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指汲求名利的最近便門路,也比喻能達到目的的捷徑。
眾叛親離
【溯源】 《左傳·隱公四年》中記載,春秋時期,衛國公子州籲殺死自己的哥哥衛桓公,篡權奪位,自立為國君,而後又聯合宋、陳、蔡等國,攻伐鄭國。當時魯國國君魯隱公問大夫眾仲:“州籲能不能成功?”眾仲回答說:“州籲用進攻外國的辦法以求緩和內部矛盾,會失去人民的支持;對內想緩和民心,結果相反,民眾會背叛他,親信會脫離他,他難以挽回失敗的命運。”果不出眾仲所料,州籲由於殘暴施政,導致人心背離,不出一年,已難以維持統治,後來他去求助於前朝元老石厝,亦被石厝設計聯合陳國,將其殺死。“眾叛親離”一詞遂由此出。
【釋義】 指群眾背叛,親信遠離,形容不得人心,完全陷入孤立狀態。
眾誌成城
【溯源】 《國語·周語下》中寫有“眾心成城,眾口鑠金”一句,意思是:隻要萬眾一心,朝著一個目標,就像堅固的城牆一樣不可摧毀。大眾輿論共同反對或讚成,即使是金子也能熔化。
【釋義】 現形容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助桀為虐
【溯源】 “桀”即夏桀,夏朝最後一個君主,相傳是暴君,“虐”指殘暴。《史記·留侯世家》中記載,秦朝末年,劉邦率軍攻入長安,接受秦王子嬰的投降。麵對奢華的宮廷生活,劉邦想占據皇宮就此享受起來,樊噲認為現在不是時候,張良也說:“秦國暴虐無道,自取敗亡,所以你才能到這裏來。凡是替天下人除惡去害之人,應該一改秦朝窮奢極欲的生活,堅持艱苦樸素之風,並以此號召天下。現在你剛進鹹陽若去貪圖享樂,就是幫助桀去幹壞事,人們不會再支持你。”劉邦認為有道理,遂把宮殿封閉起來,率軍退駐灞上等候項羽。
【釋義】 幫助夏桀行暴虐之事,意指幫助壞人幹壞事。
莊周夢蝶
【溯源】 《莊子·齊物》中記載,莊子曾在夢中夢見自己幻化為蝴蝶,而忘了自己是人而非蝶。醒後他才明白自己仍是莊子,可難以辨別的是:究竟是莊子在夢中化為蝴蝶,還是蝴蝶在夢中變作莊子。“莊周夢蝶”一詞遂由此出。
【釋義】 形容虛幻、迷朦之態。
罪不容誅
【溯源】 “誅”即把罪人殺死。西漢時期,河內人郭解成為無惡不作的地方一霸,他非常狡猾,敢於請人出麵抗拒皇上的命令。漢武帝對此十分不滿,下令將其逮捕歸案,辦案的官員都很維護他,禦史大夫公孫弘卻認為他理應處死,漢武帝終於將其滿門抄斬。《漢書·遊俠傳序》中記載了班固對郭解的一段評論,其中說道:郭解從其殺人之多來看,就算把他殺了也不能抵償其罪行,但看他的為人,卻是溫良恭敬之輩,能救人於危難,周濟窮人於急迫,替人打抱不平,可惜他沒有走入正道,判他死罪滅其家族,也不算是不幸的事。原文中的“罪已不容於誅矣”後來演變為“罪不容誅”。
【釋義】 意指殺了也抵償不了所犯的罪惡,形容罪大惡極。
子規啼血
【溯源】 《太平禦覽·蜀王本紀》中記載,上古時代,蜀都皇帝杜宇死後,他的魂魄變為子規鳥,也就是杜鵑,在春天時晝夜悲鳴不止。這就是“子規啼血”一詞的由來。
【釋義】 指杜鵑鳥的悲鳴,常用來形容哀怨、淒涼或思歸的心情。
子午卯酉
【溯源】 原為古時計時用的術語。子時為半夜,午時為中午,卯時為早晨,酉時為黃昏。子午是指從半夜到中午,卯酉是指從日出到日落,子午卯酉即概括了一天一夜。
【釋義】 現引申為包括一切之意,也常用來借指樁樁件件的事情,或是道明事情的原委、過程、結果等。亦作“子醜寅卯”。
紫氣
【溯源】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載,據說老子西出函穀關時,守關者望見“紫氣浮關”,知道將有聖人經此而過。不多時,果見老子騎著青牛而來。
【釋義】 指瑞祥的光氣,多喻作聖賢或寶物出現前的征兆。
走過場
【溯源】 原指戲劇角色上場後,不多作停留,穿過舞台即從另一側下場。
【釋義】 現形容做事隻在形式上過一下,卻不實幹。
走馬燈
【溯源】 又名“馬騎燈”,是中國傳統玩具之一。玩時在燈內點上蠟燭,蠟燭產生的熱力造成氣流,令輪軸轉動,輪軸上有剪紙,燭光將剪紙的影投射在屏上,圖像便不斷移動。因多在各個燈麵上繪有古代武將騎馬的圖畫,燈轉動時看起來就好像幾個人你追我趕一樣,所以叫“走馬燈”。
【釋義】 現喻指來往不斷、穿梭不停的人或事。
醉翁之意不在酒
【溯源】 北宋時期,歐陽修任滁州太守時在縣城西南風景秀麗的琅琊山“釀泉”邊的亭子裏約朋友一起喝酒,他給這個亭子取名“醉翁亭”,因經常在飽覽山光水色之餘喝得酩酊大醉,所以在其作品《醉翁亭記》中亦寫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一句。
【釋義】 本意指心思不在於酒而在於山間風景,現以此比喻做事另有圖謀。
左右逢源
【溯源】 “逢”指遇到,“源”指水源。《孟子·離婁下》中記載了孟子的一個觀點,他認為:高深的造詣在於根紮得深,紮得深則取之不盡,左取、右取都能得其本源。原文中的“取之左右逢其原”後來演變為“左右逢源”。
【釋義】 到處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學識廣博,應付自如,現形容辦事圓滑,善於投機。
坐懷不亂
【溯源】 《荀子·大略》中記載,春秋時期,魯國賢士柳下惠夜裏在城門借宿時,遇到一無家可歸的女子。當夜寒風呼嘯,大雪紛飛,柳下惠怕她凍傷,就用衣服裹住女子抱著她坐了一夜,沒有發生任何不正當的淫亂行為。這就是“坐懷不亂”的故事,也可簡稱為“坐懷”。
【釋義】 形容男子在兩性關係方麵作風正派。
座右銘
【溯源】 “銘”指鏤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紀功頌德傳揚於後世。《文選·崔瑗〈座右銘〉》中記載,東漢書法家崔瑗年輕時好意氣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殺害,一怒之下殺了仇人隻身逃亡,幾年後,逢朝廷大赦他才回到故鄉。崔瑗自知因一時魯莽惹出大禍,吃盡苦頭,就作銘文放在座位的右側,用以自戒。這就是“座右銘”的由來。
【釋義】 現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或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