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直線不一定是最近距離,歇一歇才能找到正路
我們隻有自己才可以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夢想與現實有多遠,目標是否清晰可見?人生就像一次旅行,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急於求成的結果。
看似最快的路,
不一定就是最短的
最快通過的路未必是最短的,隻有尋找捷徑,尋找方法,才能讓最長的路變為最短的,路的長短區別並不是在於路的本身長度,而是當我們踏上這條路時的心境,如果我們想快速地走完它,那麼,我們就要想辦法讓它變短,如果我們不尋找機遇,不尋找捷徑,不尋找方法,那麼,路一直在遠方。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我們要時刻的告誡自己,最短的旅程並不是最快的旅程,有時,越長的旅程反而能讓我們更快的飛翔。
一家公司的職員匆匆忙忙去上班,這一天,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是關於他個人提升的事宜,可是偏偏今天早上起晚了,如果今天遲到,他的提升肯定完了。
所以,他一定不要遲到,最糟糕的是,他現在隻有30分鍾的時間,一般情況下,做公交的話,要坐一個小時。他隻有去打出租車,希望能趕得及參加會議。
終於他截到了一輛出租車,匆匆忙忙上車後,他便對司機說:“師傅,麻煩您,我很趕時間,拜托你走最短的路!”
司機問道:“先生,是走最短的路,還是走最快的路?”
小職員好奇地問:“最短的路不就是最快的嗎?”
“那可不一定,現在是繁忙時間,最短的路都會交通擠塞。你要是趕時間的話便得繞道走,雖然多走一點路,卻是最快的方法。”
小職員最後還是選擇走了最快的路。
途中他看見不遠處有一條街道堵車非常嚴重,司機解釋說那條正是最短的路。司機所言沒差,多走一點路果然暢通無阻,雖然路程較遠,多花了點費用,卻很快便到達了目的地。
我們的人生何嚐不是這樣呢,最短的路未必是最快的。所以,兩點之間,不一定直線最短,要考慮好各種因素再做出選擇。
你想進一家大型外企工作,可是你沒有很高的學曆,也沒有相關的經驗,也沒有特別的技術。與其想方設法進去工作,還不如退一步,換一種方法:你可以選擇一個相關的行業,踏踏實實待幾年,做出成績來。然後帶著經驗和策劃再進去,身價自然就不一般。如果你特別喜歡一個女孩,但是被拒絕了,與其窮追不舍,倒不如選擇迂回招數,先弄明白自己到底差在哪裏。如果硬件不好,就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魅力,以最好的形象站在她麵前;如果不夠溫柔,就從小事做起去關心她保護她;如果是沒有感覺,就從朋友做起慢慢培養感情。與其一定要一個答案,倒不如給自己時間去爭取。
喬傑從小就是班裏的學習尖子,在這個小縣城裏算是風雲人物。不論是老師還是同學都認為他會考上清華北大。可是,高考的時候,他比第一誌願北大差了3分。他並沒有因此而難過,他選擇了複讀。在這個縣城,複讀是很正常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高中本來就是四年。可是遺憾的是,再次高考,他卻隻過了重點線。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隻有他自己清楚,他是被壓力搞垮了。畢竟是天之驕子,逆境中並不適合他的生存。隻有他自己知道,複讀的這一年他經常失眠、做噩夢。最終喬傑拒絕了再次複讀的忠告,而去了一所偏遠的農林學校。四年後,他成功地考取了北大生物係的研究生。
如果當初喬傑考上北大,也會是像現在這樣讀研。他在命運麵前繞了個彎。這四年讓他更加懂得命運的真諦,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堅持,學會了如何在挫折中爬起。
一隻黑蜘蛛在小莉的後院兩簷之間結了一張很大的網。小莉想難道蜘蛛會飛不成?要不,從這個簷頭到那個簷頭,中間有一丈餘寬,第一根線是如何拉過去的?後來,小莉終於發現蜘蛛走了許多彎路——從一個簷頭起,打結,順牆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翹起尾部,不讓絲沾到地麵的沙石或別的物體上,走過空地,再爬上對麵的簷頭,高度差不多了,再把絲收緊,如此反複。
蜘蛛的結網過程是一種智慧。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把你的目光放遠一點,去找最快的方法,最有效的途徑,而不能被表麵的長短所迷惑。
通向理想彼岸的
第一條捷徑——逆境
俗話說的好,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逆境對於我們來說猶如一把雙刃劍,我強它便弱,我弱它則強。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並不是所有的旅途中都會順風順水,我們時刻會遭遇逆境、困難、障礙、挫折等。這些都是無法回避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勇於麵對。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和艱難的遭遇裏百折不撓。
人生的旅途上,成為強者和淪為弱者的分別在於——是否能夠聰明應對逆境。有些逆境好像十字路口的紅燈,警告你不要一意孤行,這時你需要另找一條適合自己的路。還有一些逆境其實隻存在於你自己的心中,你需要大膽地打破自己為自己設置的心理牢籠。一個人不管遭遇怎樣的逆境和厄運,一定不能絕望、輕易“淹沒”自己的理想,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俗話說的好“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有位心理學家曾經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一隻小白鼠放到一個裝滿水的水池中央,水池雖然很大,但仍在白鼠遊泳能力可及的範圍之內。當小白鼠落水後,它並沒有馬上遊動,而是轉著圈子發出“吱吱”的叫聲。它是在測定方向,因為鼠須就是一個方位探測器。當它的叫聲傳到水池邊沿,聲波又反射回去,被鼠須探測到。小白鼠就是憑借著這樣判斷出自己的位置及離水池邊沿的距離,然後不慌不忙地朝著一個選定的方向遊去,於是很快就遊到了岸邊。幾次試驗都是如此。
這個試驗之後,心理學家又把另一隻小白鼠放到水池中央,隻是這次把這隻小白鼠的鼠須剪掉。小白鼠落水後,同樣在水中轉著圈子發出“吱吱”的叫聲,但是由於自己的“探測器”已不存在,它探測不到反射回來的聲波……沒過幾分鍾,筋疲力盡的小白鼠溺死在水裏。
關於第二隻小白鼠的死亡原因,心理學家這樣解釋:小白鼠無法測定方位自認為無論如何是遊不出去的,於是就停止了一切努力。心理學家最後得出這樣的結論:在生命徹底無望的前提下,動物往往會強行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叫“意念自殺”。
逆境無法回避,這些都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我們能做的隻有麵對。在逆境中,我們要認識自己,更要反思自己。例如可以分析造成目前狀況與自己的關係,重新審視自己的能力與處理問題的方法,調整自己看問題的角度,等等。當明確了問題之後,接下來就看你怎麼處理了。
逆境可以鍛煉自己的應變能力和思變能力。一般在逆境中人們的抵抗力會表現得很弱,容易看不清問題,或者看問題不全麵,隨之會做出不合理的決策等。所以在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我們要強迫自己規避這些狀況的出現,積極應對,不斷改變自己的策略,嚐試不同的方法,強製自己用不同的方式來應對,盡快調整自己,讓自己能夠主動地應對變化。
逆境是人生的財富,彌足珍貴。我們都渴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可以平步青雲,一帆風順。可是現實往往會事與願違,不像我們期望的那樣。正確麵對是我們唯一麵對和經曆這段時期的方法,記得有位智者曾經說過,磨難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我們好好珍藏這些記憶,努力付出度過艱難的心路曆程,過往後就發現原來這樣的過程如此美妙,會給自己帶來這麼多的收獲。
定期讓自己清零
在社會中立足,久而久之就會積累很多的東西,比如名利、榮譽、聲望等。可能有一天你忽然發現你背負的東西在一點點增加,快要超出了你能夠負荷的範圍,那麼你就應學會定期清理這些不必要的東西,這樣才可以輕裝上陣。
人應該定期給自己清零,鍛煉自己的能力,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想做一個成功的人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承受一切,才能領悟到什麼是起,什麼是落!在起落中感受到人生的真諦!
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盡量要讓自己活的真實些,活的自然些.不要怕失去自己身邊的東西,有些東西不要怕失去,當人回到原始狀態時,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自然!
哈佛大學的校長講了一段自己的親身經曆:
有一年他向學校請了三個月的假,然後告訴自己的家人:“不要問我去了哪裏,我每星期都會給家裏打個電話,報個平安。”
然後這位校長就去了美國南部的農村,在農場幹活,去飯店刷盤子。在農場做工的時候,背著老板抽支煙,或者和自己的工友偷偷地說幾句話,都感到很高興。
最後他在一家餐廳,找了一個刷盤子的工作,隻工作了四個小時,老板就給他結了賬,對他說:“老頭,你刷盤子太慢了,你被解雇了。”
這位校長回到哈佛後,感到換了另外一個天地:原來在這個位置上是一種象征、是一種榮譽,而這三個月的生活,讓他改變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讓自己複了一次位,清了一次零。
記得過年前大掃除的經驗吧。當你一箱又一箱地打包東西的時候,是不是會驚訝自己在過去很短的時間內,竟然累積了那麼多的東西?你會不會有些懊惱自己為何不定期整理這些東西,否則,今天就不會累得連腰都直不起來?
大掃除的經驗告訴我們:人一定要隨時清掃,及時淘汰不必要的東西,日後才不會變得不堪負重。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在人生路上,每個人不都是在不斷地積累東西?這些東西包括你的名譽、地位、人際、親情、健康、財富、知識等,當然也包括了憂慮、煩惱、壓力、挫折、沮喪等。這些東西,有的早該丟棄而未丟棄,有的則是早應儲存而未儲存。
不妨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是不是每天忙忙碌碌,把自己弄得疲累不堪,以至於總是沒能好好靜下來,替自己做“清掃”?
心靈掃除就好像是生意人的“盤點庫存”。你要了解倉庫裏還有什麼,一些貨物如果不能限期銷售出去,最後很可能會因積壓過久而拖垮你的生意。
心靈的定期“清零”,有時候比儲存更重要。生活的競技場上,我們每個人都是賽手,賽出的結果各不相同。拋開環境、機遇等因素不說,根源就是精力分配不同。人的精力是一個常數,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不會清零也就不會記住。可是我們的生活需要記憶,記住經驗,記住關懷,記住友情,記住愛情……但同時我們的生活也需要清零,整理人生的坎坷,掃除生活的煩惱。將成功的輝煌歸零,永遠保持前進的姿態,將個人的恩怨清除,永遠保持一顆平和與善良的心。
隨手關上身後的門,這是前英國首相勞合·喬治一個令人非常不解的習慣。即便到朋友家做客也是如此。他的理由是:關上身後的門,就是與過去告別,不管是輝煌的成就還是令人懊惱的失敗,都拋諸腦後,然後一切重新開始。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一路走過,我們風塵仆仆,滿身疲倦,不如關上身後的門,卸下那曾經的一切,給自己清零,然後再踏上新的征程,輕裝上陣,不懼風雨,從容麵對。
學會欣賞生活中的美
生活很平凡,日子很平淡,盡管如此,請不要遮住你那顆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人生處處有風景,就看你會不會欣賞。
人們經常會犯同樣的一個錯誤,因為平淡的日子和熟視無睹的風景,磨鈍了我們對自己生活中美的發現。因此,我們經常會拋下身邊的風景去別處尋找同樣的景色。每個人都有理由向往未來的生活、遠方的風景,但決不可為了“向往”而厭煩身邊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