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誌3 懂得控製憤怒的情緒
不要隨意亂發脾氣,怒火會使人生更坎坷
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走過自我探索、自我調整、自我成長的階段,最終走向心平氣和。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控製住憤怒的心火,要知道,怒火不會燒到其他任何人,隻會燒到你自己。
別把“脾氣大”當成個性
生氣是人的一種基本情緒特征,不管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文化背景,都免不了會有憤怒的時候。成熟與幼稚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懂得審時度勢,後者隻會隨心而行。
比如,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人,他們遇事冷靜,就算受到嘲諷也會一笑而過。這些人並非沒有脾氣,隻不過懂得控製情緒。而一些氣盛的年輕人,總是不分場合、不分事情輕重、不分對錯亂發脾氣,這樣有失風度,也讓人覺得他心智不成熟、辦事不穩當。
一位記者去超市購物,他排隊那個窗口的收銀員,大約二十四五歲的樣子,臉漲得通紅,正在和另一個櫃台的工作人員爭吵,原因是櫃台工作人員想請她幫忙先收銀,她堅持不肯,理由是她也很忙,沒時間。
女收銀員一邊罵罵咧咧,一邊手忙腳亂地掃條碼,臉上還帶著不屑一顧的表情。
記者忍不住對那收銀員說:“小姐,能不能請你停止你的抱怨?你現在麵對的是客戶,請你不要影響我們大家愉快購物的心情好嗎?”
記者沒想到,這位職員會對著他大叫:“我又不是因為你生氣,你管得著嗎?”
記者聽後倒吸了一口涼氣,問:“來消費的顧客要看你的心情才能享受良好的服務嗎?如果你心情不好,那就最好休息一下,影響了自己與他人的心情,實在是有點得不償失。”
很多年輕人就跟上麵這位職員一樣,不明白大吼大叫、爭吵對自我形象的消極影響,沒有意識到天天滿懷怒氣的爭吵對工作效率的負麵效應。有些人或許會說:“我看不過去,我有權發脾氣,這是我的個性,我改變不了。”好吧,如果你帶著這種想法為人處世,你會發現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都會不請自來,而且別人眼中的你也是愚蠢透頂。
在家時,你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會因為愛你而不斷遷就你;在學校,同學也會因為你的無心之言而一笑而過。可當你進入社會,走進職場,如果你不注意控製自己的情緒,還幼稚地認為,我就是該生氣,或者幹脆就說,我就是脾氣大,那麼不僅你的形象會受損,你的事業之路也會比別人走得更坎坷。
年輕人要學會溫和地對待周圍的人,要知道沒有人應該理所當然地包容你的脾氣,況且很多事情任憑你怎麼發脾氣也無法解決。與其如此,不如學學怎麼控製情緒。在這裏介紹幾個方法,供大家參考:
1.深呼吸。每當情緒即將失控的時候,最佳的自我調節方法就是深呼吸。先深吸一口氣,直入腹腔,然後再緩緩地呼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數數,從一數到十,在心裏多問幾個為什麼。我為什麼要生氣?生氣對事情有幫助嗎?發脾氣能夠順利解決問題嗎?這樣想的話,怒氣自然而然就消了。
2.轉換話題。如果覺得對方的話傷了自己,讓自己瀕臨崩潰的邊緣,可以適當轉換話題。如果繼續討論下去,勢必話越說越難聽,這個時候,轉換話題,能夠分散自己和對方的注意力,也能及時調整彼此的情緒。
3.巧用幽默。如果覺得和對方僵持住了,或者彼此的壞情緒都到了極點,這時,不妨自我調侃一下,說個耳熟能詳的笑話。但是切記不要隨便說冷笑話,笑話說不好,就會成為冷嘲熱諷,反而加重兩人的爭吵。
4.借口離開一下。當雙方都處於僵持狀態時,暫時離開一下也是一種有效方法。去一趟洗手間,或者喝杯水、看一下窗外的景色,都能起到平複心情的作用,也能給對方一個冷靜的時間。
5.說錯了話,馬上道歉。有時候,我們和對方發生了衝突,往往隻是因為一句話,如果說錯了,馬上就道歉,也會因為我們的知錯能改,而得到對方的原諒。沒有人會喜歡亂發脾氣的人。
試想一下,如果別人亂對你發脾氣,還振振有詞地跟你說:脾氣就是我的個性,請你包容點。你肯定會覺得這樣的說法很可笑。既然如此,那就別讓自己傻乎乎地犯這樣的錯誤!
怒火中燒,最後傷的是自己
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下,變得非常易怒,動不動就因為發火。殊不知,你的火氣“燒”不掉對方的錯誤,倒是會“燒”了你自己。
《黃帝內經》中說:“喜怒不節則傷髒,髒傷則病起。”人憤怒時,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強,從而促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經常發怒的人易患高血壓、冠心病,而且易使病情加重,有的甚至危及生命。當你向人發怒、試圖征服對方時,會發現發火不但無益於問題的解決,還可能進一步激化矛盾,使你處於更加不利的境地。
小露沒想到,自己加班做出來的方案,卻被老板直接否決。她心裏很憤怒,一氣之下遞交了辭職信,信中表露了不少對老板的不滿。老板幾乎沒有任何猶豫,批準了她的辭呈。
小露第二天早晨醒來的時候,就後悔了。她說:“辭職離開公司的那一刻,覺得自己很牛。但是睡了一覺後,很快滿腦子就充斥著‘又要找工作了’的念頭。我開始後悔當時太衝動。”
開弓沒有回頭箭,經過一段時間的輾轉,小露才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現在她評價那次辭職是“一次賭氣多過理性的行為”,“其實那份工作很不錯,自己沒必要那麼極端,那麼快作決定。”
像小露這樣在辦公室裏哭訴不滿、不順心時消極怠工、做得不開心就跳槽的“情緒行為”,帶來的往往是一時痛快和事後悔意。而且,這些行為隻會留給別人不佳印象,或者在新工作環境裏的同樣不如意。
一個真正成熟的年輕人,應當具備“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胸襟,不為小事斤斤計較,以一顆寬容友善的心去對待他人,在心平氣和的狀態下去解決問題,懂得宣泄。遇到事情的時候,可以有脾氣,但不能隨意亂發脾氣,而是懂得克製自我,避免引“火”上身。
在古老的埃及,有一個叫吉米西的人,每次當他生氣或與人起爭執的時候,就會快速地跑回家,然後繞著自己的房子跑上三圈。
由於吉米西的房子非常大,所以每次跑完三圈後,他都必須坐在自己房子的前麵的樹下喘氣。
認識他的人,心裏都非常疑惑,為什麼每次生氣都繞著房子跑三圈呢?但是米西就是不願意說明原因。
直到有一天,吉米西很老了,他的房子越來越大,他生了氣,拄著拐杖艱難地繞著房子走,等他好不容易走完三圈,已經浪費了好幾個小時。
他的孫子在身邊懇求他:“阿公!您已經這麼大年紀了,現在你的房子是我們村裏最大的,您不能再像從前一樣,一生氣就繞著房子跑了。還有,您可不可以告訴我您一生氣就要繞著房子跑三圈的秘密?”
吉米西終於說出隱藏在心裏多年的秘密,他說:“年輕的時候,我特別容易生氣,一生氣起來就會跟人吵起來,這樣就特別容易得罪人。後來,我每次生氣的時候,就選擇繞著房子跑,一開始邊跑邊想,自己的房子這麼小,哪有時間去和人生氣呢?一想到這裏,氣就消了,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努力工作。”
孫子問道:“阿公!您年老了,又變成最富有的人,為什麼還要繞著房子跑呢?”
吉米西笑著說:“我現在生氣的時候,仍然要繞著房子跑,邊跑就邊想,我房子這麼大,又何必和人計較呢?一想到這裏,氣就消了。”
可見,當我們生氣的時候,采用一些正確的宣泄方式很重要。生氣時,我們可以想想,“我為什麼會發怒?”“為什麼別人對我這麼壞?”“我該怎樣使生活變得更好?”……你一定要明白,生氣除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遭之外,並不能為我們帶來什麼。當你想通了這一點,那麼你就能釋懷了,你就會尋找一些正確的方法,去化解自己的怒火。
生氣的時候,最好什麼都別做
當你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你也許會有疑問:難道生氣的時候,就不能做點什麼嗎?當然不是那麼絕對,隻是想告訴你一個道理——生氣的時候,最好什麼都別做,因為做什麼都容易犯錯。
記得有一位教育家說:“當你生氣的時候,最好不要和孩子說話。”因為在你生氣的時候,很容易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生氣是一種心智不成熟的表現,當你在生氣的時候,你的大腦裏充滿了對某個人或某件事的憎恨,你就不可能對你當下所做的事有一個理智的判斷,所以生氣的時候,最好什麼都別做。
有一位公關公司的秘書,昨天她發現了自己的男朋友有外遇,氣得哭了。第二天上班的時候,眼睛都是腫的,說話的時候聲音也比平時僵硬了許多。就在她因一些雜事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個倒黴鬼的電話三番五次打了進來。
她接起電話,冷冷地說:“老板正在開會,你晚點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