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沒有相同人生,何必相互比較(2 / 3)

自信,使不可能成為可能,使可能成為現實;不自信,使可能變成不可能,使不可能變成毫無希望。隻要你充滿自信和勇氣去做,就會獲得豐收。做到了這一點,距離成功還會遠嗎?隻有肯定自己才能看見成功。隻有相信自己,才會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反之,隻會離夢想越來越遠。

信心能使人在窮困坎坷中挺起脊梁;它能使人的頭腦發揮出絕頂的聰明才智、創造出非常的功績;隻要你的信心十足,你自然就能把握所有存在的機會,牢牢抓住一切可以得到的機會,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其成功與否,操控權在自己手中。雖然,實現夢想這條路很艱難,但是,隻要心存希望,手握自信,永遠不說“放棄”,永遠不說“我不能”,你就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其實,人的一生免不了會經曆無數的進退得失,這會對我們的心靈產生深刻的影響,有時甚至會使我們對生活失去信心。所以無論環境怎麼改變,隻要我們堅信自己能行,那麼我們就能做得比想象得更好。

自信,是我們的夢想之樹深深地紮進我們心靈土地中的根,有了自信,我們的夢想之樹才能經受住狂風暴雨的吹打,才能枝繁葉茂,不斷有成熟的果實。人生的旅途上長滿了荊棘,鼓起勇氣,大步向前。魯迅先生曾說:“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也就是告誡我們,要敢於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要有信心。

做人生的主宰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風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一帆風順的人生幾乎沒有。每個人難免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碰到許多苦惱、彷徨、膽怯,甚至悲觀,尤其是那些有著無限青春的夢幻、對未來充滿憧憬的我們。

生活本來就是充滿了喜怒哀樂,有起有落,這才是生活的本來麵目。也正是有了這麼多的迷茫、無奈、痛苦和其他情緒,生活才充滿挑戰。因此,每個人都要學會做生活的強者,做自己的主人。路,就在自己腳下,命運就在自己手中。無論生活給予的是幸福還是無奈,我們都要勇敢地去麵對,主宰自己的世界,而不是淪為生活的奴隸。

在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上,一名年僅20歲的美國女子田徑運動員魏瑪·魯道夫,在人們的驚呼聲中一舉奪得3枚金牌。魏瑪·魯道夫讓世界記住了這曆史性的一刻,可是又有誰知道在她背後所付出的超出人們想象的艱辛和努力呢?

魏瑪·魯道夫是一個不幸的人,在她剛剛學會走路時,兩次肺炎和一次猩紅熱使得本來就身體虛弱的她不得不長期臥床。不過老天並沒有停止它的殘忍,在魏瑪·魯道夫4歲時,她又患上了小兒麻痹症,病愈後她的左腿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行走,不得不佩戴沉重的金屬支架。好在父母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小魏瑪·魯道夫,在她母親的幫助下,她堅持每周都對左腿進行100英裏的康複訓練,哥哥姐姐們也都對這個小妹妹充滿了同情,他們輪流給她進行按摩。經過7年的艱辛努力,到她11歲的時候,她終於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走路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魏瑪·魯道夫並未因此而滿足,她還是繼續鍛煉。到了1956年,魏瑪·魯道夫終於出現在墨爾本奧運會上,一舉獲得銅牌,創造了讓人不敢相信的奇跡。4年後,她又驕傲地奪取3枚金牌,還先後創造了三項世界紀錄,被人們冠以“黑羚羊”的美名。

魯道夫用事實向世人證明:隻要不向生活屈服,那就永遠不會被生活打敗。隻有經得起生活考驗的人,才不會被曆史遺棄,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強者。我們應該明白一個道理:生活給予每個人的都是平等的,不要總以為隻有自己才是不幸的,說不定別人經曆的比自己經曆的還要痛苦。因此,不要拒絕生活所帶來的一切,包括失敗、悲傷和困難,因為經曆本身就是一種超脫和曆練的過程。在困難與失敗麵前,我們能做到的隻有保持樂觀的心態,用強者的態度去麵對生活的考驗。總而言之,隻有做生活的強者,才能真實地體驗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美好的。

一位智者在旅途中行走時,遇見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那人用盡各種方法侮辱這位智者,就這樣持續了好幾天,但智者絲毫不為所動,不見有半點生氣的樣子。無奈之下,這人便問道:“你為什麼還不開口?”智者走到那個人麵前,問道:“如果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是你拒絕接受,那麼請問,這份禮物最終是屬於誰的?”那人回答道:“當然屬於原本送禮物的那個人了。”智者笑著說:“沒錯,現在我若拒絕你的侮辱,那你不就是在罵你自己嗎?”那人聽後,無趣地摸摸鼻子走開了。

智者的智慧和胸襟不得不讓人佩服,其實不管別人怎樣說,隻要自己的心靈健康,就不會受到影響。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生活都被他人主宰著,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究竟為何而活。

人活在世上,追求的不僅僅是物質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如果所有人都一味地去追究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那麼他就失去了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真正意義。因此,人生在世一定要學會做自己的主人,活出真正的自己,千萬不要淪陷在別人的期待中。

對於我們來說,做生活的主人尤為重要。不要為了學習而學習,不要為了努力而努力,人要為自己而活。也許現在你的一切都在父母的安排之下,但你必須明白,你不可能一輩子都待在父母為你撐起的一片天空裏,總有一天你要飛向湛藍的天空。在此之前,你必須學會讓自己成為生活的主人,提前作好應對挫折與苦難的心理準備。你可以被人打倒100次,但必須使自己第101次站起來,隻有這樣才能有勝利的機會。

我們不必羨慕別人的成功,而應該積極地去爭取自己該得到的。做生活的強者,要用執著的腳步去追求自己的信念;做生活的強者,不僅僅隻是一句話,更是一種做法。誠然,生活中有諸多悲苦,但苦中也可作樂,人們完全可以勇敢地麵對生活中的不快與困難,挺過去了前麵便是一條康莊大道。即使失敗,但至少還保留了自己最後的尊嚴。

無須抱怨他人比你優秀

人上有人,山外有山,每個人在不同的時期,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任何人都無法做到沒有一絲缺陷,所以,何須去抱怨他人比你優秀呢?如果為自己沒有別人優秀而自卑的話,那麼你永遠活不出自己的本色。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內心或多或少地都會有一些不平衡的心理。別人有漂亮的衣服,而我沒有;別人有最新款的手機,我沒有……通過正當的努力和奮鬥去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達到一種新的平衡,這是值得稱道和慶幸的;而有一些人卻一味地怨天尤人,所以,我們要學會調整自己,走出抱怨的誤區,讓自己始終保持一種平衡的心態。

我們也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一個人沒有良好的心態,或者說心態不平衡,那麼,無論他擁有多麼豐厚的物質條件,他的內心仍然會充滿煩躁、苦悶,並對此耿耿於懷,那麼,何談幸福呢?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保持平衡的心態,隻有這樣才能活出大氣、大度和大方的人生,才可以給周圍的人帶去更多的坦然和寧靜。

對漫長的人類曆史而言,人生百年不過一瞬,而在茫茫宇宙中,我們每個人不過是滄海一粟。那麼既然是這樣,所有的得失、恩怨又算得了什麼呢?你還有什麼可以驕傲的呢?又有什麼好哀怨的呢?人生最大的得到就是擁有生命,最大的失去也就是失去生命,而人生中所有的得與失隻是一個過程,最終都會隨著生命的逝去而消失。這樣看來,為何不讓這短暫的生命充滿幸福和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