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傑西卡卻不這麼想,她決心要試一試。因為,她內心有這樣一個準則:隻要想做,那就立即去做。
傑西卡把自己的想法立即告訴了公司經理,並得到了經理的大力支持。她親自去負責選購布料和上門為顧客測量尺寸大小,然後將布料交給其他同事去裁剪和縫製。就這樣,在這家生產傳統罩袍的公司裏,生產出了一件件漂亮又適合人們身材的新式罩袍,公司的生意開始火起來。在傑西卡的努力下,公司後來還把這種獨特的服裝推銷到了美國本土的其他許多城市。
而傑西卡則憑著“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行為準則,贏得了經理的青睞,從一個普通的設計員工被提拔為公司的首席設計師,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隻要想做,就立即去做。假如你不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就不要給自己設定障礙,這是你的權利,沒有人可以阻攔你。
有一天,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裏,農夫絞盡腦汁來想辦法,希望能夠救出驢子。但是無論怎麼努力,也沒能成功。驢子還在井裏痛苦地哀號著。最後,農夫決定放棄了,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不值得大費心機去把它救出來。
為了避免其他的驢子掉下去,農夫想將這口井填埋起來。於是,農夫便決定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
驢子很快了解到自己的處境,哭得更淒慘了。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鏟進井裏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麵。
很快,這頭驢子便得意地升到井口,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跑開了。
其實,在生命的旅途中,人難免會陷入“枯井”裏,各式各樣的“泥沙”也會傾倒在我們的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中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然後站到上麵去。
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和挫折,有可能會成為掩埋我們的“泥沙”;也有可能成為我們腳下的一塊塊墊腳石。這一切完全取決於你的選擇。
認清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太在意別人怎麼說,更不必拘泥於別人的老套思維。隻要有好的想法,哪怕它看起來很荒謬,都應該立即付諸實踐,說不定奇跡就等在你的前麵。讓我們記住《福布斯》雜誌創立者福布斯的名言吧:“做正確的事情,把事情做好,立即做。”
選好自己的路,堅持到底
對於剛走向社會的年輕人來說,夢想就是成功的開端,有夢就去追才算是個現代人。成功往往是伴隨“夢想”而來,很多人一輩子平平庸庸地過日子,並不是才華不如人,而是提早放棄自己的夢想。
隻有走自己的路,才能到達夢中的地方。
布魯斯·李1940年11月27日出生於美國的舊金山市。因為父親是一名演員,他從小就有了跑龍套的機會,於是產生了想當一名好演員的夢想,可由於身體虛弱,父親便讓他拜師習武來強身。1961年,他考入華盛頓州立大學主修哲學,後來,他像所有人一樣結婚生子。但在他內心深處,一刻也不曾放棄當一名演員的夢想。
一天,他與一位朋友談到夢想時,隨手在一張便箋上寫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布魯斯·李,將會成為全美國最高薪酬的超級巨星。作為回報,我將奉獻出最激動人心、最具震撼力的演出。從1970年開始,我就會享譽世界,到1980年,我就會擁有1000萬美元的財富,那時候我及家人將會過上最愉快、和諧、幸福的生活。”
寫下這張便箋的時候,他的生活正經曆著貧困潦倒,不難想象,如果這張便箋被別人看到,會遭到怎樣的嘲笑。
然而他卻把這些話深深銘刻在心底,為了實現夢想,他克服了無數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比如,他曾因脊背神經受傷,在床上躺了4個月,但最後他依靠自己的意誌卻奇跡般地站起來了。終於,在1971年命運女神向他露出了微笑,他主演的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都刷新了香港的票房紀錄。到了1972年,他主演了香港嘉禾公司與美國華納公司合作的《龍虎爭鬥》,這部電影使他成為一名國際巨星——被譽為“功夫之王”。在1998年,美國《時代》周刊將其評為“20世紀英雄偶像”之一,他是唯一入選的華人。他就是李小龍——一個“最被歐洲人認識的亞洲人”,一個迄今為止在世界上仍然享譽最高的華人明星。
1973年7月,事業剛步入巔峰的他因病去世。在美國加州舉行的“李小龍遺物拍賣會”上,這張便箋被一位收藏家以2.9萬美元的高價買走,同時,2000份獲準合法複印的副本也當即被搶購一空,以致拍賣會的主持人大叫:“這就是為什麼你以後有必要把想到的事情馬上寫下來的原因。”
走自己的路,笑傲風雨,拚搏奮進。對於剛走向社會的年輕人來說,夢想就是成功的開端,有夢就去追才算是個現代人。
成功往往是伴隨“夢想”而來,很多人一輩子平平庸庸地過日子,並不是才華不如人,而是提早放棄自己的夢想。許多父母阻止子女追求更好的生活,認為那是無法達成的夢想,所以他們要子女們滿足現狀,做一份尋常而穩定的工作,過著平凡的生活;其實很多著名企業家及成就大事業者,均是出身貧窮或是平凡的背景,他們的成功源於敢於實踐自己的夢想,敢於挑戰更高的目標。
經曆了風雨必然見到彩虹,讚譽也將隨之而來。麵對這些不可留戀的而駐足不前,春風得意馬蹄疾,就更應奮發向前,因為夢中那個風景獨好的地方正等待著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對自己滿懷信心,堅持下去,否則將一事無成。寫下你的夢想吧,哪怕是在一張毫不起眼的便箋上。
給自己一個目標
很多人都機械重複著每天的活動,早上起床、吃飯、上班、下班、睡覺,年複一年,周而複始,從不問自己一聲到底在做什麼,為了什麼而做這些。
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目標就如一座大樓的地基,隻有把地基打好,大樓才會牢固和堅實,而不至於半途倒塌。所以生活中,不論我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要忘記給自己一個目標,哪怕隻是一個小小的目標。
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要有一個長遠的目標,這是你前進的動力;也必須有一個短期的目標,因為它能使你時時感受到勝利的喜悅,並在這種喜悅中得到前進的動力。
拿破侖·希爾說過:“許多人埋頭苦幹,卻不知所為何來,到頭來發現追求成功的階梯搭錯了邊,發現時卻為時已晚。”
一個人隻要有明確的目標、可行的規劃和堅定的信心,就能克服遇到的挫折和阻礙,從而實現自己的夢想。
巴朗茲是機械工程師,他發明了一種自動冰激淩冷卻器,能夠製作鬆軟可口的冰激淩。他希望從美國東海岸到西海岸都開設冰激淩連鎖店,於是開始擬訂計劃並且付諸行動。當時許多人認為這很難獲得成功,為此給他潑冷水。但巴朗茲堅信自己的目標是能夠實現的,因為他認為自己的規劃是可行的,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所以他仍舊我行我素,一心一意撲在開設冰激淩連鎖店上。為了迅速辦起冰激淩連鎖店,他提供設備及營運企劃,協助別人開設冰激淩店,這種做法在當時是一項創舉。他以成本價出售冰激淩製造機,然後從冰激淩成品的銷售額中獲得利潤。
於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巴朗茲冰激淩連鎖店如雨後春筍般在美國各地紛紛開業,巴朗茲也因此成為了美國乃至全世界各類加盟店的始祖。
因此,他總結經驗說:“如果你對自己、對你正在做的事情及你想要做的事情都深具信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題。”他認為,未來操縱在自己手中,信心的大小決定自己將來成就的大小。
拉馬克於1744年8月1日生於法國畢加底,他是兄弟姊妹11人中最小的一個,最受父母寵愛。拉馬克的父親希望他長大後當個牧師,送他到神學院讀書;後來由於德法戰爭爆發,拉馬克當了兵;他因病退伍後,愛上了氣象學,想自學當個氣象學家,他整天仰首望著多變的天空;後來,拉馬克在銀行裏找到了工作,想當個金融家;很快地,拉馬克又愛上了音樂,整天拉小提琴,想成為一個音樂家。這時,他的一位哥哥勸他當醫生,拉馬克學醫4年,可是對醫學沒有多大興趣。24歲那年,拉馬克在植物園散步時遇上了法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盧梭,盧梭很喜歡拉馬克,常帶他到自己的研究室裏去。在那裏,這位“南思北想”的青年被科學深深地迷住了。
從此,拉馬克花了整整11年的時間,係統地研究植物學,寫出了名著《法國植物誌》。拉馬克35歲時,當上了法國植物標本館的管理員,又花了15年,研究植物學。50歲的時候,拉馬克開始研究動物學。他花費了35年的時間來研究動物學,最終成了一位著名的博物學家。
古往今來,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像拉馬克一樣,把精力用在一個目標上,專心致誌,集中突破,這是他們成功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