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生是一次不能抗拒的前行(2 / 3)

記住,人生最大的障礙就是“如果”。去掉“如果”,改說“下一次”,下一次我一定要如何如何、下一次我一定會做好的,這樣才能阻止“如果”的事故繼續重演下去,而這將構成使你成功的要素。

拋開別人的眼光,做自己人生的設計師

人生是一場不能抗拒的前行,我們每個人隻有一次機會。拋開別人的眼光,自己做自己人生的設計師。隻有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當要離開這個世界時,我們才有資格說:此生無悔無憾。

當麵臨人生的十字路口時,有人徘徊、有人決絕;有人半途而廢,也有人勇往直前。在抉擇前,我們可以參照別人的方式、方法、態度等,但一定要堅持做自己人生的設計師。因為人生是不能抗拒的前行,我們每個人隻有一次機會。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農夫與兒子共同趕著一頭驢到附近的市場去做買賣。

沒走多遠,父子倆就看見幾個路人對他們指指點點,其中一個人大聲喊道:“你們見過像他們這樣的傻瓜嗎?有驢不騎,寧願自己走路。”聽到這話,農夫心中很是在意,立刻讓兒子騎上了驢,自己則在後麵跟著走。

走了一會兒,他們又遇見一群老人,隻聽他們哀歎道:“你們看見了嗎?現在的老人可真是可憐。看那個孩子自己隻顧騎著驢,卻讓年老的父親在地上走路。”農夫聽到這話,連忙讓兒子下來,自己又騎上去。

走了一半的路程時,父子倆又遇上一群孩子,幾位孩子七嘴八舌地亂喊亂叫著:“嘿,你們瞧那個狠心的爹,他怎麼能自己騎著驢,讓自己的孩子跟在後麵走呢?”農夫聽罷,又立刻叫兒子上來,與他一同騎在驢背上。

快到市場時,又聽到有人說:“喲,這驢多慘啊,竟然馱著兩個人,真懷疑這是不是他們自己的驢。”另一個人插嘴說:“哦,誰能想到他們這麼騎驢啊,瞧驢都累得氣喘籲籲了,這樣的驢哪有人肯買啊。”

聽到這話,農夫對兒子說:“怎麼騎驢都是錯,依我看,不如咱們兩個人馱著驢走。”於是,他和兒子急忙從驢上跳下來,用繩子捆上驢的腿,找了一根棍子將這頭驢抬起來,賣力地向前趕路。

當父子倆使出了渾身的勁將這頭驢抬過鬧市入口的小橋上時,又引起了橋頭上一群人的哄笑。當時驢受了驚嚇,掙脫了捆綁,撒腿就跑,不想卻失足落入河中淹死了。農夫最終空手而歸,他既懊惱又羞愧。

如此把這樣的故事講出來,似乎十分可笑。然而,這種任由別人支配自己行為的事情並非隻在故事裏出現。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在乎別人的眼光,為了得到別人的滿意,小心翼翼,甚至費盡心機。

殊不知,這樣一來,那個真實的自己就會逐漸離我們遠去。一個活在別人的標準和眼光之中的人是盲目和迷失的、痛苦而悲哀的。因為人生隻有一次,而他們從來都不曾體會過由自己親手設計命運的快樂。

更何況,每個人的利益是不一致的,每個人的立場、每個人的主觀感受也是不同的,想做到麵麵俱到是絕對不可能的。即使我們千般小心、萬般在意,也照樣還會有人不滿意,照樣無法贏得所有人接受自己。

所以,我們不必活在別人的目光中,處處擔心別人怎麼想自己、看待自己,而應該“相信我能”,拋開別人的眼光,做自己人生的設計師。隻有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當要離開這個世界時,我們才有資格說:此生無悔無憾。

然而,做自己人生的設計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個艱難的奮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忍受不被人理解的困擾和庸碌者無知的嘲笑,更需要有足夠的智慧、魄力和勇氣,以孜孜不倦的熱情向前進。

莎士比亞在很小的時候,有機會接觸到了劇團演出。他驚奇地看到為數不多的幾個演員憑借一個小小的舞台,竟能演出一幕幕變幻無窮的戲劇來,便暗下決心:以後要當個戲劇家,從事戲劇事業。

但是,當時英國的戲劇工作是一個非常高級的職業,那裏活躍著的是一批批受過牛津、劍橋等高等教育,而且在戲劇方麵有些成績的“大學佳人”職業劇作家。他們把持並壟斷了劇壇,不許他人插入。

而莎士比亞呢?他的父親原本是一個做羊毛生意的商人,後來生意失利,一家人的生活失去依托。14歲的莎士比亞隻好中途退學,協助父母維持生意、做些家務。因此,一個成名的劇作家曾以輕蔑的語氣寫文章嘲笑過成名前的莎士比亞,稱他是一個“粗俗的平民”,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低。

不過,困苦的生活、他人的嘲笑都沒有使莎士比亞心灰意冷。為了更加接近戲劇事業,莎士比亞主動到戲院做馬夫,專門等候在戲院門口伺候看戲的紳士。待表演開始後,他就從門縫或小洞裏窺看戲台上的演出,邊看邊細心琢磨劇情和角色。

為了提高和豐富自己的知識,莎士比亞經常深入下層社會,觀察那些流浪漢、江湖藝人和乞丐,同自己周圍的各種人談心,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同時,他還大量閱讀各種書籍,了解了各國的曆史和人民不幸的命運。

27歲那年,莎士比亞寫了曆史劇《亨利六世》三部曲,劇本上演,大受觀眾歡迎,引起戲劇界的普遍注意,他終於有幸進入倫敦戲劇界。1595年,莎士比亞又寫了《羅密歐與朱麗葉》,劇本上演後,他成為一名聞名海外的戲劇家。

任何一個人在成功的路上,永遠都會圍繞著這樣或那樣或質疑、或挑剔的眼光,但是別人的目光縱有千千萬也不重要,也比不上我們對自我生命的期待,沒有人可以成為我們人生舞台的設計師。

有一句話說:“20歲時,我們顧慮別人對我們的看法。40歲時,我們不理會別人對我們的看法。60歲時,我們發現別人根本就沒有看我們。”這並非消極,因為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並沒有多少時間把注意力集中到別人身上。

比如,你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惹得路人哈哈大笑。你當時一定很尷尬,認為全天下的人都在看著你。但是你如果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一下就會發現,這隻是他們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甚至有時連插曲都算不上,他們頂多哈哈一笑,然後就把這件事忘記了。

“相信我能”,不必太在乎別人的眼光,做自己人生的設計師,試著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吧。這不是誰都能夠做到的,如果你做到了,你就能活得更加接近真實的自己,就能演繹出自己的特別,泰然自若地走出不平凡的道路。

放下過去的包袱,盡情享受人生

生命如同一段旅程,如果你希望這唯一一次的旅程是快樂而輕鬆的,能夠更加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那麼就超脫一點、自由一點,適時給人生做減法,時常放下身上的包袱,讓身心輕鬆上路,心無掛礙,灑脫人生。

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話:“Life is a journey!”也就是說,生命如同一段旅程。在這段旅程中,每個人都背著一個空行囊向前行走,在路上,我們會撿拾到很多東西:責任、友誼、愛情、地位、權力、財富……

殊不知,如果在往前趕路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地把每一個階段的“成敗得失”全都扛在肩上,過去就會變成我們的包袱,沉重得讓前進的阻力越來越大,我們的身心就會不堪重負,旅程中的快樂也就漸漸地消失了。

一個青年背著一個大包裹千裏迢迢跑來找靈智大師,他說:“大師,我是那樣地執著、堅強,長期跋涉的辛苦和疲憊難不住我,各種考驗也沒有能嚇倒我。但是,為什麼我總是找不到心中的陽光,感到孤獨、痛苦和寂寞?”

大師問:“你的大包裹裏裝的是什麼?”

青年回答:“它們對我可重要了。裏麵是我每一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後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靠了它們,我才有勇氣走到您這裏來。”

大師聽完安詳地問道:“每次過河之後,你是不是要扛著船趕路?”

年輕人很驚訝:“扛船趕路?它那麼沉,我扛得動嗎?”

大師微微一笑,說:“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了河,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

年輕人頓悟,他放下包袱,頓覺心裏像扔掉一塊石頭一樣輕鬆,他發覺自己的心情輕鬆而愉悅,步子也比以前快得多。

故事中這位年輕人因為不懂得如何忘記每一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後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導致了內心鬱積,又因為懂得了卸下過去,最終輕裝前行,很多事情得以釋懷。

幾乎每一個現代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手機短信的收件箱滿了,屏幕上方的那個郵件小標識一閃一閃的,提示著我們必須刪除一些收件箱的短信,隻有騰出空間才能接收新來的一條。

生命如同一段旅程,如果你希望這唯一的一次旅程是快樂而輕鬆的,那麼就超脫一點、自由一點,放下過去的包袱,丟棄掉那些多餘的負擔,丟掉那些舊的恐懼、舊的束縛、舊的創傷,放下任何不值得背負的東西。

要知道,天使之所以能夠在高空中飛翔,是因為她有雙輕盈的翅膀。當給她的翅膀係上了多餘的包袱,她就可能再也飛不遠了。我們也是如此,隻有把不該記憶的事如流水般忘掉,才能讓一顆自由之心越過塵世,在廣袤的天地間翱翔……

“智慧的藝術,就在於知道什麼可以忽略。”心理學先驅威廉·詹姆斯如是說:“天才永遠知道可以不把什麼放在心上。”畢竟,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什麼都要背負,恐怕隻會心有餘而力不足。

有一個有趣的名詞——“減法人生”。所謂減法人生,就是要有選擇、有目的地剔除那些多餘而繁冗、令自己力不從心的包袱,把自己從混亂無章的感覺中解脫出來,盡情地享受人生。

做好人生減法,放下身上的包袱,並非不思進取、消極厭世、慵懶沮喪,駐足不前,而是對自己重新進行整合,是參透世事、等待時機、蓄勢待發,是為了更長遠的進步,是為了更廣闊、更持續地擁有。

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否檢查過自己身上有形或無形的“背包”呢?你知道自己的背上扛了多少無價值的、不必要的包袱?你準備還要扛多久?你是否時常會感覺內心沉重、身心俱憊呢?

當你意識到這些的時候,請記得適時地給自己的人生做一道減法,時常放下身上的包袱。你會發現,自己的心靈更容易平靜下來,你會在人生旅程中擁有一個更加充實、坦然和輕鬆的轉身,愉悅、輕鬆地朝希望的未來前進。

活在當下,抓住生命中的此時此刻

逝者不可追,來者猶可待。活在當下,抓住生命中的此時此刻,才能夠把握好現在,體會生命的喜悅,才能夠抵達和成就未來。所以,我們不必一味地留戀或抱怨過去,也不必一味地憧憬或期望未來。

生命從降生的那一天就開始一場不能抗拒的前行,這個過程是不以我們的意誌為轉移的,此時此刻,我們不是為過去而活,也不是為未來而活,因為生命的意義是由每一個唯一的此時此刻構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