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感念每一份親情,想回程時他們永遠是你的港灣(3 / 3)

報紙上曾經報道過這樣一條新聞。一輛裝著硫酸的卡車和一個載著四口之家的拖拉機相撞了,卡車翻倒在路旁,罐子裏的硫酸流到了路旁的深溝裏。拖拉機也翻了車,車上的兩個孩子滾落在路旁的深溝中不省人事。孩子的母親瘋了一樣地衝進溝中,將孩子一個個救了上來,但這位母親因為全身大麵積燒傷而失去了生命。

這條新聞讓我們感動,但是卻並不稀奇,因為如果換做是其他的母親,也大多會如此的,因為父母為了救孩子而失去生命的故事太多了,多到讓人們習以為常,覺得天經地義。

我們作為兒女離開了父母身邊開始為自己的生活打拚,標榜著孝敬的大旗聊以自慰,心安理得地將父母放在了身後。但當聽到父母接起電話的那份驚喜時,你有沒有恍然大悟,其實父母需要的是關懷。

曾經有這樣一個采訪,采訪對象是一個老人,當記者問這位老人究竟需要什麼的時候,老人回答的結果大出在場人員的意外,這個答案足以讓天下的兒女汗顏,原來他們最需要的竟然隻是兒女簡單的陪伴,他們覺得能和兒女說說話就心滿意足了。我們不知道這是不是該算作老人的一個願望,卻知道這竟然是大多數子女沒有辦法給予老人的舉手之勞。有多少人都親眼目睹了親戚朋友在父母去世時的悲痛欲絕,那種悲痛中是不是也蘊藏著作為一個子女無法彌補的悔恨呢?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如果把子女與父母關於付出來進行對比這隻是徒勞的,因為子女可以是父母的全部,但父母卻隻是子女的一個起點,子女有太多的理由去忘記遠方甚至身邊的父母。比如為了自己的事業忙得不可開交,為了自己的家庭疲憊不堪,為了自己的子女嘔心瀝血。或許真的有太多的緣由可以暫時將父母放在一邊,但在不經意間回首的時候,才發現那個自己心中如山般高大的父親,如海般寬闊的母親,如今已是白發蒼蒼,身形佝僂。

一曲《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天下父母的心聲,也給天下子女一個啟示,孝敬父母也許聽起來很大,做起來其實很小。或許對於自己的父母,我們沒有辦法做到如父母般的偉大和無私,但我們至少不該忘了給父母捎去一份想念和問候,他們正在苦苦等待你的消息和你的電話。

家庭幸福就是好的身體和

“壞”的記憶力

身體是我們革命的本錢,是的,隻有健康的身體才可以擁有家庭的幸福,此外還有就是少計較,要學著不那麼計較。

幸福的家庭是什麼樣子的?合家歡樂?錢財滿貫?兒孫滿堂?父慈妻賢子孝……人心不盡,於是人們對於幸福家庭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好了還想更好。但如果讓你在眾多種對家庭幸福的定義中隻能選擇一種,你會選什麼?財富、權勢、地位?恐怕大多數的人會選擇健康。

也許沒有悠久高貴的門第,也許沒有權勢在握的父母和有出息的孩子,也許沒有舒適、華麗的房子,也許沒有盤根錯節的親戚關係,也許隻是千千萬萬平凡家庭的一個,努力地維持著溫飽生活。可是,隻要家人是健康的,那麼你就有了走向幸福的基礎。正所謂,“健康是福”,隻有全家人健康了,才有走向輝煌明天的可能性。一個家庭崛起的起點就是健康的體魄,是一切可能性的開始。如果沒有健康,縱然再有錢有勢那又能怎樣?無福消受罷了。虛弱的身體,病痛的折磨會讓你的心冰冷,提不起勁兒往前走。

此外,擁有健康的身體還是不夠的,家庭的幸福還需要有“壞”的記憶力。雞毛蒜皮的小事該放過就放過,耿耿於懷是顆定時炸彈。

一對年輕的夫妻,兩個人都是大學畢業,工作不錯,都是一般家庭出身,兩個人剛買房結婚沒多久,所以每個月有大筆的房貸要還。為了早日脫離“房奴”生涯,結婚後丈夫工作更加努力,常常工作回來很晚,周末也會在家裏加班。

新婚夫婦自然是恩愛的,但是妻子明顯感覺到丈夫對自己沒有以前那麼上心。

“大家果然說的沒錯,女人是一娶到家就掉價的。”妻子這樣對女友發牢騷。朋友就勸她,說男人不比女人,要養家要有事業,他需要自己的天地。妻子聽後,覺得也有理,於是也就不生氣了,隻是偶爾發發牢騷。

兩人第一次的結婚紀念日,過得很浪漫。好像又回到了大學校園裏談戀愛的時候。

後來丈夫越來越忙,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起色,可是丈夫還會加班,除此之外還有了各種難以推脫的應酬。不管多晚,妻子還是在家等他回來。兩個人彼此傾訴工作上的不順心和同事之間的小隔閡,感覺輕鬆和溫暖。

第二次結婚紀念日,兩個人是分開過的,因為丈夫出差去了,雖然妻子嘴上說理解丈夫,可是心裏卻不好受。這次出差本可以換成其他人,是丈夫為了表現硬爭取過來的。明知道是重要日子,幹嗎還要去搶著出差。

後來,這樣的事情越來越來糟糕,妻子的生日、情人節,甚至春節回娘家,丈夫都開始陸續缺席了。妻子終於有些忍不住了,就和丈夫理論,丈夫聽得很不耐煩,說女人就是見識短,不懂得體貼。兩個人越來越看到對方的“變化”,比如,現在的丈夫出門的時候不再道別了,不再主動地刷碗,不再在意她的衣著……而丈夫也感到妻子越來越挑剔,總是在小事上找碴……

第三個結婚紀念日,兩個人麵對麵地開始談判了。妻子列出了丈夫的種種過失,長長的一個單子;令妻子意外的是,丈夫也列了一個長長的單子,是關於妻子如何挑剔的。

兩個人交換來讀,這兩張單子都太長了,讀著讀著,兩個人竟笑起來:他沒有按照約定去會見她的朋友、牙刷沒有擺好、牙膏不是從下往上擠、在聚會時總是瞟美女的大腿、拿她的母親開玩笑、在她生病的時候去和朋友打球……丈夫列的單子上,也同樣是這樣的“小細節”:總是看無聊的肥皂劇、不讓他吃辣的食物,總是挑剔他的發型、在他的朋友麵前表現得太小氣、沒有為他的母親準備生日禮物、總是動不動就發脾氣、做飯總是太淡……而這些,在結婚以前,都是彼此知道的。

那麼,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裏?也許他們本不該對這些小毛病太過牢記。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而家庭是我們心靈的港灣,是我們可以放鬆,可以隨意表露自我,可以獲得溫暖的地方。在家裏,我們總是毫無顧忌地把最真的自己表露出來,總是渴望能得到家人的諒解和照顧,總是不想掩飾自己的情緒。在家裏,我們都想做個孩子。所以,家庭不僅是我們心靈的港灣,也像是永恒的“戰場”。然而說起來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不順心”,如果一點兒一點兒地累積起來就會掀起“大風暴”。

珍惜身邊的每一份情

有些時候,我們隻要學會珍惜和欣賞就夠了。人有千百種,樹葉有千萬種,我們不能都擁有,隻要我們能夠欣賞,學會珍藏一份情。

真情,如沁人心脾的甘泉,暢飲甘泉,讓我們的內心變得澄澈而又明亮;真情,如熏人欲醉的海風,感受海風,讓我們的內心變得純淨而又寬敞;真情,如令人心醉的白雪,領略白雪,我們的內心變得安靜而又平和。珍惜真情,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真摯的愛,讓人生更加美好。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卓文君敢愛敢恨,拿得起放得下。當初隻為一曲琴音便也司馬相如私奔,不計較司馬相如的家徒四壁,當壚賣酒;後相如欲納妾,又作決絕語諷之,不惜以決裂來成全愛情的完整。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是中國罕見的典型:一個自主、為自己負責的女人,最終得到了她所要的愛與人生。“雪夜私奔”、“當壚賣酒”、“白頭興怨”被傳為千古佳話。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知道能有一個人關心過、喜歡過、牽掛過、欣賞過自己就是幸運的,也是快樂的。它讓我們知道,在人生的旅途中你不是孤獨的、寂寞的、無助的。這份情會讓你在以後的日子有了更多的自信和幸福把那份心動永遠埋藏在心裏,學會用含淚的微笑為對方祝福。

當塵封已久的羞澀心靈開啟時會讓你的感情豐滿起來,“情感一點一滴的滋潤與回報,良心一絲一縷的清白與坦誠,靈魂一寸一分的純淨與善良”,這些都是感覺給你帶來的真情感受。

用心傾聽,你就會發現生命處處有靈感,生活時時有真情。其實有時候我們生活中人們的情感,更多的是心靈深處靈魂的呐喊,要比現實生活中的更加真實也更加真誠,不論是愛情或許是友情或許是親情,更或許什麼也不是,隻是自己的一份真實,有回憶的感覺。但是這種感情是真的,情也是切的,因為我們自己的感覺永遠不會背叛我們自己的心靈。人生的感情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