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尊重別人的時候,也會受到別人的尊重;你重視別人,別人也才會重視你;你對人禮貌,別人也會以禮待你;你對別人熱情,別人也會熱情待你。而這些與身份地位等外界因素絲毫無關。
中國有句古訓:“行善積德。”有的人心懷善心,同情弱者,幫助別人渡過困難;有的人施以善舉,慷慨解囊,濟人之困;有的人扶善抑惡,挺身而出,見義勇為……這些善行善舉,彰顯了人們高尚的精神風貌。
別人有時候就是自己的一麵鏡子,從別人身上可以找尋自己的影子,讓你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並改正和完善。當你身上的某些缺點在別人那裏也存在時,你是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別人,就會知道別人也是用怎麼樣的眼光看你。同時也就知道了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位置和分量,而且也可以讓你對於別人不經意間的犯錯抱一種理解與寬容的態度。
我們總是想得到的更多,可是,有沒有想過,不付出哪會有收獲。有些事情在我們看來隻是笑笑而已,可即便是如此的小事也不願意去做,為何就那麼吝嗇,不屑於去做呢?不管你在人生的舞台上多成功,多有能力,隻要是人,就總會有求人的時候。閉門羹我們都“吃”得不少,你把你的大門對別人關上,當有一天你需要別人幫助時,別人也會把對你的大門關上。你不要責怪別人,先檢討一下自己,你有善待過別人嗎?
一個人能夠不為非作歹,而且可以積極作出有益社會有益人群的事,就是一種善行。行善的結果,不僅大家都會受惠,個人也必可獲得裨益。具有善良之心,多行善舉,不僅助人,也能使自己獲得快樂。正如一句名言所說:“一種純粹的快樂,隻有在行善時才能得到。”
善行必會衍生出另一個善行,善行終會招來善報。這是這個世上最強勁的連鎖反應之一。
紅頂商人胡雪岩是位儒商。有一次一位商人在一次生意中栽了跟頭,著急需要一大筆資金來周轉。為了救急,他拿出自己全部的產業,想以非常低的價格轉讓給胡雪岩。胡雪岩不僅答應了他的要求,還按市場價來購買對方的產業,這個數字大大高於對方轉讓的價格。
那個商人十分驚愕,不明白胡雪岩為什麼連到手的便宜都不占。胡雪岩讓他放心,說自己隻是暫時幫他保管這些抵押的資產。
等到商人渡過了這一關,隨時來贖回這些房產,隻需要在原價上再多付一些微薄的利息就可以。商人對胡雪岩這一舉動表示十分感激。
胡雪岩的下屬對此舉十分不解,不明白為什麼到手的便宜還不占。胡雪岩對他的下屬講了一段自己的經曆:
“有一次,正在趕路的我遇上大雨。我恰好帶著傘,便幫著人家打傘。後來,下雨的時候,我就經常會幫一些陌生人打打傘。時間久了,那條路上的很多人都認識我。有時候,我自己忘了帶傘也不用怕,因為會有很多我幫過的人為我打傘。”
胡雪岩微微一笑:“你肯為別人打傘,別人才願意為你打傘。那個商人的產業可能是家裏幾輩人積攢下來的,我要是以他開出的價格來買,當然很占便宜,但這個人可能就一輩子都翻不了身了。這不是單純的投資,而是救了一家人,既交了朋友,又對得起良心。誰都有雨天沒傘的時候,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吧。”
後來,商人渡過了難關,贖回了自己的產業,也成了胡雪岩最忠實的合作夥伴。
廣結人緣的人,一旦有事,無疑最終會逢凶化吉,能夠成就更大或更多的事業,正所謂是“得道多助”,“吉人天相”。
年輕時候的羅斯福,曾經在家鄉一個大農場裏工作。農場主德裏斯是個十分刻薄加吝嗇的人。
有一次,羅斯福負責的工作出了一點點的紕漏,德裏斯以這件事為借口,扣發了羅斯福的全部工資。羅斯福十分氣憤,就將德裏斯告上法庭,可德裏斯早有準備,提早拉來了農場做工的工人做了偽證,羅斯福不僅沒有討到薪水,反而被德裏斯倒打一耙,賠了不少的訴訟費。從此,羅斯福和這個農場主結下了怨恨。
二十多年後,羅斯福成了美國總統。一天周末,羅斯福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這位客人竟然是昔日的農場主德裏斯。
原來,由於經濟危機的緣故,德裏斯幾乎麵臨破產,他的農場急需資金支持,可是德裏斯的吝嗇是出了名的,沒人願意為他擔保。德裏斯借不到錢,實在無奈之際,想起了當年曾經欺壓過的羅斯福。
羅斯福聽完德裏斯的哭訴,思索一番,不顧妻子眼神的暗示,決定為他擔保,讓他借到了那筆救命的貸款。
德裏斯走後,妻子有些生氣地說:“難道你忘記他當初怎麼對待你的嗎?你幹嗎還去幫他?”
羅斯福說:“假如一個人真的善良,那麼善良就是他的天性,這善良不會因為麵對的是一個善人或者惡人而改變。在麵對惡人的時候,自己也變得凶惡起來,這還是真正的善良嗎?”
一些調查資料表明,善良的人樂觀向上,喜歡微笑,會把時間用在快樂的事情上。不善良的人常對別人懷有惡意,把時間常放到算計他人身上。因此,不善良的人要比善良人的生活質量低、壽命短。
從善如流,使我們的生命得到了無限的延伸,廣結善緣。虛空無有定相,無所不相,所以能成其寬廣;居高而下的流水,不拘形式,所以能夠潤澤大地萬物。從善如流,不僅可以恩利自己,也可惠澤一方。
失去友誼如同時間流逝,
無可挽回
古語有雲:“逝者如斯,不舍晝夜。”失去的東西,有多麼的不舍終究也無法挽回,就像時間,就像我們失去的友誼。
朋友之間的相處,傷害往往是無心的,幫助卻是真心的。朋友之間相處的時候,忘記那些無心的傷害,銘記那些對你的幫助,你會發現這世上你有很多真心朋友……
朋友因彼此相知和相似走在了一起,也會因為彼此的差異而分道揚鑣。如果要想保持友誼的持久新鮮,就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注意,事事注意。那些小矛盾、小摩擦,能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自己吃虧就是朋友占便宜,這樣也沒什麼不好。
朱葉和王虹是大學同寢室同學,兩個人很相似,同樣獨立有想法,常常覺得不被世界所理解,反而兩個人比較談得來,視對方為知己。兩個人同進同出,不管是上課還是在圖書館,無論吃飯還是跑步,都形影不離。兩人對於事業、愛情等的看法都差不多,而且彼此鼓勵著要堅持立場。
兩個人的生活節奏原本並不一致,朱葉是個急性子,什麼都特別快,起床後不到五分鍾一切都搞定;王虹是個慢性子,每件事都做得特別精細,什麼用完了都要放到原處,每次洗漱收拾都要半個小時。起初,王虹總是讓朱葉先走,不用等她。可是,朱葉還是想跟她一起。後來時間久了,兩個人慢慢找到了默契。朱葉就是晚起十分鍾,王虹也有意識地加快步驟,這樣,事情就解決了。兩個人還是形影不離。
大二的時候,一個男生追王虹追得緊,朱葉對那個男生雖然並不看好,可是還是鼓勵她堅持自己的選擇。王虹最終招架不住就答應了,然後不到兩個月就分手了。朱葉沒有責怪她,還讓她不要後悔。就這樣,兩人雖然有不愉快的時候,最後還是過去了。
可是,一顆隱藏的炸彈始終橫亙在兩個人當中。那就是財富觀念的差異。朱葉家境富裕,從小花慣了,大手大腳;相反,王虹卻是個理財高手,什麼都精打細算。兩個人一起出去吃飯、玩啊,原本可以AA的,可是朱葉總是搶著付錢,這讓王虹很為難。你說,人家今天請了,明天請了,你能不回請嗎?一來一回,總是增多開銷的。而且朱葉選擇的飯館、旅遊景點總是很貴,王虹就覺得錢上很吃緊。而朱葉呢,就覺得王虹很小氣,而且斤斤計較,好幾次她都覺得不舒服。但是關於這件事,二人都沒有說什麼,認為就這點小事而拿出來計較太不值得。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一點一點不舒服的感覺就越聚越多,特別是到了大三,花錢的地方多了,更顯出兩個人在這方麵的緊張。
有一天,兩人之間積累的矛盾終於爆發了。朱葉一次沒去買飯,就隨手拆了王虹的桶裝餅幹吃。王虹回來,看到餅幹盒子沒有蓋好,就問怎麼回事。朱葉像往常一樣,大大咧咧地說我餓了,就吃了幾塊。沒想到,王虹的臉一下子就變了,嘟嘟囔囔說了好多。大概就是:總是別人不在的時候拿東西,吃也就吃了,總得把蓋子蓋好的。總之,她的牢騷就放在了“沒蓋好盒子”這個問題上。這讓朱葉很惱火,她覺得王虹虛偽,明明是心疼我吃了你的餅幹,卻要拿盒子說事兒,這分明比“指桑罵槐”更狠毒。可是,自己的確無理,竟不知如何還嘴,竟像個孩子一樣哭起來。她哭得那樣傷心,坐在了桌子底下,把寢室的人嚇壞了。她能不傷心嗎?那是她最好的朋友啊。王虹也有點後悔了,可是她心裏也是有氣。前幾天,朱葉非要拉著她參加英語口語培訓,一眨眼幾百塊錢就沒了,她心疼啊。
最後,就是因為這幾塊餅幹,兩人從此再也沒有說話。直到大學畢業離校的時候,兩人也沒有任何表示。兩個都是很倔強的女孩,即使後悔也不會說吧。
後來,王虹去了南方,朱葉在北方讀研。幾次同學倡議聚會,兩個人都沒參加。朱葉研究生畢業之後,也到了王虹所在的城市工作。這麼大的一個城市,兩個人偏偏又遇見了,在一次會議上。這時,已經畢業了五年。雖然時間隔了這麼久,按理說再深的誤會也該彼此寒暄幾句,可是兩人都沒有這麼做,隻是相互看了對方一眼,然後各自走開了。
案例中兩人的友誼最終就像時間流逝那樣再也無可挽回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件事對兩個人的影響都很大,在以後的路途中,彼此都懂得應該如何嗬護友誼了。
我們總是在失去的時候覺得太突然,一下子接受不了,其實任何事情都不是意外,任何質變都是有量的積累過程。人生就像一次旅行,那些失去的風景,我們再也無法找回。清水如斯,不舍晝夜地流走再也不回頭;時間如斯,朝著死亡的方向不緊不慢地行走;友誼如斯,不要讓結伴而行的路途變成孑然一身。
珍愛身邊的每一份真情,
那都是緣分
人活一世,那些功名利祿都是身外之物,隻是你人生的小小點綴而已。我們渴望真情,因為真情難得,也容易失去。所以我們應學會珍惜,隻有如此,在失去的時候才不那麼遺憾。
世間不論什麼樣的生靈之間仿佛都有著早已注定了的緣分,何時相識,何時相遇,何時離別,何時重逢,冥冥之中早有安排,且這種安排不是由人力所能隨意改變的。緣分到來的時候,你的內心可能充滿著希望、感動,感謝上天賜予了你這樣的一個夥伴,能與他共度一生是你最大的夢想;然後人世間有聚變有散,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誰也不能與你終老,有的緣分最終會離去……在你的夥伴以及那與他共度一生的夢想逝去的一刹那,你的內心必將充滿惶恐。空虛、無助、痛苦妄圖摧毀你那顆脆弱的心,因為在你的記憶中充斥著對他的回憶,點點滴滴的往事將久久縈繞於你的腦海之中。這就決定了我們要學會珍惜身邊的每一份真情,因為每一份真情都是珍貴的緣分。
感情是意識範疇的一個信念,在人與人的交流裏它會突然地出現,有情才有感,因有感又豐富了你的情。我們的人生中因為可以和不同的人相識相交,而使生活變得多姿多彩。當塵封已久的羞澀心靈開啟時會讓你的感情豐滿起來,“情感一點一滴的滋潤與回報,良心一絲一縷的清白與坦誠,靈魂一寸一分的純淨與善良。”這些都是感覺給你帶來的真情感受。我們隻需要好好珍惜和欣賞就夠了。人有千百種,樹葉有千萬種,我們不能都擁有,隻要我們能夠欣賞,學會珍藏一份情。
能有一個人關心過、牽掛過、喜歡過、欣賞過就是幸運的,也是快樂的。它讓我們明白,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在旅行的路上,你並不是一個人,你不是寂寞的、孤獨的、無助的。這份情會讓你在以後的日子有了更多的幸福和自信把那份心動永遠埋藏在心裏,學會用含淚的微笑為對方祝福。
女孩的母親在世的時候,每天都要給她打幾個電話:“下雨了,帶把傘。”“天冷了,加件衣服。”“多吃點飯,別光想減肥。”她感到十分厭煩,每一次接電話,都會嚷嚷:“媽,我又不是三歲的孩子。”後來,女孩的母親去世了。有一天下雨時,忘帶雨傘的她走在雨中,一下子想起了母親,她的眼淚流了下來。那一刻她終於明白,世界上最愛她的人已經不在了。在母親活著的時候,她不曾珍惜。
有一位男士,與妻子的關係一直比較緊張。男士總是很煩妻子事事都要管著他:不許抽煙、不許喝酒、不許打麻將……他終於離她而去,盡情享受自由的生活。但好景不長,沒過多長時間,他就因縱酒過度住進了醫院。獨自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他心裏想起以前生病的時候,他通常能喝到一杯妻子熬好的紅糖薑茶……他終於明白,前妻的愛,就像夏日的陽光,熱辣辣地讓他想要躲開。而在失去後,他不知道自己該拿什麼來抵禦人生漫長的寒冬……
人生中那些如同陽光一般平凡而寶貴的情感,一旦失去,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人世間最寶貴的東西莫過於真情,最美的莫過於緣分,兩者同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它們會在你毫無準備的不經意間與你邂逅,相反它們也會在你的猶豫與抉擇間與你擦身而過,走得竟是那樣的匆忙,就像風一樣沒有一絲痕跡;如光般閃逝,讓你後悔莫及。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人或事即是如此,當你信心滿滿地認為明天依舊可以有機會去麵對它們的時候,它們卻在你回頭的一瞬間因你曾經的優柔寡斷而與你失之交臂了,這是多麼的可惜,多麼的無奈,使你欲尋卻不知何處,唯有眼睜睜地看著它們離你而遠去……所以,一定要加倍珍惜你身邊你在乎和在乎你的人,珍惜身邊的每一份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