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 人 篇 第1章正直如山(1 / 3)

為 人 篇 第1章正直如山

——人品以正直為本,這是為人的基礎

正直如同高山,笑傲風雲,是人類的脊梁,也是為人處世的根本。如果一個人能做到正直為人,那麼他就有如神助,他的能力會得到超常發揮,並且別人也會心甘情願地主動幫助他。

小勝憑智,大勝靠德

俗話說:“小勝憑智,大勝靠德。”說的就是:如果你隻想獲得小勝利、賺小錢的話,是可以憑借自己的高智商、小聰明達到目的的,但要創出一番大事業、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的話,良好的品德是必不可少的。品德不僅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還是一種隱形的競爭力。在如今的職場上,就算你有很強的能力,但若缺少良好的品德,仍然會處處碰壁。

不久前,在某雜誌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青年在28歲的時候成為了當今頗具知名度企業家,被邀請成為了一檔名為《財富人生》的電視節目的嘉賓,當節目接近尾聲的時候,按照慣例,主持人提出了最後一個問題:“你認為事業成功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

他沉思片刻之後,沒有直接回答主持人的問題,隻是平靜地講了一個故事:10年前,有個小夥子剛高中畢業就去了英國,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漸漸地,他發現當地的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不設檢票口,也沒有檢票員,甚至連隨機性抽查都沒有。憑著自己的聰明勁兒,他精確地估算了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約為萬分之三,他為自己的這個發現而沾沾自喜,從此之後,他便經常逃票,為此他還找到了一個安慰自己的理由:自己是一個窮學生,能省一點兒是一點兒。

4年過去了,他看著自己手裏的名牌大學的畢業證書,對自己充滿了自信。他開始頻頻地進入倫敦一些跨國公司的大門,躊躇滿誌地推銷自己。然而,結局卻是他始料未及的……

這些公司都是先對他熱情有加,並且在麵試的時候屢次暗示他將會被選中。然而數日之後,接到的電話卻是婉言相拒。對此,他感到莫名其妙。為了找到自己被拒絕的原因,他寫了一封措辭懇切的電子郵件,發送給其中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懇請他告知不予錄用的理由。當天晚上,他就收到了對方的回複,當中這樣寫道“張先生,我們非常賞識您的才華,但當我們調閱了您的信用記錄後,發現您有乘車逃票的記載,我們認為此事至少證明了兩點:第一,您不尊重規則;第二,您不值得信任。鑒於以上原因,本公司不敢冒昧地錄用您,請見諒。”

直到此時,他才如夢初醒、懊悔不已。然而,真正讓他產生一語驚心之感的是回信中最後摘錄的一句話:品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品德的空白!第二天,他就起程回國了。

故事講完了,場麵一片沉寂。主持人困惑地問:“這能說明你的成功之道嗎?”

“能!因為故事中的年輕人就是曾經的我。”他坦誠而高聲地說,“一個人要想成功,不僅僅要靠智慧,還要靠品德。”

現場頓時掌聲如潮。

一個人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可能在某方麵做成了某件事,但由於他們在道德質量這一環上分值太低,他們跌倒的次數會更多,他們的人生道路也會更加曲折,故事中有著3次乘車逃票記載的青年就說明了這一點。

大德之人必有大譽,此種榮譽並非去刻意追求,隻是對於具有大德的人來說,大眾的苦樂就是他的苦樂,大眾的利益就是他的利益。他們不求聲名而自有聲名,不求榮譽而自有榮譽。

美國哈佛大學行為學家皮魯克斯在《做人之本》一書中曾說:“做人不是一個定下幾條要求的問題,而是要從自己的根本開始,把自己變成一個以德為本的人,否則你就決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更談不上成功的人生,反而會讓你的人生早晚塌方的。”

1986年,香港領帶大王、金利來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先生在內地讚助了一場“憲梓杯”足球比賽。當時,一名叫做羅活活的雜誌社記者參與了這次活動,並負責夜宵安排和紀念品發放工作。

球賽結束後,羅活活把剩餘的600元錢和6條領帶交還給了組委會。對羅活活來說,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曾憲梓卻從中看到了她的高尚品德。曾憲梓通過幾天對羅活活的觀察,發現羅活活有著過人的組織能力和幹練的工作作風。由於當時的“金利來”打入中國內地出師不利,急需本土經營人才,於是曾憲梓向羅活活發出了加盟“金利來”的邀請。

1987年,羅活活正式進入金利來(中國)服飾皮具有限公司,出任總經理。後來的事實證明,曾憲梓慧眼識人才,羅活活在短短的兩年內就讓金利來(中國)服飾皮具有限公司扭虧為盈,到1995年,其銷售額突破了10億元。

在連年翻番的銷售額的背後,是羅活活大膽的拚搏精神和獨特的經營理念。1995年,國家統計局及中國技術評價中心授予羅活活“中國經營管理大師”稱號。1997年10月,羅活活被曾憲梓任命為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羅活活起初是雜誌社的一名普通記者,因為為人坦誠,使她進入了人生的另一個更廣闊的舞台——商界。這跟她的聰明才智有著很大的關係,但真正給予她機會的卻是她優良的品德。觀察那些偉人就會發現,或許他們成功的過程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有著優良的品德。而那些長於研究“技巧”、善於鑽營之人,也許能小有成績,但決不會走得太遠。

作為一名職場人士,如果你認為有了超強的能力就能獲得成功而忽視了品德的修煉,那麼你很可能就會因為品德而使你的人生“四麵楚歌”。記住,這個世界到處都是有才華卻窮困潦倒的人,要想獲得成功,不僅要有能力,還要有品德。任何時候,品德都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有時品德比能力更重要。

守住道德的底線: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對於錢,任何人都喜歡,因為錢不僅僅是一種貨幣,而且還是一種身份的象征。錢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獲取它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人因為急需錢財而不擇手段,專幹損人利己的事,以此來牟取利益;有的人可能認為這是一種迅速致富的方法,事實上,這是一種極其狹隘、沒有眼光的致富意識,有這樣思想的人永遠也無法成為真正的富人。

孔子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裏所說的“道”,就是指取財必須要合乎規則,通過正規的渠道。在職場中或者生活中,有的人總是容易忘記自己的角色,忘記自己必須要為公司爭取利益,這樣的人遲早會因此而身敗名裂。

小王是一位業務能力很強的青年員工,一年來,他為公司簽訂了大量的合同訂單,而且有著眾多的客戶,業績在公司裏數一數二,這麼優秀的員工,可是轉眼間就被公司炒了魷魚。為什麼呢?因為他的品德相當低劣,每做一單,他都要拿“回扣”、“撈外款”,而且比較“狠”,好幾次讓對方開發票時都多開4位數字的款項據為己有。

失去工作的小王,雖然後來很快地就找到了新的工作,並且再沒有做出拿回扣的行為,但是一段時間後,在新老板對小王的過去有所了解的情況下,小王最後還是被開除了。

小王在短短的時間裏連續被兩位老板炒了魷魚,究其原因,這不是他能力上的問題,而是他品德上的問題。一個人的品德低劣到了這個程度,相信沒有一個老板敢輕易任用他。即使有人看重了小王的能力,給了他一份工作,他也不會得到重用。

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錄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單位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衝突時,有些人往往眼裏隻盯著個人的利益,不能堅持原則,被動或主動地做出了一些違反道德和法律的行為,案例中的小王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從古至今,道德一直是人類的行為準則,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更得以發揚光大,並成為成就大事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

嚴長壽於23歲時進入美國運通公司工作。他從一名幫別人做那種純粹跑腿、服務等最簡單的事情做起,在短短的5年的時間,他便坐上了美國運通在中國台灣地區的總經理的位置。

在這5年的時間裏,嚴長壽在一件件事情、一項項工作和一個個職位上表現卓越。他在《總裁獅子心》一書中敘述了自己成長的故事。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也受到各種各樣的誘惑,但他從來沒有偏離方向和正途。

運通公司在成立旅遊部門的時候,需要采購一些辦公用品,當時還是普通員工的嚴長壽負責了這項工作。有個朋友告訴他,有的經銷商會從香港地區進口二手貨,稍作整理和修複之後就賣給中國台灣的公司,所以驗收的時候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後來,經過報價、比價之後,他打算跟一家貿易商訂貨,很快他們便談妥了價格,簽好了合約。就在簽好合約後的第二天,那個貿易商就跑來請嚴長壽吃飯,走的時候還給了他一個信封,嚴長壽打開一看,裏麵大約有10000塊錢,這相當於他5個月的薪水。

嚴長壽沒有多想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總經理。總經理認為既然合約都已經簽了,賬也已經結了,東西還是要買。一個月過後,公司訂的貨送來了,嚴長壽查看了一下,發現兩個箱子是原封不動的,兩個是已經拆封過的,另外一台打印機更是什麼包裝也沒有,是直接運到公司的。嚴長壽進一步檢查之後發現3台打字機有使用過的痕跡,於是要求對方更換,但對方保證說這些都是新貨,並辯解說箱子是海關拆驗的,但嚴長壽還是堅持讓對方把貨運回去。

結果3天後,總經理就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電話那頭說:“貴公司有一位姓嚴的年輕人索取回扣,還故意找茬,刁難廠商。”

你拿了對方的回扣,對方自然不會塞好東西給你,而你如果有拒收的膽量,旁人就可以很專業地判斷這件事情的真實情況。結果,總經理聽了哈哈大笑,回答說:“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10000元在我這裏,如果你現在不拿回去的話,我就會把這些錢轉做員工的福利基金!”

想想看,如果當初嚴長壽收下了這10000元的回扣,他在美國運通就不會有進一步的發展,也不可能在短短的5年時間裏坐上了美國運通在中國台灣地區的總經理的寶座。美國運通公司裏比嚴長壽有才能的人多得是,為什麼這些人得不到晉升?那麼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道德品德上,他們比嚴長壽遜色了許多,這就是為什麼成功者總是那麼少的原因之一。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損害企業的利益,這樣的人,沒有一個老板願意要。

生活中,即使外界賦予你這樣不道德的行為,你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為了個人小利而讓自己的品德受損。記住,品德也是一種競爭力,雖然在短時間裏,你的老板看不見,但是時間一長,老板必會被你優良的品德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