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也是在教我們與人相處要學會容忍,學會遺忘。“世界上沒有一個傻子會認為自己是傻子”,如果你可以感受到自己也許是個“愛記仇的人”,這恰恰說明你不是那樣的人,至少和你自己想象的是不一樣的。努力去化解心中的仇恨,給自己一個好心情,這樣的生活才能充滿陽光。
朋友對你的傷害可能是無意的
如果有一天你的朋友傷害了你,你會原諒他嗎?相信很多人都無法做到原諒。但是我們要想一下,朋友一般是不會傷害我們的,如果他們真的做了某些讓我們傷心難過的事情,我們要主動地想一下,他們可能是無意的。如果真的是無意的話,我們就應該要寬容他們。
小甜是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有一段時間,媽媽發現她總是悶悶不樂的,於是就問她:“是不是和同學吵架了還是別人欺負了你了呀?”
小甜點了點頭說:“我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前幾天他的鉛筆盒壞了,可是他非說是我給弄壞的,還讓我賠他的鉛筆盒。事實上根本就不是我弄壞的,我已經跟他說過好多次了,可是他就是不相信,後來事情水落石出了,是別人不小心弄壞了他的鉛筆盒,您說我們是那麼要好的朋友,他怎麼就不相信我呢。我現在一點都不喜歡他了,再也不想和他做朋友了。”
媽媽說:“沒錯,他是冤枉了你,是他錯了,可是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你不能總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啊!就因為他的誤解而傷害到了你,你就不和他做朋友了,那樣值得嗎?爸爸媽媽有時候也犯錯,難道你也不要爸爸媽媽了嗎?你也有可能會犯錯,如果你犯錯了別人也不原諒你,你會怎麼想呢?相反,如果你能原諒他,繼續和他做朋友,那麼你們以後的感情會更好的。”
小甜聽完後點了點頭。後來,小甜原諒了她的朋友,她的朋友非常感動,主動向她道歉並給她買了好多的禮物,小甜可開心啦!
正是因為小甜聽了她媽媽的勸告,沒有對朋友的過錯耿耿於懷,相反她選擇了原諒她的朋友。到最後,她不僅沒有失去他們的友誼,反而感情比以前更加深厚了。
伏爾泰說:“我們所有的人都有缺點和錯誤,讓我們互相原諒彼此的愚蠢,這是自然的第一法則。”寬容不僅象征成熟,寬容更是一種境界。幼稚的心從來不會寬容,他們偏激、暴怒、盲目行動、“疾惡如仇”,但自己卻屢犯不可“寬容”的錯誤。
寬容不是容忍,因為容忍仍是一種消極的反抗,這種並不明智的情緒其實是暗暗跟自己過不去。生活的閱曆、生命的體悟,構成了寬容的前提與基礎。寬容別人,也是寬容自己,這體現了對人性缺陷的包容和理解,因此,寬容不但是一種成熟,更是一種智慧。
一位86歲高齡的老太太生活得非常幸福,她不僅身體硬硬朗朗,心情舒舒暢暢,還有一大群好朋友,周圍的人都喜歡和她在一起。這引起了某電視台一位記者的注意,於是決定采訪一下這位老太太。
“您為什麼會這麼幸福,有這麼多的朋友呢?”記者問。
老太太笑嗬嗬地,回答道:“其實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和良好的人際關係很簡單,就是當別人傷害你的時候,你要把他們想成是無意的。”
記者有點納悶,繼續問道:“但是生活中,有些人卻是故意傷害人的,這時您會怎麼辦呢?”
老太太說:“我依然會把他們對我的傷害想成是無意的,隻要做到這一點,你的人生就不會太累,你的朋友也不會離你而去。”她臉上洋溢著返老還童的天真和曾經滄海的從容。一下子,記者也覺得自己喜歡上了這位老太太。
連神仙都有可能會犯錯,何況我們凡人呢?我們為何不以寬容的心去大度地原諒身邊的朋友呢?其實,人世間的許多煩惱都是自己給自己設定的,都是在自己為難自己。如果一個人總是想交沒有缺點的朋友,那他就永遠不會有朋友。人都是有缺點的,難免會做出一些令人傷心的事,而且做這些事的時候,人家可能沒有站在你的立場上想問題,所以無意之中傷害到了你,這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我們需要原諒別人無意的傷害,我們需要寬容別人。
所以,為了自己也為了別人,大方地原諒他人所犯下的過失吧!給對方一個改過的機會,給自己一個輕鬆麵對的理由。相逢一笑中,其實仇恨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