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感念每一份親情,想回程時他們永遠是你的港灣(2 / 3)

一天,大象很不幸地被獵人們抓住了。獵人們用粗繩子把大象的四隻腳緊緊綁住,但是實在太重,光靠幾個人根本抬不動。於是,幾個獵人決定返回村去叫村民過來幫忙把大象運走,這一幕恰巧被四處覓食的老鼠看到了,於是,它決定救大象。

“你從前曾放過我一次,我說過會報答你的,”老鼠對大象說,“我現在就履行我的諾言,讓你重獲自由。”

“你能使我恢複自由?”大象詫異地問,“這能行嗎?”

“放心吧!”老鼠回答。

說罷,老鼠開始用它的利齒啃咬捆著大象的粗繩。最終,繩子一根一根被老鼠咬斷了。

大象終於獲救了。

“真是謝謝你啊!”大象激動地對老鼠說。

“我會報答你的,我曾對你保證過,我現在履行了自己的諾言,”老鼠平靜地說道,“想當初你壓根兒也不會想到今天我會救了你吧,在你眼中,我一個弱小的老鼠不可能會幫助你。但事實證明,我做到了。”

你對我有情,我就會對你有義,聰明的人都會多做善舉。世界上,誰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無論它看起來是多麼的強大。

土地如果失去了水分的滋潤就會變成沙漠,人心如果沒有感激的滋養會變得荒蕪。知恩圖報是一個人應有的品德,人們都應該信守自己的諾言,對於在危急時刻給予我們的幫助,我們更應該加倍地報答和償還。這是做人的本分,也是人格的修養。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感恩於人生路上的擁有,因為這是我們應得的;感恩那些路上的失敗,因為失敗強化了我們的意誌。別拒絕困難與挫折,困難在古希臘語中,意為“上天授予之物”,接納後才有驚喜,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能感知世界的豐富和美好。

感恩讓你更快樂

凡事感恩,感謝傷害你的人,感謝幫助你的人,你會發現生命將更加精彩,你也會更加快樂。

“感恩意味著一種責任。”感恩,說明一個人對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係有著正確的認識。學會感恩,就是在這種正確認識之下產生的一種責任感;學會感恩,讓人們正視錯誤,互相幫助;學會感恩,讓人們可以認真、務實地從最細小的一件事做起;學會感恩,人們對許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靜氣;學會感恩,人們自發地真正做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學會感恩,人們將不再孤獨。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品德。感恩可以消解人們內心所有積怨,可以滌蕩世間一切塵埃。感恩是一種做人的原則,懂得了感恩,學會了感恩,每個人都會擁有無限的快樂和一生的幸福。

感恩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們強化了你的意誌。世間雖然爾虞我詐,但請不要輕言放棄,要勇敢地麵對。請相信,隻要你堅持,陽光就在風雨後。壓力就是你的最好動力,越挫越勇的精神隻會在無形中強化你的意誌。所以,請感恩絆倒你的人。

感恩遺棄你的人,因為他們教會了你要獨立。我們總無法拒絕獨立,因為親人不可能一生陪伴在身邊。感恩他們的及早放手。有一種愛叫放手,因為他們的放手我們才學會了獨立。

感恩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們讓你學會了思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過程中,有欣賞就有斥責。我們在被別人斥責的時候,先別著急生氣,不妨反思一下自己,靜下心來想想在今後的生活中要怎麼做好。所以請感恩斥責你的人,是他們讓你學會了思考。

感恩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礪了你的心誌。我們的成長,總是難免受到外界的傷害,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當你的真誠換不回來等同的回報,請不要怨天尤人。每一次傷害都是對你人生的洗禮,每一次傷害都是一種嶄新生活的開始。舔舐傷口,把痛楚化作前進的動力,相信終有一天你會化繭成蝶。所以,請感恩傷害你的人,是他們磨礪了你的心誌。

感恩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長了你對人生的閱曆。生活中有真誠就會有欺騙,當你被騙,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所以,請感恩欺騙你的人,因為有了他們的欺騙,才讓我們無形中增長了社會閱曆。

泥土心存對廣袤大地的感恩,在田野裏散發沁人的芬芳;溪水心係對巍峨高山的感恩,從山澗低吟下瀉;小草心存對陽光雨露的感恩,一歲一枯榮之後又萌發新綠;雄鷹心存對藍天白雲的感恩,在清寒玉宇中展翅高飛。我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裏,感恩生命的偉大,感恩生活的美好。感恩父母的言傳身教,感恩老師的諄諄教誨。我們感恩大自然賦予生命的一切恩澤。

如果你想來表達你對別人或生活的感恩,你可以試著做下麵幾條:

1.養成感恩習慣。對每一天進行感恩。並特定在某些人身上,因為你可以感謝生活!感謝今天又是新的一天。

2.不求回報的小小善意。不要為了私利去做好事,也不要因為善小而不為。行動強於話語,說聲“謝謝”不如做一件小小善事來回報他。

3.小小的一份禮物。禮物不需要有多麼的貴重,小小的禮物也足夠表達你的感恩了。

4.公開感謝別人。在一個公開的地方表達你對他人的感謝,例如在與朋友和家人交談的時候等。

5.給他們意外驚喜。在他人意料之外,給他人送去一絲感動,一絲驚喜。

6.對不幸也心懷感激。如果生活誤解了你,使你遭遇挫折與打擊,你也要懷有感恩。不是讓你感激身邊的遭遇和傷心,而是去感恩那些一直在你身邊的親人、朋友;你仍有的工作、家庭;生活依然給予你的健康和積極的心態。

天底下最富有的人就是一個懂得感恩並知恩圖報的人。感恩是一種良知,是一種動力。人有了感恩之情,生命就會得到滋潤,並時時閃爍著純淨的光芒。永懷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人生就會充實而快樂。

天倫之樂,人情之美,

你用心體會了嗎

詞典裏給出天倫之樂的解釋很簡單,天倫之樂指的是家庭親人之間團聚的快樂。雖簡單,可是我們用心體會了嗎?

人們常說一家幾代人的常聚和長居的幸福就是天倫之樂。是的,這種舉家團聚合家歡喜比離散好。可這人數、人員上的整齊聚居或聚集,隻是外貌的圓滿,其實,真正的天倫之樂除了家庭成員的團聚之外,還應有成員之間感情的默契、心靈的溝通、氣氛的和諧和相互的理解。有很多的家庭由於缺少後麵這個條件,形似圓滿幸福,其實並不歡樂。

俗話說,“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不管這本經是多麼的難念,也得念下去,並且還要懷著美好的希望念下去。

張愛玲說:“有些事有很多機會做的,卻一天一天推遲,想做的時候卻發現沒有機會了。”

小劉是一名打工仔,從湖南來。家裏一共五口人,父母加上他和兩個姐姐一個哥哥。小劉說自己出來打工,最不放心的就是父親和哥哥的關係,“因為一次哥哥與父親因為一點小事就拌了幾句嘴,事後哥哥找父親賠不是,但父親沒理,性格倔強的哥哥就再沒有找父親說過一句話。其實心裏都挺掛念對方的,去年中秋的時候,哥哥還寄來錢讓我給父母買保健品,父親也時常來電話讓我勸哥哥找個對象結婚。”

小劉說,父親和哥哥的別扭已經持續了好長的時間,“今年春節回家,我一定要讓他們和好,全家人和和美美地過一個快樂的春節。”

孝敬父母就在當下,哪怕是陪他們吃一頓家常便飯,哪怕是給父母捎去喜愛的食物,哪怕是陪他們一起聊聊天……不要當父母離開我們的時候,讓思念的淚水叩擊我們的心靈,內心的隱痛被流逝的歲月所代替。我們孝敬父母的時間能有多少,一轉身可能就是一世。

在盡兒女、父母職責時,

你感到幸福嗎

生活中,我們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為人兒女,為人父母……做兒女的有做兒女的職責,做父母的有做父母的職責。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於丹教授給出的解釋是,牢記父母的年齡,一方麵會因為高堂健在而高興,另一方麵又會為他們已入暮年而憂懼。“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一種最深沉的悲哀。於丹教授深情呼籲:“經曆了動蕩的2008年,我們更知道生命的倉皇和無常,如果我們內心對父母有愛,那就馬上行動,不要等到明天。”

我們都知道要孝敬父母,可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孝敬父母,不是每個人都清楚應該怎樣盡孝道。有人認為,買房子,請保姆,吃大餐,去旅遊就是孝順父母,其實,這隻能做到“外安其身”。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如果不能從心裏尊敬父母,就不是真正的孝道。於丹教授從中提煉出更深刻的孝道:內安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