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 人 篇 第3章善良如水
——心地以善良為貴,用愛心喚醒人性的光輝
善良如同流水,滋養生命、灌溉心靈,它讓我們用愛的力量喚醒人性的光輝,讓整個世界都灑滿溫馨的陽光。
善良與成功同行
法國作家雨果說得好:“善良是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於偉大的人。”善良的人,即使穿著襤褸的衣裳,也會讓人感受到他們的美麗;即使弱小和纖細,也會讓人感到無比高大。
古人常講“求善而得善,寧願填溝壑”,意為能夠擁有一顆善心,寧可赴湯蹈火也萬死不辭。甚至可以說,善良是這個世界最感人的力量,它可以驅散我們內心的黑暗,使我們充滿力量與勇氣;可以使我們贏得尊重、贏得支持,幫助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
有3個陌生的老人行走累了,便坐在一戶人家的門口休息。女主人見了,趕緊上前同他們打招呼:“外麵很冷,快進屋吃些東西,暖和一下吧!”
“男主人不在家嗎?”老人們問道。
“他出去了,不礙事,你們先進來吧!”女人說道。
“男主人不在,我們進去不方便,還是等他回來吧!”3位老人說。不一會兒,丈夫就回到了家裏,女人把這件事告訴了他。丈夫說:“快去告訴他們,我回來了,請他們進來!”
女人再次出去請3位老人進屋,可他們依然不肯進來。
一位老人說:“我們3個人不能一塊進屋。”女人好奇地問道:“為什麼呢?”那位老人指著另外兩個同伴說:“我代表財富,他代表著成功。”然後又指著另一個老人說,“他代表著愛。我們中隻能有一個到你們家去,你和家人商量下,需要哪一個。”
無奈之下,女人隻好又回屋請示丈夫,丈夫聽後十分高興,連忙說:“我們家又不富裕,當然要請財富老人進來啊。”妻子則說:“你現在事業不順,為什麼不請成功老人進來呢?”這時,在一邊沉默的兒子插話道:“為什麼不請代表著愛的老人進來呢?那樣我們的家就會充滿愛。”丈夫想了想,便對妻子說:“那就聽兒子的吧。”
可是,當女人出門把代表著愛的老人請進來的時候,她發現,另外兩個老人也跟著進來了,便驚喜地問道:“你們怎麼也跟著進來了?”
老人們笑著回道:“有愛的地方,就有財富和成功!”
愛是善良的最大體現,而善良是一種美德,美德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決定了哪裏有善良和愛,哪裏就有成功和財富。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稱,善良的人不管走到哪裏都會受到歡迎,它可以使盲人“看到”,使聾子“聽到”。心存善良之人,他們的心是滾燙的,情是火熱的,可以驅趕寒冷、橫掃陰霾。善意產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觸,往往能使你的智慧得到開啟,情操變得高尚,靈魂變得純潔,胸懷變得寬闊。與善良之人相處,不必設防,而應心底坦然。
由此可見,善良的人會得到別人真誠的對待,而且他們的善行必會衍生出另一個善行,善行終將會招來善報,這是這個世上最強勁的連鎖反應之一。
你要想在這個世界不斷地獲得成功,不能缺少善良。一個人可以沒有讓別人驚羨的姿態,也可以忍受窮困潦倒的日子,但離開了善良,就注定人生之船擱淺。
一個人的善心到底該如何體現?在什麼時候最能夠體現呢?答案是:在生活中的細節裏。發現這個人是否有善心,隻要看他如何生活就知道了。現在很多人認為要想成功就必須不擇手段,其實這種看法是極其錯誤的。因為失去了善良,你或許會得到一些物質上的幫助,但你永遠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功者。更重要的是,善心是人的本性,一旦失去或者扭曲,那麼人自然就會改變。
一位美術大師要選一個年輕人做他丹青事業的關門弟子。前來參試的人很多,經過幾輪嚴格的淘汰賽後,隻剩下兩個年輕的畫家:一個剛從美院畢業,他的作品已經多次參加各種畫展,並且獲得不少獎項,實力確實不俗;另一個年輕人來自偏遠的農村,他從小就酷愛美術,畫出了不少的上乘之作,他自學成才,備受畫壇同行的稱道。
大師說:“你們兩個都是很不錯的畫家,各有千秋、難分伯仲。看來我隻好再測試一下你們各自的美術天賦了。”大師出的題目是讓他們倆分別為對方畫一張白描畫像。
兩人聽了,立刻支好畫板,迅速觀察對方畫起來。
農村來的這個年輕畫家覺得畫人一定要把對方最美的地方畫出來,所以,他畫的時候就不停地觀察著對方美的地方。而從美院剛畢業的這位年輕畫家就不同了,他想,對方是我的競爭對手,把他畫得太美,無疑將對自己不利,不如把他畫得醜陋一些,這樣對於向來喜歡潔淨、純美的大師來說,自己也就多了一分勝算。於是,他畫的時候刻意地把對方的皮膚渲染得粗糙,著意渲染對方臉上那個不太明顯的痦子。
他們畫好之後,美術大師仔細端詳著兩個人畫好的畫。其實,單純從畫的質量上來看,這兩幅畫都是難得的上乘之作,但從畫畫的天賦來說,美術大師選了那個來自農村的畫家。
那個從美院畢業的年輕畫家很不解,問大師為什麼這麼快就作出了選擇,大師歎了一口氣,說:“從事美術創作需要一種天賦,那就是從平凡中發現美、渲染美,不管是你的敵人還是你的競爭對手,你都要盡量地把他最美的地方表達出來,不能因為其他的因素而掩蓋對方的美。畫出你對手的美、畫出你敵人的美,這才是一個傑出的畫家所必需的天賦和胸懷,這樣的畫家才有前途,才具有成為畫壇大師的天賦。心靈的善良往往是一個人獲取人生成功的最大天賦。”
年輕人聽了這番話,然後又看了看那個農村畫家的畫,一下子便明白了,慚愧地背起自己的畫板,低著頭走了。
生活中,每一天都有新的難題,麵對這些難題的時候,心中一定要帶有善念。有善念才會有一個好心態來麵對,才能不斷地解決問題。就如上麵故事中那個美學大師說的那樣:“心靈的善良往往是一個人獲取人生成功的最大天賦。”
是的,不管是你的對手還是朋友,也不管他對你有什麼潛在的敵意,隻要你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即使對方再平凡,你也能發現他的美,那麼你就可以不斷地從別人的美麗之處學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讓你變得更加優秀。觀察那些成功者之後不難發現,這些人都具有善良的這種質量。甚至可以說,一個人一旦有了善良的這種質量,那麼他就擁有了一種使生命博大的氣度,擁有了一種成為偉人的天賦,接著成功也會隨之而來。
播送善良,才能收獲希望
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不管走到哪裏總會受到別人的歡迎,即使他們不小心說了一些傷人的話,但由於他們的善良,朋友們也不會放在心上,因為朋友們知道,一個善良的人是不會故意中傷他人的。
相反,一個不善良的人,一旦與別人發生衝突,很可能會發生一場“戰爭”。因為不善良的人在人們的想法裏,總覺得他不懷好意。由此可見,善良的人的氣場是多麼龐大,在這種氣場的作用下,即使當你的人生處於四麵楚歌的時候,或許別人也會因為你的善良給你帶來一份希望。下麵這個故事就是最好的證明。
秦晉兩國開戰,晉軍擊敗了秦軍,並且秦繆公被晉國的軍隊包圍了。就在這個危急關頭,忽然從晉軍的後方來了一群人,瘋子一樣地對晉軍展開了攻擊,這群人很快就讓秦軍有了一個突破口。當秦繆公回到自己的陣地,在驚魂未定之時仔細打量救他出來的恩人,終於失聲說道:“原來是你們!”
原來,有一次秦繆公外出,發現自己的好馬丟了,急忙派人去找,後來找的人回來說,那匹馬已經被一群野人殺掉吃了。聽到這個消息後,秦繆公的手下非常氣憤,以為秦繆公會責罰他們,可是秦繆公卻說:“算了,他們也不容易,我們走吧。”忽然間他又想起了什麼,回頭說,“我聽說吃馬肉不喝酒容易生病,把咱們帶的酒也一並送給他們好了。”
事情已經過去好久了,秦繆公早都將這麼一件小事忘到九霄雲外了,沒想到在自己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是這些人救了自己的性命。
秦繆公用一匹馬換來了自己的性命,這正是他播送善心的結果。對於別人的傷害,不要總是計較,對於遇到那些身處困境的人,一定要伸出援手。有些事在你看來也許隻是一個小小的舉動,對他人來講卻可能非常受益。再回到上麵的這個故事中來,秦繆公隻是丟失了一匹馬,這對他來說並不算什麼,但對於野人來說,自己吃了秦穆公的馬,秦穆公不但沒有怪罪,反而賜酒,當然值得以死來報答。
播送善心也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蝴蝶效應:一件表麵看來毫無關聯、非常細小的事情有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對一個人做一件很小的好事,盡管當時你沒有存有回報的想法,但是受到你幫助的人畢竟會記在心裏,他會替你去宣傳,也許他周圍的親友和親友的親友都會知道這件事,不斷累積起來就會很大。或許有一天,你正好有事情需要請他們當中的某一個幫忙,有念及此,別人也會欣然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