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2 / 3)

得到上司認可後,管軍就立即著手行動,和某暢銷圖書的音像出版商聯係,除了答應給對方一定的版麵宣傳,並再三強調:“其實歸根結底受益的還是你們,我們做推廣的過程其實也是給貴公司產品做宣傳的過程。”

很快,該出版商被說動了。於是,雙方結成了合作關係,實現了雙贏的局麵。公司其他人不能解決的問題,管軍解決了,這自然引起了上司的認可和重視,管軍就這樣被提拔為市場總監了。

有很多事情看起來都很困難或不可能解決,但是隻要我們勇敢、積極地麵對困難、下定決心並付諸行動的時候,會發現它們就像“紙老虎”一樣被戳破,如此我們就能清理掉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

總之,困難不是洪水猛獸,不要再恐懼艱難險阻,不要把困難擴大化,抱著“困難就是紙老虎”的態度,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才能跨越一個又一個的苦難。戰勝的困難越多,你就會越成熟、越有成就感。

挫折麵前不放棄,成功就會與你相擁

挫折與成功一樣對我們無比重要,以坦然的心態麵對挫折,不哀怨、不放棄,並將挫折化為前進的動力,或許就會逆轉“山重水複疑無路”的逆境,幾經奮鬥之後,就會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順境。

人生之路並非像飛機場一樣平坦,也並非像開滿山花的小路一樣迷人。在前進的道路上,每個人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遭遇“山重水複疑無路”的逆境,這時候,你會如何做呢?會選擇放棄嗎?

沒有經曆過風雨洗禮的天空永遠不會出現彩虹、沒有經曆過風吹日曬的禾苗永遠結不出飽滿的果實、沒有經曆過挫折的雄鷹永遠不能高飛……一個人如果沒有遇到過任何挫折,又如何能獲得成長呢?

要明白,真正能檢驗一個人能力素質的便是挫折,看挫折能否喚起他更多的勇氣;看挫折能否使他更加努力;看挫折能否使他發現新力量、挖掘潛力;看他經曆挫折以後是更加堅強還是就此心灰意冷。

一家大公司要招聘5名職員,經過一段時間的麵試、筆試,公司從眾多應聘者中選出了5名佼佼者。發榜這天,一個青年見榜上沒有自己的名字,悲慟欲絕,回到家中便要服毒自盡,幸好親人及時發現將他救下。

正當青年悲傷之時,突然又得知自己被那家公司錄用了。原來,青年的麵試和筆試成績均名列前茅,隻是由於那家公司的一台計算機出現了錯誤,使他的總成績減少了30分,才導致落選。

青年大喜過望,但是正當他欣喜地準備正式上班之時,公司又傳來消息:他被公司除名了。原因很簡單,公司的老板認為:“如此小的挫折都經受不了,這樣的人肯定在公司裏幹不成什麼大事。”

人生之路並非一條坦途,我們時不時會撞上難以衝破的藩籬。麵對挫折,有一個基本原則可用,而且永遠適用:不輕易放棄。因為放棄很可能導致徹底的失敗,放棄會留下無盡的悔恨與遺憾。

在無數次的挫折麵前,如果我們能夠以坦然的心態麵對,不哀怨、不放棄,並將挫折化為前進的動力,或許就會逆轉“山重水複疑無路”的逆境,幾經奮鬥之後,就會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順境。

莎莉·拉菲爾是美國著名的電台廣播員、美國電台主持業的頂尖級大紅人。然而,或許誰也沒想到,在她3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曾經先後被辭退過18次,相信她的故事對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定的啟迪作用。

剛開始時,拉菲爾來到波多黎各,她多麼希望自己能有好運氣的陪伴。但是由於美國大部分無線電台認為女性廣播員無法吸引聽眾,所以,拉菲爾找了幾家電台居然沒有一家願意雇用她的。

後來,經過三番五次地努力,拉菲爾好不容易在紐約的一家電台謀求到一份差事,不久又被辭退了,辭退的理由是她跟不上時代。此後幾年,雖然拉菲爾一直不停地工作,但是她同時也在不停地被辭退,甚至有的電台指責她根本就不清楚主持是什麼。

但是,拉菲爾並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自暴自棄,而是總結了自己受挫的教訓之後,又向國家廣播公司電台推銷她的節目構想。電台雖然勉強答應了下來,但提出要她先在政治台主持節目。

由於對政治知之甚少,拉菲爾曾一度猶豫,但經過深思熟慮,她終於堅定了信心,決定去大膽地嚐試。適逢7月4日國慶節來臨,拉菲爾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和平易近人的作風,大談國慶節對她有何種意義,還請觀眾打電話暢談他們的感受。很多聽眾立刻對這個節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拉菲爾也因此一舉成名。

如今,拉菲爾已經成為自辦電視節目的主持人,並且曾兩度獲得重要的主持人獎項。在總結自己30多年職業生涯的經曆時,拉菲爾不無感慨地說:“我被人辭退18次,本來可能被這些挫折所嚇退,做不成我想做的事情。可結果正相反,我讓它們鞭策我勇往直前地向成功邁進!”

海明威曾說:“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正在經曆的挫折或許正孕育著未來的希望,過去的創傷或許正是我們應對生存危機的力量。

明白了這些,我們就會認識到,挫折與成功一樣對我們無比重要。所以,麵臨或遭遇挫折的時候,我們要始終如一地相信自己,千萬不能為此輕言放棄,也無須讓自己沉浸在悲傷之中,這才是下一步積極奮進的開始。

接下來,以微笑麵對挫折,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與挫折抗爭,讓它磨煉你的技巧、提高你的勇氣、考驗你的耐心、培養你的能力,相信你將會變得越來越優秀,進而與成功親密相擁。

隻要不服輸,失敗就不會是定局

人生下來不是為了被打敗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在被擊倒後永遠不認輸,跌倒了再爬起來,這才是能夠在不斷突破中實現自我的人生態度,也才能把荊棘小路鋪就成一條鮮花大道。

偉大和平庸之間常常隻有一步之遙,成功者和失敗者的人生曆程其實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成功者永不認輸,跌倒了爬起來,再跌倒了再爬起來;而失敗者一下子摔倒之後便放棄了,再也爬不起來。

殊不知,人生下來不是為了被打敗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跌倒並不可怕,隻要決心和毅力不倒,敢於從跌倒處站起來,鬥誌一次比一次更強大,那麼一切都有東山再起的可能。

作為開國皇帝,和李世民、朱元璋等人相比,劉邦在軍事上的才略著實相差甚遠。但劉邦從不認輸,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為漢民族的形成與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後世樹立了值得稱頌的典範。

劉邦曾數次敗於項羽,而且打敗仗後還很危險。有一次在敵兵追逼之下,劉邦差點兒丟了性命,還有一次是由於別人替死才幸免於難。鴻門宴上若非項羽大發婦人之仁,一縷陰魂早已飄落黃泉。

總之,在楚漢相爭的動蕩年代,劉邦留給人們的印象就是:一直在挨打、一直在逃跑,就連孩子老婆都顧不上,幾次淪為項羽的人質。在項羽巨大英雄身影的籠罩下,劉邦顯得是那樣的卑弱可憐。

然而,劉邦不認輸,他承受住了屢戰屢敗的打擊,反而激起了更大的鬥誌。正是因為此,在與強敵的殊死較量中,劉邦才成功地實現了自我超越,最終垓下一戰,將項羽置於四麵楚歌的困境,自刎讓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