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主動規劃自己的旅程,而不是被動接受你的人生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在旅行的時候要學會規劃好你的行程、你的狀態、你的位置,不要放任自流。隻有規劃好自己的行程,才會有樂趣可言,才會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人生路漫長,我們麵對太多的誘惑,隨之我們的欲望也就會越來越多,隻有規劃好自己的旅程才不會被外界的事物迷惑了眼睛。
要知道,規劃好的旅程掌握在自己手中,你的人生也在你的手中。走出怎樣的人生,就看你的規劃了。
在現實與目標之間畫出
前進的曲徑
我們都有遠大的理想,並為此努力追求執著不悔。可是在追求的過程中總不免遇到困難和屏障,當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嚐試曲線接近目標的方法。
我們知道,數學上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直線,可是我們的生活中到達某一目標的捷徑卻往往是曲線。為了實現目標需要矢誌不渝,但矢誌不渝並非是直線行進,頭撞到牆上也不回頭,而往往需要曲線前進。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目標和現實之間畫一條曲線是實現理想的藝術。
我們的世界充滿太多的變數以及太多的激烈競爭。成功,很多時候取決於你是否走一條正確的奮鬥路線,隻有這樣,才能避免選錯目標,朝相反的方向上用勁兒。
從前有個漁夫,是出海打魚的好手。可是他有一個習慣,就是每次出海的時候都喜歡提前立誓言,即使誓言不切實際,一次次碰壁,也將錯就錯,死不回頭。
這年春天,聽說市麵上墨魚的價格最高,於是漁夫便立下誓言:這次出海隻撈墨魚。但是很不巧,這次遇到的全是螃蟹,於是他隻能空手而歸。上岸後,他才知道,現在市麵上螃蟹的價格最高。漁夫後悔不已,發誓下次出海一定隻打撈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螃蟹上,可這一次遇到的卻全是墨魚。他又隻好空手而歸。
晚上,漁夫躺在床上,非常後悔。於是,他又發誓:下次出海無論遇到螃蟹,還是墨魚,他都捕撈。
可是漁夫沒有趕上再一次的出海,就在自己的誓言中饑寒交迫地離開了人世。
要知道,我們離現實很近,離目標很遠。目標與現實的距離長短,取決於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認識。就像故事中的漁夫,之所以他會有這樣的結局是因為他太喜歡立不切實際的誓言了,而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把目標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得以實現,而在現實中每個人都要在自己的前方樹立一個目標,才有所追求,在通向目標的道路上也許會有泥濘和坎坷,必須以頑強的毅力,執著地走下去。隻要堅持下去,目標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這句話,揭示了這樣的一個道理:“理想和願望固然美好,但成功的實現需要腳踏實地的、堅忍不拔的、實事求是的奮鬥精神。”在生命的調色板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個卓越的畫家,能調出姹紫嫣紅的色彩;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事業上取得成績,有所建樹。各種各樣的希望,給人無窮的追求力量。人們在希望中起步,在希望中成功。而願望的實現,有人希望從天而降,有人則埋頭苦幹,在希望中奮鬥。前者是“羨魚”,後者是在“結網”。
可是希望在哪裏?有人說:希望在明天——明天的快樂,明天的富有,明天的充實……可是有經驗的農民不僅希望明天的豐收,更重視今天的耕耘;有作為的青年,不僅希望明天的成功,更重視今天的學習。那些渾渾噩噩生活的人們何曾沒有美麗的憧憬,可是他們也許忘了沒有今天的耕耘,哪有明天的豐收?等到收獲的季節來臨了,他們的籃子仍然是空空如也。可見,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是多麼的重要。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我們在旅途中想要過得充實,那就一定需要一個目標,一旦失去了目標,就失去了自己的理想與希望,那人生還談什麼意義,所以確定一個目標對於我們是很重要的。
規劃自己的人生,
讓奮鬥的腳步清晰可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而我們的人生少不了我們的規劃,隻有規劃好自己的人生,你的奮鬥目標才會清晰起來,隨之你前進的腳步也會更加沉穩與堅定。
每天,我們都會遇到對自己的人生和周圍的世界不滿意的人。在這些對自己目前處境不滿意的人中,98%的人都對自己心目中喜歡的世界沒有一幅清晰的圖畫。他們沒有改善自己生活的目標,無法用一個人生目的去鞭策自己。結果,他們繼續生活在一個他們無意改變的世界裏麵。
曾有一位醫生對活到百歲以上老人的共同特點作過很多的研究。他叫聽眾思考一下這些人長壽的共同因素,大多數人以為這位醫生會列舉食物、運動、節製煙酒以及其他會影響健康的東西。然而,令聽眾驚訝的是,醫生告訴聽眾,這些壽星在飲食和運動方麵根本沒有什麼共同特點。隻是這些長壽老人的共同特點是對待未來的態度——他們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
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往往都是建築在周圍環境之上的,所以我們的理想沒有什麼理由可以不能成真。我們不能給自己的失敗留下任何一個存在的空間,不要讓自己有備用的夢想。要知道一個未能實現的夢想,就是一個懼怕失敗的夢想。
法國曾經有一位十分貧窮的年輕人,在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之後,最後他終於成了媒體大亨,躋身於法國50名富翁之列。1998年在他去世的時候,他將自己的遺囑刊登在當地報紙上,說:我也曾是窮人,知道“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的人,就能夠得到100萬法郎的獎賞。為了這個答案,曾有兩萬人爭先恐後地寄來了自己的答案。答案五花八門說什麼的都有。相當一部分的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技能,窮人最缺少的就是財富……但是最後沒有一個人答對。一年後,他的律師公開了答案:“窮人最缺少的,是成為富人的野心!”這個答案幾乎所有的富人都給予認可,這個謎底震動了歐美,他說出了自己之所以能夠成為富人的關鍵所在。
這裏說的“野心”,就是我們所謂的“雄心壯誌”。一個心誌不高的人,對自己的前景沒有任何規劃的人,是很難有能力創造出奇跡的。
夢想需要細心的滋養,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任憑生活奪走自己的夢想。這個掠奪的化身可能是你的親戚、你的朋友甚至是你的愛人或者是同事,等等。不要讓別人替你做決定,要相信自己,給夢想一個機會,不要讓他人毀了你自己的夢想。如果有人打擊你,請不要沮喪,你要努力把事情扭轉過來。因為成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你需要詳細計劃通往成功的路線。
我們不要去試,而是要去做。真正的成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要成就任何有價值的目標,絕不是簡單的事情。你越靠近成功,困難就會越大,而“試”這個字模棱兩可,暗示猶豫。而成功中是沒有這個字的一席之地的。要記住我們的思想有多大,我們的成就便有多大。
追求一個明確的目標,可以引導我們的生活。訂立人生目標是我們自己的事情,這是別人沒法代替的。我們如果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那麼就要通過一係列既高標準又現實的目標設定。為了成功並實現自己的夢想,首先,我們要確立長期的人生目標,隨後再設立短期目標。一個個的短期目標提供了通往最終目標的途徑。短期目標設定者可以用這兩個方麵來做衡量的標準。其次,停下來問自己,為了達到我的目標,我願意付出多少代價?最後,要認清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缺點。
人生就像是在旅行,當你到達了一個目標的時候,就必須再設定一個新的目標。我們一旦達成目標,就朝著別的一個更大的目標邁進。務必以更堅決的態度麵對它。我們千萬不能落入空擋。設定當前的目標,便為自己提供了通往實現長期計劃的階梯。
自己把握好自己,有計劃地進步
每個人都想在前進的道路上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尋找的時候我們要心平氣和,不要急躁,控製好自己的心態,把握好自己,讓自己在計劃中一點點靠近目標。
太多人都被生活的重負壓在身上,如同一塊巨石壓身,喘不過氣來。是的,我們的生活太沉重了,身心經常會有疲憊之感。但是又不能不為自己的前途靜下心來,去尋找出路。也許會發出這樣的感歎:“唉,我的出路在何方呀?我都熬到這樣的年齡了,怎麼還是沒有希望。”要知道,一味地歎息是沒有用的,唯有挺著腰杆尋找出路才可能有最大的希望。
很多人覺得人生太迷茫,歸根結底主要是沒有遠大的誌向和為之奮鬥的明確目標。沒有人生的目標,隻會停留在原地。沒有遠大的誌向,隻會變得慵懶,隻能聽天由命,歎息茫然。想不讓機會就這樣溜走,不叫青春就這樣逝去,隻有靠誌向和理想衝出迷茫的旋渦,隨之嶄新的人生之頁將會從此刻掀開。
人生需要立誌,古人對“誌”的解釋,是認為“心之所指曰誌”,也就是指人的思想發展趨向。當代漢語對“誌向”給出的解釋是:“未來的理想以及實現這一理想的決心。”理解了“誌”的含義後,我們對“立誌”的含義就很好理解了。立誌,就是立下未來的人生理想。
在我們的一生中,除了年幼無知的童年時期外,其他每個不同的成長發展階段都與立誌有很大的關係。簡而言之,青少年求學階段,尤其是大學階段,是人生誌向的確立時期;中年工作階段,是人生誌向的實現時期;老年休息階段,是對人生誌向的回顧與檢查時期。
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舵的船,永遠漂流不定,隻會到達失望、失敗和喪氣的岸邊。成功者一定是那些有目標的人,鮮花和榮譽從來不會降臨到那些無頭蒼蠅一樣在人生之旅中四處碰壁的人頭上。
人一旦有了目標,就有了熱情,有了積極性,有了使命感和成就感。有明確目標的人,會感到自己心裏很踏實,生活得很充實,注意力也會神奇地集中起來,不再被許多繁雜的事所幹擾,做什麼事都顯得胸有成竹。
有很多的人都期待走上社會經濟的舞台,並成長為影響一方的主角。可是你對自己現在的工作、生活、學習狀況感到滿意嗎?你有沒有更大的追求目標與夢想呢?你是不是覺得信心也有,可是就是感覺沒集中性的時間給自己充電學習,有時候因為這個而心生焦躁。為了不打擊自己的信心,那就試試“每天進步一點點”的理念吧。
每天進步一點點,雖然沒有衝天的氣魄,也沒有什麼誘惑力,更沒有展示決心的氣勢。但細細琢磨一下:每天,進步,一點點,那簡直是在默默地創造一個料想不到的奇跡,在不動聲色中醞釀一個真實感人的神話。
一個不成功的人在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他少了什麼東西,而是多出來一些東西。多了某些影響她成功的不良習慣。譬如,恐懼、懶惰、沒耐性……播種一種習慣,將收獲一份成功,要知道任何的成功都是一種量的積累。無以跬步,不足以至千裏。成功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不羨慕別人的富足,也不抱怨自己暫時的不成功。向自己挑戰!每天進步一點點,隻要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有所進步,就是小小的成功。不論是學習實踐知識,還是書本知識,還是謀生的手段、生存的技能,適應社會、家庭、工作及生活發展的各項本領。每天走路比昨天精神一點點;每天笑容比昨天多一點點;每天行動比昨天多一點點;每天方法比昨天多想一點點……一個人,如果每天都能進步一點點,哪怕是1%的進步,試想,有什麼能阻擋得了他最終達到成功?
有這樣一首童謠:失了一顆鐵釘,丟了一隻馬蹄鐵;丟了一隻馬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損了一位將軍;損了一位將軍,輸了一場戰爭;輸了一場戰爭,亡了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滅亡,一開始居然是因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的戰馬的一隻馬蹄鐵上的一顆小小的鐵釘鬆掉了。這就是所謂的小澗不補,大洞吃苦。每次一點點的變化,最終會釀成一場災難。每次一點點的放大,最終會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