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享受獨行,寂寞讓你的旅途更美麗
寂寞不僅是一種狀態,還是一種人生的修為。獨處並沒有什麼不好,除了寂寞之外你或許也會發現意外的驚喜。學會獨處,學會享受獨處的寂寞,人生並不是熱鬧才是最好。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種,不論哪一種生活都需要在獨處的時候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獨處有時是一種獨到的修行
有的人害怕獨處,總是希望身邊有很多人的陪伴。其實,隻有獨處時我們才有空不斷地反思自己,在反思中不斷進步,也就是說,獨處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獨到的修行。
人們常常把與人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其實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反過來說,不擅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而耐不住孤獨也未嚐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陷。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忍受絕對的孤獨。但是,絕對不能忍受孤獨的人一定是一個靈魂空虛的人。正是這些人,他們最怕的就是獨處,讓他們和自己待一會兒,對於他們簡直是一種酷刑。隻要閑了下來,他們就必須找個地方去消遣。他們的日子表麵上過得十分熱鬧,可是他們的內心極其空虛。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想方設法避免麵對麵看見自己。對此隻能有一個解釋,就是連他們自己也感覺到了自己的貧乏,和這樣貧乏的自己待在一起是多麼的沒有意思,再無聊的消遣也比這有趣得多。這樣做的後果是他們變得越來越貧乏,越來越沒有了自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獨處是一種能力,並不是所有的人在任何時候都可具備的。具備這種能力並不意味著不再感到寂寞,而在於安於寂寞並使之具有生產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種狀態。一是惶惶不安,沒有頭緒,百事無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漸漸習慣於寂寞,安下心來,建立起生活的條理,用讀書、寫作或別的事務來驅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為一片詩意的土壤,一種創造的契機,誘發出關於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
獨處是生命中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獨處雖然寂寞,可是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麵對自己和人生,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和他人一起談古說今,引經據典,那是閑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於古往今來大師們的傑作之時,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遊山玩水,那隻是旅遊;唯有自己獨自麵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
心理學認為,人之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唯有經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來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係統。所以,有無獨處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而這又會進而影響到他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如何判斷一個人究竟有沒有他的“自我”呢?有一個十分可靠的檢驗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獨處。當你自己一個人待著時,你是感到百無聊賴,難以忍受呢,還是感到一種寧靜、充實和滿足?
獨處與一個人的性格沒有一點關係,愛好獨處的人同樣可能是一個性格活潑、喜歡朋友的人,隻是無論他怎麼樂於與別人交往,獨處始終是他生活中的必需。
心靈有家,生命才有路。學會自己獨處,和大自然獨處,和生命獨處。學會獨處的人,心智才能夠成熟;學會獨處的人,心胸才能夠豁達;學會獨處的人,才能領悟到生活的深邃。獨處讓你更清楚自己的價值,獨處讓你更了解自己的需要,獨處幫助你用旁觀者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故事,獨處讓你更快樂、更加珍惜友誼,獨處讓你在安靜中體味生活,獨處讓你……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在人生路上,很多時候是要一個人走的,有時是自願,有時是無奈。但無論如何,學會獨處都可以讓你在最快的時間內找到生活的樂趣。
學會獨處是成熟的標誌
獨處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習慣。獨處需要自己麵對自己,這樣才能不斷地分析自己,在獨處中體會人生的真諦。學會了獨處,表示著你已向成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獨處,是個體從繁雜的外部環境,從紛擾的人事中抽身而出,回歸自我的情態;是個體正視自我,不逃避、不急躁,平和地體驗與理解自我的心態;是個體凝視自己的內心,聆聽自己的聲音,尋求自己的心思、意念,坦露自己心跡的狀態。
當個體獨處時,視線中的人與物都會成為他心靈中的一道風景,上麵刻著他的名字,他會與之對話,看它呈現,聽它訴說,仿佛是人生一知己,有無盡的話語可以說,有無窮的情誼可以絮絮叨叨。當個體獨處時,他會傾聽自我內心的聲音,他會與自己對話。心底浮起的聲音如同晨曦中的微光,雖力度不大,卻足以震撼他的心靈。被這股柔軟細致的聲音光顧之後,個體會往深處回顧自己的經曆,反思自己的曆程,然後張開雙臂,擁抱自己不遠處的未來。獨處至極,還會感悟著自己人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是誰?從哪裏來?到哪兒去?”會以哲學的命題叩問自己的靈魂,讓心靈嚐試著回答,獲得生命的信息。
一個經常獨處的人,內心一定不會貧乏。他對生活的感受與體驗力會過於不常獨處者,獨處中所累積的自我意識會在言語中釋放,說話、寫作均列其中。很多人話語貧瘠,文字蒼白,主要原因是與不會獨處有關。獨處的奧秘就在於讓你直逼自我,以自我審視的方式認識自己、呈現自己。以獨立、完整的個性融入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你就不容易迷失自我,因為你擁有自我在先。
我們須學會獨處,獨處是一種心態,自己要麵對自己,認識自我,清楚自我,這一切結果都隻為超越自我,尊重自我,調整自我。獨處是一種享受,一種境界,一種超脫,而這一切都決定人是否能夠發現自己就是一個奇妙的世界,會為找到自己而激動萬分。在獨處中我們不會指望別人來做我們的救世主,在獨處中,我們將拋卻縱欲與羈絆。於是,我們強大,我們堅硬,我們成熟,我們巍然不動地獲得了韌性與力量,再也不用害怕風雨的洗禮和擊打。
孤獨是花,
更是一種絕美的心境
孤獨並不可怕,擁有孤獨的人,才會擁有真正的自我。擁有孤獨,才會有意想不到的靈感和思維,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孤獨是什麼?有人說孤獨是一種幸福,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絕美的心境;有人說孤獨是一種感覺,一種情緒;也有人說孤獨是一種個性的濃縮,一種寂寞的悲哀,是一種欲蓋彌彰的表現。
其實對於孤獨更確切的說法是一種心境。那些整天為世間的得失忙忙碌碌的人,根本不會體驗到人生還會有一種東西叫孤獨;那些沉湎於浮躁和焦慮中的人,是無法體會到孤獨者所擁有的那獨特的滋味。隻有平和而心靜的人,才能體會到孤獨是一種難得的心境。
孤獨是一種樂趣,一種不同於與朋友談笑的樂趣,一種無法向他人解釋的樂趣。當你感到孤獨的時候,你可以隨心所欲,不必顧慮他人的眼色。這份自在,足夠可以讓自己的身心徹底放鬆。感受這份自在,便是孤獨的一大樂趣。
當孤獨來臨的時候,衝一杯濃濃的咖啡,靜靜地坐在沙發上,耳邊響起CD機裏傳來的輕柔音樂。閉上眼睛,將頭懶懶地仰在沙發背上。思緒中,會出現你一直幻想的場景。此刻,我們真正的享受了這份寧靜,生命此刻暫時停止了,忘記了憂愁與煩惱,忘記了名利與仕途,更忘記了耳邊還飄蕩著柔美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