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1 / 3)

第九章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

成功人士與失敗者的區別,不光是努力工作的程度或是夠不夠聰明,而在於一個人努力的方向對不對。如果做了錯的事情,那麼不管過程怎麼完美都會事倍功半,甚至會出現“南轅北轍”的結果。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做對的事情遠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先“做對的事情”,然後再“把事情做對”。

要想靠近成功,須先站對位置

積極進取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要先找到你的最佳位置,也就是說要找到那個最適合自己、最能發揮自己長處的工作崗位。這樣,你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潛力,把想做的事情做到極致,靠近成功。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人麵臨過這樣一個困惑:同樣一份工作,為什麼別人做得順風順水,自己卻步履艱難?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之前,請你先問問自己:“你站在正確的工作位置上了嗎?”

何為站在正確的工作位置上?說白了,就是找一個最適合自己、最能發揮自己長處的工作崗位。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非常明顯的,工作不是隨便找個就行,因為適合別人的並不一定適合你。

許多人都想躋身於成功者之列,可是,如果一個人站的位置不當,用他的短處而不是長處來工作的話,隻會在成功路上屢屢摔跤,自信心就會漸漸泯滅,他就會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淪。

為了應對自然界的種種挑戰,動物們策劃創辦一所超級技能學校,以便讓所有動物都精通奔跑、爬樹、遊泳和飛行等生存技能。第一批學員是鴨子、兔子、鬆鼠以及泥鰍,它們需要學習所有的科目。

鴨子的遊泳頂技能呱呱,甚至超過了老師的水平,飛行成績也不錯,隻有跑步最差,因此,鴨子每天不得不放棄心愛的遊泳項目,騰出時間練習跑步。可鴨子的腳蹼不堪粗糙地麵的摩擦,嚴重受傷,遊泳成績大受影響。

兔子善跑,在剛開學時是班裏跑得最快的,但是對遊泳感到非常吃力。由於在遊泳科目上有太多的作業要做,它不得不整天泡在水裏,在無數次補考遊泳之後,終於精神失常。

鬆鼠的爬樹成績一向是班裏最出色的,但對飛行科目感到非常沮喪。可是,飛行老師卻非要讓它反複練習從地麵飛到樹上,高強度的練習害得鬆鼠腿部筋肉受傷,結果爬樹也成了問題。

學期結束時公布成績,普通的泥鰍同學由於遊泳馬馬虎虎,跑、跳、爬的成績一般,還能勉強跳一下,因此,它的總成績在班裏最高。畢業典禮那天,作為全校學員中唯一的畢業生,它在大會上發了言。

……

看到這個故事,你是不是會覺得很滑稽、啞然大笑?這就是美國教育家裏維斯博士所寫的寓言故事《動物學校》。鴨子本是遊泳高手,兔子擅長跑步,鬆鼠爬樹一流,但它們卻陰差陽錯,站錯了位置,鴨子學跑步、兔子習遊泳、鬆鼠練飛翔,結果都成了學校裏不合格的學生。

同樣的道理,假如你是一個技術型員工,不懂管理,但你卻忽略了自身的優勢,一心向往行政職務上的升遷,那麼即使你在這方麵付出再多的努力,進步也是非常慢的,很難得到領導的提拔。即使你真的有幸被提拔為管理人員,你的能力也很難適應新崗位,做不出理想的業績,遲早會退下來。

由此可見,積極進取是一件好事,但是前提是要先找到你的最佳位置,也就是說要找到那個最適合自己、最能發揮自己長處的工作崗位。因為隻有這樣,你才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潛力,把想做的事情做到極致。

一位著名的教授指出,通向成功的道路有許多條,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人們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才能和智慧是不一樣的。許多成功者的成功秘訣正是先站對了位置,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優勢。

鞋子合不合腳,隻有自己才知道。要找準自己的最佳位置,更多的時候還要靠自我發現。不過,由於這需要對自身的性格、個人能力、專業技能、思維能力等進行全麵考慮清楚,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摸索和嚐試。奧運會金牌得主,著名的美國跳水運動員格裏格·洛加尼斯的事例就能說明這一點。

格裏格·洛加尼斯小時候是一個非常害羞的男孩,又有點口吃,他在閱讀與講話方麵不盡如人意,還曾被歸入學校最差學生的行列。為此,他經常受到同伴的嘲笑和作弄,這令他心裏很不愉快。

不過,洛加尼斯是一個聰明的人,通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後,他知道自己的天賦在運動方麵,而不是學習。認清這點後,他減輕了一些自責,並決心集中精力到自己的特長上,展現自己的運動天分。由於自身的天賦和努力,洛加尼斯果然開始在各種體育比賽中嶄露頭角,贏得老師和同學的尊重。

後來,在一位前奧運會跳水冠軍的指點下,洛加尼斯接受了跳水專業訓練。經過長期的努力,他終於在跳水方麵取得驕人的成績:16歲成為美國奧運會代表團成員,28歲時已獲得6個世界冠軍、3枚奧運會獎牌、3個世界杯和許多其他獎項;1987年作為世界最佳運動員獲得歐文斯獎,達到了運動員榮譽的頂峰。

若在學習上與別人競爭,過許多年也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學生,洛加尼斯認識到了這一點,他開始留意自己的長處,把精力放在找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並揚長避短,憑借自身的優勢,最終獲得了成功的人生。

承認某一條路不適合自己,這是痛苦的,需要有點勇氣,但倘若一生都不敢正視它,踉踉蹌蹌地走在自己完全不適合的路上,那不更痛苦嗎?要知道,好鋼用在刀刃上,才能發揮其最為鋒利的特性,其價值才能得到最大的體現。

無論在職場也好,商界也罷,先站對位置,保證自己最大限度地發揮長處。當你為之努力時,你就可以比較輕鬆地做出一番成就,找到自信和成就的感覺,獲得眾人的認可和欣賞,相信你的道路會越走越寬闊。

現在就想一想,你清楚自己的長處嗎?你是否站在了正確的位置上?

找準方向,做一隻“懶”螞蟻

無論做什麼事情,如果方向錯了,做了不該做的事情,隻會讓我們白忙一場,加快速度也隻能是錯上加錯,離成功越來越遠;如果方向正確,即使走得慢也能做出成效,一步一步靠近成功。

有兩隻螞蟻想翻越一段牆,尋找牆那頭的食物。

一隻螞蟻來到牆腳就毫不猶豫地向上爬去,可是當它爬到大半時,就由於勞累、疲倦而跌落下來。可是它不氣餒,一次次跌下來之後,又迅速地調整一下自己,重新開始向上爬去,周而複始。

與這隻忙碌的螞蟻不同,另一隻螞蟻看似很“懶”,它在牆周圍到處閑逛,觀察了一段時間後,它決定繞過牆去。很快地,這隻螞蟻繞過牆來到食物前,開始悠閑地享受起食物來,而第一隻螞蟻仍在不停的跌落中重新開始。

第一隻螞蟻毫不氣餒的勇氣值得我們借鑒,但是另一隻偷閑的“懶”螞蟻卻啟迪我們:停下來想想,尋找一個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遠比勤奮更能贏得成功的垂青,很多時候方法比勤奮更重要。

做事情也是如此,如果方向錯了,做了不該做的事情,隻會讓我們白忙一場,加快速度也隻能是錯上加錯,離成功越來越遠;如果方向正確,即使走得慢也能做出成效,一步一步靠近成功。

在職場常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有的人工作很勤奮,每天都忙個不停,但是由於工作方向不正確,效率很低,還常常加班加點來完成工作,工作績效平平;有的人工作方向正確,能用較少的時間完成工作,績效相當好,平時很少加班。

這是一個重視過程與結果的年代,或許你的刻苦努力會贏得別人的認可和支持,但是長期下來,由於獲得的結果始終不佳,你的努力幾乎都是白費,恐怕失去的不止是成功,還有別人的信賴,想成功便難上加難。

殊不知,方向比努力重要。方向是茫茫森林裏的指南針,指引著人們按時到達目的地;方向是漫漫黑夜裏的光亮,指引著我們走出複雜的八陣圖。那些成功者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因為他們找準了做事的方向,少了無用的忙碌,多了有效的行為。關於這一點,“康師傅”之父魏應行的成功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