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 人 篇 第2章真誠厚道
——厚道不是老實的代名詞,是做人的準則
一個真誠厚道的人,不論他有多少缺點,同他接觸時,都能讓你的心情感到清爽。這樣的人,一定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在人生中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厚道是人生的品格中最閃亮的明珠
在《論語·學而》中,子禽問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這段對話的意思是:子禽問子貢說:“我們的老師每到一個國家,都能知曉那個國家的國情政事。這是他自己去問的,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這是由於他老人家的溫和、善良、恭敬、節製、謙讓的高尚表現,使各國國君主動拿國政向他請教。他老人家得到的方法,大概與別人求得的方法不一樣吧?”
子貢評價孔子的這5個字:“溫、良、恭、儉、讓”,不僅是對孔子的讚譽,也是對道德品質的推崇。溫、良、恭、儉、讓作為一種內心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既是做人之德,又是做事之器。說得更簡單一點,就是做人要厚道。
在生活中,我們常見到這樣一種人,他們態度蠻橫、行為霸道,恨不得將所有的好東西都據為己有,但結果他們卻處處受到別人的排斥,得到的東西也很少,而擁有溫、良、恭、儉、讓這5種美好品德的人,雖然他並未有意地去索取,但上天並不負於他,那些理應屬於他的以及他所應得的東西,都會盡其所用、觸手可及。
戰國時期,趙國有一位叫做藺相如的文官因為在澠池會上立了功,維護了趙國的尊嚴,成功地將國寶和氏璧帶回了趙國而官居相國之位,成為朝中的重臣。
廉頗是趙國的大將,屢次攻城略地、威名遠播。他在戰場上是常勝將軍,守必固,攻必取,幾乎百戰百勝、威震列國。強大的秦國就是因為廉頗的存在,所以很長時間都沒有對趙國采取軍事行動。
廉頗的功勳都是在戰火中打出來的,在他看來,藺相如隻不過就是耍耍嘴皮子,可官職卻位於自己之上,於是廉頗心懷不滿,公然揚言有機會要當眾羞辱藺相如。藺相如知道此事以後不以為然,他並不想與廉頗爭高低,而是采取了退讓的態度。藺相如為了在上朝時不使廉頗覺得位列自己之下,總是稱病不去,即使出門的時候,藺相如在乘車時遠遠望見廉頗迎麵而來,索性引車躲避,讓廉頗的車先過。
藺相如再三的退讓使自己的門客都看不過去了,門客一齊勸他說:“我們因為仰慕您的品德,才來侍奉您。現在您與廉頗職位相同,他對您惡言相加,您卻一味地躲避,這實在有悖於您相國的身份,就連我們這些門客都感到恥辱!我們實在沒有才能,請允許我們告辭吧!”
藺相如很理解大家的心情,他竭力挽留他們說:“我並不是畏懼廉頗,秦王如此凶殘狠毒,我都敢當庭嗬斥、羞辱他的群臣,我還會怕廉頗嗎?我所擔心的是,強秦之所以不敢出兵趙國,就是因為我和廉頗同在朝中為官,他懼怕我們這文武二人啊。如果我們相鬥,必有一人受傷,我之所以回避他,完全是考慮趙國的安危啊!”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裏,他如夢方醒,原來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一直不與自己計較,於是廉頗深感慚愧。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廉頗赤裸著上身、背著荊條來到藺相如的府上請罪。從此,兩人結為刎頸之交,生死與共。
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負荊請罪”的故事。千百年來,人們欽佩藺相如的智慧和忍讓,也尊重廉頗的知錯能改、坦率真誠,而支撐這兩個人行為的正是一種寬廣坦蕩的胸懷。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藺相如那樣在對方節節挑釁的時候始終讓步,隻因為他心中裝的是國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生活;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廉頗那樣聽到藺相如的話便立刻盡釋前嫌,負荊請罪,隻因他心中有對高尚的尊重、對自己人格的高標準要求。
有人說:美德當不了飯吃,做人不應該厚道,在這個一切講究實際的社會裏,你跟別人談道德、談人品,反而會讓自己吃虧,這其實是一種短視之見。真正有眼光、想成就大事的人,無論是發自內心還是刻意表現,都會把溫和、善良、溫良等美德作為自己的處世工具,用以彌補自己專業技能上的不足。
拿破侖·希爾是美國著名的成功學大師,他寫了著名的《思考致富》和《成功法則》。這兩本書對很多人的財富成功起到了很大的思想啟蒙和行動推動作用。
拿破侖·希爾早期是一位煤礦工人,他不僅工作認真負責,還養成了一個致富的習慣,那就是提供額外的超值服務。他每天總是提前上班,為8小時的工作提前做好各種準備。由於他的額外付出,很快就被提升為小組長,後來又被提升為煤礦經理。
他離開煤礦後,做過推銷員、報社的文員、雜誌社的記者等多種工作,但無論是哪一份工作,他都能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得到加薪,而職務也很快提升,他有好幾次被提升為經理的經曆。
他的秘密隻有一個,那就是肯於付出。他領取8小時的工資,往往會工作9小時或10小時。他領取100美元的報酬,往往付出200美元或300美元價值的服務。由於他肯於多付出,不但學到了很多東西,還彰顯了自己高尚的人品,使他像金子一樣閃閃發亮,無論走到哪個公司都能很快出人頭地。
拿破侖·希爾起初隻是一個普通人,但他每次都能成功。不論做什麼事,不論在哪個公司工作,他都堅持這一點,那就是:額外付出。額外付出讓他的能力在很短的時間裏得到大大的提升。無論在哪個單位工作,這樣的人都能很快地得到上司或老板的賞識與重用。
因此,厚道做人不吃虧,而且還能帶來很多好處。當然,厚道並不是讓你在任何時候都一味付出、對任何人都深信不疑。畢竟在這個社會上,還有一些品德不良的人,如果你對待他們也老實厚道、深信不疑,那麼就很容易受到欺騙。
總之,德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即使沒有過人的才華和嫻熟的技能,也同樣能夠使自己成就不凡的人生。因此,即使你從來沒有了解過品德的重要,但隻要你能從現在開始培養自己的品德、提升自己的修養,一樣可以在這個競爭激勵的社會開辟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真誠是你獲取成功的通行證
日本著名的佛學大師池田大作說:“一個誠實的人,不論他有多少缺點,同他接觸時,心神就會感到清爽。這樣的人,一定能找到幸福,在事業上有所成就,這是因為你以誠待人,別人也會對你以誠相待。”
當你走進一家新的公司的時候,一切都是陌生的,在這裏,你沒有資曆、沒有地位,你要想盡快在這裏站穩腳跟,就不妨徹頭徹尾地坦露真誠。真誠是人與人之間拉近彼此距離的通行證,它在我們自己的手裏,隻要署上“真誠”二字,你的能力就會大大增加,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戰國策》裏有這麼一個故事。
有一天早晨,鄒忌起來穿上衣服,照了照鏡子,看著身高一米八、形體外貌都光豔美麗的自己,於是向妻子問道:“我和城北的徐公比,哪一個更美?”
妻子對他說:“當然是丈夫你呀,徐公怎麼能跟你比?”鄒忌聽了讚美的話之後心裏美滋滋的,但仍然有點兒不敢相信,因為徐公是公認的美男子。
於是鄒忌問妾說:“我和徐公比,哪一個更美?”妾聽後愣了一下,低聲細語地說:“徐公哪能和你比呀?”第二天,鄒忌家中來了客人,他問了客人同一個問題,得到的是同一個答案。
隔了一天,徐公來拜訪,鄒忌仔細端詳,發現他的俊逸實在是自己不能比的,鄒忌終於明白:妻說他美是偏袒他,妾說他美是怕他嫌棄她,客人說他美,是因為有求於他,於是,他把這件事告訴了齊威王,讓他能從中得到啟示,頒詔納諫。
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它說明若不真誠對人就等於欺人、愚人;若輕信他人的不實之詞,就會耽誤大事,造成不良的結果。
可見,人們把真誠看得很重,有的人還把它當成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金鑰匙。真誠能讓對方感覺到安全,並且對有所要做的事有明顯的預見性,這種安全感會讓別人接納,彼此產生信任,這是你贏得成功的保證。
弗萊明是蘇格蘭一個窮苦得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的農民,可他卻有一個了不起的兒子,這一切都是靠他的真誠贏得的。有一天,弗萊明在田地裏辛苦地耕種,忽然從遠處傳來一聲呼救聲。
弗萊明連忙把鋤頭放下跑到出事地點,發現有一個小孩在深水溝中不斷地掙紮,弗萊明跳下去把他救了上來。第二天,一輛豪華的馬車出現在了弗萊明家門口,從馬車走下來一位氣質高雅的紳士。
紳士對弗萊明說:“謝謝你救了我的孩子。”紳士說完,問了弗萊明需要什麼報酬,弗萊明真誠地說:“我不是因為報酬而救你的孩子的。”
正在二人說話之際,一個小孩來到弗萊明的身邊,紳士問道:“他是您的兒子嗎?”弗萊明不無自豪地回答說:“他是我兒子。”
紳士說:“這樣吧,我帶走您的孩子,讓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這個孩子像他父親一樣真誠,那他將來一定會成為令您自豪的人。”
弗萊明看著紳士一臉誠懇的樣子,答應了。數年後,弗萊明的兒子從聖瑪利亞醫學院畢業,後來,他發明了抗菌藥物青黴素,一舉成為天下聞名的弗萊明·亞曆山大爵士,並在1944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有一年,紳士的兒子得了肺炎,是青黴素把他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那位高雅的紳士是“二戰”前英國上議院議員老丘吉爾,紳士的兒子就是“二戰”時期英國著名的首相丘吉爾。
弗萊明因為付出了真誠而使自己的兒子得到了成才的機會,並使之成為20世紀人類醫學史上最傑出的人物之一;紳士因為真誠而挽救了自己兒子的生命,並使之成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家之一。可見,真誠不是智慧,但是它能散發出比智慧更強大的力量。有許多憑智慧都無法得到的東西,憑真誠就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