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擁有健康心態,正確看待人生(3 / 3)

鴦掘摩將自己的遭遇告訴了佛陀,並且說:“受人厭棄、咒罵,這些我都不在意,因為我以前做過太多壞事,這是我罪有應得。但是,那位懷孕的婦人一看到我,連胎兒也不得安位,我該怎麼做才能解除她的痛苦呢?”

佛陀要鴦掘摩再去那戶人家,向婦人腹中的胎兒說:“過去的我已經死了,現在我重生在如來的家庭,已經守戒清淨,再也不會殺生了。”果然,當鴦掘摩將此話對那位婦人反複說了3次後,婦人腹中的胎兒就安定下來了。

此後,比丘鴦掘摩走入人群托缽,仍然有人會用石頭和磚塊扔他,甚至拿棍子打他,但鴦掘摩都沒有怨言,也不躲避。

有一天,佛陀看到鴦掘摩全身是血,而且都青腫了,便心疼地對他說:“你過去做的惡業確實罪大惡極,所以得長期接受磨煉。你要時時把心照顧好,耐心地接受這份果報。”

比丘鴦掘摩平靜地說:“我過去殺生太多、作惡多端是罪有應得。隻要我不迷失道心,即使生生世世要接受天下人的身心折磨,我也願意。”

佛陀聽後很感動,讚歎並勉勵他自我覺悟、磨盡一切罪孽。最終,鴦掘摩比丘修成了正果。

鴦掘摩在放下屠刀之後依然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他的修行過程是如此的坎坷,但是他卻沒有抱怨,坦然地接受一切艱難困苦,所以才能修成正果。不抱怨的人能讓自己變得睿智、坦蕩,更容易獲得成功。

抱怨是喪誌之始、結仇之源、敗德之行、造業之因。所以,我們應該學會不抱怨地生活,在生活中盡量用自律的心態去克製自己的抱怨。每當你心有不滿時,不妨細細思索:如果夫妻間總是相互指責,那麼溫馨的家庭生活就是鏡花水月;如果朋友間總是互相埋怨,心靈相契的友誼就如陽光炙烤下的白雪;如果同事間無法平心靜氣地相處,團隊的和諧和集體的力量就都是空談。

人們在生活中都多多少少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在平靜的港灣中生活的人,很難體會到與風浪搏鬥的樂趣,也很難享受到成功之後的喜悅。隻有在風浪起伏中不抱怨,把握好航船的舵盤,從驚濤駭浪中勇敢穿行而過,才能體會到搏擊的快樂。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平靜的湖麵從來練不出精幹的水手,隻要那些經得起生活考驗的人才能獲取最後的成功。

從小事做起,為成功積蓄能量

一個人對工作的態度也反映著其對待人生和事業的態度。隻有在任何時候都不好高騖遠的人,才能腳踏實地地為自己的前程打下堅實的基礎。反之,不但不能得到大的成功,小的成功也會與之失之交臂。正如沙漠是由一粒粒細沙堆成的,財富是由一枚枚硬幣積累而成的一樣,成功也是由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一個成功的人決不會因為事小而棄之,他們知道任何一種成功都是從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沒有這種心態就不可能獲得更大的財富。

所以,想要成功的人最忌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即使能力再強,也要從點滴的小事做起,為將來的成功積蓄能量。

中國香港某個大財團的繼承人在進入自己家族企業掌管大權之前,並沒有直接按照父親的安排去做總經理,而是先詢問在公司的哪一個部門工作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對公司的情況有個大概的了解,人們告訴他,如果想要最快了解公司情況,就得去人事部門從基層做起,於是,他力排眾議,到人事部門做了一個小職員。

在人事部門工作時,他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條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弄清了公司的業務發展情況和公司員工的一些情況。半年後,他才正式走上了管理層的工作崗位。

在管理層工作之後,他開始利用自己當初掌握的第一手資料對公司運營中存在的弊端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裁減了一批無所事事混日子的員工,提拔了一批有能力、有抱負的年輕人,並對公司賬目進行清理。在短短一年內,公司的利潤就得到了提升。

試想,如果這個年輕人沒有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幹精神,以當初“心安理得”的心態坐到總經理的位子上而沒有深入基層去體現低級的崗位上親身的體驗,怎麼可能在短時間內就看出公司存在的弊端?又怎麼可能如此迅速地對症下藥,給公司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這些成績都源於他能夠認清自己的角色與能力,肯從最基礎的事情做起,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普通人擁有自己的夢想是可貴的,但更可貴的是擁有踏踏實實的人生態度,能甘於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要知道,最基礎的工作並不見得是最簡單的工作,更不是最低級的工作,在基層的工作中擁有無限智慧,等待我們去挖掘。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渴望自己能夠成為優秀人物,但僅有這種願望還遠遠不夠,必須要有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普京說:“不能為了任何人都不明白的某種荒謬理想而工作,應該始終以現實為基礎、為如今生活的具體而工作,為明天和後天生活的子孫後代而工作。”這就是一種踏實的務實精神。

當你還默默無聞,不被人重視的時候,不妨先放下自己對於物質追求、經濟利益或輝煌未來的遐想,先做好普通人、普通事,這樣你的視野將更開闊,也可能會從平凡的事情裏麵發現許多不平凡的奇跡。

正因為這樣的人在生活中有一個使命,他們才不會無所事事。許多人對眼前的生活置之不顧,卻把時間浪費在回憶過去或思考未來之中。這些人不懂得現在的每一時刻要比過去或將來重要得多。就像電影是由相互連接的分鏡頭組成的一樣,你的生活也是由成千上萬個瞬間構成的,所以千萬不能忽視每一個瞬間。

有一種非常有趣的動物名叫大黃蜂。有許多科學家曾經仔細研究過它,如果從動物學的角度來看的話,所有會飛的動物必須要有兩個條件:一是體態輕盈;二是翅膀寬大。但是大黃蜂不具備這兩個條件,它的身軀十分笨重,翅膀卻顯得過分窄小。如果依照經典動物學的理論,大黃蜂是無論如何也飛不起來的。可是在自然界中,隻要是一隻正常的大黃蜂是肯定能夠順利起飛的,而且它的飛行速度似乎並不比其他能飛的動物慢。這種事實的存在仿佛是大自然和科學家們開了一個大玩笑。

然而,動物學家解決不了的問題卻被社會學家揭開了謎底。社會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每隻大黃蜂在它長大之後就必須飛起來去覓食,否則就會被活活餓死,所以它們才能用自己窄小的翅膀拖動著龐大的身軀飛向天空,這正是大黃蜂之所以能夠飛得那麼高的奧秘所在。

平凡的大黃蜂能夠超越平凡,靠的就是一個最簡單的理由——生存。因此,生命中最大的奇跡都是從最踏實的地方開始的。生活中的我們也是如此,艱難險阻不可避免,我們隻能踏踏實實地一天天過下去,才能經曆風雨見彩虹。如果隻想著輝煌而忽視了最基本的事情,往往會變成缺乏鬥誌、沒有切實理想和抱負的空想家,這樣的人不會受到他人的歡迎。隻有像頑強的大黃蜂一樣,把最基本的事情作為出發點,然後向所謂的“不可能”發起挑戰,才會讓人刮目相看,在前進的路上獲得更多的認可和支持,最終由平凡走向偉大。

一個園藝所刊登了一份啟示:重金征求純白色金盞花。由於酬勞相當豐厚,所以在當地一時引起了轟動,高額的獎金讓很多人十分動心。但在千姿百態的自然界中,金盞花隻有金色和棕色兩種,想要培植出白色的金盞花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許多人一陣熱血沸騰之後,就把那則啟示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一晃20年過去了,一天,那家園藝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熱情的應征信和一粒純白色金盞花的種子。當天,這件事就在當地傳開了,引起了人們的議論。當時人們紛紛猜測,這個成功培植白色金盞花的人到底是哪位科學家。

過了幾天,人們才知道,寄種子的人原來不是什麼專家,而是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老人是一個非常喜歡種植花草的人,當她20年前偶然看到那則啟示後,便怦然心動。她不顧8個兒女的一致反對,義無反顧地幹了下去。

當時,這個老人撒下了一些普通的金盞花種子,精心侍弄。一年之後,這些種子全部開花了,她從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選了一朵顏色最淡的花,等到這顆花枯萎之後,取得了一些種子。次年,她又把這些種子種下去,然後再從這些花中挑選出顏色更淡的花的種子栽種……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終於在20年之後,她在自己的花園中看到了一朵金盞花,那是一朵銀白如雪的白色金盞花。於是,一個連專家都解決不了的問題終於在一個不懂遺傳學的老人長期的努力下迎刃而解了。

這就是踏實做事、從平凡走向輝煌的典範。

時間證明,那些最偉大的成就大多數是從平凡中蛻變而來的;那些最偉大的人也都曾經曆過平凡。安徒生當過學徒、惠曼做過工匠、狄更斯成名前是繕寫工、高爾基甚至幹過碼頭苦力。他們都曾平凡,但是正由於他們能在平凡中踏實工作,所以成就了偉大。平凡之所以能頻繁地孕育出偉大,是因為成功需要兩大先決條件:平和的心態和豐富的實踐。而這兩樣恰是平凡人最容易擁有的。也許正如左拉所說:“沒有平凡的經曆,就不能產生偉大的業績。”

釋放壓力,壓力是一種無形的傷害

壓力是一種無形的傷害,不管來它自何方,它都會不可避免地伴隨我們過完一生,對於我們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產生很多的不利影響。

有些人認為,自律就是應該讓自己努力做事,不管壓力多大都不能逃避,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看法,真正的自律應該是在自己壓力範圍之內的自律精神。如果一個人片麵地要求自己自律而完全忽視了自己承受壓力的水平,也是得不償失的。

早在2003年的時候,北京某調查公司通過網絡調查的方式針對北京415名20~50歲的職業白領(男性占45.8%,女性占54.2%)進行工作壓力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41.1%的職場白領們在較大的工作壓力中疲於奔命,61.4%的職場白領們正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勞。

某雜誌中文版曾經對1576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0%的企業高管感覺自己當前承受的壓力非常之大,其中21%的企業高管認為自己壓力大過與危害健康的程度。在此次調查中,55%的調查對象為企業的最高管理層人員,其中有董事長、總裁和總經理等崗位人員,其餘的45%是企業中層主管級人員。在性別構成中,男性占85%。調查顯示,企業高管自我感覺到的壓力與他們的性別和職位有著非常明顯的相關性。男性企業高管自我描述的壓力明顯地高於女性企業高管。

調查進一步顯示出,職務較高的企業管理者和職務較低的企業管理者的壓力來源具有一定差異。最高管理層的壓力來源排前5位的是:個人職責、企業氣氛、角色矛盾、人際關係和日常瑣碎;較低一級的企業管理者的壓力源排前5位的是:職業前景、企業氣氛、人際關係、個人職責和角色矛盾。

其實,這些職場人之所以壓力太大,就是因為沒有客觀地評估自己的壓力水平,他們把不顧一切的投入當做自律,這其實是錯誤的。

人們給自律的定義是:針對自身的情況,以一定的行為標準和行為準則指導自己的言行,嚴格要求自己和約束自己。要嚴格要求自己,我們就要看到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必須針對自身的情況。如果一個人不針對自己的情況,盲目地要求自己就意味著要承擔超負荷的壓力,最終會讓自己的心態產生負麵的變化,進而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

這項調查還清楚地顯示出:25歲以下高級企業管理者的心力衰竭水平程度明顯高於年紀更大的人。某家企業谘詢服務中心的首席顧問張西超認為:25歲以下的職場白領們急於證明自己的能力,但同時容易不斷地為自己增加壓力,結果導致自身相對欠缺應對壓力的能力和經驗,非常容易出現心力衰竭的現象。

同時,產生的壓力還和各種疾病有關,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腦梗塞、高黏滯血症、高尿酸症等職業病正是危害職場白領的身體健康和事業發展的重要原因,“過勞死”所產生的悲劇也不斷地讓更多的人警醒,職場白領的壓力開始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如何減輕自身過於沉重的壓力、保持適度的壓力環境、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如何從高強度的工作負荷中解脫出來而使自己快速地成長起來,已經成為眾多職場白領們很關注或需要馬上去考慮的重要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