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3 / 3)

成功的人不是從未被擊倒過,而是在被擊倒後還能夠相信自己,永遠不認輸,積極地往成功之路不斷邁進。這也才是能夠在不斷突破中實現自我的人生態度,也才能把荊棘小路鋪就成一條鮮花大道。

西部“牛仔大王”李維斯的西部發跡史充滿坎坷、充滿傳奇。他的致勝“法寶”是每當遭受打擊時永不認輸,並且興奮地對自己說:“太棒了!這樣的事竟然發生在我的身上,又給了我一次成長的機會。”

當年,他像許多年輕人一樣,帶著夢想前往西部追趕淘金熱潮,豈料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苦等數日,被阻隔的行人越來越多,但都無法過河,人們怨聲一片,陸續開始打道回府。難道自己也要認輸嗎?不!既然大家都被大河擋住了去路,我何不擺渡呢?很快李維斯因擺渡獲得了人生的第一筆財富。

由於到西部的時間比較晚,好的地方已經被先來者占據。李維斯好不容易找到一處合適的地方,準備開始淘起金來,便有惡漢走過來跟他搶占地盤。他剛理論幾句,那夥人便失去耐心,一頓拳打腳踢。

沒有了好的地盤,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這樣下去什麼都不會得到,難道回家嗎?想到這裏,李維斯猶豫了一下,隨即對自己說:“不!不!不能這樣就認輸。”看到淘金者們時常忍受沒有水喝的痛苦樣子,一個念頭在他腦中一閃而過:“賣水!”

李維斯沒日沒夜地挖水渠,從百裏之外將河水引入水池。然後,將水裝進水桶裏開始賣水。一時間,排隊買水喝的人擠破了頭,喝夠了還要買回去儲存起來一些。水總是供不應求,生意紅紅火火。

慢慢地,有人開始參與賣水的新行業了。再後來,賣水的人已越來越多,這樣李維斯的生意很快就不景氣了。這次,他依然沒有認輸,他看到淘金人成天在野外挖礦,褲子極易磨破,於是他收集了一些廢棄的帆布帳篷,將其縫製成了褲子,這種褲子的布料很厚很結實,不容易磨破,非常受歡迎,這就是牛仔褲的發明。

遇到了失意乃至失敗的時候,不要總強調“我已經失敗了”,而是像積極思維大王李維斯一樣永不認輸,並且對自己的潛意識說一句:“太棒了!這樣的事竟然發生在我的身上,又給了我一次成長的機會。”如此,披荊斬棘的勇氣逐漸增強了,每一次失敗都將變成對我們意誌和恒心的考驗和提升,失敗就不會是定局。

失敗沒什麼大不了,振奮精神從頭再來

每一個人都體會過失敗中的痛苦與掙紮,失敗可謂是我們的“必修課”。但誰也不能把你打倒,能打倒你的隻有你自己。失敗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堅決不放棄,重新拾取你的信心,從頭再來吧。

對大多數人而言,最糟糕的事情莫過於品嚐失敗的滋味了。但是,失敗可謂是我們的“必修課”:第一次學走路,邁出的第一步是摔倒;第一次參加比賽,以沒有入圍而終;第一次創業,卻以破產告終……每一個人都體會過失敗中的痛苦與掙紮。

麵對失敗,有些人除了哭泣、抱怨、悔恨和惋惜外,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難以從失敗的心理陰影中解脫出來,變得一蹶不振,結果不知不覺地重複著失敗的老路,也許將永遠沒有重新開始的機會。

戴爾·卡耐基的事業剛起步的時候,在密蘇裏州舉辦了一個成年人教育班,並且陸續在各大城市開設了分部。他花了很多錢做廣告宣傳,房租、日常用品等辦公開銷也很大,但一段時間後,他發現付出數月的辛苦勞動竟然連一分錢都沒有賺到。

卡耐基很是苦惱地向家人借錢處理了一些善後的事情後,便整天待在家裏不再外出。因為他害怕別人用同情、懷疑,抑或是幸災樂禍的眼神看自己。他整日悶悶不樂、神情恍惚,無法將事業繼續下去。

這種狀態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他找到了老師喬治·約翰遜。“失敗有什麼?不過是從頭再來!”老師的一句話猶如晴天霹靂,卡耐基的苦惱頓時消失,精神也振作起來,他走出了家門並繼續致力於人性問題的研究。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卡耐基開創並發展出一套獨特的融演講、推銷、為人處世、智能開發於一體的成人教育方式,成為美國著名的企業家、教育家和演講口才藝術家,被譽為“成人教育之父”、“20世紀最偉大的成功學大師”,他的著作《溝通的藝術》、《人性的弱點》以及《卡耐基人際關係學》等出版後,立即風靡全球,被譽為“人類出版史上的奇跡”。

失敗並不可恥,你可以敗在經驗、技巧上,但決不能敗在意誌上。誰也不能把你打倒,能打倒你的隻有你自己。那些聰明人在失敗之後會馬上總結教訓,並不斷告誡自己下次決不會犯此類錯誤,從頭再來。

失敗後,能夠毅然地站起來,重整旗鼓、從頭再來,這樣的人是自信的、最棒的,他們能夠將失敗當做是成功路上的墊腳石,從而帶領自己一步步走出敗局,最終贏得成功,正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

最偉大的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對於失敗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他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經曆過失敗,因而失敗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你想要取得成功,就必得以失敗為階梯。換言之,成功包含著失敗。”

在發明電燈的過程中,愛迪生所遇到的困難是要尋找到燈絲的材料。在研製白熾燈時,愛迪生嚐試了上千種材料,均告失敗。有人嘲笑他說:“你永遠不會成功。”愛迪生不為所動,他將每一次失敗都視為從頭開始的機會。

為此,愛迪生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在了試驗上,他一共花費了15年的時間,大約經過5萬次的試驗,寫成試驗筆記150多本,可是,1914年12月的一個晚上,工廠突然失火了,愛迪生的實驗室被燒得幹幹淨淨。

看到實驗室化為灰燼之後,愛迪生難免一陣心痛,畢竟這是他大半輩子的心血,但愛迪生對安慰自己的朋友們表示感謝,然後輕輕地對大家說:“沒錯,這場大火的確把我的成果給燒光了,不過同時它把我的錯誤也燒光了,現在我要重新開始。”

無論多少次失敗,愛迪生都將之視為從頭開始的機會。終於,他成功研製出世界上第一隻電燈,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愛迪生也因此被譽為“光明之父”、“現實中的普羅米修斯”、“發明大王”,他的名字熠熠生輝地烙印在史冊上,盛名流傳至今。

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麵淋漓的鮮血和慘淡的人生。華羅庚曾說過:“隻有在逆境中掙紮過、奮鬥過的人才可以說無愧於人生。”失敗是一個不斷否認與肯定、不斷修正和蛻變的過程。從頭再來,是我們應該具備的精神。

遭遇失敗,不要再整日憂心忡忡,不要總強調“我已經失敗了”,而是要更多地捫心自問“我學到了什麼”、“我下一步應該幹什麼”等,每一次失敗都可以作為考驗和提升自身價值的機會。

其實,麵對失敗時的心態很簡單。人生不是你死我活的戰場,不必懷著不成功則成仁的決絕。

失敗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從現在開始,重新拾取你的信心,把失敗當做墊腳石,糾正從前的不良習慣,勇敢地向自己挑戰吧。如此不給自己負重,既是最簡單也是離成功最近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