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典故,也叫掌故,是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出處的詞語。它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深遠的曆史性,在幾千年東方文明的浸潤與熏陶下,典故已發展成一種特定的語言結構,如耳熟能詳的愚公移山、高山流水、替罪羊、比翼鳥連理枝、小巫見大巫、化腐朽為神奇、橫挑鼻子豎挑眼、君子之交淡如水、勝敗乃兵家常事、心有靈犀一點通等等。這些典故往往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能以較少的詞語表達較豐富的內容,能以具體生動的形式表達抽象的道理,能借古喻今增強語境,亦能使人們的言語與詩文更加簡潔深刻、鮮活生動。

若要了解典故,必先了解其來源與深刻寓義。為了讓讀者深入認知東方典故,透徹了解東方文明,本書從上古時期流傳至今的神話傳說、曆史故事、民俗諺語、寓言短句中選取常見典故約1500條,編撰成一本《你應該了解的1500個東方典故大全集》。該書盡量貼合原意,采用原書引文進行編寫,不易懂的詞語或語句則譯成現代白話文。每則典故獨立成文,內容完整,具有一定的情節,可讀性較強,它從體例上分為“溯源”與“釋義”兩部分,“溯源”是指該典故的來源,過長者有適當刪減,“釋義”是簡明扼要地解釋其意義或用法,說明該典故的古義與今義。讀者可通過這些饒有趣味的故事,接觸東方文明中包含的大量曆史知識和文學知識,可以說,該書是一本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東方文明類優秀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