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屈從於他人意願或者刻板的清規戒律,是缺乏自信者的習慣,以致他們誤以為自己生來就喜歡這些東西。人們應該認識到,之所以每天都在重複自己,是因為懦弱和沒有主見。如果你嚐試做一些自己原來不喜歡做的事,就會品嚐到一種全新的樂趣,從而慢慢從老習慣中擺脫出來。
三、不要總是製定計劃
缺乏自信的人勢必缺乏安全感,凡事希望保險、穩妥。然而,人的一生是無法作出所謂的清晰計劃的,其中有許多偶然的因素。有條有理並不能給人帶來幸福,生活的火花往往是在偶然的機遇和直觀感覺中迸發出來的,隻有欣賞並努力捕捉這些轉瞬即逝的細節,生活才會變得生機勃勃、富有活力。
四、努力實現理想
一家公司的經理曾回憶起自己與公司一位會計員的談話,這位會計員的理想是要成為公司的審計長,或者創辦自己的公司。雖然他連中學都沒畢業,而且又是個新移民,但他卻毫不畏懼。這位經理提醒他:“你的會計能力是不錯,這一點我承認,但你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把目標定得更加切合實際些。”經理的話使他大為惱火,於是,他毅然辭職追尋自己的理想去了。
之後,這位會計員成立了一家會計服務社,專為小公司和新移民提供服務。現在,他設在北加州的會計服務社已發展到了5個辦事處。
其實,我們誰也不知道別人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尤其是在他們懷有激情和理想,並且能夠在困難和障礙麵前不屈不撓的時候,他們的能力限度就更難以預料。
五、一步步走下去
一位頗有經驗的滑雪教練,帶領一群新手到陡坡上教課。站在滑道的頂端,從頂端一眼望下去,眼前的情景使他們感到坡陡路險,產生了畏難情緒。為了幫助這些學員克服畏難情緒,教練反複告訴他們,不要把整個滑雪過程看成是從山頂到山下,而應將其分解開來,先想著怎樣滑到第一個拐彎處,再想如何滑到第二個拐彎處。這樣做轉移了大家的注意力,他們紛紛把注意力放在目前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上,而不是目前做不到的事情上。他們轉了幾道彎之後,信心便增強了。這時,無需教練更多的激勵,他們便能順利地滑
下去。
這個方法對你同樣有幫助,剛開始做一件事時,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麵臨的全盤事務上。先了解第一步該怎樣走,而且要確保第一步能順利完成。這樣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你就能達成你期望的光輝目標。
別人忽略的地方,往往孕含著巨大的商機,然而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發現的。我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我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從別人的忽略處做起,找準切入點,才有了意外的收獲。
成功來自對細節的關注
在自然界中,到處都存在著危險,狼隨時都可能送命,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落入陷阱,或者成為敵人的食物。所以,頭狼會注意它所看到的每一個細節,時刻觀察身邊的環境,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逃不過頭狼的眼睛。它不會粗心大意、貿然行動,總是在周密的計劃中獵取食物,獲得生存的延續。
細節,就是一個整體中極為細小的組成部分,或一個係統中平時極易被忽略的環節。在事業中進取並不僅僅意味著要有驚天動地的大發明,很多時候,某個細節也會帶來創新的靈感。因此,我們務必要保證細節不出問題,否則,大事難成。我們來看一個實例。
美國國際農機公司是收割機製造業的後起之秀。創始人西洛斯·梅考克根據農民無錢購買價格昂貴的農機產品的實際情況,采取了“優質低價”和“分期付款”的措施,但銷量仍不令人滿意。如何才能打開銷售渠道?梅考克終日冥思苦想,一直沒想出好辦法。
一天,梅考克下班回家,路過一個廣場時看到一群孩子在做遊戲,而且玩得相當帶勁。麵對這些天真的孩子,他不禁童心大發,停住腳步,饒有興趣地在一旁觀看起來。
這群孩子玩累了,便停下來休息。其中一個較大的孩子從兜裏掏出一個盒子打開,裏麵裝的是一包奶糖。這孩子炫耀地說:“真好吃呀。”說著,他取出一塊糖放在嘴裏起勁地嚼了起來。其他孩子看他吃得津津有味,饞得直流口水。
“我一個人吃不了這麼多,”那個大孩子好像看透了其他孩子的心理,裝模作樣地說,“可我又舍不得白送給你們。我看這樣吧,便宜一點賣給你們,1角錢10塊糖,怎麼樣?”
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掏錢買糖,隻有一個較小點的孩子,哭喪著臉,眼巴巴看著別人吃。
“你不想吃?”大孩子問。
“想吃,可我隻有3分錢,能不能賣給我3塊糖?”
“我不零賣,你回家去要錢,不就可以吃到了嗎?”
“可我爸爸媽媽都上班去了,家裏沒人。”
看著那個小孩撅著小嘴無可奈何的樣子,梅考克正想上前給他1角錢,就在這時,那個小孩卻從口袋裏掏出一個小小的玩具,向那個大孩子提議:“我拿這個跟你換,行不行?”
那個大孩子接過玩具看了看便說:“行!”
這樣,一筆小小的交易就做成了。
看到這裏,梅考克高興得差點叫了出來,心頭的憂鬱一下子煙消雲散。
從這件與銷售機器毫無關係的事情中,梅考克找出了它們的共性:以物換物,這種最原始的商品交換手法。農民手裏雖然沒有那麼多現款,可他們手裏有糧食、地裏有麥子。
梅考克想著想著,一套新的推銷方法便在腦海中形成了:農民可以暫時不交錢機器先拿回去用,等麥子收割後,再用麥子付款。這樣就可以使那些沒錢的農民也能使用上公司的收割機。梅考克還把這一辦法同分期付款結合起來,僅僅3年便大見成效。
可見,細節往往是做一件無從著手的大事情的切入點,更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就營銷而言,關注細節不僅是指營銷的各個環節,更是指重視營銷的做細、做深、做透,直至做到客戶的心坎上,讓消費者心滿意足,自覺成為產品的忠實消費者。我們再來看一個實例。
楊義是一家醫藥保健品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的經理,管轄著中山市、珠海市、開平市三個地區市場。由於前任經理留下了很多問題,楊義所管轄的區域市場,銷售業績是整個公司中最差的一個,這個月的工作總結中,老板對他下了銷售死令,完不成50萬的回款任務就地免職。
為了完成任務,提升業績,楊義查資料、跑市場。經過一番研究,他找到了銷售下滑的關鍵原因——促銷不力。促銷隻是整個銷售過程的一個小環節,但它卻可以為銷量提升帶來立竿見影的收效。
最後,楊義得出了一個結論,也是公司的工作方向,這就是加大力度強抓促銷,迎頭趕上。當然,這個結論並非拍拍腦門想出來的點子,而是經過了係統分析的結論,也是綜合了分公司自身的資源及時間緊迫程度而得出的結論。最終,楊義羅列出關鍵、重要、緊急的促銷工作排序,即:促銷方法變革、人員淘汰選聘、加強走動管理。他進一步對這三點做了更詳細的分析,最後得出了一整套的促銷策略,將中山分公司的10月份工作計劃及工作精神命名為“走動管理、精細實;強抓實幹、穩準狠”,並就此召開了動員大會。
後來,在10月份的促銷工作管理中,楊義分別就走動管理及促銷技巧等工作,提出了“捉對蹲店”、“促銷三步走”等工作思想,經過這一措施,最終超額完成了總公司下達的任務。
敗有敗的理由,成有成的道理。許多大事的失敗,往往是在細節上沒有盡力所造成的,往往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造成了大的問題。因此,對工作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應該重視,這樣就不會因細枝末節而導致全局的失敗。
“沒有精彩的細節,就沒有壯觀的整體”。每一個細節直接影響著事業的全局。這是我們必須明白的一個道理,它同樣也提醒了我們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不能采取忽視的態度,而應該注意、重視它,力求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徹底,把握住每一個關鍵的細節。
我在采取行動前必須掌握細節,這樣做有很多理由:首先,細節肯定會改變我對各種選擇方案的看法;其次,一旦我做出了選擇,掌握細節可以使我在行動中表現得更出色,而且能夠增強團隊的凝聚力;此外,同樣重要的是,掌握細節還有助於增強我的信心。
從細微處做好每一件事
草原遼闊,練就了狼超強的奔跑能力;食物匱乏,磨煉出狼不同尋常的胃口,飽餐一頓可以抵禦若幹天的饑餓;環境空曠,狼能發出仰天長嘯,這種聲波均勻擴散,讓四麵八方的家族成員同時聽到……在千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狼利用各種機會,不斷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從細微之處做好每一件事,從而成為“物競天擇”的生存強者。
在潛意識中,人們習慣於對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做一個值得或不值得的評價,不值得做的事情也就不值得做或不值得做好。在客觀現實中,太多的人隻關注有光環的“大事業”, 覺得那才是偉大的,可是這樣的人卻總是無法做好本職工作,尤其是那些他們認為是不值得做的小事情,即便這些小事情是通往大事業的必經之路。
事實上,任何偉大都是來自於平凡的。身在社會上,沒有誰不想擁有更好的發展,更沒有誰不想得到老板的欣賞與重用,可現實中,卻總是有很多人不能如願以償,歸根結底,就在於他們不甘心做平凡的事,不願將精力放在細微的地方。下麵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張明和李祥是被某家公司同時招聘進來的市場開發部職員。他們兩個是人力資源部主管從眾多的應聘者中挑選出來的佼佼者。如果僅僅從學曆以及工作經驗等方麵來說,張明要勝李祥一籌。剛開始的時候,人力資源部的主管比較看好張明,並且認為張明一定會比李祥表現得更優秀,並且還認為張明將會成為公司裏的精英。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人力資源部就注意上了張明,並且已經打算要重用和提拔張明。而事實上呢?這位人力資源部的主管失望了,現實是李祥表現得更為優秀。
原來,這家公司是一個上規模的公司,它有著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無論新進的職員怎樣優秀和突出,都必須從最基礎的崗位做起。其實,公司這麼做的目的是讓新進的職員能夠全麵地了解到公司的情況,並且為以後順利地開展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可是,張明並不了解這些。一向自負的他,原本以為一進公司便能挑起重擔,做一些重要的工作。沒想到卻被安排去做一些類似勤雜工一樣瑣碎的事。張明失望極了,他看不起現在所做的工作,不僅抱怨連天,還將這些工作束之高閣。
李祥也麵臨著同樣的問題,但他選擇了任勞任怨、選擇了執行,在麵對這些瑣碎事情時,他總是一步一步地去完成、去實施。
試用期結束後,張明被辭退了,李祥被安排到重要的部門,委以重任。
張明與李祥這兩個年輕人不同的表現和結局讓我們很清楚地看到: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從手頭的細微工作幹起,甘於平凡,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好運總是會青睞付出120%的人。做事一絲不苟,不放棄一點一滴的機會,這就意味著我們對待小事要和對待大事一樣謹慎。生活中的許多小事中都蘊涵著不容忽視的道理,那種認為小事可以被忽視、置之不理的想法,正是我們做事不能善始善終的根源,因此我們工作表現不完美,生活也不快樂。
同樣,這個道理也適用於現代企業。當今社會是一個細節決定成敗的時代,怎樣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是每一個企業麵臨的重大課題。今後的競爭將是細節的競爭。企業隻有注重細節,在每一個細節上下足功夫,建立“細節優勢”,才能保證基業常青。
聯想商用PC的有關人士坦率表示:“在一個成熟的商用產品市場裏麵,我們隻有注重細節才能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於是,聯想選擇了以“細節”為武器開辟商用PC市場的新“巷戰”。
這樣的選擇是基於聯想對商用PC市場成熟的正確認識。首先,從核心技術來說,商用PC廠商很難贏得明顯的優勢;其次,商用PC已經進入了微利時代,低價贏得市場的空間已經不複存在。正是有了這樣的認識,聯想才選擇了“細節”武器,也才能夠繼續穩坐霸主寶座。
在追求“細節”的過程當中,“技術基因”是細節的基石。核心技術的相似,並不等於商用PC廠商的所有技術都處於同一水準。聯想認為,商用PC更能從技術細節上分出廠商的高低。以聯想暢銷的產品開天S係列為例,其精巧設計、科學配置、獨創技術無一不體現出聯想“技術領先”的基因。
開天S係列為留給用戶更多的自由空間,在造型設計上煞費苦心。主機箱十分小巧,容積僅12.2升,厚度僅相當於一本牛津英漢詞典,不到普通機箱的一半。在保證小機箱設計前提下,聯想又通過創新設計和精心計算,在保證整體最優的散熱效果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噪聲源,保證用戶能享受到工作中的寧靜。同時聯想將強大的研發實力和為適應中小企業實際需求而開發的“慧眼”、“關聯”等技術賦予開天S係列,確保了滿足用戶高可管理性、高互聯互通的需求。
在開天S係列中,聯想對整機中最核心、發熱量最大的部件CPU,采用獨立風道散熱方式,通過內置的導流槽和獨有專利的雙層斜道排風孔,將冷空氣源源不斷地從機箱外直接送達CPU,並經機箱側麵的排風孔將熱氣導出。這種為高頻CPU量身定製的散熱方案設計具有出色的散熱效果,即使在小機箱條件下,也能確保開天S 2000可運行至少主頻3.0GHz的CPU。而在噪聲處理上,聯想通過優化機箱的結構設計,避免部件共振產生噪聲,通過科學的風道設計,避免擾流產生噪聲,並通過諸多創新的設計使噪聲達到了低於30分貝的標準。
除了對技術的精細化外,對聯想商用PC來說,從包裝到品質,從使用到體驗,幾乎每一個角落都可以體現出細節的優化。聯想從細節體驗入手,賦予了商用PC“高貴血統”,從而保證了用戶無論從何處都能感受到細致入微的細節體驗。
據聯想商用PC事業部員工介紹,和人一樣,聯想將商用PC“高貴的血統”分為外表、言行舉止和思想三個方麵。
從外表上,聯想通過追求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感官可以直觀感受到的體驗來體現與眾不同。這其中包含顏色、造型、噪聲、易操作性、易維護性等多方麵。這樣用戶一眼就可以看出聯想商用PC細致入微的設計和體貼。
從言行舉止上,聯想通過係統正常運轉和功能的正常實現保障了用戶的細節體驗。這其中包含可靠性、兼容性、環保健康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麵。這一方麵直接決定了商用PC的應用和功能能否正常實現和實現的程度,以及對使用者的身心健康隱形的影響。
從思想上,聯想通過應用品質來體現產品功能的先進性、適用性和易用性,從而確保了用戶的細節體驗。這其中包括可管理性、安全性,其他新的網絡應用等具備先進性、出色的適用性和易用性的功能和應用,直接滿足用戶的商業需求。
這就是細節的美,細節的魅力。“舉手投足,都讓聯想商用PC流露出高貴血統。”這就是聯想商用PC追求細節的準則,也體現出了一種態度。細節,微小而細致,在市場競爭中它從來不會叱吒風雲,也不像瘋狂促銷策略,立竿見影地使銷量飆升;但細節的競爭,卻如春風化雨一樣潤物細無聲。今天,大刀闊斧的競爭往往並不能做大市場,而細節上的競爭卻將永無止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生命中的大事皆由小事累積而成,沒有小事的累積成不了大事。我們知道,隻有通過專心致誌、認真刻苦的訓練才能造就真正的藝術大師。工作中,那些成就非凡的大師總是於細微之處用心、於細微之處著力,這樣日積月累才能漸入佳境、出神入化。
隻要我能像頭狼一樣具有強大的自驅力,隻要我能像頭狼一樣不局限於狹小的圈子,隻要我能像頭狼一樣從細微之處磨煉自己的技能,隻要我能像頭狼一樣頑強,並願意為此付出艱辛的努力,那麼任何障礙都阻擋不了我成功的步伐。
細節的不斷完善就是創新
在狼族中,頭狼的奔跑速度不一定是最快的,但它卻耐力驚人:為了消耗獵物的體力,頭狼可以進行幾天幾夜的跟蹤;當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製勝的時候,它會帶領狼群形成“聯合縱隊”,圍捕目標。頭狼具有強大的消化能力,幾乎吸收食物的所有營養,延長抵抗饑餓的時間……頭狼之所以能夠居於強勢地位,正是源於對自己狼性的準確定位,對細節的不斷完善,從而實現創新,找到自己的成功優勢。
經濟學家認為,創新思想是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但是,創新絕非憑空創造,而是找出各個方麵有待完善的細節,發現並改進,這才是“創新”的過程。然而,這些細節常常隱藏在小事之中,不容易為常人所發現。敏銳地發現常人沒有重視的某個領域中的空白、冷門或薄弱環節,改變定式思維,就可以找到實現創新的突破口,並使企業步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如同正在進行探險的航海家那樣,優秀的企業經營者總是一隻眼睛盯著地平線,另一隻眼睛盯著自己目前所處的位置。這是因為,他們不僅要為企業的今天負責,同時也要為企業將來的、長遠的發展負責。無疑,在很多情況下,做到或做好這一點非常困難,但仍然需要企業經營者努力去做。事實表明,一個人、一個企業如果不在今天創新進取,那就一定會在明天落伍。對於這一點,百事可樂的營銷策略就是最好的例證。
當年,百事可樂在美國軟飲料市場上的市場份額遠遠落後於可口可樂。不甘落後的百事可樂,決定尋求一條新途徑,以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正在這時,百事可樂公司的銷售人員在一次調研“消費者在家裏的行為”時,發現了一個被忽略的細節:人們飲用碳酸飲料的數量,其實是由他們能夠帶回家的飲料數量所決定的。也就是說,消費者能帶回家多少碳酸飲料,就能喝多少。
基於這一司空見慣的細微現象,百事可樂公司開始關注飲料的包裝細節,將瓶子製作得盡可能輕便一些,讓消費者能夠一次購買更多的飲料回家。後來,他們用塑料瓶取代了玻璃瓶,多瓶捆紮取代了原來的6瓶一捆紮。今天,這個小小的創新結果,在世界各地的超市都可以看到。
有些小細節,因為它很“小”,往往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而製造了大麻煩。實際上,小細節既可以成為我們的大麻煩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大創新。聰明人善於從“小”做起,實現創新,因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隨著管理科學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創新的關注越來越強烈,重大的創新機會正在減少,人們要想繼續有所創新,就必須對事物的細節多一些關注。創新不是“高大全”,隻關注“麵”是找不到創新的切入點的,隻有關注那些“點”,關注細節,才能實現。獅王牙刷公司的加藤信三就是這樣做的。
當加藤信三還是公司的一名小職員時,也和其他小職員一樣每天過著匆匆忙忙的打工生活,一大早匆匆洗漱、急急出門。一天早上,他在刷牙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牙齦又被刷出血了,這種情況已經發生過好多次了。那一天,雖然他還像以前那樣生氣,但他想,肯定有很多人像自己這樣,被牙刷刷得牙齦出血,也就是說現在的牙刷存在著這樣的不足,存在著需要改進的地方,而自己作為一名從業人員,為什麼不在這上麵下下功夫呢?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他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他也確實想到了不少的辦法:例如牙刷改用很柔軟的毛,這樣確實能夠解決牙齦出血的問題,但牙刷毛過於柔軟,不能很好地清除牙縫中的“垃圾”;又如使用前把牙刷泡在溫水裏,讓它變得柔軟,或者多用點牙膏。但是,這些方法他都覺得不夠理想,因為不是很方便。
終於有一天,他突然想到,這個問題會不會與牙刷毛的形狀有關係呢?會不會是因為毛太堅硬了,而將牙齦刷出血了呢?想到這裏,他把牙刷放在放大鏡下仔細查看,意外地發現牙刷毛頂端是四角形的,也許是這種四角形的牙刷毛頂端棱角太分明,容易刺破牙齦吧。加藤信三針對這個缺點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把牙刷毛的頂端磨成圓形,這樣用起來一定不會再出血了。”
經過試驗,牙刷毛的頂端磨成圓形的牙刷,沒有四角形那麼棱角分明,不容易刺傷牙齦,效果十分理想。於是他就把自己的新創意向公司提出來。公司對此非常有興趣,馬上采納了他的創意。後來“獅王”牌牙刷毛的頂端就全部改成圓形,受到消費者的普遍歡迎。這樣一來“獅王”牌牙刷不僅在眾多同業中一枝獨秀,而且長盛不衰,一直紅火,至今勢頭不減。
加藤信三對細節的不斷完善,為消費者解決了生活中一個常見的小麻煩,為公司創造了巨額利潤,也為他自己的發展創造了機會。他從一個普通的小職員一躍成為科長,後來又升為董事。所以說,即使麵對日常工作中的小問題,隻要善於思考、善於觀察,同樣能有所創新。無獨有偶,日本的東芝電器公司也是通過對細節的完善實現創新的。
當年,日本的東芝電器公司曾一度積壓了大量電扇賣不出去。7萬多名職工為了打開銷路,費盡心機想了許多辦法,但仍然沒有解決多大的問題。
一天,一個職員提出了改變電扇顏色的建議。在當時,市場上的電扇都是黑色的,東芝生產的電扇也是黑色的。這一建議引起了公司管理層的注意,於是公司把電扇全部改為淺藍色,結果大受顧客歡迎,迅速掀起了一股搶購熱潮,沒過多長時間,滯銷的電扇就銷售一空。從此之後,電扇就再不是清一色的黑色了。
提出這樣一個創意,並不需要什麼淵博的科學知識,也不需要豐富的商業經驗,隻需要打破舊的思維模式就可以做到。電扇是黑色的已經成為一種慣例、一種傳統,時間一長人們就忽視了這一細節,形成了思維的定式,不再在這個環節投入精力和時間了,因而也就失去了創新的機會。
如果說創新是一種“質變”,那麼這種質變經過時間的積澱,就自然達成大的變革和創新。通過細節的創新可以實現對整個企業持續不斷的改善,從而獲得巨大的成效。雖然,每一個細節看上去很小,但這兒一個小變化,那兒一個小改進,就可以創造出完全不同的產品、工序或服務。因此,改變思維定式,以細節為突破口,從細節上不斷完善,是最簡便最有效的創新之路。
創新不等於高新,創新存在於企業經營活動的每一個細節之中。敏銳地發現常人沒有注意到或未予以重視的某個領域中的空白、冷門或薄弱環節,改變定式思維,就可以找到實現創新的突破口,從而使企業步入一個全新的境界。