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一直埋怨著自己如何如何不小心,小李走了過來說:“沒事,我們加班做好就是了。”
最後在小李的幫助下,小張加班到了晚上9點終於完成了工作。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如果上麵故事中的小李埋怨小張工作上的問題,最後他們的工作一定不可能完成。然而,小李沒有埋怨小張,反而積極地陪他一起加班,使工作順利地完成了。
在我們的一生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事,任何事都不能做到很完美。當自己出現錯誤的時候要懂得原諒自己,當別人出現錯誤的時候也要懂得原諒別人。現在我們再回到上麵的故事中,如果小李沒有原諒小張的過失,那麼他們就無法完成當天的任務。領導知道了也不會隻批評小張,肯定會把兩個人一起訓一頓,因為連別人的一點過失都不能容忍的人,又怎麼能好好地跟別人一起完成工作呢?
不會原諒別人的人是一個不會溝通的人,是一個不擅長交往的人,更是一個心智不成熟的人。因為不會原諒別人的人,始終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不體會別人的感受,他們溝通一定是不暢的,這樣的人也不會得到別人的歡迎。
胡佛是一位著名的試飛員,他參加過很多次航空展覽。有一天,他在聖地亞哥航空展覽中表演完畢後返回洛杉磯的途中,在空中300米的高度,兩個引擎突然熄火。
如果不是他技術熟練,操縱著飛機登陸,那麼這架飛機上的人都得失去性命,盡管如此,這架飛機還是遭受到了嚴重的損壞。在迫降之後,胡佛的第一行動是檢查飛機的燃料。正如他所預料的,他所駕駛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螺旋槳飛機,裝的不是汽油,而是噴氣機燃料。
回到機場之後,他要求見為他保養飛機的機械師。那位年輕的機械師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當胡佛走向他的時候,他害怕得淚流滿麵,他知道自己不僅造成了一架非常昂貴的飛機的損失,而且還差點使三個人失去了性命。
大家預料這位極有榮譽感、事事要求精確的飛行員必然會痛責機械師的疏忽。但是,胡佛並沒有責罵那位機械師,甚至沒有批評他。相反,他用手臂抱住那個機械師的肩膀,對他說:“為了讓你不再犯這樣的錯誤,我要你明天再為我保養飛機。”
現實中有些人隻要別人犯下的什麼錯誤,稍微地涉及自己的利益,就搞得別人像犯了滔天大罪一樣不可饒恕。這樣的人能把別人芝麻大小的問題描繪成西瓜般大,對別人進行全盤否定。
倘若一個人能做到原諒別人的過失,那麼他們的心智一定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別人也會感覺到他們的寬容大度。有句名言說:“最高貴的報複是寬容。”你的寬容和諒解也是保護自己最有力的武器。當日後別人認識到自己當時的魯莽和衝動時,一定會感激你曾經的寬容,那是世界上最溫柔的戰鬥,而勝利永遠屬於寬容者。
所以,我們沒有必要把寶貴的生命浪費在對別人的埋怨和痛恨裏。與其浪費時間去埋怨別人的錯誤,倒不如主動原諒別人。因為別人已經錯了,我們埋怨、指責都於事無補。再說別人的過錯是別人的,我們有我們自己的生活,又何必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呢?
仇恨不能使你擺脫痛苦
有一個婦人,性格溫柔,待人有禮,也很懂得持家,但她卻有一個很讓人頭疼的毛病——不定時的發瘋。
每當她想起那個自己曾經信任的朋友,借錢卻跑了時,就會拿菜刀或棍子在家門口破口大罵。她最常罵的是:“我不甘心。”“你總有一天會遭到報應的。”“你最好被車撞死。”“你怎麼可以騙我!”
婦人被騙的起初還能保持平靜,但10多年來她不曾原諒那個朋友,將怨氣積在心中,自己積出病來了,而向她借錢的那位朋友卻活得好好的。
麵對“仇恨”,很多人都會本能地采取上麵婦人的方式,卻沒想到自己反而成了仇恨的“奴隸”。“仇恨”隻會讓我們心中的怨氣越積越多,最後受傷的隻能是我們自己。
這是關於三位美國越戰退役士兵的對話。
有一天,三位美國越戰退役士兵在越戰紀念牌前不期而遇,第一個人對著其中一人說:“你已經寬恕那些虐待你的人了嗎?”
這位老兵搖了搖頭,說道:“不,我永遠不會寬恕他們。”
這時,第三位老兵歎了一聲說:“那你仍然還是一個囚徒啊!”
難道不是嗎?別人傷害了你,如果你不能寬恕別人,那麼你隻能讓別人繼續把你傷得更痛。記仇會使人焦躁、煩悶、沮喪。長期記仇勢必會給這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最終導致壓力、頭痛、失眠,這樣人生一定是相當糟糕的。
當你感到內心充滿恨的時候,你一定要采用一些方式去化解它,去寬恕別人。如果有的話無法當麵說,可以以寫信的方式告知對方,可以將自己為何感到憤恨、為何感到不公、對方究竟什麼地方傷害到你等,都詳細羅列出來,讓自己得到徹底的解脫,把仇恨的沉重包袱卸下來,使心靈恢複平靜。也可以通過工作和娛樂轉移心理視線,擴大自己的人際圈,多交朋友,讓時間去化解仇恨,時過境遷很快就會淡忘仇恨。或者多與那個“仇人”接觸,說不定你就會逐漸覺得原來自己是沒必要記人家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