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任何的質變都來自於量變的積累(2 / 3)

天啊!這是什麼訓練方法?負責人在心裏偷偷捏了一把汗。不過,很快他就改變了自己的態度,他不得不佩服起教練來。因為在新季度的比賽中,湖人隊大敗其他球隊,勇奪NBA總冠軍。

對於自己的“戰果”,教練總結說,因為12個球員每一天在5個技術環節中分別進步1%,所以一個球員進步5%,而全隊進步了60%。這些天來,他們每天堅持進步一點點,可想而知他們的進步有多大……

古人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進步就是在向前走,就是今天比昨天強,就是對現狀有所突破,就是用一種嶄新代替一種陳舊,而且是每天都如此。實際上,人生就是一個追求比昨天更卓越的過程。

一個人,如果每天都有進步,哪怕是1%的進步,不僅能彰顯自己積極進取的美德,而且能積累一種超凡的技巧與能力,遠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發展的機遇,獲得更多的資源和平台,從而進入卓越者的行列。

美姍身材瘦小、貌不驚人,而且隻有高中文化,在一家較有名氣的外資企業任文員,而且同時服務於兩位不同國籍、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老板——一位德國籍老板,一位英國籍老板,工作難度簡直不敢想象。

剛進公司那段日子是最難熬的。兩位老板隻把美姍當成一個隻會幹雜事的小職員,不停地分派些零七碎八的事情讓她做,從來沒有表揚過她。美姍自知自己學曆低、經驗少,她不斷地學習,以此尋找讓老板認識自己的機會。

除了把工作做得周到細致外,美姍把自己所能見到的各種文件全部都搶到自己的工作台上,隻要有空就去認真翻閱琢磨,學習公司的業務。由於不熟悉德語、英語,美姍就不厭其煩地去翻看她的那兩本“無聲老師”——德文字典、英文字典,她堅定地相信:“隻要每天記住10個單詞,一年下來我就會3600多個單詞了。”

就這樣,一年多後,美姍對公司的業務可以說了如指掌,而且外語水平也在與日俱進,這為她進入通暢的良性工作循環狀況做了堅實的準備,也讓兩位老板對她刮目相看,不久就提拔她做了秘書,負責公司的日常事務。

秘書工作需要協調各組的資源,幫助老板處理很多的問題,還有很多事情要學,這一切都是她之前沒有接觸過的。怎麼辦呢?於是,美姍又報考了職業培訓班。每個周末都去參加培訓,風雨不誤。

不過可喜的是,現在,美姍的德語、英語都達到了專業水平,還熟練掌握了計算機操作,她積極向上、不斷進步,不僅讓兩位老板承認了她,而且有時還願意聽從於她的“發號施令”。對於自己的成功秘訣,美姍給出的答案是:“沒有什麼,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

每天進步一點點,沒有不切實際的狂想,隻是在有可能眺望到的地方奔跑和追趕,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隻要努力,就可以達到目標。心裏踏實、步履穩健,迎接明天的成功就不會心虛。

所以,你若想成為卓越者的話,就要牢記“每天進步一點點”的理念,隨時隨地保持一種求知若渴、虛心若愚的學習心態,每天問問自己:“今天,我又學到了什麼?”“今天有沒有進步和提高?”“今天哪裏可以做得更好?”……

隻要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那麼一年就能進步365個一點點,持續這樣做,人生中任何一點點差距都有可能在幾年後相差十萬八千裏。每天進步一點點,是我們每天的目標,也是我們一輩子的事情。

沒有繭中的蟄伏,哪來羽化成蝶的美麗

沒有令人痛苦的蟄伏、沒有付出大量的汗水,即使有再好的條件也展現不出羽化成蝶的美麗。一個人隻有懂得抱頭藏尾、韜光養晦,在蟄伏中積聚能量、提升自我,一旦破繭時,才能展現出最美麗的羽翅。

一個非常喜歡生物的小男孩,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繭成蝶的。一次,他終於在草叢中發現了一隻蛹,便取回了家,飼養了起來,日日觀察。

幾天以後,蛹出現了一條裂痕,裏麵的蝴蝶開始掙紮,想抓破蛹殼飛出去。艱辛的過程達數小時之久,蝴蝶仍辛苦地執拗於蛹殼裏,那對翅膀怎麼也無法破繭而出。

小男孩不忍心看著蝴蝶如此痛苦,便找來了剪刀,將蛹殼剪開,幫助裏麵的小蝴蝶破繭而出。但讓小男孩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那隻小蝴蝶從蛹殼裏毫不費力地出來後,因為沒有經過破繭而出的鍛煉,翅膀的力量太薄弱,以致根本飛不起來。不久,便痛苦地死去了。

破繭成蝶的過程原本就非常痛苦,然而同時,隻有經曆了這一艱辛的過程,才能換來日後的翩翩起舞。的確,沒有令人痛苦的蟄伏、沒有付出大量的汗水,即使有再好的條件也展現不出羽化成蝶的美麗。

有時,蟄伏是一種蓄勢待發的等待。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遇到各種不同的逆境,懂得抱頭藏尾蟄伏的人,並非逃避風險和困局,而是韜光養晦、審時度勢,待到有朝一日亮劍時,便能一劍封喉,取得成功。

《麥田裏的守望者》裏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誌卻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李安用他那特有的執著堅韌、韜光養晦,給予了“成熟”最完美的詮釋。

因此,平時的步伐不要總是很急促,尤其是處於逆境的時候,抽出一段時間來像蛹一樣在繭中蟄伏,積聚能量、提升自我,如此一旦破繭,必將展現出最美麗的羽翅,接下來的路途可以最大限度地順暢。

一生做好一件事,把平凡做成偉大

不夠專心,東一鍬,西一鍬,淺嚐輒止,再鬆軟的土地也鑿不到水源,不如趕緊沉下心,堅持不懈地鑿一口井吧。要知道,專注地做一件事情,不斷地深入與積累,你就有可能把平凡做成偉大。

給你一把神奇的鑰匙,這把“神奇之鑰”會構成一股無法抗拒的力量,它將打開你的心房,讓你進入自己所有潛在能力的寶庫,它將打開通往財富之門,打開通往榮譽之門,將使悲哀變成快樂,使失敗者變為勝利者。

這把“神奇之鑰”是什麼呢?就是“專心”。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時間有限,在有生之年,能找準自己要做的事情已經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能抗拒潮流的衝擊,專心地將自己的事情做下去,哪怕一生隻做好一件事。

對事情專心,一生隻做好一件事,並非不求上進,也非懶惰。它是一種鍥而不舍、全神貫注的追求,不但要有魄力,而且要有定力,能夠擺脫其他外物的誘惑,不為一切名利權位等而中途改道。

以下是一個令人深思的漫畫。

一個人在鑿井,鑿一處,還很清淺,沒有見水就換一處;又鑿了很淺,還沒有見水,就再換一處……他一連鑿了好幾處,都沒有見水。另一個人在一處鑿井,一直鑿下去,終於見到了水。

不夠專心,東一鍬,西一鍬,淺嚐輒止,再鬆軟的土地也鑿不到水源,不如趕緊沉下心,堅持不懈地鑿一口井吧。這正如羅曼·羅蘭所言:“與其花許多時間和精力去鑿許多淺井,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去鑿一口深井。”

就像鑿井一樣,我們不必要求自己“百事通”,隻要專心於某一個方麵,並努力朝著自己的方向走下去,保證在某一個方麵有較深的造詣,這樣就能夠優秀出色,就能夠出類拔萃,就能夠有所作為。

還記得“水滴石穿”的故事嗎?水本來是世間至柔之物,但是當水專注的時候,一滴一滴打在石頭上,再堅硬的石頭也會被砸出坑洞來。專注地做一件事情,你就有可能把平凡做成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