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你就是自己的神,出身無法決定你的命運(2 / 3)

每個人都會遇到困境,但是自暴自棄隻能讓自己徹底輸掉,如果把抱怨和自卑變成讚美,看到自身的優勢,給自己鼓掌,那就能夠創造奇跡。要知道,任何一個人想要得到他人的讚美並不容易,這時候就應當學會讚美自己,自己為自己鼓勁,催促自己奮進!

不要一直羨慕別人的生活

不要抱怨自己生活的不幸,一味地豔羨別人的生活。這世界上,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有一幅有趣而充滿哲理的漫畫:

一個漂亮的女孩子,整天抱怨自己不幸,久而久之她便產生了跳樓自殺的念頭。當她的身體慢慢地往下墜落時,她看到了許多令自己驚訝的場景:十樓那對以恩愛著稱的夫妻,正在互相毆打;九樓那個以堅強著稱的女人正在偷偷地抹著眼淚;八樓阿妹的未婚夫竟然和她最好的朋友躺在床上;七樓那個整天一副得意樣子的男人竟然皺著眉頭在看招聘報紙;六樓的美美在吃抗抑鬱藥;五樓受人敬仰的老教授正在偷穿老婆的內衣;四樓的女孩又在和男友鬧分手;三樓的老人每天期待著孩子回來看望自己;二樓的阿梅流著眼淚看她那剛剛結婚不久就失蹤的老公的照片。

在她跳樓之前,她本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可現在她才明白,原來每個人都有各自不為人知的難處。看到他們之後,她才覺得其實自己過得還不錯,隻可惜,太晚了!當她掉在地上時,樓上所有不幸的人都同時發出感慨:唉,還有人比我更不幸,其實我的生活挺美好的!

這幅漫畫恰如其分地展示了生活中許多人的想法。有人抱怨自己的工資太低,終日提不起精神,直到有一天發現身邊的朋友下崗了,心裏才稍稍平靜一點,慶幸自己還有份工作可以做,能夠養活自己;有人抱怨自己沒能力買房子,看到別人搬進了新家心裏一陣羨慕,直到有一天發現對方是個“房奴”,為了還貸終日吃著清湯掛麵,才知道零負擔其實也是一種幸福。很多時候,我們不要抱怨自己沒有的,要看到自己所擁有的。人生中最可悲的事情,並不是生死訣別,而是麵對自己擁有的卻不知道它的可貴。

一個窮人探訪一位有錢有勢的親戚。富翁憐憫他,便熱情地款待他。結果,窮人酒醉不醒。這時候,恰逢官員通知富翁處理一些急事,富翁想要將窮人叫醒,向他告別,但窮人睡得太死。這時候富翁就隻好悄悄地將一些珠寶塞進他的破衣服中。

窮人並不知情,醒來後依舊像過去那樣,四處流浪乞討。過了一段時間,兩個人再次相遇,富人告訴他衣服中藏有珠寶的真相,窮人這才如夢初醒。原來這些日子,他自己身上有“寶藏”他都不知道!

其實,這個故事就是在提醒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潛能,隻是我們沒有察覺罷了。20世紀90年代,因為亞洲金融風暴的來襲,香港的經濟一片蕭條,各個行業都傳來裁員的消息,社會上頓時多了許多“窮人”。麵對這樣的窘境,有些人怨天怨地,有些人自暴自棄,有些人終日惶恐不安。他們指望命運有轉機,幻想著能夠中六合彩,期待賭馬能夠賺錢。這時候,一位學者呼籲大家:“大家為何不冷靜地反思一下,現在經濟不景氣,自己還有哪些潛藏的本事和才能沒有發揮出來?憑借自己的條件、實力,還有哪些工作和事業能夠去拚搏?”

麵對不樂觀的現狀,不要抱怨,要學會仔細挖掘自己身上的潛能。找到了自己身上藏有的寶藏之後,所有的失落和惆悵都會不翼而飛。而且,也不要總是過於看重自己的痛苦,對別人的痛苦忽略不計。事實上,每個人的生活之路都不會是平坦的,總會出現別人所沒有經曆過的各種困難,誰也不是生活的寵兒,隻不過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不一樣罷了。別人手中的牌也並非都是好牌,你不必過於自卑、絕望,抱怨的人最終隻會被生活淘汰,隻有堅強麵對的人才能嚐到生活的美味。

抱怨讓你永遠擺脫不了打工的命

這是一個遵循強者法則的世界,抱怨的人終將被淘汰出局。抱怨工作、抱怨老板、抱怨公司的人,注定一生都要給人打工。因為那些真正的強者,始終將精力和時間放在解決問題上,他們從不會怨天尤人,自暴自棄。

“給人打工就是這樣,每天都要看老板的臉色……”

在職場中,這句話幾乎每天都能夠聽到。抱怨者不滿意自己的現狀,即便是自己犯了錯誤挨了上司的批評,也會認為是老板故意和自己過不去,甚至是亂用威嚴,隻因“我是老板”。於是,他們的內心就產生了這樣一個念頭:“打工要看別人的臉色,我要自己做老板!”自己創業做老板,闖出一片天地,有這樣的雄心壯誌固然可貴,因為成功者需要野心。然而,如果這種心理是建立在“抱怨”的基礎上,那就另當別論了。

大衛在一家小有名氣的廣告公司裏做設計,他很喜歡這份工作,但有些事情卻讓他感到鬱悶。因為公司成立時間不長,內部管理有些混亂,今天製訂了一個計劃,明天可能就變了。對於大衛而言,最讓他難以忍受的是,老板隻想著如何把客戶“拿下”,把錢收進自己的口袋,對於客戶的問題能否解決得了,卻並不是很在意,總是說“這個以後再想辦法吧!”

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大衛養成了抱怨的習慣。曾經有同事勸誡他,不要整天抱怨,就算說得再多也改變不了這種局麵。但是,大衛就是控製不了。終於有一天,他在辦公室裏抱怨的時候,身後傳來了老板的聲音:“如果你覺得公司不好,那你明天就不用來了。”老板當時說的也是氣話,並非真的想要辭退大衛。可大衛是個倔強的人,他忍受不了這樣的委屈,毅然辭職了。

辭職後的大衛來到職業谘詢公司,他對專家說:“打工太煩了,我想自己創業,隻是不知道我是否適合。”

專家笑著說:“如果改變不了抱怨的習慣,你可能真的永遠都隻能給人打工!”

抱怨的習慣,注定了給人打工的命運。這聽起來令人有些匪夷所思,可事實真是如此。仔細回顧一下職場上那些愛抱怨的人說過的話,無疑就是抱怨公司不好,老板不好,想著自己當老板,免除這些麻煩。可是,創業沒那麼簡單,創業要麵臨的壓力比打工更多,那時候又該找誰去抱怨呢?

如果問問各個企業的老板們,他們最不喜歡聽到的是什麼,可能每個老板都會說,最討厭聽到的是員工的“抱怨”。因為他們承擔的市場壓力,是員工無法想象的。也許,最該抱怨的人是他們,可在現實中,他們卻是抱怨最少的人。有時候,他們心力交瘁,完全是因為自己的同事、下屬的抱怨導致。所以,一旦有機會,他們都會先辭退這樣的員工。

其實,就算不辭退這樣的員工,他們也會覺得自己在企業中備受煎熬而主動跳槽。他們覺得自己年輕氣盛,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一定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每次換了新工作,都用挑剔的目光來看待工作中的一切,並不珍惜眼前的機會,最終耗費了青春,在反反複複地跳槽中迷失了方向。這一切,都是抱怨導致的後果。抱怨源自一種失望與急迫的心情,他們無法承受眼前暫時的困境,消極地對待上司分配的任務,失去工作的動力,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想著離開。對於這些習慣抱怨的人來說,生活的道路總是坎坎坷坷,走到哪裏似乎都會碰壁。如果說他們不該抱怨,他們甚至還會反駁:“難道被人踩在腳下也要無動於衷嗎?做個任勞任怨的傻子就有出息了?”

還是那句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那些成功的企業家,早年也或多或少經曆過“寄人籬下”的艱苦時期,隻是他們從不抱怨。他們並不是“傻”,也不是麻木不仁,隻是沒有時間和精力抱怨。他們知道抱怨無用,純屬浪費時間,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還有更重要的問題迫切需要解決。如果你對身處的環境不滿意,那就要讓自己學會戰勝環境、超越環境,因為這是個遵循強者法則的世界,抱怨的人終會被踢出局。

機會都是在抱怨中錯失的

別說機會從未降臨,有時隻是人們愛抱怨的思維將它趕走了。所以,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急著抱怨,問題之中很可能蘊含著機遇,把握住了就能改寫人生。

職場中,很多人看到他人晉升、加薪、被委以重任,都會心生羨慕,並暗自抱怨自己沒有這樣的好運氣,沒有合適的機會。殊不知,不是機會沒有來過,隻是愛抱怨的思維把它們趕走了。就像奧地利小說家茨威格說的那樣:“機會看見抱怨者就會遠遠地避開。”

實際上,機會剛剛出現的時候,往往都很隱蔽,不易被人發現,甚至有時候它還會給人帶來麻煩。有些人遇到這樣的情況便開始抱怨,於是在不知不覺中就讓難得的好機會從自己的身邊溜走了。

從前,有個手藝精湛的老木匠,他做的活兒總能得到東家的好評,但他有個毛病——愛抱怨:今天嫌下雨了,明天又嫌太陽曬;不是向東家抱怨自己的工作不體麵,就是和別人說自己的孩子多麼不聽話。他總是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終於,老木匠要退休了。東家看到他辛苦操勞了一輩子,整天愁眉苦臉的,便心生一計,想給他一個驚喜,讓他的晚年開心點。於是,東家挽留老木匠先別急著退休,再給自己建造最後一座房子。老木匠看了看圖紙,那房子很大,也很費工,他心裏有些不痛快,滿肚子的牢騷。

老木匠依舊像從前一樣,每天幹活兒,可他的嘴總不“閑”著:“我都這麼大歲數了,還要給人做苦工,真是命苦!這輩子都在給別人建房子,可自己卻住不上。”老木匠越想越生氣,看到這房子這麼大、這麼考究,又不知道將來是誰住在這裏,心裏更是憋屈。這樣想著,他便沒有把心思都用在工作上,每天都是敷衍了事,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隻想著房子不塌就行了。

可是,當房子建好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東家把大門的鑰匙交給了老木匠,說:“你辛苦了這麼多年,我想給你一件意外的禮物。這座房子就是你應得的報酬,讓你的老伴和孩子都住進來吧!”

聽到這番話,老木匠目瞪口呆,他簡直不敢相信。這種驚訝過去後,他立即又開始後悔和抱怨,氣自己竟然錯失了良機。如果他早知道這座房子是給自己建造的,他怎麼可能那樣偷奸耍滑呢?可惜,說什麼都晚了,如今他也隻能住進一幢粗製濫造的房子裏了!

我們總以為自己在給別人打工,實際上我們在打工的同時,也是在建造自己的生活和居所。生活中有很多機會等待我們去發現,去珍惜。很多時候,我們眼中那些“幸運”的人,並不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顧,而是他們善於用心去尋找機會。他們任勞任怨,踏踏實實地工作,最終和機遇相逢。所以,遇到問題的時候,別隻顧著抱怨,因為問題之中很可能蘊含著機遇。

工作上遇到了“瓶頸”不要緊,如果把握得好,你就能夠脫穎而出,將職場危機轉化為晉升加薪。那些從小職員成長為企業家的人,從不逃避問題,也不推卸責任,他們想辦法解決,直至成功;在事業上遇到挫折磨難不要緊,這意味著為日後積累財富。隻有經曆磨難才能夠長久,隻有到了“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境地,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遇到了別人的批評和否定,別擔心將弱點暴露在人前,對於聰明的人而言,這是一件好事,它能夠讓你發現不足,促使你改正並提高;遇到難以打交道的人,不要抱怨,將心比心你可能就會多一個朋友,因為真誠能打開所有人的心結。而那些“又臭又硬”、個性強烈的人物,對來之不易的朋友往往也是格外地忠誠。

所以,當不順心的事情到來的時候,換個角度想一想,這可能是機會的預兆。如果一味地抱怨,就是在白白地放走機會。事實上,我們都是故事中的那個木匠,都在為自己建造房屋,每天多一點辛苦的勞作,少一點埋怨和不滿,結局就一定是美好的!

用積極的思想引導生活

人生如同一場電影,怎樣演繹出精彩,全由你來掌控。如果用積極的思想來主導劇本,那麼結局就會循著好的方向發展;如果終日抱怨消極以對,那麼結果隻能是一場悲劇。

一位詩人說:“思想的運用和思想的本身,就能把地獄變成天堂,把天堂變成地獄。”

我們的想法創造了我們的世界,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內心的景象決定了我們要過的生活,人的心態,有著無比強大的力量。心態,影響著行為;行為,又影響著人生。可以說,命運是心態和性格的產物,若把生活比作電影,那麼這場電影的導演,就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