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正在做一些沒必要做的瑣事?或為一些你管不著的事情而焦慮呢?那些不願做卻又不得不做的工作已經夠讓我們傷神的了,何必再為了瑣碎的事情而浪費短暫的人生?在瑣碎的小事上隻要少花費一半的精力,你就可能擁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來享受人生。
雖然為瑣碎的事情耗費時間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但有時我們卻無法完全擺脫。一些看似瑣碎的事情,一旦聚集在一起,也能發揮很強的破壞力。
營銷權威邁可·拉賓提出的“破碎的玻璃窗法則”,就是把詹姆斯·威爾遜和喬治·凱林發表的“破碎的玻璃窗理論”應用到企業實際經營上。
簡單來說,“破碎的玻璃窗理論”是指如果某棟建築物的玻璃窗破了一個洞卻不做處理的話,引來小偷就隻是時間早晚的事情。因為破碎的玻璃窗在向小偷傳達著這樣一個信息:“快來偷吧!這棟房子沒人管理。”這個理論告訴我們:想要防止犯罪,就要提前消除引來犯罪的條件。
“破碎的玻璃窗理論”曾在紐約展現了它的價值。紐約前市長魯道夫·朱利安尼為了將曼哈頓打造成“家庭式都市”樣板,宣布要與在地鐵裏亂塗亂畫、逃票的人,以及進行性交易的人等所謂的“輕罪犯”進行鬥爭。有一些人嘲笑說:“朱利安尼是因為沒有自信讓重罪犯伏法,所以才拿輕罪犯來開刀。”可是朱利安尼這樣認為:“如果連闖紅燈的人都攔不下來,更不可能阻擋強盜。”結果,管製輕罪犯的效果超乎預期的好,以前紐約每年高達2200件的殺人刑事案件也銳減到1000件左右。
邁可·拉賓主張的“破碎的玻璃窗法則”對企業經營也卓有有效。例如,快餐店的洗手間裏衛生紙用完了卻沒有補上,那麼顧客可能會聯想到“這家快餐店的廁所不重視衛生清潔”,衍生出“這家快餐店的東西吃了會拉肚子的念頭。”“玻璃窗破碎”的瞬間,顧客就會轉身離去,不做及時補救的話公司也將走下坡路。沒有整理的櫃台、亂七八糟的商品、冷人冷麵的職員、機器人似的顧客服務……這些都是使企業暴露於危機下的“破碎玻璃窗”。
玻璃碎片很小,卻有致命的殺傷力。我們常看到因為疏忽細節而耽誤大事情的人,還有很多人因為不守時或穿著打扮不得體,給別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好,而受到不公平的對待。食物裏的一根頭發、高級西裝上的小斑點、報紙或雜誌裏的錯別字……雖然都是細節,但卻能留下致命汙點。隻要一塊玻璃破碎了,整片玻璃都會破碎。
相反地,熱心協助乘客找回失物的公交車司機、努力維修故障商品的家電維修師、為別人的客人端茶水的同事……這些人都會讓我們對他們心生好感。
仔細盤點,大部分的重大事件還真的都是由種種瑣碎的小事發展起來的。小小的判斷失誤也可能在日後演變成嚴重的問題,一個不起眼的決定扭轉人生軌道的情況也很常見。有時候你認為無所謂的事情,很可能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
我們的信念,是由許多細小的堅持積累而成;我們的人生,是由許多細小的經驗集合起來的。因此,世界是由許多的碎片集合在一起,就構成了社會,進而創造曆史。
對瑣事的態度決定你的人生。
在我們周圍,有很多看似細微但卻非常致命的事。當然,也有看起來非常嚴重實際上卻微不足道的事。關鍵是我們要學會判斷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無關緊要的。
自己的事情,輕重很容易判斷,但要判斷別人的事情就不那麼容易了。每個人看待自己的事與他人的事時,觀點會有不同。差異在哪呢?在於人們對事情的理解程度不同。人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來龍去脈了解很清楚,所以無論如何會說服自己。但對於別人所做的事情就隻看結果、不去了解過程,即使了解了也會根據結果來判斷。
判斷事情瑣碎與否,並不容易,我們不執著於瑣碎的小事,但也不能認為所有事情都是瑣碎的而不重視,這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蝴蝶效應:如果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而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這意味著細小的變化,有可能會帶來可怕的影響。
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差異其實很小,如果說成功需要嚐試1000次的話,那麼失敗者是在嚐試了999次後放棄了,而成功者不過是比他多挑戰了那最後一次而已。當有些人選擇放棄時,另外一些人卻選擇再努力一次,也就是那最後一次的努力,決定他們的成敗。
如果我們連瑣事都處理不好,人生是很難成功的。成敗的關鍵就在於我們怎麼看待每一件瑣事。隻想幹大事而忽略瑣事的人失敗了,而連細小的機會也會好好把握住的人成功了。
當你覺得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再試一次吧!也許就是那一次的嚐試,將改變你的人生。
◎ 小智慧帶來大財富 ◎
其實,商機處處在,關鍵就看你是否具有睿智的頭腦和敏銳的眼光,能否發現它。頭腦是創富之源。同時,要想使自己的產品脫穎而出,就不能求同,而要大膽求異,即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點。
隻有少許資本或完全沒有資本的人要想致富,隻能依靠自己的智慧。
一個年輕的壽險銷售員,由於無法說服一個客戶投保,心情煩躁。但不久他從煩惱中獲得靈感,那就是向企業經營者建議,不再直接以個人為投保對象,轉而以企業為投保對象。如果以企業為投保對象,可能會因為經營方式的改觀,賺取比保險費高幾倍的利潤。
他決定把這個想法付諸行動,當即著手以不同的方式推銷。他選擇的第一個客戶,是市內最有代表性的餐廳。他對餐廳老板說明了他的想法。經過討論,他們擬定了一種特殊的保險菜單,對經常光顧這家餐廳的人,每人保1000美元的壽險。
保險菜單推出後,餐廳的生意日益火爆,那個做壽險的年輕人自然也有了不菲的收益。後來他把這想法又推廣到加油站和超市。
其實,商機處處在,就看你是否具有睿智的頭腦和敏銳的眼光去發現它。
鮑名利,一個從傳統行業中崛起的百萬富翁,其事業的幾度起落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
他的第一項事業是和朋友合開比較前衛的“香港歐美時裝廊”,當時這在長春屬獨家新潮時裝,保守的人不太容易接受。鮑名利卻認準了逐漸走向開放的時代大背景下,這樣經營定有市場。果然,引進的新潮時裝受到年輕一代的歡迎,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然而兩個合夥人卻因性格不合分了手。
但這並沒有影響鮑名利的創業積極性。後來,他看中了剛剛打入市場還不被行家看好的速凍食品,毅然做了台灣怡爾香麵食的吉林省總代理。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速凍食品在為人們節省了寶貴的時間同時,更為人們增添了新口味。經過一番精心的策劃和宣傳,速凍食品很快打開了銷路,生意一度空前火爆。
由於經驗不足,他忽略了重要一點:速凍食品也有淡旺季之分。由於戰線拉得太長,他不得不宣布這次經營的失敗。
痛定思痛,鮑名利開始反思。幹別人沒幹過的,闖新路可以搶占先機,但在經營上一定要得法,否則就會一敗塗地。
1995年,經過認真考察,鮑名利從朋友處借來資金,和丹東一家中法合資的百葉窗簾廠聯營,建立吉林省第一家百葉窗簾廠。當時市場上沒有發現這種新型窗簾,從裝修趨勢看,這是一項正在走向熱門的行業。
為使人們能夠接受這一裝飾理念,鮑名利在宣傳上大做文章,印了大量宣傳單,到處散發。他在郊區租了一間民房,親自送樣品,當業務員、送貨員。雖然很辛苦,但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不會錯。
就在這一係列宣傳之下,鮑名利開始收獲勞作的喜悅。各種單位紛紛找上門來,業務越做越大,知名度越來越高。後來,做這個行業的人越來越多,利潤越來越少,鮑名利開始搜尋新的項目。
經過精心調查,他發現了浴室潔具翻新項目。假使賓館要拆換一隻新浴缸,最低的費用也要在400元左右,而翻新隻需一半的價錢就夠了。另外,我國城市居民浴室的裝備也日趨高檔,這更為浴室的翻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但是,這是一項極具風險的項目。然而鮑名利認準了這個項目的市場,不惜花費幾萬元買到這項翻新技術的專利。該工藝可使舊浴室潔具在24小時內煥然一新,並可投入使用。於是鮑名利沒有猶豫,大膽地著手自己的計劃。
可以說,鮑名利完全是一位靠頭腦致富的百萬富翁,正是因為有著敏銳的頭腦,他才得以從傳統產業中崛起。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總結其中的特點就是:頭腦是創富之源。
其實,任何身經百戰的企業家,要想在商場上獨領風騷,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出眾的智慧和精明的頭腦。一點點與眾不同就可能帶來成功。
日本“森永”公司,銷售番茄醬時僅僅改動了一個細節就贏得了市場占有率第一。
番茄醬是日本人最愛吃的調料之一,因此在日本銷量非常大,競爭也十分激烈。
怎麼才能占領市場呢?經過集思廣益,想到一個奇招:番茄醬的包裝瓶的口改大,大的湯匙可以伸進去掏。
結果非常成功,使銷量急劇增加,不到半年時間,森永公司的銷量就超過了競爭者,一年以後,更是占有了日本大部分市場。
為何情況會一下子改變呢?原先番茄醬瓶口太小,消費者用時得使勁搖後將瓶子倒過來,番茄醬才慢慢流出來。森永公司把瓶口改大後,解決了原來的缺點。
在銷售競爭中,最高明的行動就是別人沒有預料到的行動,哪怕隻是一個小小的細節變化。森永公司就是在競爭者尚未想到和尚未行動前,首先想到而且捷足先登,從而成為商戰中的勝者。
這方麵的例子可謂是數不勝數。
一個年輕的中國企業家——張世傑,在通過對市場的精心調研和對服裝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在他簡陋的襯衫生產車間裏,自信地揮起剪刀。此後,震撼中國乃至世界襯衫業、世界獨有的“如意領”金吉列高級男士襯衫誕生了。
“如意領”男士襯衫將流行了近百年的襯衫領口下移一厘米,將領尖剪下一厘米,使領口線條更加柔和,穿著更為舒適。1993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局外觀設計專利證書;榮獲日內瓦博覽會服裝業唯一金獎。同年,發明人張世傑在全國科技成果大評選中榮獲“中國愛迪生杯”優秀發明獎。
“如意領”成就了金吉列,使金吉列製衣日益壯大,在競爭激烈的襯衫製造業中後來居上,牢牢站穩了市場。
這個例子說明,要使自己的產品脫穎而出,就不能求同,而要求異,即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點。
如果你想使自己的產品更具競爭力,那就應盡最大努力使自己的產品具有獨特之處,然後,運用各種手段把這獨特之處宣傳出去。可能在別人看來,這隻是一點小小的智慧,但成功往往就是以小博大,能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大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