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繽紛多彩的世界,瑰麗多姿的生活,讓心懷純真向往美好的人們充分感受著無盡的人生之美,欣賞也就由此而生。

欣賞就好比一株嬌豔欲滴的玫瑰,心生美好的人看到的是美麗的花朵,而心生煩悶的人看到的是紮人的尖刺;欣賞也好比仰望同一片星空,有的人看到的是閃爍著小小光芒的星辰,有的人則看到的是星辰之外的黑暗……

可以說,有無欣賞因人而異,如何欣賞因心境而不同。

麵對一塘池水,懂得欣賞,我們看到的將是“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的溫婉與美妙,如果不懂得欣賞,我們則隻會看到死水一潭;麵對冰天雪地,懂得欣賞,我們看到的將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詩情畫意,如果不懂得欣賞,我們則隻會看到寒徹而孤獨的孤獨與失落……應該說,隻有在會欣賞者的眼中,隻有帶著欣賞這一獨到的眼光,這個世界才會流露出美感。

一般說來,每個人都具備欣賞的眼光,也都有著需要別人欣賞的心態。但遺憾的是,由於人性本身存在的弱點,很多時候讓我們欣賞自然景物容易,而欣賞人則顯得困難;或者欣賞離自己很遠的人容易,而欣賞離自己很近的人則不易。更由於人類所共有的“我是最好的”的特點,總會讓我們對他人的優點和長處不屑一顧,甚至嗤之以鼻。

所以說,能夠善於發現並欣賞別人的長處,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正是如此,曆史上伯牙鼓琴的故事引得古往今來的人們深深讚歎。

俞伯牙是楚國的音樂家,善彈琴,卻一直曲高和寡。唯獨樵夫鍾子期,懂得去欣賞,能夠感悟到俞伯牙的心境。因此兩人成為“高山流水”一般的知音,並結為兄弟。第二年,鍾子期不幸病死,俞伯牙則因知音不在而摔琴,從此不再彈奏。

流傳千年的“知音”故事,早已成為惺惺相惜的“英雄識英雄”的典範。它告誡著身處繁雜社會中的我們,要懂得欣賞,要樂於欣賞,欣賞人生,欣賞磨難,欣賞自己,欣賞同事、朋友、愛人、孩子,甚至欣賞我們的對手。學會了欣賞,我們才算是達到了做人的至高境界,我們的人生才是快樂的,成功的,充滿著旺盛生命力的。

說到底,欣賞是一種心態,是能夠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宏偉氣度;欣賞是一種胸襟,是能夠視他人的長處和才情為自己不斷努力學習和進步的動力;欣賞是一種濾盡了一切利益渣滓的從容,讓我們在麵對繽紛的繁華時不會茫茫然。

當我們懂得用欣賞的眼光去審視人生與世情,便會發現原來一切如此美好,我們會由衷地感激自己能夠有幸成為宇宙中的一個生命。

如果你想實現這一至高境界,如果你想擁有豁達的人生,如果你想贏得周圍人們的欣賞和歡迎,那麼請閱讀此書吧,它將帶你進入人生的一個更高層次的世界。請記住:隻有學會欣賞的人生才是最亮麗的人生,讓我們欣賞的眼光,灑向周圍的每一個角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