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生是一次不能抗拒的前行(1 / 3)

第一章人生是一次不能抗拒的前行

人生沒有如果,我們的每一步都是現場直播。人生不可以重複,從起點到終點都是一場又一場與命運較量的決賽。所以,我們不要去苛求什麼,也不必奢望什麼,隻能不停地前進、前進、再前進。

若為失去太陽流淚,也將失去月亮和星辰

泰戈爾說:“如果你為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錯過月亮和星辰。”是的,失去了就失去了,傷神無濟於事、鬱悶無濟於事,再怎麼哭也哭不回來,還會在淚眼朦朧中迷失前行的路。不為失去流淚,才能更好地擁有未來。

漫漫人生路上,我們會得到很多東西,但同樣也會失去一些,正是失去的這份刻骨銘心的痛苦回憶,讓有的人念念不忘,永遠活在失去的暗影中無法自拔,這樣怎麼可能走好今後的路、欣賞到更好的美景?!

失去了就失去了,傷神無濟於事、鬱悶無濟於事,再怎麼哭也哭不回來,還會讓你在淚眼朦朧中迷失前行的路,成為下一個得到的障礙。唯一的辦法就是有意識地不受牽絆,爬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灑脫地重新走上人生的旅途。

關於失去,泰戈爾的《飛鳥集》有這樣一句話:“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淚了,那麼你也要錯過群星了。”已失去的如“奔流入海不複回”,為什麼你還在為失去而悔恨、抱怨,卻不知如何去擁有更多呢?

在美國某個中學裏,保羅博士在任教期間發現這樣一個問題:班上的許多學生都會為已經出來的成績而感到不安。他們總是在交完考卷後充滿了憂慮,擔心自己不能及格,以致影響了下一階段的學習。

為了開導這些同學,保羅博士給他們上了這樣一堂難忘的課。

一天,保羅博士把這些學生招集到實驗室,在給他們講課的過程中,他把一瓶牛奶放在桌上,然後沉默不語。學生們不明就裏地看著老師,不知道這瓶牛奶和他們要上的這節課有什麼關係,隻是靜靜地等待著。

忽然,保羅博士站了起來,一巴掌將那瓶牛奶打翻在地上。

學生們都很驚訝,紛紛議論說牛奶就這樣浪費掉太可惜了。

這時候,保羅博士一字一句地說:“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我希望你們永遠記住這個道理,牛奶已經流光了,無論你們怎樣後悔和抱怨,都沒有辦法取回一滴,而且勞心費神、分散精力,沒有一點益處。我們現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記,然後注意下一件事。”

因此,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也許你認為“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是陳詞濫調。這句話的確極為平凡,說是老生常談也可以。但是你不能不承認,這句經過無數年代傳誦的諺語聚集了許多智慧。

塵世之間,變數太多,就像牛奶突然之間被打翻了一樣,事情一旦發生,就絕非一個人的心境所能改變的。遭受了損失,與其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阻礙自己前行的腳步,遭受更大的損失,不如一門心思向前走。

台灣著名繪本畫家幾米說過這樣一句非常經典的話:“生命中,不斷有人離開或進入。於是,看見的,看不見了;記住的,遺忘了。生命中不斷有得到和失落。於是,看不見的,看見了;遺忘的,記住了。”

我們的人生就是一列不斷前進的火車,這一站有人下,下一站有人上,總有一些人、一些事要離開,我們能做的不是就此停下,不再前進,而是記住他們曾帶給我們的溫暖,然後再去習慣沒有他們的旅程。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一個得到和失去的過程,聰明人永遠不會坐在那裏為自己的損失而哀歎和悲傷,卻情願去尋找辦法來彌補他們的損失,前進、前進、再前進。這使他們時常表現出一種豁達樂觀、淡定從容之儀,生活得更快樂。

有這樣一則故事。

老張是一位古董收藏愛好者,幾乎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他家裏堪比一個古董店。盡管如此,老張每次碰到心愛的古董,即使無購買能力,他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得到它,可見其癡迷程度。

這天,老張在古董市場上花大價錢買下了一件自己向往已久的青花瓷盆,他把這件寶貝綁在自行車後座上,便高高興興地騎上車回家了。誰知,走到半路,突然聽到“咣”一聲,青花瓷盆從自行車座上滑落下來,摔得粉碎。

後麵騎車的路人趕緊停了下來,他以為老張肯定會從自行車上跳下來,對著已經化為碎片的瓷盆扼腕痛惜,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老張連頭也沒回,繼續向前騎車。路人以為他不知道,便大聲喊道:“老人家,你的瓷盆摔碎了!”

老張還是頭也沒回,徑直往前走了。

路人見此,很納悶,趕上前去問道:“我說你的瓷盆摔碎了,你沒聽見啊?”

“聽到了。”老張側身和路人笑著說道,“剛才聽聲音,瓷盆一定是摔得粉碎了,我回頭看一看又有什麼用呢!再怎麼呼天搶地,瓷盆還是不會自動複原的,幹嘛還費這個力氣呢?再說天快黑了,我家遠著呢,還是先趕路吧。”

盡管青花瓷盆是老張的最愛,但是當得知瓷盆摔碎之後,他並沒有扼腕痛惜、痛心疾首,甚至不曾回頭看一眼,這種灑脫的心態使他瞬間便成為了眾人眼中淡定從容的人,而他也必將能夠心安理得地走向未來。

總之,人生是不懈不怠地去探尋、去追求的過程,不能總向後看,而應盡量向前看。把目光放遠一點,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不要為碎了的瓷盆傷神,否則,就真如泰戈爾所言,如果你為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錯過月亮和星辰。

人生沒有這麼多的“如果”

開弓沒有回頭箭,人生是不可拒絕的嬗變,沒有這麼多的“如果”。坦然接受,把“如果”去掉,改成“下一次”,下一次我一定要如何如何……不要再讓“如果”的事故繼續重演下去,這才是堅強的,也是聰慧的。

如果可以,我希望回到童年那個無憂無慮的時光。

如果可以,我一定好好學習所有的東西,打造一個完美的自己。

如果可以,我一定珍惜曾擁有的一切,不致失去後才知道它的美好。

如果可以,我一定會選擇一個新的起跑點,開始一段新的人生。

如果可以……

生活中,我們不時能聽到人們這樣或那樣的抱怨和感歎:如果可以……那該有多好!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人生是一次不能抗拒的前行,根本沒有如果,也沒有假如,而隻有繼續。

西楚霸王項羽,一夕之間四麵楚歌、國破家亡、自刎烏江,恍如命運和他開了個玩笑,如果回到從前,鴻門宴上他肯定不會再對劉邦心軟,或許曆史也將從此被改寫。然而,“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誰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

開弓沒有回頭箭,人生是不可拒絕的嬗變,它的許多過程不能刻意尋找,也尋找不來。若不能把另一個自己從虛擬的“如果”中抽出來,哀傷遺憾,或留戀沉迷,除了勞心費神、分散精力之外,還有可能遭遇更大的不幸。

有一位婦人,她在上街的時候,不小心掉了一把雨傘,就因為這一件小事,她一路上都十分懊惱,還不停地責怪自己:“我怎麼如此不小心,如果我多留心點的話,如果我當初不拿雨傘的話,或許雨傘就不會丟了……”

等回到家之後,這位婦人才發現,由於太專注自己已經丟失的那把雨傘,在倉促與不安中,居然又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錢包也弄丟了,她後悔地說:“如果我那會兒不那麼關注雨傘的話,我……”

讀過禪學的人知道,“境”由“心”而生,並且由“心”而滅,但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境”滅而“心”不滅、境況大為不同時,心中卻還在念念不忘,因此有了刻舟求劍、守株待兔的可笑故事。

話說回來,如果真的有“如果”,我們的生命可以重頭來過,如果我們的人生可以重新開始,當初在選擇道路的時候,選擇另外一個岔路口,那麼,我們的生活會不會更加精彩?我們的人生會不會不一樣?未必!

《蝴蝶效應》是一部著名的美國電影,這部電影有著最精妙的一個構思:男主角埃文具有穿梭時空的能力,這為他提供了可以反悔的機會,他決定要用這項能力回到過去修正已經發生過的事實。

然而,埃文一次次跨越時空的更改,隻能越來越招致現實世界的不可救藥。一切就像蝴蝶效應般,牽一發而動全身,出現了防不勝防的意外。他挽救了心愛女友凱麗的生命,但卻失手打死了凱麗的弟弟湯米,導致了自己的監獄之災;他回到了爆炸的那天,將靠近信箱的母子撲倒,自己卻變成了失去雙臂的殘疾人,母親因此染上了煙癮,得了肺癌;而凱麗則成為了別人的女友……

這種虛構的妄想僅僅隻能停留在幻想裏而已,或者停留在電影裏。而這部電影要告訴我們的是,其實如果真的有“如果”,我們可以選擇人生的話,也許一切並不如同我們所想象的那樣美好。因為人生不可能停留,主客觀情勢都在不斷地變化,此時已不是彼時,此人也非彼人。

所以,在我們的生命裏,“如果”這個詞是不存在的,人生不可假設,也不能重來,隻有坦然麵對和接受,把“如果”去掉,改成“下一次”,下一次我一定要如何如何……“相信我能”,這才是堅強的,也是聰慧的。

懷揣著一份創業的夢想,許琪靠著幾年工作一分一厘攢下來的積蓄,又從朋友那裏籌借了點錢,開辦了一家廣告工作室。許琪原本以為自己在公司做到了創意總監的位置,策劃、製作廣告的能力很棒,開辦公司不成問題,誰知業務並不好做。

許琪不停地去跑業務,但由於欠缺銷售知識,半年來沒有拉來一次業務,用錢的地方又非常多,結果所有的存折和現金加起來也不足5000了,最後她隻得把工作室關閉了,又重新找了一份廣告類工作,從基層做起。

這時候,朋友們都替許琪惋惜:“如果當初你在原來的公司踏踏實實地工作,老老實實地做你的創意總監多好啊,哪會落到現在這個地步”、“現在後悔了吧,如果再回到過去,你是不是就不會作出開辦公司的糊塗決定呢?”……誰知,許琪不以為然,她說道:“人生沒有如果,我不後悔當初的決定,後悔也沒有用,我隻是知道了下一次要是再開辦公司的話,我一定要提前學習一下業務工作。”

兩年後,許琪再一次辭掉穩定的工作,開辦了自己的工作室。已經熟悉業務工作的她,做起業務工作來毫不含糊,經過兩年的艱苦奮鬥,如今這個小小的工作室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了“許琪廣告公司”,注冊資金100萬元。

每當親朋好友問到許琪這幾年的創業經曆時,她總是淡淡一笑,意味深長地感慨道:“生命的價值是要靠你去改變的,當你作出了選擇的時候,你就要承擔起對它的責任,因為生命隻相信你自己,而不是‘如果’。”

人生沒有如果,機會隻有一次,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在它的詞典裏不會重來,它不會給任何人開小灶。隻有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願意讓自己由“如果”的虛幻走向真實,才有勇氣“相信我能”,進而獲得人生中的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