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首先,你要對得起自己(2 / 3)

一位作家和朋友去飯店吃飯,突然在碗裏發現一個異樣的東西,仔細一看,是一隻死蒼蠅。他的第一個反應是:還好屍體是完整的。

他把老板叫過來,微笑著用很平靜的口氣說:“老板,飯很好吃。”老板笑道:“哪裏哪裏,您過獎了。”

“這裏,這裏,你看,連一隻蒼蠅都要過來嚐嚐鮮。”老板一看,果然在飯裏有一隻死蒼蠅,於是當下親自換上一碗新的飯,並送上了一盤菜表示歉意。

當時,他的朋友們很不理解,碰上這種倒黴事,他們都快要吐了,而他居然還能心平氣和地和老板說笑。

作家告訴朋友,他的快樂是有理由的。因為蒼蠅已經在飯裏,他去吃飯隻有三種可能:一是沒有發現,直接將蒼蠅吃到肚子裏;二是吃了半隻才發現;三是還沒有吃到就已經發現。他認為自己十分幸運碰上了第三種情形,還可以隻花一份錢,卻吃兩份飯,還另外賺了一盤菜,當然非常快樂了。

我們會碰上許多不開心的事情,很自然我們會為此不愉快,這是人之常情。但在事情發生了之後,我們可以在感到不高興的時候,考慮一下是不是有值得慶幸的地方。如果有,那就是我們快樂的理由。

一個懂得從生活中找到人生樂趣的人,才不會覺得生活充滿壓力和憂慮。

如何才能使自己獲得快樂呢?不妨來試試下麵的方法。

微笑:如果你一直使自己的情緒處於低落的狀態,例如你的肩膀下垂,走起路來雙腿仿佛灌了鉛似的,那麼你就真的會覺得情緒很差。你要是一臉哭相,沒有人願意理睬你。那麼怎樣改變呢?很簡單,你隻要深吸一口氣,抬頭挺胸,臉上露出微笑,並擺出生龍活虎的架勢就行了。微笑和打哈欠一樣,都會傳染,如果你真誠地對一個人展顏微笑,他就不會對你發脾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伸手不打笑臉人。

大聲講話:受壓抑的人說話聲音顯得細小,表現得自信心不足,一點也不快樂。所以你要盡量提高你的音量,但不要對別人大聲喊叫。你隻要有意識地使聲音比平時稍大就行。

抬頭挺胸: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沒有自信的人辦事總是拖拖拉拉的,走路很慢,顯得很懶散。另一種人則表現出超凡的信心,他們走起路來比一般人快,像是在短跑。抬頭挺胸走快一點,你會感到快樂在滋長。

放鬆:快樂的人總是這樣對自己說,“我覺得快樂,我會在各方麵做得越來越好,我會越來越快樂。”你反複地對自己說一些話,如“我很放鬆”、“我很平靜”等,時間久了這些話就會進入你的潛意識中。

善用自己的優點:假如有人讚揚你的優點,不要認為這沒什麼了不起,要知道,有許多人不一定能做到,所以這絕對是你值得驕傲的。快樂的來源是發現並善用你的優點,使你的自我意識變得更強,也就更快樂。

一個人問智者:“為什麼天堂裏的人快樂,而地獄裏的人卻不是這樣呢?”於是智者帶他來到地獄,他看到許多人圍坐在一口大鍋前,鍋裏煮著美味的食物,可每個人都又餓又失望,因為他們手裏的勺子太長,沒辦法將食物送到自己口中。接著,他們又來到天堂,這裏的勺子也很長,可是人們用勺子把食物送到了別人的嘴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與別人分享快樂可以使快樂加倍。

你是否快樂取決於自己的心態,調整好心態,你就選擇了快樂,自然也就擁有了快樂。

別把事情想得太複雜,給大腦一點空間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很簡單,往往是我們自己把原本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要知道,把事情想得太複雜隻會離最終的答案越來越遠。最終,人生也被複雜化了。

其實生活、學習、工作中的很多事情都很簡單,大可不必大傷腦筋,人生、愛情、理想也是如此。有的時候人們走了太多辛苦的路,卻意識不到有些路是根本就不必走的。有些人看到別人走,自己也就拚命地趕路,認為在走了很多辛苦路之後就會有天堂,可是誰知道天堂就在他原來所在的地方。

一位哲人把一個小孩、一位物理學家和一位數學家同時請到密閉的房間裏。黑暗中,哲人請他們用最簡單的方法盡快把這個房間填滿。

物理學家開始畫這個房間的結構圖,數學家便開始計算用什麼最廉價的東西恰到好處地能迅速地把房間裝滿。隻有那個小孩不慌不忙地找來一根蠟燭點燃了它。

物理學家和數學家還在繼續時,小孩已經在屋裏幸福地跳舞了。物理學家與數學家看著這個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勝了的孩子不禁麵麵相覷。哲人問他們兩個:“難道你們沒聽過燭光盛屋這個民間故事嗎?”

他們回答道:“我們知道,但是我們是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呀,怎麼會用這麼簡單的方法。”

其實,簡單的心一旦複雜起來,歡樂與幸福就會離你越來越遠。

就目前的潮流來看,無論是人際關係、社會結構,還是家庭關係,同樣都有複雜化的趨勢。所以,人們又不約而同地用一種簡化的公式來處理這些關係。用“簡單”的態度來處理事務,不僅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能將生活帶入一種簡單明快的節奏之中。

《堂吉訶德》裏有一個片段。桑丘問表弟:“世界上第一個翻跟頭的是誰?”表弟回答:“這個問題我一時回答不上來,等我回書房以後翻翻書,考證一番,下次見麵,再把答案告訴你吧。”桑丘過了一會兒對他說:“剛剛問的這個問題,我現在已經想到答案了,世界上第一個翻跟鬥的是魔鬼,因為他從天上摔下來,就一直翻著跟鬥,跌到了地獄。”

看到這裏也許你會忍俊不禁,原因是桑丘的回答非常簡單,卻飽含著一種極其樸素的智慧,正如他的主人表揚他時所說的:“桑丘,你說出來的話往往超過你的智慧呢。”有些人煞費苦心地進行考證,但得出的結論往往既不能增長見識,也不能增添常識,簡直毫無意義。

我們要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生命太短暫,一生不過短短數十年,哪裏還經得起這麼多無謂的折騰。這也要那也想,殊不知我們的雙肩扛不了那麼多的金錢、名譽、地位、情感、哀愁和怨恨。幹脆舍棄吧,輕輕鬆鬆地上路,多一些時間來欣賞花開花謝,多一些時間來關照日升日落,多一些時間來走向你心中的遠方。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摒棄雜念,隻有做重要的事情,才能讓自己活得更快樂。

有激情,才能過得更好

激情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正如拿破侖·希爾所說:“要想獲得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獎賞,你必須像最偉大的開拓者一樣,將夢想轉化成為實現夢想而獻身的激情,以此來發展和銷售自己的才能。”

激情是一種精神,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偉大人物對使命的激情可以譜寫成曆史,普通人對工作的激情則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

激情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一種感情,也是最具感染力的。自己擁有激情,周圍的人才會變得充滿激情,即使你表達得不太順利,他們也可以理解。

想要獲得事業的成功,第一要對事業充滿無限的激情。一個對事業興趣寡淡、毫無工作激情的人不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會有不凡的業績,也就無法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一個學生,課餘在餐館洗盤子以賺取學費。這家餐飲點有一個不成文的行規,即餐館的盤子必須用水清洗上七遍。洗盤子的工作是按件計酬的,這個學生計上心頭,決定洗盤子時少洗一兩遍。果然,效率便提高不少,工錢自然也隨之迅速增加。一起洗盤子的學生向他請教技巧。他毫不避諱地說:“你看,洗了七遍的盤子和洗了五遍的有什麼區別嗎?少洗兩次嘛。”

餐館老板偶爾也會抽查一下盤子清洗的情況。在一次抽查中,老板用專用的試紙測出盤子清洗程度不夠並責問這個學生時,他卻還振振有詞地說:“洗五遍和洗七遍不是一樣保持了盤子的清潔嗎?”老板隻是淡淡地說:“你是一個不誠實的人,請你離開。”

為了生計,他又到另一家餐館應聘洗盤子。這位老板打量了他半天,才說:“你就是那位隻洗五遍盤子的學生吧。對不起,我們不需要。”第二家、第三家……他都屢屢碰壁。不僅如此,他的房東不久也要求他退房,原因是他的“名聲”對這裏其他學生住戶的工作產生了不良影響。他就讀的學校也專門找他談話,希望他能轉到其他學校去,因為他影響了學校的生源……無奈之下,他隻好收拾行李搬到了另一座城市,一切重新開始。

愛迪生曾說:“激情是能量,沒有激情,任何偉大的事情都不能完成。”成功的核心細胞是激情。如果一個人對人生、對工作、對朋友、對事業沒有激情,那他一定不會有大的作為。

被譽為“世界第一CEO”的傑克·韋爾奇在他20年的任期內帶領美國通用電氣集團走向了輝煌。韋爾奇退休後寫了一本關於他成長與成功的自傳——《贏》。韋爾奇在書的結尾總結了作為CEO的20多條經驗,這些都是他心血的凝結。他認為:“成功者共有的一個品質就是他們比別人更具有激情。激情不是浮誇張揚,而是內心世界的某種東西。”因此,激情對於人們成功的推動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美國文學家愛默生曾寫道:“沒有激情是幹不成大事業的。”激情的付出與成功的收獲往往是成正比的。有誌者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總是懷有極大和持久的激情,所以他們能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