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享受獨行,寂寞讓你的旅途更美麗(2 / 3)

看著夜色中的一切,借助城市璀璨的燈光反射進房間裏的亮光,享受著這份寧靜的孤獨。打開封閉的窗戶,使封閉的自己放飛發黴的積鬱,讓生命流動著青春的氣息,讓漠然的心靈生出幾許懷舊的溫暖,點燃點點滴滴的情感。

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次旅行,那麼孤獨就是一杯冰水,在涼爽與清冷之間放射出自己的純潔,沒有任何的雜質,也沒有汙染,是一種清靜幽雅的美。孤獨的時候,沒有了喧鬧的雜亂,沒有人來打擾你的思緒,也不會因衝動而留下遺憾和後悔;處在孤獨中能讓我們平和,讓我們冷靜,讓我們思考,讓我們穩重,讓我們耐心,讓我們有著一種超越世俗之感,讓我們懂得聆聽心語,讓我們感受這不易察覺的美。這時候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吧,你可以輕吟一首詩,和文友共同抒發詩情畫意,也可以欣賞一篇名人佳作,與小說中的人物共同經曆悲悲喜喜,聆聽一些古典音樂,陶冶自己的情操,也可以實踐探索,總結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有著超乎常人的穩重和耐心。

孤獨的時間是珍貴的,孤獨的方式是各種各樣的,怎樣體會孤獨就看你自己的做法了,快樂的孤獨感覺是被動的,不會白白地送給你,需要你去爭取去領悟。

孤獨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孤獨中創造。多一份孤獨的快樂,少一份無謂的浪費,在孤獨中擁有了自己的一切,你會覺得自己一點也不孤獨。於是,你就會明白,能夠真正擁有孤獨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有的人麵對孤獨的時候往往表現得不知所措,於是會去求助友誼,夢想愛情,渴望自己的手被另一雙手緊握,渴望燦爛的笑容充實荒漠的心域。其實人在孤獨的時候,總是在懷舊中感受和品味曾經的生活,這時候,總是會想起曾經的故事,心情也就隨之起起伏伏,悲傷的、揮不去的記憶就填滿了心底,於是,悲哀著自己的悲哀,感傷的情懷就擴展開來,在這個時候需要找一個不受外界幹擾的空間,自己麵對自己,敞開自己心靈深處的角落,慢慢去想,想一個結果。

孤獨的人並不是不被他人接受和理解,也不表示生活會落寞。孤獨中的人可以尋找到最初想要的本真;可以感受自己的堅強信仰;可以感受人生的悲喜與無奈;也可以知道怎樣去切換生活的態度。別害怕孤獨淹沒了你,因為孤獨不是河,它是你的空間。你可以在那裏找回很多久違了的感受,也可以在那裏找到你心靈出發的新起點,找回你生命中最想要的東西。

孤獨的樂趣並非人人都能享受。孤獨能讓一個人脆弱,也可以讓人堅強,它可以毀滅一個人,也可以造就一個人。有的人雖然天賦極高,才華橫溢,卻不能麵對孤獨的生活。所以,他隻能在空虛中逐漸消沉,在寂寞中漸漸走向死亡。耐得住孤獨的人大都胸懷大誌,意誌堅定,他們把孤獨當作一種考驗和挑戰,頑強地與人生的困苦抗爭,默默地進行艱苦的創造性勞動,這樣,終究會有所建樹的。

孤獨也是一種美,學會享受孤獨

孤獨既不可憐也不可悲,孤獨是人生的另一種美,當孤獨來臨的時候,不要拒接,要學會享受孤獨之美。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裏,一提及孤獨,人們往往覺得可憐可悲,“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等的詞語會迅速竄入我們的思想中。這其實是淺層次的感受。真正深層次的孤獨,則是一種高尚的修養,是心靈的寧靜,是靈魂的灑脫。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一個人默默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認真工作的時候,是不孤獨的,這個時候孤獨也是一種美麗。

有的人即使長期孤燈獨處,過得也很充實;有的人即使夜夜狂歡,心裏也有無邊的寂寞。關鍵在於你的精神世界是否充盈。雨果說:“孤獨是一筆財富”。從另一意義上說,學會孤獨、擁有孤獨也是一種福氣。麵對窗前明月,泡上一杯清茶,翻閱一卷好書,聽一曲清幽古樂,任情遨神遊,讓人生少些浮躁和媚俗,多些平靜和安詳,難道不是一種享受嗎?

赫胥黎說:“越偉大、越有獨創精神的人越喜歡孤獨。”有人因美麗而孤獨,有人因智慧而孤獨。有人因處處受挫,喪失自己朝夕相處的朋友、伴侶、寵物而孤獨,理想追求遭到挫折也是一種孤獨。

每一個站在最高處的英才,都是在人生的漩渦中耐得住孤獨的人。劉勰終生與大自然為伴,就是這種孤獨成就了開中國文藝理論先河的《文心雕龍》。齊白石說:“畫者,寂寞之道。”他十載關門,研究畫法。聲言“餓死京華,公等勿憐”。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23歲就獲得哲學碩士學位的黑格爾,躲在偏僻的伯爾尼當了6年家庭教師,在孤獨中摘抄了大量卡片,寫了大量的筆記,最終成為德國古典哲學集大成的偉大理想家和美學家。

孤獨對很多人來說,往往是一種難以忍受的情感,是一種感到自己情感無法溝通,孤立無援的心理感受。一個獨居深山的人並不是孤獨,一個身居鬧市的人也並不是不孤獨,人數的多少並不能決定是否孤獨。其實,孤獨是一個人的上進心問題,一個上進心強的人,在生活中努力拚搏,忙得不亦樂乎,哪有孤獨可言;而一個碌碌無為,不求上進的人,孤獨便成了他打發時間的唯一途徑。狄德羅說:“忍受孤獨或者比忍受貧困需要更大的毅力,貧困不過是降低人的身價,但是孤獨就會敗壞人的性格。”

但孤獨對於文學家來說確是難得的財富,孤獨催生了他們的創作。孤獨也是對人類作出偉大貢獻的哲人聖者的寶貴財富,他們總是在淡泊中反省,在深思中明誌。於是在孤獨中走出了康德,走出了黑格爾,走出了一個哲學的時代。然而,孤獨有時也是一種無奈,一種不被接受的放逐,如果自己不被理解,不如扭過頭去,一個人流浪。要知道世間庸俗總是排斥獨特,渺小總是毀謗偉大,一座山峰的峰頂總是高於基座,所以注定孤獨。

善於孤獨者可以保持獨創精神及與眾不同的思維,因為孤獨的人不為別人的意見、習慣、判斷所左右,從而在自己的事業上有所建樹。

所以,主要的是如何對待孤獨。當你把孤獨當作尊貴的天使加以迎接時,它便成為寧靜,你可在寧靜中喚起記憶的甜蜜;或在獨處中得以超脫,激發創作的火花;或用它來梳理紛亂的情感,重新步入正常的軌跡。正如科學家巴斯德說:“告訴你我達到目標的奧秘——堅持孤獨精神。”可是如果你把孤獨當作無聊的乞丐加以打發時,你便更感寂寞。此時,炙熱的內心在故裝冷漠的外表之下煎灼著你,使你坐立不安,正如詩人所言“自卑的孤獨者是世界上最可憐的人”。

走出孤獨的方式有很多種,你可以去從事自己最擅長能激發所有興趣的活動,比如旅遊、爬山、打球、交友、探親等,全身心忘我地投入到工作或活動中,便可忘記孤獨;走出孤獨,你也可以讀一本好書,思考人生的哲理;走出孤獨,你可以找個屬於自我的空間和時間,想一想自己的今天和未來;走出孤獨,要學會靜心,此時的表現往往容易草率行事,謀定而後動才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受一番。人生在世,誰也難免孤獨,與其在孤獨中無趣地打發時光,不如在孤獨中把生活調節得有滋有味,躺在孤獨的海洋裏,品味一份屬於自己的寧靜,思索人生的真諦。

平凡能在寂寞的奮鬥中閃光

人生很長,一路走過,需要我們耐得住寂寞,在寂寞中不斷進步,你的閃光點最終會被人們所發現。

曾經西方有位哲人在總結自己一生的時候這樣說:“在我整整75年的生命中,我沒有過過四個星期以上真正的安寧日子。這一生隻是一塊必須時常推上去又不斷滾下來的岩石。”所以,追求寧靜,或者是追求寂寞對許多人來說成了一個夢想。由此看來,寂寞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