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首先,你要對得起自己
每個人都必須當機立斷,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當知道自己已經走錯方向時,就要及時地回頭,轉向正確的方向,才會達到理想的目的地。如果明知錯了還要繼續走,最終會一敗塗地。人活著,一定要努力對得起自己。
無須杞人憂天
人生最愚蠢的事莫過於提前預支煩惱。其實,今天有今天的歡樂和煩憂,明天又有明天的歡樂和煩憂。所以,今天有歡樂就要好好享受,不必杞人憂天,更不必想將會有多少憂愁在等待。
英國著名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麵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對生活樂觀、充滿信心的人,生活就會賜予他燦爛的陽光;對生活悲觀、喪失信心的人,最終就可能一無所有。
俗話說:“人無百歲期,常懷千歲憂。”在現實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有些人麵對這些煩惱和壓力,能夠保持健康的心態,積極麵對;有的人卻因此背負沉重的思想壓力而無法自拔,鬱鬱寡歡,久而久之,失去了快樂的源泉,對生活的態度也因此變得悲觀。
飛機正在高高的雲端飛行。機艙內,空姐微笑著給乘客送食品。一位中年人細細地品嚐美食,而鄰座的年輕人卻愁眉苦臉地望著窗外的天空。
中年人頗為好奇,激情地問:“小夥子,怎麼不吃啊?這夥食標準不低,味道也不錯。”
年輕人慢慢地扭過頭,有點尷尬地說:“謝謝,您慢用,我沒胃口。”
中年人仍熱情地說:“年紀輕輕的怎麼會沒胃口?是不是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啦?”
麵對中年人熱心的詢問,年輕人有些無奈,說道:“遇到點麻煩事,心情不太好,但願不會破壞了您的好胃口。”
中年人非但不生氣,反倒更熱心了,說道:“如果不介意,說來聽聽,興許我還能為你排憂解難。”
年輕人看了看表,還有一個多小時才能到目的地,就聊聊吧。
年輕人說:“昨夜接到女朋友電話,說有急事要和我談談。問她有什麼事,女朋友說見了麵再說。”
中年人聽後笑了:“這有什麼犯愁的呀?見了麵不就全清楚了嗎?”
年輕人說:“可她從來沒這麼和我說過話。要麼是出了什麼大事,要麼就是有什麼變故,也許是想和我分手,電話裏不便談。”
中年人笑出聲:“你小小年紀,想法可不少。也許沒那麼複雜,是你想得太多了。”
年輕人歎道:“我昨天整個晚上都沒合眼,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唉,你是沒身臨其境,哪能體會我現在的心情。你要是遇到麻煩,就不會這樣開心啦。”
中年人依然在笑:“你怎麼知道我沒遇到麻煩事?也許你的判斷不夠準確。”說著,中年人拿出一份合同,“我是去打官司的,我們公司遇到前所未有的大麻煩,還不知道能不能勝訴呢。”
年輕人疑惑地問:“可您好像一點也不著急。”
中年人回答:“說一點不急是假的,可急又有什麼用呢?到了之後再說,可能我們會贏,也可能一敗塗地。”
年輕人不禁有點兒佩服起眼前這位儒雅的紳士來。一晃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飛機到了目的地。中年人臨別時給了年輕人一張名片,表示有時間可以聯係。
幾天後,年輕人按照名片上的號碼給中年人去了個電話:“謝謝您。如您所料,沒有任何麻煩。我女朋友隻想見見我,才出此下策。您的官司打得怎麼樣?”
中年人笑聲爽朗:“和你一樣,沒什麼大麻煩。對方已撤訴,我們和平解決。小夥子,我沒說錯吧,很多事情要等麵對了再說,提前犯愁無濟於事。”
年輕人由衷地佩服這位樂觀豁達的中年人。
很多時候,有些人不過是在自尋煩惱。對無關輕重的小事總是念念不忘,這些都是徒勞的。憂鬱的眼神、緊皺的雙眉隻會帶來眼睛的疲勞和皺紋的滋長,別無其他。
人應該學會忘記生活中的小煩惱,不應讓這些煩惱成為我們快樂的絆腳石。
我們不必過分苛求完美,隻要心放寬一些,生活中就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煩惱,也會活得更輕鬆。
尋找一個簡單的理由,讓自己慢慢快樂起來,忘掉生活中的小煩惱。平日裏所有的不平,所有的不快樂都隨忘記而遠去,生活就會過得簡單而快樂。
接納自己才能接納生活
生命本該是一個享受的過程,我們要學會接納生活賜予的一切,感謝生活賜予我們的所有。逐漸學會跟自己和解,接納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真誠地喜歡自己,包括自己的不完美。你會發現自己不但獲得了更多的魅力,生活和人生也充滿了更多的喜悅,而你也將因此體驗到從未有過的生命的美好滋味。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跟自己過不去,一個人生活得幸福與否,完全取決於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當你不能接納生活、接納自己時,你就會感覺生活就是無邊的苦海,活著就是煎熬。
不接納自己,接納生活的人,總是對生活不滿和抱怨。常言說得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誰是一帆風順地走過來的呢?又有誰能信誓旦旦地說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沒有任何挫折和失敗呢?生活總會有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不如意的事很多很多。於是也讓我們對自己越來越不滿意,“為什麼我處處不如別人?”這是很多人的心聲。我們可能沒有好家境、沒有高學曆、沒有經濟實力、沒有漂亮的臉蛋、沒有聰明的大腦、沒有好工作、沒有好運氣、沒有房子、沒有對象……當我們不能肯定自己,隻用權勢、虛榮、占有來衡量自己時,就會顯得非常脆弱,非常容易被蒙蔽,非常容易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迷失自己。
人隻有在生活的時空之中,當下接納自己,把生活本身當作目的,不要為了追求物欲而把生活變成手段。這樣才會發現生活的妙趣,才能看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你的喜悅,必須用你自己的心去體會,而不是用別人的讚譽來支撐。
也許我們很多人生活困窘,無法享受富足的生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生活就很糟糕,我們同樣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當我們在物質上一無所有的時候,內心富足也是一種富有。當我們感到生活貧乏時,要學會去探尋生活的藝術,學會思考,不要把思維局限在一個框框裏,我們會發現生活其實很動人,隻是我們被偏見蒙蔽了眼睛,所以,接納我們的生活吧,並接納生活給予我們的一切,接納生活就等於是接納自己。
《莊子》裏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子祀和子輿是一對非常要好的好朋友。有一天,子輿突發疾病,作為好朋友,子祀前去探望。兩人見麵交談時,子輿站在鏡子麵前,調侃自己說:“神奇的造物主啊!竟讓我變成駝背!背上還生了五個瘡,因為過於傴僂我的麵頰快低伏到肚臍上了。兩肩也高高地隆起,比頭頂還高,你看,我的脖頸骨竟朝天突起!”
子輿是因為感染了陰陽不調的邪氣,所以才變成上麵他所說的那副怪模樣。但是子輿沒有指天罵地,還頗為自得地一步步走到井邊,從井裏看自己現在的這副樣子,又開自己的玩笑說:“哎喲!偉大的造物主又要把我變成這滑稽的模樣呢!”
子祀有些擔心,就問:“你是不是厭惡這種病?”子輿說:“不,我不厭惡,我為什麼要厭惡這種病?如果我的左臂變成一隻雞,那我便用它報曉;如果我的右臂變成彈弓,那我便用它去打斑鳩烤野味吃;如果我的尾椎骨變成車,那我的精神就變成馬,這樣我就四處遨遊,無須另備馬車了。得是時機,失是順應,如果人能安於時機並能順應變化,那無論是喜是悲都不能侵犯心神,這就是所謂的‘解脫’。如果人不能自我解脫,就會被外物所奴役束縛。物不能勝天,這是事實,當我不能改變它時,我為什麼不接納它呢?”
故事雖短,但是道盡了生活的智慧。人必須接納生活,“安於時機並能順應變化”,才能好好地生活,才能讓心神不受侵犯。看看子輿,對自己醜陋的外表非但沒有怨天尤人,反而自嘲調侃自己,甚至對自己欣賞起來。所以說,人唯有接納生活,接納自己,才能超越平凡的生活,戰勝並不完美的自己。
接納自己不是畫地自限,而是認清自己。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有其特有的能力、經驗和機遇,隻有能接納自己,生活才可能變得朝氣蓬勃。隻有接納才有喜悅,才知道痛下針砭。否則,就等於是在否定生活,否定自己,然後很快便會迷失自己,繼而感到空虛和無奈。
在現實生活中,接納自己,多想想自己的優點。一個懂得接納生活、接納自己的人,會把握住自己的做人準則,以自己的言行塑造自己的人生。一旦你學會接納現實的生活和自己,你就會發現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充滿了陽光!正如印度的奧修所說:“學習如何原諒自己。不要太無情,不要反對自己。那麼你會像一朵花,在開放的過程中,將吸引別的花朵。”
學會從生活中找尋樂趣
快樂的生活就是成功的人生。人們都渴望自己能擁有更多的快樂,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從生活中發現快樂。於是,有的人開始怨天尤人,怪上天不偏愛自己,怪命運多舛,抱怨事業不順、家庭不和……其實這些都不是你不快樂的決定因素,真正決定你快樂與否的隻有自己。
快樂其實是一種心境,一種精神狀態。快樂發自你的內心,你可以隨時創造一種“我很快樂”的心境,大多數人能擁有快樂,因為他們發現了其實快樂就在身邊。
其實,生活中的樂趣有很多,值得我們快樂的事也有很多,隻是很多時候我們覺察不到罷了。或者說,我們沒有用一顆尋找快樂的心去感受生活,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對同一件事,有的人會高興得眉飛色舞,有的人卻冷若冰霜。並不是事情本身如何,關鍵是人的心情和對生活的態度,有了積極的態度,快樂就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