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進步一點點,它具有無窮的威力。隻是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力。因為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得重複著去做。每天進步一點點是簡單的,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因為這個人做不到,而是他不願意做這些簡單而重複的事情。因為越簡單,越容易的事情,人們也越容易忽視而不去做它。
找到最適合自己做的事,
以及做事的方法
興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從興趣出發來尋找一份最適合自己做的事以及做事的方法,會使我們在工作中充滿激情,擁有無限樂趣。
人們的興趣表現為對某件事、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當興趣直接指向與職業有關的活動的時候,就稱之為職業興趣。職業興趣在人的職業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影響人的職業定向和職業選擇、開發人的能力、激發人的探索與創造、增強人的職業適應性和穩定性。一個人如果所從事的工作與其職業興趣相吻合的話,就可以發揮其全部才能的80%~90%,並能長時間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而不會疲勞;相反,卻隻能發揮全部才能的20%~30%,還容易感到厭倦和疲勞。由此看來,職業興趣影響人在相應職業中的工作績效。
坐在姐姐的果園裏,牛頓聽到熟悉的聲音,“咚”的一聲,一隻蘋果落到草地上。他急忙轉頭觀察第二隻蘋果落地。第二隻蘋果從外伸的樹枝上落下,在地上反彈了一下,靜靜地躺在草地上。這隻蘋果肯定不是牛頓見到的第一隻落地的蘋果,當然第二隻和第一隻沒有什麼差別。蘋果落地雖沒有給牛頓提供答案,但卻激發這位年輕的科學家思考一個新問題:蘋果會落地,而月球卻不會掉落到地球上,蘋果和月亮之間存在什麼不同呢?
第二天早晨,天氣晴朗,牛頓看見小外甥正在玩小球。他手上拴著一條皮筋,皮筋的另一端係著小球。他先慢慢地搖擺小球,然後越來越快,最後小球就徑直拋出。
牛頓猛地意識到月球和小球的運動極為相像。兩種力量作用於小球,這兩種力量是向外的推動力和皮筋的拉力。同樣,也有兩種力量作用於月球,即月球運行的推動力和重力的拉力。正是在重力作用下,蘋果才會落地。
牛頓首次認為,重力不僅僅是行星和恒星之間的作用力,有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吸引力。他深信煉金術,認為物質之間相互吸引,這使他斷言,相互吸引力不但適用於碩大的天體之間,而且適用於各種體積的物體之間。蘋果落地、雨滴降落和行星沿著軌道圍繞太陽運行都是重力作用的結果。
人們普遍認為,適用於地球的自然定律與太空中的定律大相徑庭。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沉重打擊了這一觀點,它告訴人們,支配自然和宇宙的法則是很簡單的。
正是這個對吸引力的濃厚興趣使得牛頓推動了引力定律的發展,指出萬有引力不僅僅是星體的特征,也是所有物體的特征。作為所有最重要的科學定律之一,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數學公式已成為整個物理學的基石。
良好而穩定的興趣使人在從事各種實踐活動的時候,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個人根據穩定的興趣選擇某種職業,興趣就會變成個人積極性,促使一個人在職業生活中做出成就;相反,如果你對所從事的職業不感興趣,就會影響你積極性的發揮,難以從職業生活中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不利於工作上的成就。
此外,需要是影響職業選擇的重要且不易覺察的內在因素,動機是在需要的支配下受到外在刺激影響而形成的綜合性動力因素,從而影響職業選擇。興趣是在需要基礎上受到動機的影響,從而對職業選擇產生一定影響的、變化的、較為外在的因素。
當然,這其中也會有相對持久性的興趣同時作為外延因素對動機的變化、發展產生一定作用。例如,一個人缺乏物質生活保障,便會有生理、安全需要,從而產生去工作、勞動,獲取報酬,換取物質條件,滿足自己需要,因而會對所有能掙錢“糊口”,維持生存工作感興趣。當認為某一項工作能掙大錢,報酬高時,會強化自己克服種種困難從事該項工作的動機。但若覺察或發現該項工作有生命危險時,便會減低或放棄這種興趣,減弱想從事該項工作的動機。
堅定信念,走出自己的人生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在人生路上,你想要走多遠,要問自己的腳願意走多遠。而在行走中、疲乏中,要有堅定的信念,這樣才可以到達你想要去的地方。
人不能沒有信念,正如人不能沒有希望一樣。有了信念,再難的障礙都能克服,再遠的路也能到達。而一個沒有信念的人,隻會渾渾噩噩地度過每一天。所以說,信念可以讓人一直前進。
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樹立一個遠大目標的意義並不在於它能不能實現,主要在於它能否調動人心中的渴望,能否激發人的積極心理和堅定的信念。所以,不要在意結果的好壞、目標是否太高。而是應該以堅定的信念去實現自己的目標。俗話說得好,足夠的難度才能激發出更大的潛力,當我們被一個目標吸引,能為之不懈努力、全力以赴時,我們就是在接近成功。
當我們登高遠眺的時候,我們會為遠方的景色吸引;當我們站得更高的時候,也能看得更遠。所以,我們可以為自己設置一個高遠的信念。古語說,望乎其中,得乎其下;望乎其上,得乎其中。就是說,一個人做事,如果期望達到中等水平,所得的結果隻可能是下等;如果將目標定在上等水平上,就可能取得中等水平。我們的目標決定了我們可以走多遠,對目標的信念也決定著我們能否走得更遠。
對於一種人來說,如果他的目標隻是在為了工資而工作,那麼他隻能得到一點微薄的收入;如果他在工作時心中裝著公司的發展,也期盼自己未來的前景,那他得到的將不僅是一份工資,還將會有領導和同事的尊重與信任,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價值。因此,把目標定位在掙更多錢上,人就會在這種信念的驅使下努力工作,並可能掙一筆數目不菲的錢財;把目標定位於作一項有意義的事業上,就會帶著這種信念讓自己在財富、威望、名譽和對他人的貢獻中獲得快樂。
請相信:沒有大的目標,堅定的信念,一個人注定不能走得更遠。
有一個漁翁在河邊釣魚,他的運氣不錯,隻見銀光一閃,一會兒就釣上來一條。但令人不解的是,每次釣到大魚,漁翁就會把它們放回到水中,隻有小魚才放到魚簍裏。
在旁邊觀看他垂釣的人終於忍不住發問:“你為什麼要放掉大魚,而留下小魚呢?”
漁翁回答說:“我也是出於無奈啊。我隻有一個小鍋,怎麼能煮得下大魚呢?”
我們都覺得故事中的漁翁很傻,也沒有人願意像故事裏的漁翁一樣,但捫心自問,我們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大鍋嗎?我們對自己是否有更加堅定的信念嗎?每個人都有過雄心壯誌的時候,但當經曆了一番風雨後,慢慢地就會在心中放下這些東西。其實,這是生活在考驗我們的信念。當我們的能力、學識暫時沒辦法幫我們實現自己的終極夢想時,我們需要更堅定地走下去。要知道,目標是一回事,信念是一回事,最後的結果還是另一回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你能把目標定的高遠一些,即使全力以赴到最後仍然實現不了,但你最終所能實現的目標或者最終所能到達的高度卻很可能是其他人望塵莫及的。
堅定的信念總能造就出一個個優秀的人物,製造一個個的奇跡。貝多芬是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然而,他卻在身體上經受著巨大的折磨——雙耳失聰。但他正是靠自己的信念,毅然堅持創作,懷著遠大的理想,以信念為自己的雙耳,支撐著自己,沒有倒下,終創造出不朽的第九交響曲《命運》。
隻有堅定自己的信念,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才不會在人生中迷失路途。在到達目標的過程中,需要自己的努力,需要行動。一切的空想都不能改變現狀,更不用說實現目標了。如果信念是內心的希望,行動就是實現希望的唯一方式。有了行動,才能處理好眼前的問題,才能把握好未來的事情,並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信念很重要,執行自己的信念更重要。隻有在行動的過程中,才會知道自己與目標的距離究竟有多遠,我們要如何從現實著手與起步。學會給自己製訂一個確實的計劃,根據計劃從現實出發以達到最後的目的。高遠的目標,美好的信念並不能讓我們一下子到達成功。我們需要切實的行動,用自己的雙腳去努力。所有的信念都要求我們立足當前,展望未來,並徹底處理好眼前問題,為心中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行動是邁向成功最重要的一步,也可以體現出行動者的信念和他們的毅力。所有的信念都需要靠雙腳去實現,所有的計劃也需要用行動來實現。俗話說得好,計劃就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實質上並不是如此。好的開始,還需要用行動堅持下來才能收獲完美的結果。
當你對一個目標隻有信念,沒有行動的時候,你的目標隻是一個空中樓閣,你的所有努力就像是在淩空舞蹈。有行動,我們才能去解決存在的問題。以積極的態度行動起來,美好的信念才能讓我們更接近成功。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如果我們把信念比作是成功彼岸的燈塔,那麼行動就是駛向信念目標的航船。有了它,我們可以在人生的大海上劈風斬浪,一往無前。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如果我們把信念比作是遠方的無限風光,那麼行動就是通向美景的小徑。有了它,我們可以在人生的高山上披荊斬棘,永不放棄。
不要讓欲望占據你的快樂
世上有很多東西需要人們不斷地追逐,我們有太多想要得到的東西。我們的欲望有多大,心就有多大,久而久之欲望就會占據我們的心靈,成為無法填補的黑洞,快樂隨之就會被掩埋。
我們曾麵對紛繁複雜的世界,馬不停蹄地在拚搏、在奮鬥。過多的欲望蒙住了我們的雙眼,荒蕪了我們的心靈,泯滅了我們的良知,枯竭了我們的心湖,太多的欲望占據了我們的快樂。作家張小嫻說:“大多數的失望是因為我們高估了自己。”
人類有太多的欲望,一旦不能及,便成了失望,也就變得不快樂。一個人最快樂的時候,是他幹渴難耐時,突然有一碗清涼的水放在他麵前;一個人最痛苦的時候,是當他終於名利雙收的時候,卻隻剩下他自己孤零零一人。給心靈做一個減法吧,減去我們心中過多的欲望,簡單地生活,讓自己的心靈淡泊寧靜。
人生如釀酒一樣,“減”去那些無味的水,量雖少了,味道反而醇厚了。例如,農民在播種的時候,想得大果實、好果實,必須要用“減”法,就是玉米苗一尺來寬留一棵,其餘的鋤掉。這樣,到了秋天才會有好的收獲。
對於人生,這樣的減法哲學同樣適用,就是減輕煩惱、減去疲憊,減去心靈上的沉重負擔,減去一些奢侈的欲望,減去沒有多大價值的身外之物。
我們應該寧願不要車子、票子、房子,而要一份平安,平安是福;不要燈紅酒綠、輕歌曼舞,隻要一份恩愛。減少了一次奢靡淫逸,就增加了一份靈魂的純淨與人生的寧靜;減少了一次誹謗嫉妒,就增加了一份人際的空間;減少了一次應酬周旋,就增加了一份家人的親情與生活的從容;減少了一次諂媚邀寵,就增加了一份人格的尊嚴與心靈的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