰心喪氣,更沒有產生絕望的念頭。而是更加努力,終於讓自己成為聞名於世的童話大王。
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生在世,不總是一帆風順和美妙動人的。”的確,人生的路總是坎坷與曲折的,人生的路總是荊棘叢生、困難重重的。在這不完美的世界裏,遭遇失敗與挫折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在人生失意的日子裏,很多人都會有心如刀絞的感覺,似乎什麼都不想,什麼也不願意去聽。待安靜下來時,沉重的欲念依然會沿著昨日的希冀之夢頻頻演繹著,似乎有無數悲憤的話要衝口而出,但卻找不到發泄的出口,惆悵的時候,獨自麵對斜陽,忽然覺得自己特別的弱小與無助,好像連晚風也發出了歎息聲在嘲笑自己,心理上往往無法得到應有的平衡。
人生暫時的失意會讓一個人聯想到過去、現在和未來,不僅僅是黯然的稠悵,許多失敗的經曆也會曆曆在目,變得異常清晰,許多走過的坎坷之路也變得難以逾越,許多昨日藐視的困擾都蜂擁而至,想逃也逃不了。每次冥想時都感到生存是如此的沉重,夢也變得暗淡無光。
人生失意的日子雖說是黑暗的,但失意又是人生必經的一個階段。失意時候最需要的是周圍人的開導,然而別人的開導隻是輔助的,真正達到心平氣和還需要我們進行自我的調整。
人生得意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人生失意則需要你淡然地去看待。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隨時都會碰上湍流和險境,假如低下頭來,看到的隻是險惡與絕望,在驚慌之中失去了生命的鬥誌,就使自己墜入了無底的深淵。而假如我們能抬頭,看到的則是一片遼闊的天空,那是一個布滿了希望並讓我們翱翔的天地。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就像是一條河流,曆史就像是彙聚了許多河流的大江。你無法離開大江,但你又發現大江裏布下了一些礁石,大江上或有著狂風,江水流著流著會出現急劇的轉彎、急劇的下降和攀升,以及歧路和迷宮。但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你必須去麵對。
人生又像是一艘船,世界就像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人自身就像是掌舵的舵手,思想的傾斜與時代的選擇似乎時時變化著。
我們每一個人在成長、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麵,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無缺、一帆風順而沒有失意和挫折。人生總會碰到這樣那樣、或多或少的失意,如考試失利、仕途無望、商海折兵等。倘若我們在失意時渾渾噩噩、一蹶不振,隻會失意又喪誌,最後親手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而失意的過程往往就是獲得真知的過程,假如我們從中分析原因、汲取教訓、完善自己,避免今後再走相同的或相似的彎路,那你已實實在在地踏上了成功的路。
失意雖不是人生的必需,卻是人生的必經道路。不經曆風雨的洗禮,天空又怎麼會出現美麗的彩虹?一個人若沒受過風浪的衝擊,他的意誌就得不到鍛煉,心靈就承受不了艱難困苦的考驗。
俗話說“大樹底下長不出好草”。任何一個人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麵對生活的波浪去迎風搏擊。一個人隻有經曆挫折才會奮起,一個人有失意才會求榮。不要因一次挫折而折斷人生奮進的脊梁,也不要為一次的失意而放棄人生的追求,而應“吃一塹長一智”,在痛苦的磨難和調整中向人生的新目標衝刺。
麵對人生的失意,我們不要失去自己繼續前進的鬥誌。要知道,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綠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失意不算什麼,我們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揚起前進的風帆,矯正人生的坐標和航線,重新尋找和把握機會,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聲音……創傷就是前進的動力,挫折就是生命的財富。
調整心態,勝敗乃兵家常事
“勝敗乃兵家常事,悲喜乃人之常情”。在成功和勝利的喜悅中,我們不要張狂,失去理性,在失敗和挫折的痛苦中,我們要冷靜反省,再振雄風,要堅信付出就會有回報。
當我們麵對多彩的生活、複雜的人生,我們要學會以樂觀笑迎人世間的風霜雪雨,再艱苦的日子也能過得有滋有味,再大的風浪也無法顛覆我們命運的帆船。
不經曆風雨怎麼能見那絢麗的彩虹?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汲取經驗與教訓。人生在世,什麼事情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當你以一個淡然的心態去對待暫時的失敗,成功隻是時間問題。
鄭磊是兩家數碼攝影店、一家婚慶服務公司的經理,他的創業路十分艱辛,數次失敗的曆練讓他最終取得成功。
2002年大學畢業後,心高氣傲的鄭磊放棄了簽約一家著名公司的機會,去了當時被認為最具挑戰性、最能鍛煉人的保險公司,成了一名保險業務員,他每天至少要用6個小時騎自行車或是步行去拜訪十幾個客戶。
一段時期後,不甘心的他來到了一家電器公司打工,從業務員做到銷售主管。兩年後,滿懷熱情的他辭職來到深圳闖蕩,奔波了3個月沒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工作,他最後連10元錢一份的盒飯都吃不起了,在女友的資助下踏上了回家的列車。
回到家中的鄭磊,當看到身邊已經創業的同學、朋友的事業紅紅火火時,他下定決心開始做市場調查。在調查中他發現攝影行業在人們的工作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經曆了傳統膠片到數碼的飛躍轉變,行業生命力更加鮮活,但接下來的難題一個個擺在麵前。
最頭疼的是技術問題,為了克服技術上的難題,他每天到書城瀏覽有關攝影方麵的書籍,上網查找各種圖片製作的教學視頻。克服了技術問題,資金問題又擺在了眼前,他的女朋友頂著壓力說服了家裏人,決定和他一起創業,在家人的幫助下,他們先是花了10000元購置了第一台專業數碼相機。第一家店終於在2006年正式開業了。
剛剛創業,技術、客源等諸多方麵的問題接踵而來,半年後他甚至付不起房租了。經過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2007年,他終於接到了一個大訂單,把小店從困境中拉了出來。
2007年年底,鄭磊看到音像社很賺錢,在家人的鼓勵下,他投資開第二家店——音像店,由於前期考察不到位,最終以失敗而告終。2008年,他鼓起勇氣開了第二家數碼攝影複印店。可是沒過幾個月,第三次開店又失敗了。2008年10月,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鄭磊開始第四次開店,終於開起了真正的第二家數碼攝影複印店,2009年,他又經營了一家婚慶服務公司。
談到自己成功的經驗,他意味深長地說:要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那樣就會減少失敗的困惑;堅定信念,終將成就快樂的收獲。
成功就如同是無源之水,大凡成功人士都是從無數的失敗中走出來的,隻有經曆了失敗的磨礪,勝利的曙光才有可能會降臨到你的頭上。
暴雨摧鬆,鬆色越蒼
遠遠望去,在那陡峭的山崖,一棵鬆樹傲然屹立,俯視著蒼茫大地,經過歲月的洗禮,它在風霜雪雨裏毅然挺拔、鬱鬱蔥蔥。不錯,暴雨摧鬆,鬆色越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